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淘轉型遇陣痛:供應鏈換血 銷量不佳

2020-12-25 和訊科技

  一年前高峰時期,樂淘在北京王府井(600859,股吧)商業圈的繁華地帶,垂直代銷B2C樂淘佔據租下了澳門中心兩層辦公樓的位置,高峰時期人數超過400人。那是和競爭對手好樂買打的火熱的年代。

  一年後,物是人非,400人時期的「輝煌」不在。伴隨著向鞋類自有品牌的轉型而短短一年時間過後,樂淘北京公司現在的規模人數從400人急劇降將至如今的40多人,其位於杭州的團隊也從近20人縮編至不足10人。

  自從去年底宣布轉型自有品牌以來,這時的樂淘正在經歷其成立以來最痛苦的一段艱難時世。

  作為轉型的標誌,,卸下了垂直代銷幫人搬箱子、虧本的包袱,開始了品牌商的徵途。

  今年上半年,樂淘推出了Chance Chance(恰恰)、Lavis Lavie(樂薇)、Imosii(茉希)、MANWILL(邁威),C+(斯伽)五個自有品牌,7月份,其對外宣稱公布的數據顯示月銷售額超過500萬,利潤比以前翻倍。在此之後,樂淘再無公布任何數據在電商圈子趨於沉寂,。

  據樂淘離職員工稱,樂淘轉型仍處於陣痛期。內部人士則稱,「轉型後銷量肯定有下滑,但取得了一些進展,做品牌肯定需要時間。」樂淘在其沉寂的2012年下半年都發生了什麼?

  騰訊科技最近的調查顯示,動蕩是樂淘這段時間的主旋律。轉型前,樂淘是一個零售商,需要的是品類管理能力、銷售能力、流量獲取能力;轉型後,需要的是品牌塑造能力、供應鏈能力,體現品牌溢。從渠道制到買手制,樂淘內部結構大調整,整個供應鏈換血,無法適應調整的員工只能離開。

  據樂淘離職員工透露,調整後,樂淘北京公司只剩下不足100人,且上個月啟動裁員後,僅剩下40多人。樂淘在杭州負責和阿里對接的運營團隊,從近20人調整至不足10人;目前樂淘的設計團隊位於珠海,具體人數不清。

  「裁員是壓縮成本最直接的方式,但人員調整也使團隊運營能力不如以前,動了公司的士氣。」一位熟悉樂淘的人士指出。

  與此同時,樂淘開始入駐天貓、京東、亞馬遜中國等開放平臺,官網只賣自有品牌,砍掉了代銷部分。樂淘天貓樂淘官網旗艦店的銷量樂淘並未公布,騰訊科技根據目前上架產品粗略估計其月銷售額不超過百萬元。

  天貓樂淘官方旗艦店中,月銷量最高的是茉喜一款女鞋,近一個月售出729雙。不過有93款近一個月銷量呈現個位數,144款近一個月無銷量。

  Alex數據則顯示,樂淘官網letao.com近三個月流量平均排名14167位,下降了2465位。從天貓樂淘旗艦店銷量來看,根據現在展示的商品計算,近一個月銷量約70萬元。

  多方面信息顯示,樂淘轉型正處於陣痛期。一位樂淘內部人士坦言,轉型後銷量有所下滑,「做自有品牌肯定需要時間。」

  樂淘的轉型並非沒有優勢。樂淘創辦之初即在與工廠接觸,憤怒的小鳥等潮鞋積累了一定品牌經驗,並從香港挖來知名買手。由於畢勝在演藝圈的人脈,品牌創辦之初即請來徐靜蕾、楊冪代言,知情人士稱主要採取分成模式這對於創辦之初的淘品牌一般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熟悉鞋行業的人士指出,與運動鞋周期長、起訂量高不同,休閒鞋的產品周期較快,從設計到銷售只需20天;起定量較低,每款可生產100-200雙。因此,休閒鞋試錯成本低。如果銷量好,可追加生產,如果銷量差,也不會產生太大庫存。

  該人士認為,鞋類品牌初期肯定要經歷市場試錯,至少需要一年四季的時間,再根據試錯結果進行調整。在這個階段,訂單量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把商品做好,把品牌樹立好。「現在評估樂淘的轉型還太早,做一個品牌,需要3-5年甚至5-8年的心血,需要耐心去養。」

