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的八種教育方法

2020-12-14 華龍網

    華龍網2017年12月26日12時訊 對子女的教育是父母雙方的責任,缺少一方,有些作用是難以代替的,而且雙親都在身邊給孩子帶來更高的安全感和情感滿足,這是單親家庭所不具備的。那麼,在單親家庭,家長應該怎樣實施教育呢?

    容易出現的3大教育誤區

    情感暗示過多

    很多單親孩子的家長總是把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矛盾和問題都歸咎於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傳遞單親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認為自己是不正常的。

    比如,一些家長經常說「孩子缺少父愛(或者母愛)很可憐」一類的話,在孩子的心靈罩上陰影。其實,父母親經常吵架的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也很大。父母不經常在身邊陪伴並不影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要讓孩子理解單親家庭也是正常的社會現象。

    一味排斥對方

    很多夫妻離異後,一方帶著孩子,就不願意讓對方與孩子接觸,有的甚至乾脆搬遷到對方找不到的地方,讓孩子看不到父親或母親。有的有意識地把對方貶得一無是處,向孩子灌輸敵對情緒。

    比如「你爸爸沒有文化,像他那樣肯定沒什麼出息」之類的話,孩子聽得多了就會在心理上對另一方形成排斥,這是許多單親家庭孩子性格偏離正常軌道的一個重要原因。

    過分溺愛孩子

    溺愛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單親家長表現往往更明顯。他們總覺得夫妻離異了,很對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無論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都無條件滿足。孩子總能得到滿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無法得到鍛鍊,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點。

    一、為孩子創造一種愉快的家庭氛圍

    兒童從2歲起便能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氣氛,不同的家庭氣氛會使孩子在思想、態度和一般行為中作出不同的反應。如果孩子在家裡感到愉快和安全,他們的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發展;如果家裡整天吵吵鬧鬧,孩子常常處於提心弔膽、擔驚受怕的環境中,就易產生不良情緒和行為問題。

    在幼兒園裡,我們常常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現出性格內向、恐懼、悲傷、焦慮、冷漠或攻擊性強等不良心理和行為傾向,他們常常為一點小事大哭大鬧,而且很難制止。這些不良心理和行為傾向,如果不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將會出現偏差。因此單親家庭要特別注意為孩子創造一種愉快的家庭氛圍,以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作為單親家庭的父親或者母親,要十分注意自身對孩子行為方式、心理狀態以及性格特徵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良的習性,如說謊、失言及不負責任等。不要根據自己的喜怒哀樂來對待孩子,否則,壞習慣的不良影響,往往會使一個好端端的孩子漸入歧途。

    可以經常帶孩子去聽聽音樂會,看看書畫展,和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遊戲,等等,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孩子儘快地從失去父愛或母愛的痛苦中走出來,逐漸養成開朗自信的性格。

    三、讓孩子學會承擔家庭責任

    不要因為孩子失去父愛或母愛就格外地嬌慣他,要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了解家庭的各種情況,必要時可請年齡稍大的孩子對家庭的重大事情一起參與決策等等。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時候要多鼓勵他們,從而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自己對家庭也負有一定的責任,使他們長大成人後能自覺擔負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

    四、多為孩子創設人際交往的環境

    針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容易趨向內向和孤僻等特點,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為孩子創設一些人際交往的機會,是一種良好的矯治方法。

    五、讓不撫養方多探望孩子或父母雙方輪流撫養孩子,以利孩子的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和母愛都是必不可少的,單親家庭要努力去滿足孩子對這兩種愛的渴望。讓不撫養方多探望孩子或父母雙方輪流撫養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單親家庭教育

