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拯救你,我被慣壞的孩子?

2020-08-14 三七客棧

早上5點,我強睜開惺忪的睡眼,躡手躡腳地從床上爬起來,打五穀豆漿、做菜、煮飯,這就是女兒上小學以來,我每天早上的日常。

作為媽媽,總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可今早發生的一件事,卻讓我心裡發涼。

當我精心準備好早飯,喊女兒起床吃飯的時候,女兒嘗了一口豆漿說道:「」太稀了,像水似的,不好喝。」

緊接著嘗了一口菜,又補了一刀:「這魷魚有點辣,我不愛吃。」

勉強吃完早飯,老公提議今天下雨,他開車送我和女兒,我趕緊換衣服,準備跟他們一同出發,沒成想,女兒在客廳說道:「為什麼我收拾好了,還要等媽媽,真討厭!我該遲到了!」

我終於爆發了,對女兒說:「你有沒有想過,你從起床到現在,鋪床、做飯、收拾碗筷都是誰在做?媽媽只留了5分鐘的時間給自己,你不感恩也就罷了,外面下著雨,爸爸想送送媽媽,你都嫌耽誤時間,你是不是太自私了?」

無獨有偶,同事王哥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他的女兒已經大學畢業考研了,這段時間因為疫情一直呆著家裡,因為學習需要用電腦,女兒商量家裡人為她購置了一臺價值5000多元的電腦。

王哥感慨現在的東西真是昂貴,自己上學的時候哪裡能買得起這麼貴的東西,誰知女兒竟說「你就知足吧,我只是讓你給我買個電腦,才幾個錢?我們班同學到國外留學,一年就要大幾十萬,我這還是給你們省錢了呢!」

一時間,王哥竟無言以對,看著眼前的女兒,熟悉又陌生。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孩子不再滿足於父母提供的一切,開始提出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的要求?這一代孩子的感恩之心,到底去了哪裡?

1.過度的關注和寵愛讓孩子有恃無恐

疫情期間,正趕上寒假和學校停課,妮妮幾乎有半年的時間都住在姥姥家裡。姥姥對妮妮疼愛有加,從早到晚,噓寒問暖,一會兒提醒妮妮喝水,一會兒讓妮妮點菜,沒成想半年下來,妮妮說啥也不在姥姥家呆了。

理由是嫌姥姥太煩,管得太多。

妮妮的父母白天要上班,無奈只能把妮妮交給奶奶帶,結果一個月不到,妮妮的老毛病又犯了,開始嫌奶奶嘮叨,吵著要回自己家。

父母看到女兒的情況,感覺到事情不妙,開導妮妮要珍惜老人的用心,尊敬老人,但小小的妮妮只一句:我就是不喜歡他們,我要回家!

看著老人失落的表情,妮妮的父母也陷入了迷茫,自己可愛的女兒怎麼會變得如此刁蠻任性?

這一代的孩子大多生活在4+2+1的模式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這種過度的關注和寵愛,才是造成孩子不懂感恩的元兇。

愛孩子,本沒有錯,但過分的溺愛,帶來的往往是孩子的無情。

妮妮得到的愛太多了,多到讓她有恃無恐,不懂得珍惜,愛多一份少一份都無所謂,還有大把的愛在等著她。

每當受到批評需要改正時,她會本能地尋求避風港,老人既是她的出氣筒又是堅強的靠山,全家人都被一個孩子鬧得團團轉。

隨著孩子的成長,身上的問題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多,不懂得感恩可能就只是冰山一角了。

2.充裕的物質條件增加了孩子豪橫的底氣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在物質上都變得富足起來,「虧誰也不能虧孩子」的理念,讓家長對孩有求必應,這直接導致許多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把家長為他們提供的便利和條件當成理所應當。

鄰居張叔一家都是農民,幾年前老來得子,全家人將這個孩子寵上了天。老兩口省吃儉用,把自認為最好的都緊著兒子用,等到兒子大學畢業,卻經常打電話問家裡要錢。

一次,張叔實在氣不過,質問兒子:你都工作了,為啥老跟我和你媽要錢,我們賺點錢容易嗎?

兒子淡淡地說:你們賺錢,不就是給我花的嗎?

張叔這才發覺,自己只是一味付出,從來不要求回報,兒子早已沒了感恩之心。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有多少家長,對孩子在物質上無條件滿足,那不是愛孩子,很多時候是為了自己圖省事。直到有一天發現,孩子的物慾越來越高,自己已經快承擔不起的時候,才發現最初的方法出了錯。

如果想讓孩子具備感恩之心,就要在物質上加以適當地限制,讓孩子體會到生活的艱辛與賺錢養家的不易,才能從心底感激父母的付出,珍惜父母的一片苦心。

那麼,到底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呢?