  但是,悲觀觀點認為,當前做鞋類自有電商品牌的時機已經過去。「三年前,傳統鞋類品牌尚未重視網上銷售,更多是代理商。如今,傳統鞋類品牌正組建團隊、做大投入來規劃網際網路市場。傳統企業的消費者認知度、品牌資源,都強於網際網路公司。」 一位不願具名的鞋類B2C創始人指出。

  而一位鞋類品牌電商負責人也認為,樂淘半年的轉型未達預期,市場份額很低,轉型的力度和操作手法都不是很到位。

  「如果樂淘還是以一種創業的心態來做,肯定會做的更好。但我感覺他們已經沒有二次創業的衝勁了。」該人士透露,畢勝部分精力在轉移到其個人投資的項目中。

  無奈的轉型

  與服裝類自有品牌電商有凡客、初刻、NOP、七格格、韓都衣舍等眾多參與者不同,鞋類自有品牌排名靠前的例子屈指可數,如mr.ing(羊皮堂)、simul。

  男裝品牌NOP創始人劉爽認為,鞋是一個品牌相對集中的行業,用戶需求不是特別發散,最大的難點是合腳。女裝品牌初刻創始人許曉輝認為,鞋類傳統品牌更加強勢,鞋的質量比服裝難以控制。「但若能做好,機會也挺大。」

  「當前做鞋類自有品牌的時機已經過去。」一位不願具名的鞋類B2C創始人稱,「三年前,傳統鞋類品牌尚未重視網上銷售,更多是代理商。如今,傳統鞋類品牌正組建團隊、做大投入來規劃網際網路市場。傳統企業的消費者認知度、品牌資源,都強於網際網路公司。」

  樂淘並不是不知道做鞋類自有品牌的難處,轉型是一個無奈的選擇。垂直代銷虧本的生意已經無法再走下去,破釜沉舟做品牌是一個出路。對於四年兩次轉型的樂淘,這條路能堅定的走下去嗎?

  轉型陣痛:供應鏈換血 銷量不佳

  對於樂淘,轉型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2011年,樂淘官方稱銷售達4億,按銷售額計算在鞋類B2C中居第一位置。但樂淘仍在燒錢的漩渦中,無法降低公司成本。

  畢勝算過一筆帳:當前垂直購銷類B2C電商公司成本=物流10%+倉儲10%+反向物流3%+客服1%+技術4%+管理人員10%+市場推廣10%+代收手續費2%+包裝1%,成本約為50%左右,而價格戰下毛利平均10%,淨利為-40%。

  樂淘前員工稱,從外部環境看,2011年中旬鞋類B2C發生兩件大事,使樂淘的轉型迫不得已:一是百麗旗下優購網上線,佔據資本和渠道優勢。百麗是阿迪、耐克最大的代理,樂淘再強的渠道,也要從百麗手裡拿貨,因此渠道優勢損失殆盡。二是競爭對手好樂買獲得騰訊投資,一年內彈藥充足。

  同樣在2011年中旬,樂淘開始向自有品牌轉型,先後推出《憤怒的小鳥》、《水果忍著》系列帆布鞋,與《milk》雜誌合作推出Reklim品牌潮鞋。當時,自有品牌佔樂淘銷售額的比重已經超過10%,並預計未來將達到30%的恆定值。與代銷相比,自有品牌擁有60%的高毛利,價格更可控。

  樂淘轉型的速度比想像中來得快。2011年底,畢勝拋出「垂直購銷B2C騙局論」,給垂直購銷電商當頭一棒,加速了向自有品牌的轉型。

  2012年6月,樂淘一舉推出了恰恰、樂薇、茉希、邁威、斯伽五個自有品牌,7月份銷售額超過500萬。但在此之後,樂淘在業績趨於沉寂。轉型半年來,樂淘做了些什麼?

