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人數39人,我是這樣排座位的(附上市一等獎論文)

2020-12-15 苜蓿老師

【摘要】當一個班級人數為39這樣的奇數時,可想而知總有一個孩子會落單。這個座位或成為一種懲罰手段,或搖身一變成了「功臣席」,其意義皆取決於班主任的處理方式。人數為奇數時,難道就不能讓所有的孩子都有同桌?然而「幸運座位」的實施讓這個班級真正沒有孤獨者。

關鍵詞】 座位安排;教育細節;班主任;幸運座位

追溯到上個學期期中,班裡一位女孩子因個人原因轉學之後,班級人數從40驟然變成了39。起初似乎並無異樣,直到幾周後,課堂上多了一雙黯淡的眼睛,一張沉默的嘴巴,一個孤獨的靈魂。當時我手足無措,求助了不少經驗豐富的班主任,也詢問了其他任課老師的建議。

一、大小招式細細數

通過調查班級資料發現,我校36個班級共有22個班級出現人數為奇數的情況。作為經驗不足的新教師,我自然第一時間就去詢問前輩們的三招兩式,我將這些座位安排方式分成了以下三類。

1.懲罰型——調皮孩子的專屬

在與一些老師交談中,發現每個班級總有幾個特別需要關注的學生,美其名曰「寶貝」。而在這些「寶貝」中,總存在一個「超級寶貝」幾乎被一半以上的同學告過狀,被家長天天抱怨,被各個任課老師留下來教育過。我知道當老師們稱這類學生為「超級寶貝」時並沒有多少諷刺和人格侮辱的意味,只是包含了太多的無奈。顯然當班級人數為奇數時,這樣的孩子被安排到獨自坐,似乎是眾望所歸。一般情況下,這類學生的座位不是在講臺的左邊就是右邊(如圖一,以41人為例,紅色的是特殊座位),老師就能輕而易舉地觀察他的一舉一動,最關鍵的是能保證課堂紀律,不會影響到其他孩子。

圖一

當被問及孩子的心理問題時,不少老師卻緘口結舌,避之不及。「教育不是萬能,教師能力有限」的名言成了最大的靠山。誠然,批評教育需要懲罰手段的介入,但如此被特殊對待,對孩子心理產生的卻是不可挽回的傷害。儘管這樣的座位曾被冠以「嘉賓席」等美名,但位置的安排卻是瞭然於心,就是班級調皮

孩子的專屬。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的特邀教授許建國對這樣的做法非常不贊同,「可能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傷害,讓孩子們感覺到他(她)是另類。現在青少年犯罪特別嚴重,其中包括社會歧視和校園歧視,學校老師都給孩子設特坐,同學們之間形成幫派,相互毆打廝打就合理了嗎?我們的教育是宏觀的,是管孩子一生,一輩子的。要給孩子們休息,要給孩子們自尊,要給孩子們平等。」倒不是誇張化的蝴蝶效應,教育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初衷不是為了方便自己,而是讓孩子們都能健康成長!曾經看到過這樣的說法,對於老師來說,每個孩子僅僅是四十分之一,可對於家長來說,每個孩子承載著家庭百分之百的寄託。總之,這種簡單粗暴的物理隔離不是長久之計。

2.陪伴型——多人同桌形式

大多數的老師會採取這樣的方式來安排多出來的奇數座位,他們考慮到同伴的重要性,而且在活動較多的課堂上往往需要小組合作來達到教學效果。事實上,從美學角度來看(圖二,人數以41人為例),這樣的安排看上去勻稱整齊,的確可以作為一種選擇。

圖二

如果挖掘其背後千絲萬縷的教育潛在,可以肯定這樣安排的班主任對每個孩子都是一視同仁的,對調皮的孩子也是如此。如果讓我定義的話,這樣的班主任是思考型的班主任,有自己的原則,遇到教育難題會去尋求解決方式。然而如何從思考型班主任變成智慧型班主任,還需加入自己的教育特色,教育畢竟不是機械的,而是一門藝術。如果這些方塊代表的只是木頭,我想是可以的,但那是孩子,有靈魂的人。