    八種教育方法

    1、經常地表達讚美和激勵。注意在生活中彼此讚美,不要互相批評。

    2、要和孩子共同娛樂。要孩子說出他們最喜歡、最渴望家長說出的三句話。孩子們通常會希望家長說「我愛你」、「你可以晚睡」、「我們去麥當勞」等等。

    3、把握所有機會,激勵孩子的自尊心。

    4、培養孩子多元化的價值觀、興趣愛好等等。降低家庭內部的紛爭,不要強求家庭成員的一致性。

    5、教大家傾聽的技巧。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讓他講滿10分鐘,無論對錯,不要批評他,培養起孩子確信你在傾聽。然後,你閉上眼睛整個回想一遍,然後再和孩子交流。6孩子在感情、就業等等問題上,難免會和你不一致,讓孩子說出他自己的理由,如果交流沒有效果,就不妨擱置幾天再嘗試。不要迴避外界的幫助。無論是自己的朋友,還是心理諮詢師,都能夠提供給你克服家庭障礙的方法。

    6、平靜地告訴孩子關於父母離異的事實,鼓勵孩子勇敢地面對現實。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平心靜氣地接受夫妻離異的現實。這樣,你才能坦然地面對孩子,告訴他你們將要開始一種新的生活。

    7、給孩子安全感,不要把孩子作為報復對方的武器。父母離婚對孩子最大的打擊就是失去安全感。所以,讓孩子知道,雖然父母離婚了,但他永遠不會失去父母對他的愛,這一點至關重要。讓他感受到雖然他只和父母—方生活在一起,但他的生活和以前一樣安全、穩定,他不必擔心什麼。做到這一點,需要父母雙方的合作,這對大多數離異的夫妻來說很難。和一個也許帶給你很多創痛的人合作,你可能極不情願,但你不能把你們之間的恩恩怨怨遷移到孩子身上。

    8、單親家庭中,母子(父子)要在相依中各自獨立。單親家庭中的兩代人之間往往在情感上過於親密,這是一種自然的情感聯盟,但過分的情感依賴容易產生負面效應。所以,讓孩子和自己都有獨立生活的心理意識和能力是單親家庭最明智的選擇。

華龍網綜合

    

    