  一是供應鏈換血,裁員。轉型前,樂淘是一個零售商,需要的是品類管理能力、銷售能力、流量獲取能力;轉型後,需要的是品牌塑造能力、供應鏈能力,體現品牌溢。從渠道制到買手制,樂淘內部結構大調整,整個供應鏈換血,無法適應調整的員工只能離開。

  據樂淘離職員工稱,調整後,樂淘北京公司只剩下不足100人,且上個月啟動裁員後,僅剩下4、50人。杭州和阿里對接的運營團隊,從近20人調整至不足10人。設計團隊位於珠海,由於珠海是女鞋的核心地帶,公司重心正向珠海遷移。

  「裁員是壓縮成本最直接的方式,但人員調整也使團隊運營能力不如以前,動了公司的士氣。」某鞋類同行說。

  二是入駐天貓、京東、亞馬遜中國等開放平臺,官網只賣自有品牌,砍掉了代銷部分。從天貓樂淘官網旗艦店來看,將每雙鞋近一個月累計銷量*單價,將當前展示的271雙鞋子銷量相加(無法估算下架部分),粗略估計樂淘在天貓旗艦店月銷售額近70萬元。

  天貓樂淘官方旗艦店中,月銷量最高的是茉喜一款女鞋,近一個月售出729雙。不過有93款近一個月銷量呈現個位數,144款近一個月無銷量。

  在樂淘官網,Alex流量查詢顯示,letao.com近三個月流量平均排名14167位,下降了2465位。

  一位鞋類電商創始人介紹,與運動鞋周期長、起訂量高不同,休閒鞋的產品周期較快,從設計到銷售只需20天;起定量較低,每款可生產100-200雙。因此,休閒鞋試錯成本低。如果銷量好,可追加生產,如果銷量差,也不會產生太大庫存。

  他說,鞋類品牌初期肯定要經歷市場試錯,至少需要一年四季的時間,再根據試錯結果進行調整。「在這個階段,訂單量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把商品做好,把品牌樹立好。」

  他認為,現在評估樂淘的轉型還太早,做一個品牌,需要3-5年甚至5-8年的心血,需要耐心去養。半年來處於調整期很正常,「或在蓄勢待發,明年開始發力。」

  樂淘的轉型並非沒有優勢。樂淘創辦之初即在與工廠接觸,憤怒的小鳥等潮鞋積累了一定品牌經驗,並從香港挖來知名買手。由於畢勝在演藝圈的人脈,品牌創辦之初即請來徐靜蕾、楊冪代言,知情人士稱主要採取分成模式這對於創辦之初的淘品牌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不過,某品牌出身的鞋類電商負責人認為,樂淘半年的轉型未達預期,完全可以做更多的事。「半年前,樂淘華麗轉型,開局很漂亮,給了外界一個不錯的預期。但感覺雷聲大、雨點小,後續的力度和操作手法不是很到位。個人感覺樂淘並不是蓄勢待發,而是心不在此。如果還是以一種創業的心態來做,肯定會做的更好。但我感覺他們沒有像當初樂淘那樣二次創業的衝勁了。」他還透露,畢勝部分精力在投資的項目中。

  「半年時間尚不能評論樂淘轉型好壞,只能說還沒跳出來,在市場上的份額還非常低。」上述人士說。

  今年8月份,樂淘副總裁陳虎與媒體交流時曾表示,銷售端容易發力,關鍵是商品,需要一季季的試,當供應鏈進入品牌商的操作步驟即提前一年設計,提前半年訂貨,一旦進入正循環,商品和買手經過市場檢驗沒問題,後面銷售端很好發力。他說,如果樂淘做到月銷售額5000萬元,即可以打平,「說不定還不用5000萬。」

  鞋類自有品牌的「美與難」但是,做自有電商鞋類品牌並不像樂淘想像中那麼容易。

  在垂直電商和淘品牌中,男裝品牌NOP和女裝品牌初刻同樣推出鞋品類,不過量較少,僅作為補充,邏輯是「我的用戶會買我的鞋,而不是買鞋的用戶來我這」;凡客鞋子以帆布鞋為主;鞋類淘品牌代表mr.ing已有四年歷史,佔據了先機。

  據鞋類品牌行業人士介紹,鞋子自有品牌比服裝還要難。一是鞋類品牌相對集中,傳統品牌更強勢,僅百麗就佔據了線下20%多的市場份額,人們對鞋品牌的認知度比服裝還要深。二是鞋類標籤不夠明顯,用戶需求不是特別發散,如大體形狀相同,顏色有些限制,不如服裝千變萬化。三是鞋的舒適度更難把控,楦型、尺碼要求高。四是對傳統背景有更高的要求,買手、生產、供應鏈能力缺一不可。