3.讓孩子活在有邊界的愛裡

首先,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是教育孩子的前提。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在女兒生育之初,就堅持讓女兒自己帶孩子,而不是像大多數老人一樣替女兒分擔,照看孫子。

她說:孩子出生前三年,是母子之間建立情感聯結最好的時期,只有與孩子建立了親密的關係,將來你說的話,孩子才會聽得進去。

所以,想要讓小怪獸乖乖聽話,就一定要做好功課,愛不是只能靠溺愛和金錢來表達,其實孩子想要的更多是父母的高質量陪伴。

陪孩子遊戲、閱讀、聊天,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才能從根源上了解孩子內心的渴望,也更容易糾正孩子的錯誤認知與行為。

其次,上行下效謂之教。想要孩子學會感恩,先問問自己懂不懂得感恩,對待父母、是否盡到了作為子女的孝道,對待孩子,是否做到了為人父母的責任,如果自己尚有欠缺,又有什麼底氣去教訓孩子呢?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從自身找原因,適時做出改變與調整,孩子看在眼裡,時間久了,自然有樣學樣,水到渠成。

再次,全家人共同制定規則,感恩之心從一件件小事的完成做起。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一個小家同樣適用。當孩子出現各種問題的時候,不妨坐下來,全家人共同探討彼此存在的問題,共同制定規則。

比如跟老人一起研究對待孩子統一的口徑與態度,不能不聞不問,更不能過度關注,讓孩子體會到大人的愛不是沒有邊界,可以任意揮霍的,下次在任性之前他就要好好權衡一下利弊了。

在金錢觀念方面,可以給孩子一定數量的零花錢,但是要明確這部分錢的使用時間,如果提前花完了,對不起,其他的需求只能等下次再滿足了。

司馬光說: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沒有一顆感恩的心,是一個孩子品行的問題,它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試想一個孩子就算擁有再高的成就,但是自私、冷漠、唯利是圖,我們的教育還有什麼意義?

用高質量的陪伴建立與孩子的親密關係,把過度泛濫的溺愛收一收,在孩子的腦海中建立金錢的意識,身體力行地為孩子作出榜樣,溫柔而有邊界地制定規則……

養育孩子是一場溫暖且不易的修行,只要用心感化,科學引導,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會為我們帶來驚喜。

