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當中,數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生活當中,數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所以對於數學的學習,在小學的時候,就應該好好地打下基礎。
小學數學家張廣厚說:「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更不能投機取巧,只有勤奮地學習,持之以恆,才會得到優秀的成績。」那麼以下的5個重點,也是要一步一步去掌握。
1.提升計算能力
數學的計算學習就像語文的識字學習,是最基本的。不識字,語文讀不好,計算差,數學同樣學不好。而且計算好,會給孩子數學學習提供很大的幫助。現在的新教材對計算的重視度不高,練習量比較少,導致現在孩子的計算能力跟以前的孩子相比,有一定差距。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做2分鐘口算。一開始,2分鐘內能只能做完20道口算,但之後,你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快,正確率越來越高。
2.適當學習奧數
大家不妨這麼來看待數學和奧數。
1)課程內的數學:是每天的飯菜,保證生存所需。
2)基礎奧數:是每周的運動,保證身體健康。
3)競賽奧數:是專業的運動,目標是奪金。
以前很多人覺得奧數應該是優秀孩子才能學的,但是後來發現,其實很多的所謂奧數題,它並不難,只是教你從另外一角度看問題,跳出書本的方法解決問題,豐富孩子的知識面,當然,你不要要求你的孩子必須要拿獎,給他過多的壓力,會使他討厭學。
3.重視生活中的數學
其實數學的學習對生活的影響很大,提供很多的幫助。例如買東西、計算利率、盈利等等,這些都用到數學。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的跟孩子提數學問題,讓他解答。很簡單,你帶孩子去買菜,一斤蘋果5元,買3斤多少錢,給阿姨20元,找回多少錢。別小看這些,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解決問題佔的分數是最多的,而解決問題無非就是判斷用加減乘除中的哪種來列式解答,這些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問題,孩子在生活中接觸多,自然就會解答。
4.適當的進行表揚
表揚的作用大得超乎你想像,我教過的很多小孩,剛開始,都討厭數學,覺得它好難,但當他有一點成績,得到你的表揚,你會看到他在數學學習上的突飛猛進。每個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讚揚,孩子更是,哪怕一點點的進步,比如今天晚上的作業做快了1分鐘,都能表揚。
5.學會三個多
多思考、多動手、多培養創造精神。這三個多,能夠幫助孩子的學習提升。
首先思考是數學的核心,解答數學題的時候,多動腦,能夠讓腦子越用越靈,儘量不要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就立馬找答案,應該先自己思考一段時間。
其次是多動手,動手有助於消化學習過的知識,做到融會貫通。課下,我常常把老師講過的公式進行推導,推導時不要看書,要默記。這樣就能使自己對公式掌握滾瓜爛熟,可為公式變形計算打下紮實的基礎。
最後就是培養創造精神,這個方面就是讓孩子在學習中,試著嘗試用新的方法去解題,做出新成績,建立新理論。創造,就要不局限於老師、課本講的方法。平時,有一些難度高的題目,我在聽懂了老師講的方法後,還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沒有另外的解法,這樣能加深對題目的理解,能比較幾種解法的利弊,使解題思維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這5點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學好數學,當然的,數學的學習也有很好的學習方法,小編再來給您分享三點。
一、數學概念的學習方法
數學概念是反映數學對象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它的定義方式有描述性的,有指明外延的,有種概念加類差等方式。一個數學概念需要記住名稱,敘述出本質屬性,體會出所涉及的範圍,並應用概念準確進行判斷。
下面我歸納出數學概念的學習方法:
(1)閱讀概論,記住名稱或符號。
(2)背誦定義,掌握特性。
(3)舉出正反實例,體會概念反映的範圍。
(4)進行練習,準確地判斷。
與其它概念進行比較,弄清概念間的關係。
二、數學公式的學習方法
公式具有抽象性,公式中的字母代表一定範圍內的無窮多個數。有的學生在學習公式時,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而有的學生卻要反來復去地體會,才能跳出千變萬化的數字關係的泥堆裡。
我們介紹的數學公式的學習方法是:
(1)書寫公式,記住公式中字母間的關係。
(2)懂得公式的來龍去脈,掌握推導過程。
(3)用數字驗算公式,在公式具體化過程中體會公式中反映的規律。
(4)將公式進行各種變換,了解其不同的變化形式。
(5)將公式中的字母想像成抽象的框架,達到自如地應用公式。
三、數學定理的學習方法
一個定理包含條件和結論兩部分,定理必須進行證明,證明過程是連接條件和結論的橋梁,而學習定理是為了更好地應用它解決各種問題。
下面是數學尖子生歸納出數學定理的學習方法:
(1)背誦定理。
(2)分清定理的條件和結論。
(3)理解定理的證明過程。
(4)應用定理證明有關問題。
(5)體會定理與有關定理和概念的內在關係。
最全數學公式
一、數量關係計算公式
1、單價×數量=總價 2、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3、速度×時間=路程 4、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5、加數+加數=和 6、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7、被減數-減數=差 8、減數=被減數-差 9、被減數=減數+差
10、因數×因數=積 11、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12、被除數÷除數=商 13、除數=被除數÷商 14、被除數=商×除數
15、有餘數的除法:被除數=商×除數+餘數
一個數連續用兩個數除,可以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用它們的積去除這個數,結果不變。例:90÷5÷6=90÷(5×6)
1公裡=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釐米 1釐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二、幾何公式
1.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S=a×a
正方體的體積=邊長×邊長×邊長 公式:V=a×a×a
2.長方形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公式:C=(a+b)×2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S=a×b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a×b×h
3.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S= a×h÷2
4.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S= a×h
5.梯形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6.圓
直徑=半徑×2 公式:d=2r
半徑=直徑÷2 公式:r= d÷2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公式:c=πd =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r
7.圓柱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的周長×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底面的周長×高+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總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Sh
8.圓錐
圓錐的總體積=底面積×高×1/3 公式:V=1/3Sh
9.三角形內角和=180度
三、算術概念
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和不變。
3.乘法交換律:兩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
5.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
6.除法的性質:在除法裡,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7.等式:等號左邊的數值與等號右邊的數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 數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10.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做分數。
11.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再加減。
12.分數大小的比較:同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先通分然後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14.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分母。
15.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於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16.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
17.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或等於1。
18.帶分數:把假分數寫成整數和真分數的形式,叫做帶分數。
19.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20.一個數除以分數,等於這個數乘以分數的倒數。
21.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於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
22.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再加減。
23.分數相乘法則:用分子的積做分子,用分母的積做分母。
24.什麼叫比:兩個數相除就叫做兩個數的比。 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25.什麼叫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