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對遲到和早退的扣款,在個稅前扣除,還是在個稅後扣除

2021-02-08 昌堯財稅聯盟

單位對遲到和早退的扣款,應該在個稅前扣除,還是應該在個稅後扣除?【答】個人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個人所得」。一個單位的考勤管理制度,其實也是一個單位薪酬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員工因為遲到或早退被扣款,實際上就是減少了對該員工的薪酬支付,也就是減少了員工的「個人所得」,因此,對於遲到和早退的扣款,應該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同樣道理,有些單位對於員工出勤有獎勵,有所謂的「全勤獎」。對於「全勤獎」,其實也是薪酬的一部分,也是需要併入工資薪金中去一併計算個人所得稅。所以,作為單位的HR或財務人員,一定要好好學習稅法,既不多扣員工的稅金,也不能少扣稅金。還在稅後扣除員工的遲到和早退的扣款,以及單位內部的所謂「罰款」的,請立即糾正。

對於工資條上的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加班工資、績效工資或獎金等,要計算個人所得稅,大家都清楚,大家也不會犯錯。

但是,上了工資條的補貼不全都是要交個人所得稅的;上了個人所得稅的扣款也不是全部都是可以稅前扣,但不是只有社保才能稅前扣除。

因此,釐清那些補貼不用交個稅、那些扣款可以稅前扣除便成了工資條上個人所得稅計算的難點和重點。

上了工資條但可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補貼

1、稅法明確規定了不徵稅的補貼

①獨生子女補貼;

②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貼;——此條企業不適用!

③託兒補助費;

④差旅費津貼、誤餐補貼。——此條實務中一般不會做進工資條!且稅法還有限制。

以上規定出自《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國稅發(1994)089號)。對於獨生子女補貼和託兒補助費的標準按當地標準執行,不是企業自定標準就行。

對於④差旅費津貼、誤餐補貼限制規定:《關於誤餐補助範圍確定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5)82號)。

國稅發(1994)089號文件規定不徵稅的誤餐補助,是指按財政部門規定,個人因公在城區、郊區工作,不能在工作單位或返回就餐,確實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據實際就餐頓數,按規定的標準領取的誤餐費。一些單位以誤餐補助名義發給職工的補貼、津貼,應當併入工資、薪金所得計徵個人所得稅。

2、個別地區可以不徵稅的補貼

①通訊費補貼。關於通訊費補貼,如果所在省市地方稅務局報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後,規定了通訊費免稅標準的,可以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如果所在省市未規定通訊費免稅標準,單位發放此項津貼,應予以徵收個人所得稅。(國稅發[1999]58號)

②公務用車補貼(或稱交通補貼等)。與通訊費補貼類似,也要求省級人民政府給出免稅標準,如果無省級人民政府的標準則交稅。(國稅發[1999]58號、國稅函[2009]245號).

可是對於這關係到眾多納稅人的標準,國家稅務總局很大方地把權利到省,而全國各地的省地稅局和省級人民政府似乎忘記他們還有這個權利,千呼萬喚不出來。目前僅見到少數省份有這個標準,最新的陝西省公務用車補貼標準(上限):

企業董事、總經理、副總經理等企業高層管理者每人每月1690元;企業各部門經理等中層管理者每人每月1040元;其他人員每人每月650元。(陝財稅[2015]10號)

其餘各種補貼,無論叫什麼基本上都是要交個人所得稅的,對於一些特殊補貼不交個稅的一般也不會做進工資條,因為不是人人有份或大多數有份的。

(二)扣款項目的稅前和稅後的區分

對於扣款,稅前扣還是稅後扣,不但涉及員工切身利益,也關乎對稅法的遵從。

社保個人部分稅前扣除幾乎是人人皆知的,但是對員工的罰款、房租、水電費等扣款是稅前扣還是稅後就有人傻傻地分不清,因為稅法沒有明確規定。

企業對於員工罰款,理由千奇百怪,但是藉口不外乎遲到早退、違反公司規定、沒有完成工作任務(業績)等這些。如果把獎金視為一種正績效考核,那麼罰款不就是一種負績效考核嗎?還有,何謂「個人所得稅」,員工有「所得」才有稅啊,無「所得」哪來的稅呢?因此,企業對員工的罰款理應在個稅前扣除。