3.獎勵型——設立功臣席

起初在解決「班級人數為奇數,學生座位該如何安排?」這個棘手的問題時,我查閱了不少資料。其中,朱永通教授所著的《教育的細節》中有一篇叫《潤澤的座位》,他講述了女兒班級因為只有37人,女兒的同桌因為經常欺負她,後來被老師安排到了最後一排。女兒回家便說那個同桌坐在後面孤零零的,而這也引起了朱永通教授的思考,多出來的一個人該何去何從?每每他去學校講學或專訪談及此問題時,校長和老師們不約而同把這個座位當成了懲罰手段。可喜的是他從深圳市清林小學楊勇校長那裡得到了出色的答案,當時有個班級是65,多出來的一個座位被安排在講臺的旁邊。一位班主任賦予這個座位特殊含義,只有表現好的同學才能坐到這個位置上面,後來大家爭先恐後地坐到這個座位上。

無獨有偶,在朱麗娜老師寫的《我的三招兩式》教育小妙招中也談到了班級功臣席,雖然本質上就是把單個座位變成了至高無上的象徵,但朱老師對孩子們講的那番話卻令人回味無窮。「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班級功臣席一周換一次主人,只要努力誰都可以坐上。」行雲流水般的闡述凸顯了朱老師的教育藝術,隱藏其中的教育智慧也嶄露出來。似乎這也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了,那麼誰表現最好呢?答案已經瞭然於心,就在我鬆了一口氣,準備課上如何用藝術化的語言向同學們宣布時,我突然想到了「下周誰來坐這個座位?功臣之間互換時,上一任的功臣該坐在哪個位置?如果原來的功臣在人比較高,下一任功臣坐在第一排,當他們進行交接時,意味著原來的功臣要在第一排嗎......」可惜翻閱的雜誌和書籍中都只提到了這樣新穎的方式,卻沒有詳細地介紹具體安排。

於是,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找書本中的楊勇校長問個明白!比較幸運的是去年在瑞安教師發展中心培訓時,深圳市來的一位教育大咖何老師(因個人要求不方便透露真實姓名)留下了聯繫方式。我向何老師表達了遇到的教育難題,得知清林小學換校長後,我鼓足勇氣問他有沒有前校長楊勇的聯繫方式,他很理解,最終把楊勇校長的微信和手機號碼推薦給我。帶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我撥通了楊校長的電話,沒想到他一點架子都沒有,還耐心地跟我解釋了當時的條件情況。對於每周換座位產生的問題,他講到肯定每一次都是需要微調的,不然會影響課堂學習,家長也有意見。對於我們班級39人的情況,教室場地足夠,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在短短10來分鐘的洽談中,我知道在當時65人的大班教室裡,沒有什麼能比安排功臣席更好了!只是,我不願意多個孩子每周頻繁地更換座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親密友誼又隨著距離慢慢變淡。如果一個學期都讓一個孩子都坐在功臣席上,也會滋生他的驕傲心理,正所謂過猶不及。

二、「幸運座位」步步來

一個教師對「特殊座位」上的孩子關注了什麼,意味著他對這個孩子傾注了什麼樣的教育,我們從中往往能讀出好教師的樣子。的確,我們對待特殊位置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我們也被定義成了怎樣的教師或班主任!新學期開學前的那個晚上成了我的不眠之夜,沒想出一個富有創意的想法前,我肯定合不了眼。