  「從鞋類電商大環境看,三年前是空檔期,傳統鞋類品牌還沒有大規模進入,淘寶也在扶持原創品牌,做自有品牌相對容易。今年以來,大多數傳統品牌組建團隊,規劃網際網路市場。傳統企業的消費者認知度、品牌資源、都強於網際網路公司。」某不願具名的鞋類電商CEO說。

  但難度大並不意味著無法成功。例如,淘品牌mr.ing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風格特色。服裝品類相雖對容易,但競爭也更激烈。鞋子壁壘更高,若能做好,機會也很大。「做自有品牌是最難的事,但若能做成,也是最美的事。」億邦動力總編賈鵬雷說。

  樂淘對鞋類自有品牌充滿信心。樂淘副總裁陳虎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鞋類品牌存在很大的市場空間,很多人認為鞋已經飽和了,其實不是;鞋子分的越來越細。」

  不過,但業界對樂淘自有品牌的操作手法提出質疑。

  「轉型自有品牌,研發、設計、採購、品質控制、庫存控制供應鏈管理、與消費者的溝通和互動,哪有那麼簡單。做品牌是九死一生的事,20年以來,做成的自有品牌沒幾個,多少人想做品牌,砸了多少億下去都不了了之了。他們對品牌太不夠敬畏了,低估了品牌的價值。做商品誰都能做出來,關鍵是別人認不認你這個牌子。」某傳統鞋品牌電商負責人直言。

  淘鞋網原副總經理林成業認為,目前樂淘操作自有品牌有兩大不足。一是運營團隊一下子無法駕馭五個品牌。「做一個品牌就非常不易,同時做五個品牌是"異想天開",太低估了做一個品牌的辛苦程度,與其能源、能力、人員配備不符。百麗雖然有很多個品牌,但是通過二十年不斷的摸索、整合、收購,才做到今天的規模。火力分散到太多的點,很難聚焦把一個品牌做成。」

  二是缺少強大的母體支撐,做品牌要「養」。「樂淘轉型做的太絕對了,本可以在原來平臺運營的基礎上植入自己的品牌,先養一下,同時去各大渠道分銷。一下子就把平臺部分砍掉,靠五個品牌肯定支撐不起來。相當於小孩一生出來,就不讓他喝奶。一旦支撐不起來,整個公司會陷於惡性循環。」

  林成業認為,憤怒的小鳥鞋的成功,一方面是基於該款遊戲的火爆,時勢造英雄;另一方面即是基於當時樂淘大量的廣告推廣,平臺流量的價值。此外,憤怒的小鳥是網際網路概念,與樂淘網際網路的基因也比較契合。現在,缺少載體支撐、品牌支撐,女鞋比帆布鞋更複雜。雖然請明星代言,但明星代言只是一個品牌營銷的基礎點。

  產業鏈功力的較量

  「做自有品牌鞋子,如果沒有供應鏈優勢和貨品優勢,單純網際網路企業轉型去做,難度還是很大的,我持比較謹慎的態度。百麗做了20年鞋,對用戶的理解、渠道、生產、整個供應鏈做的不錯的情況下,再做一個新的自有品牌都是很慎重的。」優購網上鞋城CMO徐雷說。

  徐雷介紹,做自有品牌有三大難點,一是預測流行趨勢,選款;二是預測銷量;三是供應鏈反應速度。「三個環節缺一不可,任何一個環節做的不好,其他兩個環節做的再好也沒用。」

  選款過程中,如果有一定的用戶基礎,可對用戶偏好進行明確分析。同樣,若有積累的銷售記錄,可以相對準確的判斷每個款式的訂單量。「如果沒有銷售記錄,只能去判斷款,很難去判斷量,可能出現有的鞋子賣的好,但是量不足,或有的鞋子估計的量太大,產生庫存。產生庫存是很可怕的事情,錯過銷售機會也是很可怕的事情。」

  這時,考驗的是供應鏈能力反應速度。以期貨制的百麗旗下品牌和優購網為例,下訂單後,每款鞋只生產訂單量的50%,開始銷售後,迅速判斷出哪款鞋銷量好,哪款鞋銷量低。好賣的,追加訂單,以保證不錯過銷售季;不好賣的,取消掉尚未生產的50%訂單,調整之前的訂單量。

  「補貨時,從下單到拿到貨,最少可達到20天,這已經非常驚人了。但這些都基於百麗供應鏈。傳統的其他品牌商和工廠沒有這麼快。供應鏈與銷售端數據高度結合,是很難做到的。」徐雷說。

