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京東上線自有品牌「京造」,定位於「精品電商」。點擊進入之後,一股性冷淡風撲面而來,讓人腦子裡立刻想起:網易嚴選、米家有品、淘寶心選……
本文共有2446字,閱讀大概需要5分鐘。
本月中旬,京東悄然上線了生活家居的自有品牌「京造」,既代表「京東造」又諧音「精心造」(當然,也可以翻譯成「經得起造」),看樣子是打算依靠自己的流量與供應鏈優勢,打造一個京東式的「網易嚴選」。
面對京東搞的事情,
運營君只想問問:
網易還打算用京東的物流嗎?
從整個產品的邏輯來看,京造與網易嚴選、米家有品……十分相似,均採用了ODM模式,直連工廠和消費者,並由平臺把控品質,最終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價廉的商品。
先來說說ODM、OEM
ODM(原始設計製造商):是指某製造商設計出產品後,被另外一些企業看中要求配上後者的品牌名稱來進行生產(也可能稍微修改一下設計再生產)。其中,承接設計製造業務的製造商被稱為ODM廠商,其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是ODM產品。
OEM(原始設備製造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代工生產」,通常品牌利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術負責設計和開發新產品,控制銷售渠道,而加工任務則通過合同訂購的方式委託其他廠家生產。
簡單來說,ODM就是從設計到生產都由生產方自行完成,在產品成型後貼牌方買走的。生產方是否能為第三方生產同樣的產品,取決於貼牌方是否買斷該設計方案。而OEM是由委託方提出產品設計方案,且被委託方不得為第三方提供採用該設計的產品。
精選電商的利益點
其實,「精選電商」並非國內網際網路公司首創,而是來源於線下精選零售成功的先例:不到2000種商品的ALDI在歐洲很多地方打敗了山姆大叔的沃爾瑪。Costco雖說只有不到4000種商品,但全是精選品類,也憑藉這一點挖走了最大的中間階層客戶群體。
因此,線下零售的成功及經驗讓網際網路公司巨頭有了學習並完善的範本。而當「品質」成為國內電商的分水嶺時,以網易嚴選、米家有品、淘寶心選等為代表的精選電商開始快速崛起。
網易嚴選成為繼遊戲後的第二大營收主力
作為國內首家ODM模式的電商平臺,網易嚴選在2016年4月正式上線。雖說在網易的產品矩陣中年齡還小,但成長速度可不一般,根據數據顯示:
網易嚴選上線半年,收穫了3000萬用戶和月均6000萬的流水。
2017年8月份發布的網易Q2財報中,郵箱、電商及其它業務淨收入33.50億元,同比增加68.9%。
網易CEO丁磊曾給網易嚴選放出了2017年要實現70億GMV(成交總額)的豪言,據市場部總經理陳潔透露,目前營收已經達到丁磊預期。
我們從網易嚴選不長的發展經歷來看,精選電商市場還是有利可圖的,才能吸引到網際網路商業大佬紛紛入局。
建立自有品牌,掌控更加靈活
網易為何要做網易嚴選?
他將自己的品牌價值「精細品質、有態度」賦能給網易嚴選,讓用戶想起來「網易」,就能想到「精細品質、有態度」、「嚴選」。
小米為什麼要做米家有品?
他將自己的品牌價值「質量、性價比」賦能給旗下產品,讓用戶想起「小米」,就能想起「質量、性價比」、「有品」。
雖說京東自營的本質也是「保真」,但經過一系列的投訴被曝光「自營」不等於「京東自己經營」,導致其自營商品的品牌溢價只剩「京東快遞」了。
我們都知道零售的本質是「在價值觀認同的情況下,向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商品,形成品牌」,電商平臺也是如此。建立品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旦成功,自有品牌電商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更加靈活地掌控「定價權」,收穫更高的利潤。
大環境將精選電商吹上風口
除了「商人追逐利益」的根本出發點,精選電商之所以能被吹上風口,也少不了市場大環境的助力。
消費升級倒逼
在短短的二三十年裡,中國消費市場的動向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變化,不同時代的消費者,造就了各不相同的消費潮。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裡「房子是租來的,生活不是」,極具代表性地展現了他們的消費觀。即「不再盲目崇拜品牌,不單單關注產品價格,更偏愛有品質的商品,並願意為了高品質生活支付一定的溢價。」
另外,網易CEO丁磊也曾指出:「消費1.0時代,解決的主要問題是讓商品豐富、品類齊全,讓用戶隨時隨地能夠找到、買到商品。而消費2.0時代,核心訴求則是讓消費者買得更好、更優質、更便宜、更省心,同時也要富有生活美感,注重環保健康。」
「精選電商」的出現,正符合這類人群的消費觀。電商平臺通過與製造廠商的深入溝通,在「工廠直供、電商品牌背書」的基礎上,提供高性價比、倡導生活美學的商品,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提前卡位新模式
近年來,電子商務行業不斷創新,湧現出了多種新模式,比如:新零售模式、網紅直播模式、社交拼團模式……其中,以社交拼團模式起家的「拼多多」,當初看起來很屌絲,但近兩年的成長卻有目共睹,已經擁有了2億用戶。
與此同時,在電商行業經過高速發展後,早已形成了以阿里巴巴、京東為首,網易、蘇寧、聚美優品等眾多平臺緊隨其後的局面,市場份額基本穩定。所以,現有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更多的是關於「未來的競爭」。即在市場滲透率無法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通過對未來行業的把握與布局,發現或創造新的模式,並且提前卡位,不願錯過任何一個有可能衝擊或者改變現有行業格局的機會。
製造業轉型
精選電商之所以能成為電子商務行業的新風口,除了上面提到的用戶消費觀念改變和各大電商平臺提前卡位市場,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內製造業訂單的回流。過去製造廠商大多只接受國外訂單,並不看重國內電商小批量的訂單。然而,近幾年全球經濟下滑導致國外訂單大量減少,製造業也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另外,製造廠商多年來為世界品牌代工的經驗也使得其擁有優秀的設計與製造能力。這些都為精選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精選電商雖說存在「專利侵權」、「品質不足」等問題,但無疑也是處於新風口上。電子商務的上半場,淘寶和京東可謂是最大贏家,如今下半場戰爭已打響,另闢蹊徑的網易、拼多多都走上舞臺。未來的發展會是怎樣的局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