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基因檢測行業中流砥柱,領跑國內NIPT

2021-01-09 證券之星

公司為快速成長的國內基因測序龍頭企業。公司致力於基因檢測的科學研究和醫療診斷服務。目前已具備多組學全產業鏈資源,業務涵蓋生育健康、基礎科學研究、複雜疾病、藥物基礎研究四大類,足跡遍布全球,已形成「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網絡布局,成為國內基因檢測行業龍頭和產業領跑者。

基因檢測為生物產業的核心的技術手段,市場規模將超百億。據BCC統計,目前全球基因檢測市場規模已超過6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8.9%,預計未來幾年依舊會保持快速增長,2020年將達到13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8.7%。基因組學應用正從科研市場快速走向臨床應用市場,預計醫療應用佔比將由2012年的22%提升至2017年的39%。從應用領域看,醫療應用佔比逐年提高,無創產檢基因檢測已成為遺傳病篩查的重要手段,隨著全面二胎的落地,無創產檢市場規模進一步拓展,加之基因組學技術高速發展和國家精準醫療政策的推動,百億市場空間正在逐步釋放。

公司為行業龍頭,國內NIPT市場領導者。公司是中國唯一參加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機構,是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中心。我國NIPT潛在市場將超百億,公司NIPT市場佔有率超過50%;腫瘤醫療市場的規模將超3000億元,腫瘤基因檢測的市場容量能達到100億元,公司研發實力雄厚,布局腫瘤市場具有先發優勢;基礎科研和藥物研發與疾病治療的應用緊密相關,隨著基因測序分析在基礎科研和藥物研發過程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該市場將會得到較快發展,這也將會成為公司正在培育的長期業務增長點。

掌握核心競爭優勢且後勁十足,龍頭地位有望延續。公司核心競爭力突出,為國內少有的掌握核心測序技術的企業之一,獲得監管部門全面認證,基因組資料庫豐富,具有精準的分析能力和強大的檢出能力,且在研管線充足,中長期發展動力十足。

盈利預測與估值。我們預計2017-2019年發行後EPS分別為1.18元、1.56元和1.98元。考慮到基因測序行業的巨大前景,我們選取了達安基因、迪安診斷和凱普生物作為可比公司,對應2017-2018年估值均值為66倍和51倍。我們認為基因組學為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方向之一,公司為行業龍頭,考慮公司的成長性,公司可享受估值溢價,我們給予公司2017年60-80倍市盈率,對應合理市值區間為258-344億元,股價區間為70.8-94.4元。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行業監管政策變化的風險;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相關附件

