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趕超四大連鎖巨頭!網上藥店從此稱霸醫藥零售?

2020-12-22 中藥材天地網

      在醫藥零售的這場競逐中,醫藥電商似乎後來居上了。動脈網信息顯示,10月28日,京東健康對外透露,京東大藥房的收入已超過一心堂、老百姓、大參林和益豐大藥房四大零售連鎖店,僅用三年時間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醫藥零售渠道,京東健康零售合計佔據醫藥零售15%以上份額。 雖然京東大藥房具體的銷售收入未能查詢得到,但連鎖四巨頭的銷售規模均有披露。對比四大連鎖藥店2019年半年報可以發現,四大連鎖巨頭規模相當,營收均超過50億元。其中老百姓以55.33億元問鼎,大參林以52.52億元次之,一心堂以略微的優勢排在益豐之前。儘管益豐以50.48億元在四巨頭中排名最後,但其68.65%的同比增長,暴增超20億元引人注目。


      上半年網上藥店增速超40%

      近年來,我國醫藥電商規模在利好的政策環境下持續壯大。米內網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醫藥市場發展藍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實體藥店和網上藥店(含藥品和非藥品)銷售規模達到6106億元,其中網上藥店的銷售規模達到905億元,市場份額佔比已由五年前的1.2%連續增長至14.8%。 儘管實體藥店在市場份額上仍然佔據大頭,但其銷售佔比連年下滑的態勢與網上藥店形成強烈反差。2019年上半年,一路「高歌猛進」的網上藥店以40.6%的增長率成為國內醫藥市場增長最快的細分板塊。有分析人士預測,網上藥店的藥品銷售規模將在今年突破百億元。 現階段,天貓、京東等主要醫藥電商佔據著整體銷售額的70%~80%,已然形成以1藥網、健客、阿里健康大藥房、京東大藥房為代表的成型商業模式。於2016年正式上線的京東大藥房在醫藥電商領域表現搶眼,根據公開報導,其醫藥健康類商品在2016第1季度-2018第1季度期間的銷售額增長309倍。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大藥房2017年銷售額最高的醫藥品類為醫療器械,而並不是具體藥品。 同年京東618戰報數據顯示,當天京東營養保健品同比增長119%,護肝類、祛火類產品同比增長分別超過520%和210%。可以猜測,高單價的醫療器械、保健品和計生等品類或為京東大藥房貢獻大部分銷售收入。此外亦有分析人士指出,京東大藥房等網上藥店所經營的品類和品牌在數量上要遠遠多於實體藥店,相關廠家更願意將產品交給處於頭部梯隊的網上藥店以實現快速放量。 在銷售收入總量上,京東大藥房等網上藥店或許已經走在傳統零售藥店前頭,但其所倚靠的核心產品可能並不是藥店所主打的治療性藥物。