相關焦點

  • 單親家庭孩子怎麼教育 單親家庭孩子教育方法
    單親家庭,這一由來已久的社會問題早已成為普遍現象,一般人直覺認為是離異家庭。但隨著家庭、社會結構的多元,家庭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單親,如離婚、配偶死亡、甚至未婚先孕等等,那麼單親家庭孩子怎麼教育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單親家庭」給家庭帶來了什麼
    在這樣的家庭中,缺少父親的形象和來自他的教育,使得單身母親對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進行性別教育頗為困難。如果生活中缺少父親的兒子,母親再沒有相應的關注,會使孩子在性別角色確認這一環節上出現困難和混淆,表現出「男性女性化」的傾向,在性格上會表現出敏感、多疑、自卑、膽小、心胸狹窄、依賴性強等,這會給孩子的人格塑造及未來的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 單親家庭兒童教育需要「望、聞、問、切」
    不光我一個人這樣,班上其他單親的同學也都從不向外透露。我們心裡顧及很多,總覺得低人一等……」濟南市歷下區解放路第二小學的一名單親家庭兒童告訴記者。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單親家庭兒童不僅要在生活上經受比普通孩子更多的磨難,同時受家庭破裂的影響,心理更容易出現偏差,困擾他們的健康成長。
  • 單親家庭寶寶教育需要這麼做!
    單親的爸爸媽媽和家庭美滿的爸爸媽媽相比會多很多的挑戰和辛苦,一些正常家庭的爸爸媽媽不能夠了解在教育寶寶寫作業的時候,單親爸爸媽媽會存在更多的壓力。接下來將為單親爸爸媽媽提供一些小辦法,減少寶寶在做作業的時候產生的問題和混亂。
  • 單親家庭初中孩子心理及教育分析
    單親學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模式,核心是關愛。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礎。單親家庭孩子因父母離婚、死亡等不幸的家庭事故巨大打擊,造成心理極大的負面影響。他們對家庭沒有安全感,沒有溫暖,沒有了精神支柱,他們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對艱難的現實,他們的生存更加倍地「呼喚關愛」渴望親情來撫平創傷的心靈。因此家庭、學校應以雙倍的愛心共同關注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健康。
  • 什麼是單親家庭?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有哪些問題?
    單親家庭,是現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加之近年來,離婚率的不斷上升,單親家庭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所以,單親家庭,一般是被人認作「離異家庭」,孩子的成年陪伴只有父/母其中一位。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雙親家庭的人,不太願意接納單親家庭的孩子,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女兒與這樣家庭的孩子談戀愛,怕就怕自己的孩子,與單親家庭的孩子結合後,過得不幸福,即便對方說我家孩子雖然是單親家庭,但好胳膊好腿,各方面都健康,沒有你們說的那些問題,可現實又有幾個願意呢?
  • 單親孩子心理教育的方法
    如今我國越來越多的單親孩子,這些單親孩子由於父母的離異,常常會出現幾大心理問題,例如:自閉、缺乏信心、脆弱、焦慮,下面就為您來一一介紹。
  • 單親家庭應該怎麼教育孩子,預防抑鬱症?
    不幸的婚姻對夫妻雙方可能都是一種萬劫不復的痛苦,但離異家庭的孩子所受到的身心創傷,都比離婚父母本身更為嚴重,而且無法彌補。研究表明,單親家庭的孩子由於從小缺乏關愛和心理教育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問題,單親家庭的孩子患抑鬱症的機率是普通家庭孩子的3~5倍,那單親家庭應該怎麼教育孩子,預防抑鬱症?
  • 《單親家庭的正面管教》:讓單親家庭的孩子健康、快樂、茁壯成長
    本次分享的是大連書友陳華推薦的一本書《單親家庭的正面管教》。簡·尼爾森這樣說:「卡蘿爾讓我相信了單親父母有特殊的需求;謝麗爾支持單親家庭不是破碎家庭的見解。她們兩位都為自己的孩子提供了一個溫暖舒適並賦予孩子力量的家,是單親父母的傑出榜樣。」如今,全球離婚率年年新高,再加上其他一些生活上的原因,單親家庭的孩子已是這個社會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
  • 單親家庭VS雙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差異很明顯,正確教育可彌補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單親家庭在我國普遍存在,尤其是現在離婚率日益攀升,成為了單親家庭的主要原因,當然也可能是喪偶、分居、未婚先孕等因素造成的,不管是什麼原因,孩子始終是婚姻裡最大的受害者,單親家庭孩子的生理問題、生活狀況、心理成長教育等受到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的廣泛關注,在這種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和普通的雙親家庭有什麼區別呢
  • 別硬撐了,溫暖的單親家庭,遠遠好於勉為其難的「完整家庭」
    別硬撐了,溫暖的單親家庭,要遠遠好於勉為其難的「完整家庭」。我想,如果家庭的完整能夠被選擇,人人都希望能夠生活在溫暖和睦的完整家庭中,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那麼幸運。尤其是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這並不是你墮落不求上進的理由,因為在你身後,一個單親媽媽更加不容易。
  • 單親家庭常見的4大教育誤區,身為父母的你中招了嗎?
