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萬斤已上市,歷經4年遇滯銷,如今又跌成白菜價,農民苦不堪言

2020-12-22 草夜下星空

最近已經入秋,各地的農產品紛紛成熟上市。南方地區最常見的是收穫金黃色的柚子,北方這時候成熟的是常見的蘋果、慄子等農產品。前幾天筆者一直在南方工作,今年的柚子行情一般,價格中一部分地區的行情不好。最近北方的朋友給筆者發消息說,今年的慄子行情又變差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沉了下來,但結果還是擔心慄子的行情。筆者從2017年開始關注板慄,當時河南信陽幾次銷路不好,農戶損失慘重。繼2018年之後,慄子銷售持續低迷,2019年,也就是去年河北地區的一部分農村慄子銷售情況也不好。據說到今年2020年,現在成熟發售的慄子價格也下降到白菜價格,價格下降到2角1斤。多年來銷路不好,農民真是辛苦啊。

慄子是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的果樹。據相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慄子種植面積已達到18萬公頃,種植地區分布在26個省,總產量達到全球84%。這樣大規模的栽培產業,每年在一部分地區銷售不好是正常的現象。在大規模的數據市場整體上,一部分偏遠地區的山區信息不透明,信息落後導致銷售不暢,這是不可避免的。

據說現在大別山大悟縣已經有35萬斤慄子成熟上市。但是今年發售後卻沒有高價,反而從一開始就跌至白菜價格。據當地農戶稱,近年來慄子的銷售在當地還沒有出現,而且近幾年來,當地慄子的價格還不錯,經常能賣出3~5元,但今年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白菜的價格,還賣不出去。

35萬斤的數字對農產品來說不太多,但最近一斤是當地農民辛辛苦苦種的。他們的眼睛不管數量如何,銷路不好會招致一定的損失。另外,慄子的銷售如上所述與信息的遲延有一定的關係,特別是大山深處的農村,今年受到了新冠的影響。當地不僅信息閉塞,交通條件也不好,一部分收購商不希望以這個大環境惡劣為前提,從遠處購買慄子。

其次,隨著近年板慄規模的擴大,年產量增加,優質生產區已經突出質量優勢,但傳統種植區在品種上、質量上可能跟不上市場步伐,價格賣不出去,或者誰也不買是常有的事。開始。

另外,現在各地的慄子集中上市,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過去不重視品質的生產區,在這個大浪衝沙的環境中很容易失去市場。對於農民來說,每年種植慄子,慄子的質量幾乎是一定的,只要不重新種植優良品種來增強競爭力,這些都不太現實。但是,最後農民只能說很痛苦。種什麼都跟不上步子。沒有競爭力,跟不上品種的更新。