對於員工使用公司宿舍,公司按規定扣房租、水電費,應在稅後扣除。原因很簡單,稅法沒有允許個人消費在稅

相關焦點

  • 年末了,財務人員需要關注的五個成本費用稅前扣除問題
    一直以來,企業在銀行的貸款利息和手續費都是根據銀行扣款回單入帳並進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稅務機關也基本默認了這一事實。營改增後,金融業也屬於增值稅應稅範圍,增值稅應稅範圍的支出項目,一般都要求憑藉增值稅發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如果企業的貸款利息支出僅用銀行回單入帳並進行了稅前扣除,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的時候需要進行納稅調增處理。
  • 企業哪種情況下,沒有發票也可以實現稅前扣除?
    附:只需提供收據,但應註明收款人姓名、個人姓名及身份證、支出項目、收款金額等相關名稱,可作為稅前扣除的早期依據。武漢公司2工資支出間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體員工的勞動報酬總額是多少。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各種與生產有關的經常性獎金和法律規定的各種工資性質的津貼。
  • 會議費如何在稅前扣除?
    在檢查時,我常常發現有的企業在列支會議費時,金額很大,經常是幾十萬或上百萬,但原始憑證中僅附了一張會議費發票和銀行轉帳回單。這樣的會議費可以稅前扣除嗎?我們今天來看看與會議費相關的政策規定。
  • 招待費稅前扣除標準的方法
    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即業務招待費列支應滿足「實際發生」、「與取得收入有關」、「合理」三個標準。
  • 單位統一組織為防疫捐款員工可享受稅前扣除
    【連網】(記者 陳兵 通訊員 楊青)近日,我市一家公司向市稅務部門諮詢,為員工購買防疫口罩的費用能稅前扣除嗎?同時,公司組織員工向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款用於疫情防控,員工可以進行個稅稅前扣除嗎?
  •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與一次性稅前扣除
    其中,有一條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企業新購置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以下簡稱為「一次性稅前扣除」)的稅收優惠——有關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和一次性稅前扣除歷來是企業比較關注的地方。
  •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八大難點
    因此,企業所得稅上,是以實際發生支出的時間作為稅前扣除的時間。二、發生的「無形資產損失」企業發生的無形資產損失,損失金額可以準確計量的,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四、為員工購買的人身意外險《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除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業保險費外,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得扣除。因此,企業為員工購買的人身意外險,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特殊工種除外。
  • 新個稅大病醫療支出具體範圍和標準 如何稅前扣除?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8年9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在確保10月1日起如期將個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並適用新稅率表的同時,抓緊按照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的要求,明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普通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支出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範圍和標準,使群眾應納稅收入在減除基本費用標準的基礎上,再享有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方面附加扣除
  • 小陳稅務整理:食堂費用稅前扣除問題
    根據上述規定,貴公司食堂為員工就餐發生的費用,必須取得合法有效的憑據,並且單獨設置帳冊,進行準確核算,其相關費用才允許按照國稅函[2009]3號文件規定,列為職工福利費進行稅前扣除。企業食堂到菜市場採購大米、白面和蔬菜發生的費用沒有發票不得稅前扣除,若收款方沒有開票資格,可向其當地稅務機關辦理代開發票手續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 哪些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結轉後可年度扣除?
    企業所得稅稅前可扣除的費用中,有哪些雖有扣除限制,但可以結轉以後年度扣除嗎?特殊規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41號對化妝品製造或銷售、醫藥製造和飲料製造(不含酒類製造
  • 勞保費的範圍以及稅前扣除的財稅處理