    單親家庭在社會上已經是異軍突起。單親學生教育已成了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因父母長期兩地分居而造成的「單親」家庭也有不少。社會學、教育學及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父愛和母愛在每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與意義。在單親家庭裡,在失衡的「愛的天平」上,學生往往背負著超重的父愛或母愛,單親家庭給學生成長造成了不好的教育環境。
  • 「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正確教育?
    單親家庭的孩子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呢?對於生活在單親家庭環境中的孩子,如何運用正確的教育和親切的關懷,來彌補孩子心靈的創傷,使孩子能健康成長極為重要。1.給孩子充分的愛撫有些家庭解體後父母在離婚後,仍應注意對孩子教育的一致性、一貫性。並用摯誠的愛心贏得孩子的尊敬與回報,而不應讓孩子成為彼此競爭的犧牲品。
  • 擁有這4種必備的能力,孩子長大後會更有出息,尤其單親家庭
    ,但是現在單親家庭也不佔少數,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加的應該學會獨立的能力。這4種孩子必備的能力,會讓孩子以後有發展,尤其單身家庭單親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注意什麼?不要過分的溺愛孩子父母離婚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導致孩子生活在單身的家庭中,父母會感覺虧欠孩子,所以在平時的生活當中順著孩子,也會過於的寵溺孩子,其實這種想彌補孩子的辦法是不對的,疼愛是疼愛,教育是教育,不能混為一談。
  • 單親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情感模式?
    圖畫:焯焯生活案例——一個單親的女孩子,想找個對象比自己大八歲明鏡解析……單親家庭的孩子情感模式與完整家庭的孩子情感模式一定是不一樣的,家庭結構的變化一定會影響情感模式的變化。因此,從表面來看單親家庭對於男孩和女孩的情感模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只不過根據成長經歷和性別不同所影響的程度還有更深層的部分了。平時,我們根據上述的情況就可以理解孩子的情感模式為什麼會是這樣的了,而孩子本人也就能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的前因後果了。案主比較突出的說明了自己要找的伴侶是大自己八歲的人。
  • 單親家庭的孩子難教育?耶魯、哈佛高材生李柘遠,解密學霸養成記
    然而,就是一個這麼優秀的人,卻是來自普通的單親家庭,在母親一個人的撫養下成長起來。與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不同,李柘遠一無背景、二無資源,不是富二代,也不是ABC。究竟他的媽媽做了什麼,讓這樣一顆原石能夠挖掘自己的優勢,最終成為閃閃發光的金子?
  • 單親家庭如何教育孩子?只需五步讓孩子更優秀
    隨著離婚率逐漸上升的今天,單親家庭也越來越多,有時我們難以啟齒我們的家庭,有時對孩子很愧疚,有時對對方也很怨恨,可能最擔心的就是沒有收入了怎麼辦?亦或者不完整了怎麼辦?我能成功的教育孩子嗎?孩子會不會心理不健康,我自己能走出來嗎? 甚至有些人雖然生活在雙親家庭中,但一方也經常不在家,一個人面臨的考驗也很大。如果你是個單親,請放心,單親家庭也可以有快樂的生活。
  •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是最容易被感動的
    單親家庭,是現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加之近年來,離婚率的不斷上升,單親家庭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所以,單親家庭,一般是被人認作「離異家庭」,孩子的成年陪伴只有父/母其中一位。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雙親家庭的人,不太願意接納單親家庭的孩子,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女兒與這樣家庭的孩子談戀愛,怕就怕自己的孩子,與單親家庭的孩子結合後,過得不幸福,即便對方說我家孩子雖然是單親家庭,但好胳膊好腿,各方面都健康,沒有你們說的那些問題,可現實又有幾個願意呢?
  • 臺灣男性單親家庭逐年上升 單親爸爸有補助(圖)
    臺海網1月2日訊 臺「內政部」今年增編1.7億元(新臺幣,下同),專款補助特殊境遇家庭,預計將增加1萬個單親家庭受惠,而且弱勢的單親爸爸和單親媽媽一樣,可以受到當局的幫助。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過去弱勢的特殊境遇家庭只有單親媽媽能夠獲得當局照顧,因為相關法令「特殊境遇婦女家庭扶助修例」,從名稱開始就對補助對象設限。在社福團體與單親父親質疑下,「立法院」去年將法案修正為「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適用對象不再男女有別;同時放寬「65歲以下」限制,將男性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家庭,納入扶助對象,符合扶助規定的單親爸爸,今年起就可名正言順申請各項補助。
  • 單親家庭的孩子一樣會卓越
    這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還有許許多多的成功者,他們雖然不一是同一個國度、同一個時代,可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在一聲感慨之後,會找出一個理由:難怪,他(她)是一個單親的孩子。 看到以上這一些成功者,你會有什麼樣的感想? 單親家庭同樣會培養出十分卓越的人才,誰也不可置疑。 那我們就要問一問: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