1. 「幸運座位」的安排策略

我是幸運的,因為那天在我決定採取最後一排三人同桌的模式時,腦海中一閃而過的教育靈感——幸運座位(以我班39人為例,如圖三所示,箭頭代表輪流次序,幸運座位不固定,輪流方法同理)由此誕生。何為幸運座位呢?就是擁有幸運座位的孩子有機會和所有的孩子坐同桌,每天都有不同的學生和他一起。別說小孩子,作為一個大人想想都覺得興奮,在學生時代,班級裡總有一個自己特別想和他做朋友的人,如果能有幸運座位,那麼總有一天會和他成為一天同桌。

圖三

幸運座位給誰好呢?自然難不倒我,開學第一天晨會的時候,我用神秘的口吻對孩子們說:「同學們,在新的學期裡你們將會很幸運,我們會換座位,也可能有新的老師,當然今天我們班還會有一個幸運座位。」意料之中,底下學生炸開了鍋,紛紛交頭接耳起來,成功地激發了他們的興趣。我繼續不緊不慢道:「幸運座位幸運在哪裡呢?就是擁有它的人可以和我們班級任何一位同學成為同桌,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同學到他旁邊的座位上。」怕小孩子不明白,我又拿幾個孩子作舉例和假設說明,聽明白後的小孩子都想要得到這個座位。因為我一直很重視孩子們同伴之間的交往,所以我特地強調:「幸運座位上的同學一定是我們最受歡迎的同學,這樣大家和他坐同桌時才會開開心心的。這樣吧,老師把紙發下去給你們,你們寫上這學期你心中的同桌名字,下面寫上自己的學號,這樣就算你沒有幸運座位,老師也會考慮把你們兩個坐在一起。」小孩子的興致很高,有的悄悄寫上理想同桌的名字,快速向那位理想同桌瞄一眼又低下頭偷笑。最終選出來的一位孩子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女孩子,平時經常幫助同學,熱愛勞動,長得也很漂亮。當我請這位孩子說自己的感受時,我很驚訝她的回答是那麼富有詩意和藝術性,「我想了解每個人的性格,每個人的愛好,每個人喜歡的東西,通過一天的時間去發現!」而幸運座位之於我可謂是一箭雙鵰,不僅解決了多出來的座位,還順帶把新學期的換新同桌的事情給完成了。

2. 「幸運座位」的良性效應

之前我告訴孩子們幸運座位上的同學能有這麼多票數,說明她身上一定有一些優點。如果每個人都向她學習一個優點,我們6班就會越來越好,可以學習她保護環境,也可以學習她熱愛運動,甚至可以學習她整理書包總是很快。幸運座位上的同學收穫就更多了,她可以每天向不同同學身上學習。比如上個星期四,班級的寫字高手和她一起坐,午間管理的時候,他們在一起樂此不彼地切磋書法,兩個相互給對方寫的好看的字打上五角星。可以說不僅受到孩子們的熱烈追捧,這種方式也讓不少家長改變了我是新教師沒經驗的看法。所以給它取名「幸運座位」實乃當之無愧!

3. 「幸運座位」的改進

都說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幸運座位實施第一天起就遇到了難題,因為擁有幸運座位的同學正好在最後一排,第一個孩子比較矮,如果和她一起坐上課就會看不見了。按理來說,幸運座位在中間二三排是最為理想的結果,但這位幸運兒畢竟是孩子們推選出來的,我可不能暗中篡改。所以我採取了與陪伴型相結合的模式,將最後一排的座位稍作整改。(如圖四所示)如果輪流到的同學如果比較矮或者視力不好可以不去,而幸運座位的有一邊同桌是固定的。

圖四

令人驚喜的是,有孩子下課時候和我說那些個子比較矮的同學可以在一些活動課上和那位幸運兒一起坐,不然他們就永遠沒有機會。還有孩子建議我其實老師也可以和幸運兒一起坐......其實我想過為什麼我不直接採用陪伴型多人同桌的模式,而是千方百計地去想新法子。從學生的口中我得到了安慰,我的想法成功引起了他們的興趣,激發了他們的思維火花。細細回想,本質上這個幸運座位就是陪伴型與獎勵型相結合而已,不過孩子們的反響和配合才使得幸運座位真正變得幸運!