     「網際網路+藥品流通」再添助力

       目前,醫藥電商或是趕上了「好時候」,接踵而來的利好重磅政策將成為其市場放量的「助推器」。今年8月,上海市衛健委發布《上海市網際網路醫院管理辦法》,在明確網際網路醫院職能的同時,對電子處方作出細緻規定,為處方外流提供現實基礎。 此後在9月,國家發改委、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等21部委聯合發布《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19-2022年)》,除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10項重大工程以外,還對「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進行戰略性部署。 在強調各地要積極發展「網際網路+藥品流通」,要求建立藥品流通企業、醫療機構、電子商務企業合作平臺的同時,還要求建立網際網路診療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的渠道,支持在線開具處方藥品的第三方配送,並加快醫藥電商發展向患者提供「網訂(藥)店取」「網訂(藥)店送」等服務,配套的政策細節無疑給醫藥電商注入強勁動能。 在業界看來,國家層面對「網際網路+醫藥」的態度始終保持積極,對「網際網路+流通」也是推崇網上藥店所踐行「網訂店送」「網訂店取」的模式,而且政策上對於處方外流亦呈現開閘之勢,可以預見,網上藥店可享受的政策紅利還將繼續。但不得不提的是,藥品作為特殊的商品,在給患者提供銷售的同時,醫藥電商更要提供高度專業化服務,這是醫藥產業的壁壘所在。與此同時,少數不良電商違規銷售的報導不時見諸報端,面對新修訂藥法提出的最嚴要求,醫藥電商亦需注意不觸政策紅線。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中藥材天地網的觀點和立場。如有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國內四大上市連鎖藥店營收皆邁入百億行列
    財報顯示,2019年國內四大上市連鎖藥店營收皆邁入百億行列,分別為116.63億元、111.41億元、104.79億元、102.76億元,分別增長23.15%、25.76%、14.20%、48.66%。作為藥品銷售的第二大終端,藥店零售在藥品消費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隨著院內藥佔比考核、取消藥品加成、監控輔助用藥等政策推動,醫院藥品銷售規模增速明顯下降。
  • 醫藥電商來了,連鎖藥店還是好生意嗎?
    醫藥網際網路化持續推進、政策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已迫使零售連鎖藥店尋求新出路。那麼,醫藥零售行業有哪些頭部公司、基本面表現如何呢?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又會對零售連鎖藥店有多大的衝擊?連鎖藥房第二梯隊上市潮來臨在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醫藥零售連鎖行業最近五年來一直保持高景氣。
  • 2018-2022年美國連鎖零售藥店行業預測分析
    美國零售藥店行業  美國醫藥零售寡頭壟斷、四大助力推動零售行業發展  美國醫藥零售產業鏈地位:醫藥供應鏈核心終端。美國實行較為徹底的醫藥分開政策,零售藥店是美國最重要的處方藥銷售終端。在美國的醫藥產業鏈中,零售藥店擁有貼近消費者,掌握患者消費、健康信息和構建消費者品牌印象的優勢,這些優勢構成了美國連鎖藥店未來圍繞患者需求轉型升級的基礎。  零售藥店在美國醫藥產業鏈的位置
  • 這家藥店曝光併購計劃 醫藥零售整合提速
    公告顯示,老百姓大藥房於2019年1月22日審議通過了《關於擬成立併購基金的議案》,擬參與投資設立規模預計為人民幣10.05億元(不低於6億元,不高於12億元)的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其中公司以自有資金作為有限合伙人投資參股不超過2億元,投資醫藥零售連鎖企業及高度協同行業的相關標的,以適應公司的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和盈利能力。該基金80%用於收購藥店,其餘投資於高度協同行業。
  • 六部委重啟「醫藥分開」 連鎖藥店對紅利「沒反應」
    「醫藥分開」重啟  在《通知》中,一些此前被業界多次呼籲的內容在這份新文件中得到了充分體現,諸如明確提出了「加快清理和廢止阻礙藥品流通行業公平競爭的政策規定,構建全國統一市場;採取多種方式推進醫藥分開;鼓勵零售藥店發展和連鎖經營;增強基層和邊遠地區的藥品供應保障能力」等。
  • 關於福州回春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祥康大藥房等15家定點零售藥店違規...
    >根據參保人員反映社會保障卡被他人冒用的情況,我中心工作人員通過調取視頻監控系統核實,發現福州回春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祥康大藥房等15家藥店存在沒有認真進行人卡核對,造成被他人冒卡結算的違規情形。現根據《福州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服務協議》及《福州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補充協議》有關內容,經研究決定對存在被他人冒卡結算2次違規情形的福州回春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祥康大藥房、福建省康利達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福州第十五分店、福建康佰家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第三十五分店等3家藥店分別予扣
  • 大批連鎖藥店開診所,縣域醫藥診所門店已具規模!
    醫改終於邁向了深水區:兩票制、藥品零加成、4+7集採大範圍落地、處方外流……院外市場的爭奪越發激烈,網際網路醫藥新零售在第三終端和C端打響了百團大戰……總的來說,近年來的傳統醫藥市場並不好過。開診所,似乎成了大大小小藥店轉型的一個思路。