你對這個怎麼看?現在,35萬斤慄子成熟上市,成了白菜的價格,你們買嗎?歡迎留言,請談談你們的意見!這篇文章只是表達個人意見,請參考照片來自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25萬斤摘下來堆成山,樹上還掛著9萬斤,收購商不來,到底咋了
    今年的水果市場行情普遍不是很好,大家應該記得夏天的時候,各個地區的西瓜滯銷,產地賣出了白菜價,讓農民遭受了一定的損失。農產品的市場就是這樣,價格並不穩定,即使去年的市場行情很好,不能保證今年也有這麼好的行情。農民可以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技術,能夠保證合適的產量,但很難預測市場價格,這也就給農民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 以前吃不起,如今白菜價,鮑魚遭受寒冬大面積滯銷
    2019年上半年農產品行情走高,大多數人把目光投向了農產品。2019年春節前夕,車釐子價格一天一個價。據業內人士爆料,有人屯了大量的智利進口車釐子。一周後倒手淨賺100多萬。還有人年前囤了大批車釐子,想年後大賺一筆,可惜市場是瞬息萬變的。賠得血本無歸。
  • 價格暴跌:30萬斤滯銷賣不動,收購商還在瘋狂壓價!農民:錢被誰掙了?
    迎來全新的2021年,去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考驗,很多的瓜果蔬菜發生了滯銷,影響了農民的收入。在上半年的時候,大家應該對芒果、荔枝、西瓜等這些水果很有印象,到了上市的時候,價格降到了冰點,讓消費者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實惠,可以花低價購買到自己喜歡吃的水果。
  • 30萬斤上市賣不動,產地積壓,種植戶很著急,吃貨:等10元3斤
    現在已進入了12月底,再過十多天,就會迎來全新的2021年,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考驗,很多的瓜果蔬菜發生了滯銷,影響了農民的收入。無花果對土壤環境要求不高,南北地區都可以種植,而且種植期間容易管理,病蟲害比較少,栽種當年就可以掛果,經過3~5年的生長,進入豐產期的畝產量可以達到5000斤以上,給種植戶創造了可觀了收入。在山東威海地區,就有很多農民發展無花果種植,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
  • 26萬斤石斑魚上市賣不動,產地賣出白菜價,消費者:還是吃不起
    最近一段時間,在浙江湖州的石斑魚養殖基地,養殖戶捕撈了26萬斤石斑魚上市,準備提前鋪貨,迎接節日的到來,可是沒想到在市場上遇冷,賣不了白菜價,可是一些消費者還是表示吃不起,養殖戶卻直呼扛不住
  • 豐產不豐收 大白菜為何頻繁滯銷?
    本報記者 馬婧攝  一個多月以來,56歲的菜農昝(zǎn)女士幾乎沒睡過一次安穩覺,本以為自家蔬菜能順利進入北京超市,賣個好價錢,但100多萬斤大白菜如今依舊滯銷在家中。作為北京市民冬季的當家菜,大白菜迎來了大量上市的季節,但北京周邊的多個主產區卻遭遇「賣難」。新發地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大白菜價格一度跌至5年來最低,近日隨著氣溫大幅下降價格才有所回升,但菜農們依然面臨賠錢甩賣的風險。
  • 平南縣蜜本南瓜78萬斤滯銷,呼籲社會各界伸出援手!
    其中肉桂為世界三大名桂之一,清朝道光年間就已享譽海內外。石硤龍眼是廣西平南縣名特優水果,榮獲1995年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2007年,平南縣已種植石硤龍眼20萬畝,是中國最大的石硤龍眼商品生產基地,1996年廣西平南縣被農業部評為優質石硤龍眼基地縣。
  • 芹菜剛上市,就跌至5毛一斤,10萬斤賣完虧2萬元,菜農表示很無奈
    芹菜口感清脆,味道好吃,無論炒吃還是涼拌都很受人們喜愛,並且芹菜含有豐富的 維生素,鈣,鐵,磷等礦物質含量也多,因此芹菜逐漸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而芹菜喜冷涼溼潤的環境,怕炎熱,許多菜農9,10月栽,成活高。到了12月前後收穫。
  • 被譽為「紫色人參」,曾30元一斤被炒成神菜,如今價格跌成白菜價
    導讀:被譽為「紫色人參」,曾30元一斤被炒成神菜,如今價格跌成白菜價「春流一滴汗,秋收一籮筐。」對於許多農民朋友來說,豐收意味著一年的忙碌得到了回報,然而很多時候農民朋友辛辛苦苦種植的作物,卻賣不出好價錢,甚至有時候不僅不賺錢,還虧本,這也讓很多農民朋友哀嘆連連。
  • 產地已跌成白菜價,網友:不如蘿蔔好吃
    瑪卡在前幾年市場熱度很高。如今炒作的熱度過去,瑪卡也跌落了神壇,價格直線下降。在一些展銷會上,瑪卡的賣價在幾百元一斤,價格偏高,難道在市場上瑪卡還賣高價?畢竟在產地它已經跌成了白菜價。
