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源自於佛教的護世四天王,他們位於二十諸天中的第一重天,各住一山,各護一部洲。東方持國天王護衛東勝神洲、南方增長天王護衛南贍部洲、西方廣目天王西牛賀洲、北方多聞天王護衛北俱蘆洲。後來四大天王被道教神話吸收,成了把守四大天門的守將。
2.四值功曹
四值功曹是道教所信奉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四位小神。主要的工作是考察記錄功勞,掌管功勞薄。他們分別是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黃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時神劉洪。我國各地的城隍廟大多都供奉有四值功曹。
3.四大天師
四大天師分別是張道陵、許遜、薩守堅、葛玄四位尊神。張道陵是漢代張魯的爺爺,道教的創始人。許遜是道教淨明派祖師,尊稱許天師。薩守堅又稱薩真人,是宋代著名道士。葛玄是靈寶派祖師,道教尊為葛仙翁。
4.四方神君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我國古代的四方星宿,象徵著四極,被譽為「四方之神」,也被稱為「四靈」。後來被道教神話吸收,衍生出神格化的四方神君,分別是: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執明神君。
5.四瀆龍神
四瀆龍神時民間傳說中掌管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大水脈的水神,源自於古代人民對河流的崇拜,關於四瀆龍神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四位水伯,分別鎮守四大水脈,並且直接效力於水德星君,和四海龍王平級。另一種說法是四瀆龍神是一個人,還是東海龍王的小兒子,曾因降服無支祈有功,而被封為四瀆龍神,居於鄱陽湖中。
6.四大元帥
佛教有四大天王,教道教也有四大元帥。馬元帥白如雪,趙元帥黑如鐵,關元帥赤如血,溫元帥青如靛。馬元帥又名馬天君,又稱華光大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三隻眼的馬王爺。趙元帥即武財神趙公明,在《封神演義》裡曾打敗過闡教十二金仙。溫元帥溫瓊原為東嶽大帝部將,因為英勇受到玉皇大帝的敕封。關元帥就是武聖關羽,民間信仰最高的神祇之一。
7.四御大帝
道教中有「六御」和「四御」的大帝體系,四御指的是輔佐「玉皇大帝」的四位尊神,又稱「四輔」。他們分別是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祇。而六御則是在四御的基礎上加上了玉皇大帝和東極青華大帝。在道教神仙體系中,除了三清就屬六御的地位雖高。
8.四海龍王
四海龍王是民間敬仰的海神和司雨之神。起源於上古的龍文化,後被佛教和道教神話吸收,賦予了掌管大海和行雲布雨的屬性,他們分別是東海廣德王敖廣、南海廣利王敖欽、西海廣順王敖閏、北海廣澤王敖順。
9.北極四聖
好吧,筆者首先要承認這個團體不是以「四」字開頭的,但這麼大名氣的四人組合不介紹也不太合適,他麼分別是大名鼎鼎的天蓬大元帥、天猷副元帥、翊聖保德真君以及靈應佑聖真君,即為民間信仰極高的的真武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