#文:三七,將思想化為行動,用文字沉澱生活,恬淡自如,向陽而生。

相關焦點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小寶貝?
    親愛的寶貝,你又去ICU了,媽媽的心又揪起來了,出生4個多月開始化療、6個多月大手術、7個月再化療、8個月突發窒息、10個月輸液港感染……你今生命運多舛、屢遭厄運,媽媽已心力交瘁,媽媽越來越沒有信心了,抱著一絲希望你會醒過來,可是殘酷的現實啊!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公平!
  • 拿什麼拯救你,我叛逆的孩子?一位媽媽絕望的告白
    導讀:拿什麼拯救你,我叛逆的孩子?一位媽媽絕望的告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拿什麼拯救你,我叛逆的孩子?一位媽媽絕望的告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凍瘡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凍瘡 2020-12-20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姐姐,我拿什麼來拯救你?
    一個人的婚姻,如果選擇正確了,你就可以飽嘗愛情的甜蜜,反之就有可能等待你的是墳墓!四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沒人疼的孩子,更是早早地學會了當家。我和姐姐是娘不要爹不親,就像那石頭縫裡的雜草頑強地活著。我們兩個學會了洗衣做飯,學會了照料自己。
  • 拿什麼拯救你我咳嗽不止的孫女!
    ,解釋了很多我們也不明白,不過核心還是明白的:如果繼續妊娠,孩子生下後我那兒媳婦就活不到孩子上大學。當然是大人要緊,聽醫生的,第二天早上就刨了,整32周,孩子一個3.2斤一個3.4斤,進保溫箱住了25天,這25天如同煉獄。家裡沒有早產兒是不能感受這份苦的。我痛苦焦慮擔心兩個孩子不能完全存活。
  • 拿什麼 拯救你 我的「大油臉」
    拿什麼 拯救你 我的「大油臉」 2016-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皸裂的皮膚!
    拿什麼拯救你,我皸裂的皮膚!醫生能幫你做什麼?如果小夥伴有很嚴重的皮膚瘙癢、皸裂的問題,可以到正規醫院治療。針灸:選取血海、風池、曲池、懸鐘、陽陵泉等穴,養血疏風,效果明顯。
  • 被慣壞的孩子有什麼特徵?朱晶晶中了三項,落了個悲慘結局
    我們常說「慣子如殺子」,但是依舊抵不住有的家長依然是溺愛孩子。在他們的教育理念中,孩子小時候還是應該寵著,而且現在的經濟條件比以前好太多了,所以基本上就是孩子想要什麼,家長就會滿足什麼但你知道被慣壞的孩子有多慘嗎?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愛情悲劇正在西瓜視頻上演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愛情悲劇正在西瓜視頻上演 由西瓜視頻獨播的一部愛情劇,叫做《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可以免費看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每次在視頻軟體上看電視劇總要看很長很長時間的廣告,如果有時候想看一些經典的老劇,甚至還要付費買會員才能看
  • 女童性侵案的背後,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隻精靈,他們是生命的結晶,也是希望的延續。他們的笑容能夠融化冰冷的人心,他們的聲音能夠穿透寒冬的凜冽,然而,新聞頻頻爆出的女童性侵惡劣事件,讓每一個單純陽光的孩子都陷入了恐懼,讓每一個舐犢情深的父母都倍感焦慮。
  • 拿什麼拯救你,抑鬱的孩子?
    即然缺乏陪伴是青少年患抑鬱症的主因,獨子家庭是抑鬱症高發地,那麼,為抑鬱的孩子營造一個充滿友愛和溫暖的環境,可以從最大程度上克制抑鬱症。看一看成功的案例!案例一、一個貧困家庭對貧困生的資助:拯救了別人的同時,也拯救了自己。
  • 孩子有這些行為,明顯是被慣壞了,父母不教育社會會替你教育
    文|文兒「孩子被慣壞了」是用來形容父母或者長輩,沒有原則地愛護孩子,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導致孩子做事情任性、暴躁、自私等等。但是,你要是有心的話會發現,「孩子被慣壞」的現象在以前很少聽說,只是到了現代才經常出現。其實,不用想也知道是因為如今生活條件好,一個家庭的孩子數量少,一家人都圍著孩子團團轉,孩子很難不會被慣壞。
  • 西瓜視頻獨播《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我的女朋友和她的前男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西瓜視頻獨播《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我的女朋友和她的前男友的愛情糾葛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講的是這樣的故事:白富美羅晶晶愛上了鄉下來的窮小子龍小羽,後來龍小羽因為強姦和殺害前女友祝四萍被逮捕並判處死刑。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老baby
    那麼,拿什麼來拯救你呢?我的老baby?我想北京首鋼隊可能不會去選擇洋帥了,大概率是從本土教練中選擇一位。有消息稱,北京首鋼隊有意選擇李秋平來做新的教練,我個人覺得也不是不可以。從李秋平教練的履歷來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李秋平教練對於如何使用調教內線球員是有自己獨特的心得的。
  • 許多家長,被孩子慣壞了
    ,結果他拖沓磨蹭,眼見就要遲到了,我忍不住一聲怒吼。還把從幼兒園帶回來的蛋糕餵我吃一半。有那麼一瞬間,我分不清我和孩子之間許多家長,被孩子慣壞了如果我們單純的用「甩脾氣」來讓他知道什麼是不好的,什麼是好的。
  • 我拿什麼來拯救你,夏洛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教學案例,在教學《威尼斯商人》一文中,我遇到了一個學生,居然想要拯救夏洛克⊙ω⊙……閱讀全文需要5分鐘。如果不是最後的一個意外——坐在倒數第二排的何俊舉手了,似乎舉了很久,我確定這不是他無意識的行為之後,就向他微笑示意,說:「對不起,我剛才沒有看到,你有什麼問題嗎?」
  •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網友
    因為目前在家帶孩子,比較焦慮,所以尋找既能在家帶孩子又能賺錢的方式,然後就接觸了頭條寫作,打算認認真真的做出一番成就出來,最開始是做悟空問答,在興趣認證的時候,不知道應該選擇什麼領域,看看還是覺得情感方面的領域比較合適我點。然後就開始接觸了很多情感領域的文章。接觸多了,看得多了,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感覺我的義務教育怎麼跟網上有些人相差那麼多呢?
  • 「舟山市民閱讀館」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孩子,除了奮鬥我別無選擇
    我是你的母親,正因為如此才能不拋棄、不放棄,愛你有如生命一般。小時候的我家境不是太好,因為個子不高的原因,在18年裡備受冷落、嘲笑、看不起。平時走路都是低頭含胸,凡是集體活動都把我排除在外。那種感覺是常人無法理解的,身心受到過創傷的我體會特別深。我的孩子4歲半的時候,只有93CM。幼兒園老師也說,其他孩子都在長個兒,就唯獨他原地不動,小夥伴們給他起了個外號「螞蟻兄弟」。
  • 孩子被慣壞!家長再不糾正,老了就等著哭吧!
    她說:「我現在認識到,我當時不應該總是滿足他的要求,可是我當時實在是太累了,我只是不想讓自己發瘋。」當反思起「孩子為什麼被慣壞了」這個問題時,父母總是有各種各樣善意的理由—我們只是想讓孩子高興,想給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我們不想讓孩子哭鬧,想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愛他。父母想開開心心地逛商店、下館子,能省事就省事。
  • 拿什麼拯救你,我親愛的孩子:良好的親子溝通,從學會傾聽開始
    前段時間因為疫情居家,本以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和女兒正好可以增進增進感情,但我發現女兒根本不願意和我多說一句。原本想像中其樂融融,逗笑打鬧的場景並沒有出現,相反卻是各自安好,相安無事,只有吃飯時才能坐下來說上一兩句話。我很想和她聊聊,但除了學習,我也不知道該聊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