    企業以上支出計入勞動保護費,可以在稅前扣除。但要注意的是,勞動保護費的服裝限於工作服而非所有服裝。該公司購買高檔品牌服裝,在勞動保護費中列支,既不合情又不合理,這種鑽稅收政策空子的做法很難通過稅務機關的審核認定。 -    2、稅前扣除條件    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準予稅前扣除。
  • 增值稅,土地稅,耕地稅,房產稅,稅前扣除,5個常識會計要記牢
    根據關於《納稅人跨縣(市、區)提供建築服務增值稅徵收管理暫行辦法》的公告規定:本辦法所稱跨縣(市、區)提供建築服務,是指單位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納稅人)在其機構所在地以外的縣(市、區)提供建築服務。納稅人在同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範圍內跨縣(市、區)提供建築服務的,由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國家稅務局決定是否適用本辦法。其他個人跨縣(市、區)提供建築服務,不適用本辦法。
  • 廣告費稅前扣除有何標準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0]84號)第四十條規定: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費支出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2%的,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納稅年度結轉。糧食類白酒廣告費不得在稅前扣除。
  • 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之薪酬支出稅前扣除,可沒那麼容易
    更通俗點說,就是稅前工資,有的會計在平時帳務處理中,要麼只把實際發放的工資(稅後工資)計入應職工薪酬-工資薪金明細科目,要麼就是直接計入成本費用科目,甚至都不從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但是在彙算清繳的時候,一定要倒算成稅前工資,至少包括稅後工資+個稅+個人承擔的社保公積金。二、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薪金年末數是否一定為零?
  • 社團收據、非稅收入收據可否稅前扣除
    【問題】    我單位向內審協會支付了會員費,該協會為我單位開具了蓋有財政部監製章的「社會團體會費統一收據」。請問該收據能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另外,另一單位為我單位開具的蓋有財政部監製章的「非稅收收入收據」,能否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是否手寫的收據都不能稅前扣除,機打的票據可以稅前扣除?
  • 這些無票支出統統可以稅前扣除!
    01 參考政策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大家之所以總是對這類問題感覺模糊,歸根結底,還是對《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沒有徹底掌握。 根據《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第九條: 企業在境內發生的支出項目屬於增值稅應稅項目的: 對方為已辦理稅務登記的增值稅納稅人,其支出以發票作為稅前扣除憑證; 對方為依法無需辦理稅務登記的單位或者從事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個人,其支出以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或者收款憑證及內部憑證作為稅前扣除憑證
  • 廣宣費稅前扣除處理總結
    三、關聯分攤扣除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41號)第二條規定: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對籤訂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分攤協議(以下簡稱分攤協議)的關聯企業,其中一方發生的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稅前扣除限額比例內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可以在本企業扣除
  • 個人抬頭電話費發票,不僅能報銷,還能稅前扣除!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34號,第一條的規定,列入企業員工工資薪金制度、固定與工資薪金一起發放的福利性補貼,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工資薪金和職工福利費等支出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國稅函〔2009〕3號)第一條規定的,可作為企業發生的工資薪金支出
  • 職工教育經費的計提和稅前扣除問題
    2006年,國家出臺了職工教育經費的新政策,規定企業每年按2.5%的比例計提並使用,如果沒有使用完,不能稅前扣除。而之前的規定是,只要按規定比例計提的教育經費都可以在稅前扣除。請問,企業是否必須按照2.5%的比例計提職工教育經費?計提的職工教育經費如何進行稅前扣除?我公司以前年度的累計數應如何處理?
  • 這七種情況,沒有發票也能稅前扣除哦!
    稅前扣除憑證按照來源分為內部憑證和外部憑證: 內部憑證是指企業自製用於成本、費用、損失和其他支出核算的會計原始憑證。內部憑證的填制和使用應當符合國家會計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