三、教育啟示點點悟

1.關於教育細節

偉大的藝術家羅丹說:「生活中要善於細心發現。」教育也是如此,我們老師要觀大局也要細察微小。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教育細節甚至可以決定整個班級的發展態勢。周國平曾經談到教育中的「一釐米之變」,從能改變的地方開始著手。如果要抓好班級課堂紀律,就從他們的坐姿開始抓起,平時編坐姿口令、獎懲結合還不夠,我發現一年級總體的課桌偏高,因為我們班孩子的身高普遍不高。所以我和家長們拿工具一起把桌子調整到最適合他們的位置。本次排座位也是如此,如果我不關注這個多出來的座位,也許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負面效應,但我關注了教育細節,卻能讓班級增添亮點的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教育創意。

2.關於教育心態

這裡提到的心態是關於老師對待孩子成長的心態,我特別贊成「兒童教育需要兒童思維」。我們所觀察的教育細節和想出來的教育創意如果僅僅只是用在論文攥寫和經驗研討會中,我想那是極其失敗的,只有為兒童成長服務的才是良方。「每個人的成長都經歷過童年。教師應該有童心,要保護好兒童成長中的天真,使兒童擁有自己真正的童年。」當初幸運座位的誕生就是考慮到了孩子的童真,新奇的做法能一下子抓住他們的興奮點。試問哪個孩子喜歡固定死板的安排,誰不喜歡自由組合?孩子既然是祖國的花朵,就要有鮮花的方式去培養。

最後,請允許我模仿義大利詩人姜尼·羅大裡的口吻寫一首小詩《一個孩子,需要一朵鮮花》作為收筆。

一個孩子,需要努力成長;

如果成長,一定需要教育;

誰來教育?需要一位老師;

一位老師,需要擁有知識;

擁有知識,需要閱讀書籍;

書籍製造,需要一些紙張;

生產紙張,需要一棵大樹;

要有大樹,需要一顆種子;

要有種子,需要一個果實;

要有果實,需要一朵鮮花。

【參考文獻】

[1] 朱永通.教育的細節[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81~88

[2] 劉勝峰.做最好的新教師[M].廈門:鷺江出版社,2015.35~39

[3] 薛瑞萍.心平氣和的一年級[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92~93

[4] 朱麗娜.我的三招兩式[J].教師博覽,2010,06:43~45

[5] 冉乃彥.蘇霍姆林斯基的童話與情感教育.[J].班主任,2017,09:5

相關榮譽:

1.2018年瑞安市教育教學論文一等獎;