  • 解鎖民營連鎖藥店「四大天王」,一心堂老百姓大參林益豐藥房,誰是...
    隨著新一輪的醫藥體制改革的深入,「醫藥分開」、「處方外流」等改革措施為我國藥品流通行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勢頭。藥品零售行業是醫藥流通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零售藥店也是醫藥生產企業將產品銷售給消費者的重要終端渠道之一。
  • A股連鎖藥房企業再擴容 網際網路巨頭入局或改寫競爭格局
    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加入,無疑會讓醫藥零售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加劇。   截至日前,A股已有5家連鎖藥房企業上市,隨著漱玉平民、養天和的上市,A股或將迎來連鎖藥房7雄爭霸的局面。而在網際網路巨頭入場後,誰又能笑到最後呢?
  • 四大上市連鎖藥店瘋狂「圈地」 一季度併購數已近700家
    中國網財經8月23日訊(記者杜丁 實習記者許倍)藥品零售行業洗牌在即,連鎖藥店開始了瘋狂「圈地運動」。2017年四大上市連鎖藥店一年發起23次併購涉及724家藥店,此熱度延續今年「高燒不退」。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一季度,四家連鎖藥店併購(加盟)數量已近700家。
  • 集採擴圍政策加速落地 四大醫藥流通巨頭大比拼
    提到我國的大型醫藥流通企業,就不得不提四大巨頭,它們分別是國藥控股、上海醫藥、華潤醫藥、九州通。早在4+7試點階段,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對於試點品種配送具有高要求,早在4+7試點階段,就有聲音指出這四大巨頭有望承擔主要的配送職責。
  • 華南連鎖藥店巨頭進軍江蘇 大參林擬1.27億控股南通江海大藥房
    現代快報訊又一家連鎖藥店巨頭準備大舉進軍江蘇市場。總部位於廣東的上市連鎖藥店企業大參林11月7日公告,擬以1.27億元的價格,收購南通市江海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51%股權。此前,大參林曾在2017年參股江蘇百佳惠瑞豐大藥房,但僅僅佔股5%。而如果成功控股南通江海大藥房,大參林將一舉獲得123家連鎖藥店門店。
  • 南京醫藥:公司屬於醫藥批發及零售連鎖相結合的區域性集團化企業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16日訊,有投資者向南京醫藥提問, 貴公司有沒有思考醫藥零售+門店診療模式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在中國醫藥流通行業內屬於醫藥批發及零售連鎖相結合的區域性集團化企業,其中,公司零售業務由社會零售藥房和特藥藥店為主的專業化藥房兩部分組成
  • 洞悉趨勢,無懼變局——中國醫藥零售市場解讀
    12月4日,中康CMH高級研究員嚴礪寒帶來了《洞悉趨勢,無懼變局——中國醫藥零售市場解讀》直播,對以上問題進行一一解答。1、中國醫藥零售市場全貌解讀       近5年零售藥店渠道複合增速高於全渠道增速,佔比提升。
  • 日本模式對中國醫藥零售的參照:醫藥嚴格分開,專業藥房和藥妝店...
    聚焦到醫藥零售環節,國內醫藥零售產業似乎也在走日本醫藥零售產業發展之路。動脈網對日本醫藥零售產業進行了簡要梳理,並結合當下國內正擬推行的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對未來國內醫藥零售產業的發展趨勢予以預判。
  • 國內已日趨成熟的網上藥店,為何亞馬遜才在美國推出?可提供處方藥...
    亞馬遜醞釀已久的網上藥店終於面世。北京時間11月17日晚,亞馬遜在美國推出了一家提供處方藥在線配送的線上藥店,正式向藥房連鎖企業宣戰。籌備三年,一朝問世,與此同時,傳統醫藥零售巨頭股價應聲而跌,在疫情這個特殊節點,亞馬遜線上藥店有備而來。然而,巨頭們盤踞多年,亞馬遜能否衝出層層圍堵,前路依舊未知。
  • 一心堂藥業:全國6216家直營連鎖藥店
    供圖  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於1981年,2001年創建「一心堂」零售藥店連鎖品牌,2014年,「一心堂」被國家工商管理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同年7月2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國內上市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雲南省第29家上市公司。
  • 全國「圍獵」連鎖藥店,數億元和幾千家藥店背後有哪些資本,後續會...
    食藥監總局統計顯示,2012年全國零售單體藥店為27.1萬家,零售連鎖門店為15.2萬家;至2017年,零售單體藥店銳減至22.6萬家,零售連鎖門店則增長至22萬家。據動脈網不完全統計,近年,天億資本、廣發信德、高瓴資本等專業投資機構,廣藥白雲山、天士力集團、步長製藥等工業企業在參與醫藥零售行業的投資併購,加上上市系醫藥零售企業加碼對小型連鎖藥店的兼併,醫藥零售行業的「圈地運動」開展地轟轟烈烈。
  • ...連鎖藥店,數億元和幾千家藥店背後有哪些資本,後續會如何發展?
    2012-2017年間,零售單體藥店「消失了」近5萬家。   食藥監總局統計顯示,2012年全國零售單體藥店為27.1萬家,零售連鎖門店為15.2萬家;至2017年,零售單體藥店銳減至22.6萬家,零售連鎖門店則增長至22萬家。  醫藥零售正經歷「單體退、連鎖進」的過程,這一過程背後,併購整合是主因。
  • 健之佳將登陸上交所 醫藥零售龍頭效應顯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中小連鎖和單體藥店經營出現困難,大型連鎖藥店優勢顯現,在保障人民群眾物資供應的同時也抓住了盈利的契機。11月23日,雲南健之佳健康連鎖店股份有限公司(605266.SH,以下簡稱「健之佳」)公布IPO網上定價發行搖號中籤結果,離正式登陸A股僅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