  • 廣東300萬斤番石榴滯銷,農戶左右為難,卻直言:不能降價
    並且番石榴還具有一定的藥用作用,因此廣受歡迎,不過廣東卻有300萬斤番石榴滯銷,商家左右左右為難,很多網友建議降價處理,但商家卻直言不能降價了,這是怎麼回事呢?02廣東為何會滯銷300萬斤番石榴?在以往,番石榴一上市就會被很多商家採購一空,農戶們只需要等著收購商上門就行,今年為何會出現滯銷的情況呢?其實不僅是廣東的番石榴滯銷,一些進口的番石榴也出現了滯銷的情況,這主要是由於今年多處地區發生水患,交通運輸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多地區又在連續的下雨,說過的銷量也受到了一些衝擊。
  • 9個愛心無人攤賣了萬斤滯銷洋蔥
    無人銷售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海峰實習生陳曦文圖    7月4日據介紹,為幫助滯銷菜農,有愛心組織將菜農手裡的洋蔥買下後,再通過無人售貨的方式將洋蔥賣出去。目前,通過社會各界的努力,菜農滯銷的150噸洋蔥已銷售80餘噸。    菜農洋蔥滯銷引起愛心購洋蔥熱潮    虞城縣芒種橋鄉後李閣村村民許國強今年種植了70多畝洋蔥,由於天氣原因且市場行情不好,150噸洋蔥滯銷在地頭無人問津。
  • 以前4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10元一斤都滯銷!農民:虧慘了!
    最近幾年,農村地區從事水產養殖的農民也越來越多,有的人找到合適的項目,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賺到了一些錢。前幾年的時候,紅鼓魚在市場上比較火爆,價格賣得高,國內沿海地區很多的農民在飼養這種魚。紅鼓魚也叫美國紅魚,原產地在美國,1991年的時候,才引進國內,它的肉質鮮嫩,肉多刺少,口感鮮美,在國內上市以後,價格和銷量也節節攀升。
  • 80後大學生夫妻回鄉創業做農場,100萬斤甜蟠桃遭遇滯銷
    今年果園滯銷的100萬斤桃子,因銷售不出眼看要爛在地裡。美女大學生回鄉創業承包果園狄新麗是土生土長的村裡人,同時也是周口市商水縣顧坡蟠桃園園主。2008年,大學畢業後的她放棄了高薪職業,毅然選擇了回鄉創業。「這一切都因為我喜歡這片土地,更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 8萬斤上市賣不動,塘口還積壓5萬斤,消費者:你倒是降價啊
    那時候,正是大閘蟹上市的時候,一些商家還在搞各種促銷活動,無論是水產批發市場,還是網上銷售,都是熱火朝天。無論商家如何進行促銷,但今年的銷售情況,都比前些年差了很多,對於大閘蟹這樣的高端水產品,人們在消費時似乎更理性了。
  • 沛縣250萬斤甜菜滯銷 菜農面臨「血本無歸」(圖)
    據悉,沛縣今年有250餘萬斤甜菜滯銷,且價格僅是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菜農面臨嚴重經濟損失。產量翻番價格卻降近九成沛縣的甜菜種植主要集中在張莊鎮,面積約500畝左右。白繼周(即小莉的父親)是當地的甜菜種植大戶,今年共種了150餘畝甜菜,畝產達到了5000斤左右,比去年增加一倍還多。
  • 豐產卻愁銷路 大餘縣一果農近16萬斤檸檬遇滯銷(圖)
    贛州新聞熱線:0797—8113555;QQ郵箱爆料:408869741@qq.com;簡訊爆料:18907078285  果農在分揀檸檬  王先生果園裡的檸檬已經成熟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曾靈報導:9月29日,大餘縣果農王先生向中國江西網求助稱,其跟朋友種植了近200畝臺灣香水檸檬,如今檸檬達到豐產期
  • 澄邁冬瓜滯銷 大潤發海口店收購萬斤市民爭相購買
    (南海網記者 孫令正攝)  南海網海口5月16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孫令正)近日,南海網就澄邁「冬瓜」滯銷的消息進行報導後,引起網友的高度關注。5月15日,大潤發海口國貿、國興店安排採購人員深入瓜地收購冬瓜,幫助瓜農解決銷售難題,並惠之於民。  據了解,今年澄邁的冬瓜種植面積過大,且上市時間集中是造成冬瓜賣難的主要原因。
  • 臺香蕉滯銷價格慘跌 「綠委」記者會吃蕉叫賣
    報導稱,臺灣雖曾號稱「香蕉王國」,但只要某一年香蕉盛產滯銷,馬上就成了政治人物的大麻煩。如果沒有處理好香蕉問題,領導人恐怕就要像踩到香蕉皮,非得滑個一跤不可。香蕉與政治,在島內並非井水不犯河水,反而一直與政治脫不了干係。
  • 衡陽縣大安鄉4萬斤沙糖桔遭滯銷
    大安鄉馬源村村民呂友初2014年回到家鄉流轉荒地發展水果種植業,經過幾年的辛苦種植和精心管理,今年水果迎來了大豐收,可呂友初卻高興不起來,由於市場飽和、缺乏銷售途徑等原因,他的4萬斤左右沙糖桔正面臨滯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