作者:阿輝、戴麗芬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ID:cylbnc)超過100萬餐飲老闆的每日經營讀物。
如果說1月的疫情對餐飲行業來說是全面打擊,那麼三文魚事件對北京的餐飲業而言則是定點轟炸,日料、海鮮、進口食材,無一倖免,甚至波及到了其他餐飲品類。
6月29日,距北京新發地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7天後,內參君走訪了朝陽大悅城、簋街、望京凱德MALL、合生匯、望京美食城等餐飲聚集地。現在大家怎麼樣了?
「三文魚事件」至今,每天0收入,
耗著、堅持,等待希望
1983生蠔海寶屋,位於北京朝陽大悅城8層,門臉很小,僅有22平米,客單價300元左右,3個員工,人工成本每月3萬元,其他固定成本每月7萬元。
餐廳主打生食進口海鮮,為保證品質和口感,均從國外進口,空運到京。從捕撈到門店不能超過48小時,門店銷售時間也不能超過48小時。
疫情前,這裡周末和節假日的最高營業額可達2萬元;
疫情後,差的時候300元一天,好的時候也就1000多元;
「三文魚事件」至今,每天收入為0。
店長表示,此前好歹每天也能賺個水電費,現在連這點錢都賺不到了。
內參君:為什麼不暫時閉店呢?
店長:商場不讓閉店。
內參君:那為什麼對面的壽司店閉店了?
店長:那是因為他們虧得太狠了。
內參君:有沒有想過退租?
店長:我們之前還想著要續租呢,平時我們生意特別特別好。
內參君:你們預估這個事情的影響還會持續多久?
店長:可能今年吧。疫情不過,不能生食海鮮,對我們的影響就一直在。
內參君:有沒有想過補救方法?
店長:我們嘗試過把海鮮做熟了賣,但口感、價值感都比不了生食。再說,你願意花60塊錢吃一個煮熟的生蠔嗎?我們的食材成本、運費、關稅加起來特別高,海鮮煮熟賣,還不夠成本呢。
店裡無法正常營業,老闆沒有沮喪,他就當順便休息了。
在此期間,該店老闆開始在朋友圈賣海鮮、賣粽子。
日料店放棄了最後的尊嚴,
賣起了蓋飯和面
即使這樣,那也要活下去
爭鮮迴轉壽司,位於朝陽大悅城6樓,平時每天排隊兩個小時,周末甚至全天排隊。
「三文魚事件」之後,他們下架了所有生食產品。
店員說,好在他們生食產品只佔門店SKU的一半,至少現在還能正常營業。
端午節的前一天,他們緊急上線了蓋飯產品和麵食產品,做起了大促,銷量還行。
爭鮮新增了蓋飯、麵食產品
員工身上均貼著「本人已完成核酸檢測」的標誌,求生欲滿滿
海鮮幹不下去了,
我還可以攤煎餅啊
濟扶島海鮮鍋,位於北京朝陽區望京美食城2樓。在大眾點評上收錄8年,是在線消費熱度超過95%餐廳的銀冠心選餐廳、北京食藥局認證的陽光餐飲商戶。
他們在望京美食城入口掛了一個橫幅——「感謝在這樣的日子來吃海鮮的朋友,濟扶島全場7折!北京加油!」
最近,一個採訪他們老闆的視頻火了,視頻主題為「北京疫情之下,第一次『掛0』的海鮮店」。
視頻中老闆哽咽、無奈地說:「我覺得這個疫情再來三個月,估計我就堅持不下去了,因為我已經扛了三四個月了,這次真的不知還能再堅持多久,我現在心態都有點崩了,沒有之前心態那麼好了。」
記者問:「你考慮過如果幹不下的話,你會去做什麼?」
老闆:「我這個,攤煎餅,沒有問題吧,做個肉夾饃,沒問題吧,烤冷麵,沒問題吧。」
視頻火了,店裡卻沒有火爆。
老闆說現在都不想去店裡,去了沒有生意,看著就心塞。
這次事件對他們打擊很大,但老闆沒有怨言,也沒有負能量,她習慣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其實在此之後,他們也採取了很多自救措施:
掛起了橫幅打七折,而打七折,基本讓出了大部分利潤;
在大眾點評上賣起了價值98.4元的雙人套餐,而他們平時人均消費是142元。據店長介紹,這個套餐是他們的一個引流套餐,每天限4份。6月29日下午6點12分,該套餐依然顯示「僅剩4份」,店長無奈表示:沒辦法,沒有人買。
除此之外,他們會在門店的粉絲群送出一些霸王餐,讓老客戶免費品嘗新品。最近他們還研發了一款沒有任何海鮮的產品——漢城牛腸鍋。
對於海鮮,老闆說,她不會放棄,未來還是要出一些線上的小海鮮。在她看來,海鮮沒有問題,汙染源不在海鮮上,官方都闢謠了,但是沒有用。
及時止損,
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簋街,曾經是北京最火爆的美食街之一,晚上人潮湧動,排隊是常事,五月份這裡已經逐漸恢復人氣。
疫情的反覆讓簋街客流瞬間降到冰點,有人形容這裡現在真的變成了「鬼街」。
御掌柜烤鴨店,位於簋街,現在已經臨時閉店。
據御掌柜烤鴨店的人介紹,這次折騰對他們影響很大,生意下滑特別厲害,沒有辦法,他們只能採用閉店的形式來減少損失。
曾經的簋街網紅——簋街仔仔小龍蝦也臨時關閉了五店、六店、七店、十店。
內參君來到簋街仔仔小龍蝦三店,店員說:「今天這個店最後一天營業,給你打折,明天我們這家店也關閉了,只剩總店還繼續營業。」
對於很多品牌而言,暫時閉店也是一種戰略選擇,「能屈能伸」,現在養精蓄銳,陰霾散去,就能更好的回歸。
堅持下去,
今年不關門就是勝利
「剛遇到疫情的時候還是比較迷茫,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過去,這次北京的疫情控制得比較好,覺得可以快點過去。」
位於合生匯的上野屋臺店長告訴內參君:「我們已經做好虧損的準備,今年只要不關門就是勝利。」
好消息是,6月29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央視新聞《新聞1+1》中提到:接下來一周,北京報告病例有可能清零。
可能未來依然會有很多不確定性,我們還將與病毒長期共存。關於不確定性餐飲人無法把控,唯一能確定的是保持信心和希望,在絕境中堅守,在逆境中成長。
本文轉載來自:餐飲老闆內參 阿輝、戴麗芬,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