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1028名大學生發起了問卷調查。根據調查顯示的結果,支持大學開設戀愛課的大學生人數竟高達88.23%。
其實,在此之前,華東師範大學、鄭州師範學院、天津大學等多家高校已經陸續開設了和戀愛相關的公開課或選修課,雖有的悄然消失,但也有不少學校的戀愛課出現了門庭若市的現象。另外,關於是否有必要對大學生開設戀愛課程的討論也一直備受關注。
一、開設戀愛課程是否真的有必要?
據此次調查發現,超一半大學生認為,戀愛課更重要的意義是在於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誠然,戀愛的本質是一種親密的情感關係,而情感的觸發又往往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它滲透著我們的價值觀、背景、當前狀態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開設戀愛相關課程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我們需要明白,講授戀愛知識並不是旨在讓學生成為戀愛高手,而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愛情、情感、交往的了解,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理性認識兩性之間的差異,並了解戀愛的本質,同時,當學生日後面對具體問題時,他也能夠有足夠的理論知識促使自己有能力去處理。
二、教師應該如何講授戀愛課程?
從目前來看,戀愛課程並沒有規定的教材或教學大綱,所以,一旦開設了戀愛課,就很考驗老師的教授能力和付出了。那麼,老師應該如何才能更好地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呢?
三、孩子的社交技巧從何抓起?
就戀愛課程受歡迎的程度來看,大學生想要惡補戀愛技巧,其實也表明了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必要性。而社交技巧是孩子從小在與他人交往中習得的。然而,在中小學階段,很多家長往往更傾向於苦抓文化課,對於孩子之間的異性交往卻缺乏足夠的重視,甚至以「早戀」視之,進行嚴防死守。
因此,家長應該早點認識到孩子的社交能力與學習能力是一樣重要的,並從小給予孩子足夠的恰當的時間與機會,讓他們與同齡人、異性得到適當的接觸與交流,並從中習得一定的社交能力。這樣一來,等他們長大成人後,儘管學校沒有開設戀愛課程,他們與異性發展親密關係也容易水到渠成。
不過,社交是一門掌握成長的藝術,教孩子學習社交技巧和溝通對於家長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那麼,家長們該如何著手呢?
一般來說,大學生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反思的能力,即使沒有開設戀愛課程,他們也應該能夠根據現實中看到的父母婚姻或者在電視中看到的愛情,進行對比與思考,得出看法或經驗,從而對自己日後的情感問題有所幫助。不過,小編在此不得不提醒的是,給予孩子們足夠的學習時間和機會,讓他們從小習得與人交往的技巧,這更有利於他們健康幸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