  這也意味著,鞋類品牌比拼的更多是線下功力。隨著網際網路運營的透明化,網際網路品牌將回歸到傳統背景的較量。

  林成業認為,營銷手法就像劍招,花式可能很漂亮,但是很容易被人學到。而線下功力和劍招不同,是要靠時間去修煉的。「樂淘的特點是缺乏商務基因,更多是基於網際網路基因,還沒有真正回歸到零售商品,做品牌最終要更商務化地來操作,這一點應該學習淘寶上做品牌的賣家。」

  垂直電商生存樣本

  樂淘的轉型,是垂直電商生存的一個樣本。

  過去一年,垂直電商流量、估值雙雙下滑,資金鍊緊張,維棉、呼哈網、後瑪特、樂酷天等停止運營,此外,凡客人員調整仍在持續,千品網裁員50%。

  優購CMO徐雷認為,垂直電商流量下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與企業資金緊張減少廣告投入。由於垂直電商用戶群和用戶基數原因,流量和訂單更多依賴於廣告。去年垂直電商資金相對充裕,今年資金出現緊張情況。「我發現流量下滑的垂直電商,主要在推廣力度上下調。有些垂直電商供應鏈比較弱,貨品跟不上。下調推廣力度後,導入的流量減少,如果貨品供應鏈本身不強,等於喪失了貨品的優勢,加速了流量、訂單下滑。」

  二是平臺電商的發力。垂直電商以服裝鞋帽為主,去年和今年,平臺電商發力做開放平臺,開放的也是服裝鞋帽產品,形成對垂直電商擠壓的態勢。

  賈鵬雷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垂直電商目前有兩條出路,一是將門檻築高,品類做深,讓平臺難以衝擊,如麥包包、聚風尚等;二是做自有品牌,提高利潤,有機會走的更長遠。樂淘選擇的後者。

  「長期來看是有機會的,短期來看,也許會比較困難。做自有品牌,只能入駐,Letao.com比較可惜了,以後的價值可能不是Letao.com,而是Letao.comm裡面的自有品牌了。」優雅100 CEO陳騰華評價說。

  「做網際網路品牌,只要成功,不管時間長短都是值得稱讚的。任何一個創業者只要鑑定做一件事情,就有成功的希望。」億瑪CEO柯細興說。

  但資本可能並不能留給樂淘太多時間。過去四年,不過,與眾多網際網路品牌創業公司不同的是,樂淘曾經先後此前已完成了四次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聯創策源、老虎基金、德同資本等,公布的融資額高達數千萬美元。:2008年4月,樂淘成立之際,獲得策源基金第一輪幾百萬美元投資。2010年5月,獲第二輪千萬美元融資,投資方為美國老虎基金和美國德同資本。2011年1月,樂淘第三輪融資2億人民幣,投資方全部為樂淘的老股東,包括樂淘第一輪投資人策源基金,第二輪領投的德同資本和老虎基金。第四輪為幾千萬美元融資,未透露領投方,老股東跟投。