相關焦點

  • 華大基因推出無創產前檢測技術(NIPT),市場前景廣闊
    華大基因兩款二代基因測序儀及檢測試劑盒獲得CFDA
  • 寫在華大、貝瑞上市之際--基因檢測行業深度報告
    華大基因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基因測序中心。上遊:國內部分公司逐步布局上遊,主要以自主研發和OEM貼牌生產的模式,如華大基因,貝瑞和康、達安基因、博奧生物均採取和外國知名測序儀製造商合作OEM;少量廠家具備自研能力,比如華因康、瀚海基因、華大收購的CG等企業。
  • 華大基因新冠檢測產品列入WHO應急使用清單 國內首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華大基因新冠核酸檢測產品列入WHO應急使用清單,國內首家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300676)5月10日公告,其全資子公司BGIEuropeA
  • 華大基因無創產前檢測樣本破百萬
    【深圳商報訊】(記者 塗競玉)新興生物技術產業是中國發展迅猛的行業之一,基因產業是其中最快可以進入到應用的領域。昨日是第11屆世界唐氏症候群日,華大基因的NIFTY成為全球首個用戶數突破100萬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
  • 華大基因回應「缺陷寶寶」:該案例不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範圍
    連續幾日發酵後,華大基因對無創基因檢測的準確性公開辯護,並披露數據證明其高準確性。此前,據多家媒體報導,湖南長沙一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的患兒母親,在產前曾做華大無創基因檢測出錯,未能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產婦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嬰兒,且不予理賠,引發熱議。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該人員稱,在幾年前,華大基因的基因檢測業務確實是很牛,但這最近兩年卻低調多了。「低調的原因是,華大基因出了一個事。據說,華大和國外一起搞合作,把中國人的基因賣出去了。當然,這件事後來也沒有被深挖。但實際上,確實從那件事後,華大基因就有點不如從前了。」趙先生稱。
  • 華大基因新冠核酸檢測產品列入WHO應急使用清單 國內首家
    原標題:華大基因新冠核酸檢測產品列入WHO應急使用清單,國內首家   國內基因測序上市
  • 華大基因宣布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樣本量突破400萬例
    3月21日,正值世界唐氏症候群日,華大基因對外宣布,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FTY>  任何年齡的孕婦都有孕育唐氏兒的可能,且由於年輕孕婦在懷孕女性中佔據的比例較高,據華大基因檢測數據顯示,在所有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陽性的孕媽中,49%為35歲以下孕婦,因此,年輕孕婦也不能忽視。
  • 華大基因發澄清公告:對產前基因檢測已提供充分風險提示
    中證網訊(記者 齊金釗)7月13日晚間,華大基因(300676)發布公告,就《華大癌變》相關報導進行澄清。華大基因表示,相比傳統唐氏篩查技術而言,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以下稱「NIPT」)具有高準確性的特點。
  • 重估華大基因-新聞頻道-和訊網
    公告顯示,一季度業績大幅增長主要是由於疫情防控期間,華大基因全力滿足全球疫情防控的需要,感染防控業務及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業務,在報告期內實現了高速增長。  華大基因的核心業務覆蓋全產業鏈,上遊測序儀和配套試劑自主可控,中遊在全球範圍內運行超過200個基因組學實驗室,公司擁有測序、質譜在內的,具有領先的資質優勢,下至行業各細分領域進行布局。
  • 華大基因飽受爭議 無創DNA檢測不應受傷
    華大基因母公司華大集團8月1日再次召開媒體說明會,董事會秘書徐茜對此進一步回應稱,湖南產婦案例中「華大漏檢」的說法存在概念性錯誤,實際上該案例並不在華大的無創產前檢測範圍之內,因此也不存在對對方賠償的說法。華大基因: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處於風口浪尖的華大基因受到的質疑頗多,有質疑就有反駁,一場場論戰,相當精彩。
  • 《人民日報》:華大基因用創新基因檢測技術推動實現精準醫療
    就在今年8月,由華大基因研發的中國首個基於國產測序平臺的肺癌多基因檢查試劑盒獲得準產批件,這意味著國產基因檢測技術在腫瘤臨床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10月,與該試劑盒配套的分析解讀軟體也獲得了相應批件。至此,華大基因的華翡冉-肺癌組織個體化診療基因檢測,從提取、建庫、測序(測序儀及試劑)到分析軟體的全流程均已獲得醫療器械證書和準入許可,可為腫瘤臨床患者提供可靠和規範的檢測服務。
  • 洗冤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測未被濫用,研發成果相繼出爐
    事實上,關於華大基因的負面報導,並未得到任何一家官方檢驗機構的回應與證實,除男嬰病徵部分。近期,國家發布多項指令,整治建立完善的醫藥審核監管體制,專業人士並呼籲重塑國產生物醫藥醫療行業信心。回顧這次全國性風波,被證實的主體違規行為固然不少,「躺槍」的也不在少數,華大基因便在此列。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8期: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歐盟...
    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歐盟自由銷售證書3月1日晚間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全資子公司歐洲醫學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取得了由丹麥醫藥管理局頒發的關於歐盟體外診斷醫療器械的自由銷售證書
  • 華大基因回應14萬孕婦基因組外流事件:原始數據在國內 不涉及外流
    和訊網消息 10月26日早,華大基因現任副總裁劉娜獨家回應和訊網14萬中國孕婦基因組樣本外流事件,稱原始數據在國內,發表文章是統計數據結果,不涉及基因數據外流。  據科技部昨日公布行政處罰顯示,華大基因等六單位違反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規定被罰,處罰信息顯示,華大科技與華山醫院未經許可與英國牛津大學開展中國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研究,華大科技未經許可將部分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遞出境。行政處罰書如下:
  • 華大基因回應報導《華大癌變》:會告知孕婦無創檢測局限性
    輿論發酵12個小時之後,7月13日晚間,華大基因發布澄清公告。華大基因稱,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一直被明確定位為胎兒染色體異常產前篩查技術,適用人 群僅限於適合做唐氏篩查的人群,如果檢測結果為高風險,或者檢測結果雖為低 風險但檢測後出現產前診斷指徵還需要後續的產前診斷。
  • 1.4億 華大基因中標河北省孕婦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項目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7月3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醫檢」)成為河北省孕婦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服務項目的中標單位,中標項目總預算為1.4億元。2019年基因篩查約35萬例總量,項目總預算為1.4億元。河北省要求中標單位華大基因應用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檢測孕期母體外周血中胎兒游離DNA片段,檢測結果必須包含21三體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和13三體症候群三種疾病的患病風險。同時,中標單位要為受檢人購買保險,對出現假陰性、假陽性的情況進行賠償。
  • 華大基因衝刺IPO:「生物界的騰訊」如何煉成?
    如果你對近年來基因檢測和精準醫療火熱的背景有所了解,這個問題也就不難理解。而華大無論在無創胎兒染色體異常檢測,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還是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等方面又有先發優勢,技術過硬產品線豐富。在銷售網絡上,華大通過直接銷售、代理銷售、政府合作等模式也覆蓋了國內主要城市的醫院,以及部分國外醫療機構,自然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 國內基因檢測行業細分趨勢:62起融資、吸金超200億元 競爭向醫院院...
    實際上,在此前若干年,如果基因檢測的關鍵詞是場景、醫生、患者、高危人群、用戶或者產品。那麼2020年,基因檢測的關鍵詞只有一個,便是醫院。在2020年,我們看到了國內基因檢測行業的以下幾個特徵:1、華大智造繼續領跑,腫瘤仍是最大熱門2、國產設備陸續登場,將如何破局?3、「花式」入院,腫瘤NGS新的挑戰是什麼?
  • 華大基因入選「全國十佳法務部」
    中國證券網訊 日前,第三屆中國首席法務官高峰論壇暨2017年度中國公司法務行業「領航者」頒獎典禮在山東青島舉行。基因測序行業龍頭企業華大基因成功入選「全國十佳法務部」的同時,華大基因總法律顧問兼董事會秘書徐茜也獲得「全國十佳首席法務官」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