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中國有句古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世界名校哈佛建校三百多年以來,唯一的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曾經提到過「多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孩子將來的層次格局會大不同。」
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中國自古以來所提倡的,與國外哈佛女校長所提及的不謀而合。可見,教育孩子不分國界,只要是正確的觀點,父母結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實際情況加以應用,都能變成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父母不要只盯著孩子的成績看,一旦孩子的成績下滑了就劈頭蓋臉地罵一頓,平時的休息日也讓孩子被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所包圍,事事逼迫著孩子,沒有一點喘息的休息空間和時間。
在哈佛女校長的看來,這個世界非常豐富多彩,有著太多未知和奇妙的內容等待著被探索。
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走走,感受不一樣的外面世界,孩子將來的層次格局與一般人有著大不同。
走出去認識整個世界,是孩子們一生中的必修課。而多帶孩子認識整個世界,這是所有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
1.孩子身臨其境地感受和學習
要想了解這個廣袤無垠的世界,其實方法有很多,通過看書閱讀、視頻觀影、朋友描述等也能知道世界各地的風採,但是這哪一種都沒有身臨其境地感受和學習更重要。
如果孩子沒有親自在田地裡流過汗,看過農民汗流浹背的耕作,怎能體會「汗滴禾下土」的真諦。只有親身經歷體驗了外面的世界,孩子的認知才是鮮活的立體的,不只停留在紙面上那些鳳毛麟角。
。
2.增進親子關係
現代社會的成人生活整天被工作和應酬填滿,很多父母把孩子交給老人帶,而孩子身邊也被作業和壓力圍繞著,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少之又少。隨著時間的流逝,親子關係會越來越疏遠,孩子長大後父母再想彌補可能為時已晚。
在孩童時期,父母就要多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走走,處於陌生的環境,孩子對父母的依賴程度自然而然會加深。雙方之間進行不斷互動,與此同時也增進了親子關係,相處會更融洽。
3.提升孩子的層次格局
如果像「井底之蛙」一樣,一輩子待在井底,那會認為天空就像看到的井蓋般大小,外面更廣闊的世界無從而知。格局小的人總是活在自己淺薄無知的小世界,而格局大的人不僅自己能提出獨到和新鮮的見解,也能接納別人的觀點。
世界上每個國家和城市都有它獨特的魅力,不要只局限在自己每天生活的「兩點一線」,去感受不同的文化、建築、語言、食物、歷史等之間產生的碰撞。
都說「站得高看得遠」,孩子也是一樣,見識廣之後懂的知識也會增多豐富,無形之中擴寬了眼界,提升了層次格局。
各位父母,你們會經常帶孩子出去走走,認識整個世界嗎?關於育兒你們有什麼見解嗎?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