  這就意味著,資本的壓力下,樂淘還有多少機會繼續試錯呢?與NOP、初刻等創業公司不同,樂淘面臨更多資本驅動、資本壓力,或許不太能去做「小而美」,面臨更大挑戰。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樂淘為何未「樂」即被「淘」?-虎嗅網
    三次轉型樂淘成立最初定位於玩具銷售,一年以後,樂淘開始轉型賣鞋。畢勝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之所以轉型,是因為中國不具備購買玩具的文化。這次的轉型在初期獲得成功,樂淘還在北京王府井商業圈的繁華地帶,租下了澳門中心兩層辦公樓,人數超過400人。樂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正是在其定位鞋類垂直電商的時代打響的。
  • 禁用塑料吸管背後的轉型「陣痛」
    升級版「限塑令」下,替代品仍面臨成本高企質量「缺標」的困境禁用塑料吸管背後的轉型「陣痛」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2021年1月1日,升級版「限塑令」、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禁令生效。此舉實施效果如何?
  • 樂淘之死 垂直電商究竟是不是一個騙局
    對於外界傳聞的「一千萬元」收購價,畢勝說:信息不實。畢勝透露,包括他在內的樂淘原有股東將全部退出。樂淘的員工,一部分離職,一部分進入到新公司。收購方邀請畢勝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長,畢勝說自己還在考慮中,先休息一下再說。對於為什麼要賣掉樂淘。畢勝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說,在他看來,做電商有兩個問題難以解決,一個是流量成本,一個是供應鏈。
  • 中關村電子賣場遭遇轉型陣痛
    業內人士認為,傳統的電子賣場業態跟現在的消費需求已不相匹配,亟待架構新型交易模式。e世界大廈佇立於中關村的黃金地段,曾經是全國電子產品的主要輸出地之一,如今卻關門大吉,每天被無數顧客推開的大門也貼上了白色的封條。筆者從店員處獲悉,e世界放棄電子行業,目前已將e世界大廈租給了證券公司,但具體哪家公司接手,他表示並不知情。
  • 樂淘材共享倉:首屆《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起航
    (以上提及企業不分排名先後)下午1點,與會代表陸續到場,會議於1:30準時開始,樂淘材共享倉創始人餘飛首先對代表們致以了熱烈歡迎及誠摯感謝,並分享在建材供應行業耕耘13年的閱歷經驗,在家居新零售的大趨勢下,建材供應鏈如何從創新與增長的產業網際網路概念、
  • 大龍網籤約樂淘,開啟渠道通新篇章
    大龍網籤約樂淘,開啟渠道通新篇章 2017-05-27 16:26  據悉,雙方將在各自領域發揮優勢,打造全國鞋包產業產能與網際網路+的聯盟,並通過大龍網渠道通對接海外渠道圈,為製造企業創造更多出海機遇,並建立更深入的供應鏈合作機制。  作為國內知名鞋類垂直零售電商平臺,樂淘網早在2011年艾瑞發布的中國B2C訂單轉化率排名榜中就進入前十名,正式加入中國B2C第一陣營;也曾在中國鞋類B2C流量排行中位列第一。
  • 鞋類B2C行業評測:好樂買樂淘領跑 西街優購後勁足
    據9月份7家電商的日訂單顯示,好樂買、樂淘、西街網排名前三,從銷售額來看,好樂買以6840萬的成績排名第一,西街網通過兩年的積累默默上升至第二位,而以自主品牌為核心競爭力的樂淘網雖在日均訂單量上遠超西街,但相對較低的客單價導致月銷售額低於西街網,位列第三。
  • 《藍軍出擊》:在轉型的陣痛中迎接新生
    不換腦必被時代淘汰,這種思維在電視連續劇《藍軍出擊》中演繹得尤為深刻。由東部戰區陸軍政治工作部榮譽出品的43集電視連續劇《藍軍出擊》,以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為時代背景,深刻揭示人民軍隊在轉型中的陣痛和在陣痛中迎接新生的宏大主題。這也是軍改啟動後,第一部反映軍隊變革的影視作品。長期處於和平環境的人民軍隊如何保持「虎狼之師」的戰鬥力?對此,我軍探索的步伐從未停止過。
  • 百度百麗合建B2C網站賣鞋 或衝擊樂淘好樂買
    對於百度百麗建B2C企業賣鞋帽一事,樂淘副總裁陳虎表示歡迎,稱暫不會對樂淘造成影響,不擔心百麗對鞋源封鎖,名鞋庫CEO許松茂表示沒看到項目上線,無法評估影響。像樂淘及好樂買等一些第三方B2C平臺,即使有了百度或者騰訊的流量,但是失去了貨源就可怕了。他認為在電商戰役中貨源和品牌比流量更重要。不擔心百麗對鞋源的封鎖對於百度與百麗合建B2C品牌賣鞋一事,好樂買總裁李樹斌表示與樂淘副總裁陳虎均表示謹慎樂觀,認為現在鞋內B2C領域還處於跑馬圈地階段,暫時不會對自身造成影響。
