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科學學院校友張益唐在孿生素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Nature官網發布新聞:「無窮多素數成對存在的首次證明(First proof that infinitely many prime numbers come in pairs)」,文章報導了北大數學科學學院78級校友張益唐在孿生素數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他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的一個弱化形式。
-
現代數學基礎及應用中的若干前沿方向研究取得進展
5月17至19日,中國科技大學承擔的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現代數學基礎及應用中的若干前沿方向」順利通過了由中科院基礎局組織的專家組的中期評估。 專家組認真聽取了研究項目的工作進展、取得的成績等總體匯報,以及現代分析、群與代數表示理論、動力系統、計算數學、可積系統、幾何拓撲與數學物理、數學所、統計理論及其應用、概率基礎理論及其應用等各項目小組的具體研究報告,並通過提問、討論、評議後,認為,該項目做出了一系列水平高、創新性的工作,有些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北大校友張益唐教授回校訪問並作學術報告
8月26日下午,應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的邀請,我校傑出校友張益唐教授在北京國際數學中心報告廳作了題為「Problems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Primes」的學術報告。報告會之前,王恩哥校長親切會見了張益唐,對張益唐校友回校訪問表示熱烈歡迎,對他關心和支持學校的發展表示衷心的感謝。王恩哥邀請張益唐今後多回母校看看。
-
北京大學7位教師、6位校友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北京大學共有7位教師、6位校友獲獎,13位北大人在各自領域脫穎而出。 獲獎的6位校友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及數學科學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1997級本科生何旭華,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2000級本科生李昂,華東師範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05級碩士生劉鋼,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2008級博士後魏勇,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名校名專業:北京大學數學院,實力全國第1,校友星光璀璨!
北京大學數學專業被公認為全國第1!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北京大學數學學院,見證它的實力和輝煌!你聽說過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龐加萊猜想、黎曼猜想、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缺口、納維-斯託克斯方程和BSD猜想嗎?數學皇冠上那些璀璨的明珠吸引著無數懷著熱情和執著的數學家前赴後繼,追逐那奪目的光輝。如何接近它們呢?
-
清華校友、北京大學歐陽頎院士作客清華化工論壇
清華校友、北京大學歐陽頎院士作客清華化工論壇 清華新聞網5月29日電(通訊員 張 翀)5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化工系1977級校友歐陽頎為「清華化工論壇」作了題為「Biological Network
-
北大畢業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取得重大成就 孿生素數猜想或有突破
《自然》雜誌網站5月14日報導,任教於美國新罕布夏大學的張益唐最新證明,存在無窮多個之差小於7000萬的素數對。在解決孿生素數猜想方面,張益唐的這一研究被認為在終極數論這個古老的數學問題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這兩天,張益唐的名字在國內數學圈一下子熱了起來。北京大學官方網站前天發布消息介紹張益唐,說他1978年進入該校數學科學學院攻讀本科,1982年讀碩。
-
中國數學會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
2020年11月28日,中國數學會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會議由中國數學會、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系、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協辦。中國數學會秘書長鞏馥洲主持會議,來自數學、生物、醫學等不同領域的上千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和線下形式參會。
-
北大八位教師校友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作邀請報告—新聞—科學網
2018年8月1日至9日,四年一屆的國際數學家大會(簡稱ICM2018大會)在巴西裡約熱內盧舉行,來自全球五大洲的數學家們齊聚一堂、共襄盛舉,分享他們在各自領域中取得的成果與進展
-
快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孫崧(02少年班)獲科學突破獎!
9月10日,科學突破獎委員會在舊金山公布了2021年科學突破獎獲獎名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02少校友孫崧由於在複雜微分幾何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包括卡勒-愛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定理,及其與模量問題、奇點之間的關係
-
北京大學青島校友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12月19日,北京大學青島校友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在青島黃海飯店召開。大會應到代表189名,實到131名,符合規定人數。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北京大學青島校友會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財務報告、章程修訂,選舉產生北京大學青島校友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及監事。
-
中國科大青年摘北京大學學生最高榮譽
2020年5月4日,北京大學學生最高榮譽揭曉——曹啟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1203校友)等十位本科或研究生學子摘取「學生五·四獎章」榮譽。與曹啟韜同時獲獎的包括曾包攬奧運會金銀銅三色獎牌的孫玉潔(北大政府管理學院18級碩士生)。
-
北京大學電子學系建系六十周年系列活動舉行
在《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將「無線電電子學中的新技術」列為重點任務之一的背景下,1958年12月11日,由北京大學物理系「無線電物理」和「電子物理」兩個專門化、光學與輻射教研室的波譜學部分和數學力學系計算數學教研室的一部分,組成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1996年更名為電子學系。
-
中科大校友孫崧獲新視野數學獎:破解丘成桐猜想
委員會在舊金山公布了2021年科學突破獎獲獎名單,我校02少校友孫崧由於在複雜微分幾何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包括卡勒-愛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定理,及其與模量問題、奇點之間的關係,獲「數學新視野獎2006年進入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數學系,取得博士學位,此後擔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助理教授,現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副教授。
-
中國空間站工程巡天望遠鏡北京大學科學中心成立儀式舉行...
「北京大學量子材料科學中心劉雄軍教授課題組和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尤建功教授及周麒教授等合作,提出一類基本的精確可解準周期模型,並提出可以基於拉曼光晶格實現。「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光伏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稠環電子受體分子設計中起始原料的微小差異引發的「蝴蝶效應」,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分子構建策略,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
世界最難數學難題,懸賞百萬美金,誕生60年數學家取得 0突破
這使得數學家在對他們研究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對象進行分類時取得巨大的進展。 霍奇猜想的證明進展 美國數學學會曾出版專門關於霍奇猜想研究進展的書。
-
攻克世界數學難題 華裔數學家張益唐:已有新方向
中新網10月1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北京大學北美校友大會14日舉行,作為北京大學校友,四年前榮獲麥克阿瑟獎(MacArther Award)的美國華裔數學家張益唐受邀參加。美國華裔數學家張益唐,受邀參加2018北京大學北美校友大會。
-
北京大學兩岸校友聯誼會首度在臺北舉辦
中新社臺北12月12日電 (記者 關向東 黃少華)1949年以來北京大學兩岸校友首次聯誼會12日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參會的數十位兩岸北大校友,年齡從20幾歲到近百歲,會場洋溢著北大特有的「精氣神兒」。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是北京大學的創辦者之一,1912年出任校長。
-
北京大學校友惲之瑋獲2012年「拉馬努金」獎
2012年8月12日,印度SASTRA大學宣布北京大學校友惲之瑋被授予2012年度「拉馬努金」獎(SASTRA Ramanujan Prize),頒獎儀式將於12月22日在新德裡舉行。拉馬努金獎是為了紀念印度的天才數學家斯力瓦薩•拉馬努金(Srinivasa Aiyangar Ramanujan)而設立,每年頒發一次。
-
學霸數學曾考38分 如今研究三體取得重大突破
原標題:數學曾考38分,如今研究三體取得重大突破!學霸的世界凡人不懂... 數學是什麼?是小時候寫滿本子的算術題?是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的函數題?還是掛了很多人的高「樹」? 而對於文中的人來說,數學真的是人生中無比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