  • 洗衣機新品獲認可 惠而浦稱「陣痛已結束」
    儘管還沒有完全擺脫「會計烏龍」的陰影,但早已完成了大換血的惠而浦(600983)開始逐步走出陣痛期。惠而浦用「陣痛已經結束,人員相對穩定」來形容了目前的公司狀況。去年年底開始,惠而浦新任董事長吳勝波、總裁艾小明等組建的新一屆管理團隊陸續就位,到今年5月,公司完成整體搬遷,啟用惠而浦全球研發中心及中國總部,並試水推出了一系列的新產品。
  • 箱包工廠老闆聊轉型:換廠長、降銷量,一切為改革讓路
    2018年,李佐青選擇了企業的戰略轉型。 「2018年行情非常差,尤其是線下的傳統出口渠道,這一勢頭從2017年下半年就開始慢慢凸顯。像我們這樣處於成長爆發期工廠,以往每年銷售額都在以40%-50%的比率高速增長,而2018年增速已放緩降至10%。至於我們周邊的友商就更慘了,那些已經處於成熟期的老廠子,虧損、倒閉的不在少數。」李佐青講道。
  • 照明電器行業加快供應鏈數位化轉型
    照明生產企業應該如何做好自身的供應鏈管理?原材料、配件的供應企業應如何在自身有序恢復生產的同時,做好配套服務?3月26日,由中國照明電器協會主辦的"全國照明產業供應鏈雲論壇"召開,多位專家和企業代表就照明行業供應鏈管理,助推照明電器行業供應鏈數位化轉型等方面展開探討。
  • 樂淘漢克&littlehanker
    我是hank的媽媽,也是littlehanker/樂淘漢克的品牌創始人Jenna, 感謝你的關注。樂淘漢克作為一名媽媽,我對孩子的食品有很多要求,尤其是第一口輔食的選擇,我認為它應該是營養的,無添加的,適合年齡需求的;它應該是美味的,適量的,方便隨時食用的;它同時應該是有趣的,
  • Sourceability:助推國內半導體供應鏈數位化轉型
    「在這個時代,數位化一切和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所有行業,包括供應鏈在內,要麼數位化,要麼被淘汰。」11月6日,在ASPENCORE舉辦的 「全球分銷與供應鏈領袖峰會」 上,Sourceability亞太區執行總經理王震旻向業界傳達了對電子行業數位化供應鏈的獨到見解。
  • 新手機3天銷量不足300,格力IoT轉型的陣痛
    圖源/格力官方商城 不過讓人尷尬的是,這兩款手機的銷量完全可以用"慘澹"二字形容。 據統計,大松5G手機在上市開賣第一天銷量不足30臺,三天之後,手機累計銷量也不足300臺…… 為什麼格力偏執於做手機?
  • 遭遇轉型陣痛 沙溪服裝路在何方
    遭遇轉型陣痛 沙溪服裝路在何方 2014-05-19 14:14:20 來源:南都網   近年來,沙溪鎮政企大力推動電商發展
  • 知名電商樂淘網入駐摳摳網平臺 共築"新零售"
    近日,中國國內第三大電商企業摳摳集團宣布一則重磅消息:知名電商網站樂淘網已入駐摳摳集團線上摳摳網平臺,全面建立與摳摳集團的戰略合作,打造未來線上線下共融的「新零售」平臺,推動摳摳集團的核心向供應鏈重構與物流平臺重構的升級。
  • 美素佳兒拼了,不計成本力保寶寶口糧幹了這件事,並與京東超市24...
    來源:胡說有理從進口、收貨、出庫、配送等各個環節,24小時待命……為力保寶寶口糧不斷供,疫情剛一出現,美素佳兒母公司菲仕蘭就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不計成本將新一批產品由海運改空運;與此同時,從大年三十開始,美素佳兒就與京東超市攜手一直在行動。
  • 閱讀課程轉型:陣痛中的突圍
    陣痛和寒流很快來到,讓眾多老師和經營者們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家長說,課程太貴!」「家長說,我花錢把孩子送你這兒來了,我可沒空配合在家裡閱讀!」「找閱讀課的老師太難了!」有的陣痛來得太快,讓人有點措手不及,於是有的老師打起了退堂鼓,還是用傳統教材吧,這樣至少能夠迎合部分家長的需求。當這些老師做了這個決定的時候,感覺如釋重負一般。只是,在某一天,覺得有點遺憾。
  • 海外基金布局中國B2C 「老虎」投資「樂淘」
    中國最大的網上鞋城樂淘日前宣布,樂淘新一輪融資已到帳,融資級超過千萬美元,投資方為美國老虎基金和美國德同資本。樂淘是中國領先的B2C鞋城,於2008年5月由百度原總裁助理、市場總監畢勝創辦,金山集團原CEO雷軍在樂淘擔任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