2.2018年溫州市教育教學論文三等獎。

相關焦點

  • 班裡39位孩子,我是這麼安排座位的(附上市一等獎教育論文)
    【摘要】當一個班級人數為39這樣的奇數時,可想而知總有一個孩子會落單。這個座位或成為一種懲罰手段,或搖身一變成了「功臣席」,其意義皆取決於班主任的處理方式。人數為奇數時,難道就不能讓所有的孩子都有同桌?然而「幸運座位」的實施讓這個班級真正沒有孤獨者。
  • 對於班級座位,我是這樣排的!
    對於學生座位的安排我想這是很多家長都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 其實這也是班主任老師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因為不管你如何安排,總會有不滿意的家長,或者不滿意的學生!對於排座位可能很多班主任老師,首先要考慮的是學生的成績,身高,或者眼睛是否近視這些情況,但是這些不是我主要考慮的問題,因為我的座位會每周(或者雙周)都有一個輪換,例如單周前後輪換,雙周左右輪換!這樣做的好處就在於不管你有什麼特殊情況(例如:個子太高或者太矮,成績優秀還是成績一般,眼睛近視是否近視),你都有機會坐第一排,也都有機會坐最後一排!
  • 班級排座位有講究
    小品雖然誇張了點,但是關於孩子座位引起了家長們的熱議。坐上「黃金座位」,孩子就能成為學霸?班級排位置,又有哪些奧秘呢?座位問題值得家長們糾結嗎?為此,記者採訪了部分家長、老師。 家長:不過分關注排座,聽從老師安排 「我一直沒有太過於擔心孩子的座位安排,他也沒有跟我說過座位哪裡不好。」
  • 班級排座位,你知道班主任是怎麼排座位的嗎?其實還有這三種方式
    按學生高矮個頭排座位。 一個班的學生個頭參差不齊,尤其是小學高段,最高和最矮差距比較大。面對這種情況,開學初,學生入校的第一天,按個頭高矮依次排隊,個頭矮的坐前面,高的坐後面,這樣不會存在前面的學生把後面的學生擋住的情況出現,不會影響坐在後排學生們看黑板的視線。
  • 奧運班級座位表怎麼排?國偉哥哥教你
    奧運班級座位表怎麼排?國偉哥哥教你虎撲體育 8 月 18 日訊 近日,有網友製作了了一張 " 奧運班級 " 座位表,體壇中的 " 泥石流 " 張國偉見此座位表,那可有話說了。張國偉在微博寫道:" 作為一個有生活經驗的人,國偉哥哥分析一下現實中這張圖的可行性排位。一般來說呢,我的位置更可能是 2 和講臺之間的空白處或者和 @傅園慧 o_O 同桌坐在 19 後面的空白處。我倆太愛說話,老師要麼親眼盯著,要麼就放到後面隨便聊,反正必須都是加座。
  • 班級除了排排坐,還能怎麼排座位?看看國外常用的4種花式排座法
    我們對於班級的第一印象一定是一排排一列列排列整齊的桌椅,而實際上孩子們除了「排排坐」,還可以有其他的排座位方法,而我國的很多學校也逐漸開始吸收這些國外花式排座位法方法,其中普遍得到教育界認可的,有以下4種排座位方式:
  • 班級排座位,老師為啥故意讓男女同桌?排座位的「潛規則」知多少
    這其中有一點不變,那就是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有過一個異性同桌。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都會發現班主任在排座位的時候,會給孩子排成男女同桌,很多家長可能對此不太滿意,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長:會覺得調皮搗蛋的男孩子會影響自家寶寶,還怕自家孩子被欺負,再者說萬一出現早戀現象呢?
  • 開學了,聽說班級按上學期成績排座位,老師這樣做合理嗎?
    今天,遇到一個家長,第一句話就是抱怨老師,他聽說新學期學生的座位,老師會按照上學期學生成績來排。而她的孩子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所以現在很緊張,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老實說,對於這樣的說法,我是很有些詫異的。難道這位家長從來都沒讀過書嗎?
  • 為了避免「學霸區」之爭,排座位真是煞費苦心
    8種比較實用的排座方法,希望我的分享能帶給大家一些啟發。1.平均分組型在國外的學校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排座方式,非常適合進行大量合作學習的教室。老師可以根據學生人數將課桌平均分成若干小組,比較常見的有4人一組、5人一組和6人一組。
  • 排座位的學問
    三周之後,由全班同學商議,制定出排座原則,再由班委幹部根據排座原則進行排位。對於我的提議,孩子們沒有任何異議。臨時座位進行了三周。然後我讓雅墨10班所有孩子根據這三周的課堂表現以及各自的心理感受和價值認同在「班級建設周周談」上就「雅墨10班的排位原則」提出自己最真誠的建議。
  • 孩子上學座位有講究?老師:班級的「風水寶座」並不是第一排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我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班級座位的分配權都是在老師的手裡的,坐在前兩排的學生都是家裡跟老師關係比較好的學生。曾經在網上流行過一個圖片,是關於教室內學生作為的分布的圖,圖中將學霸專區放在了班級中間的前3排。這個座位分布圖當時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同。但事實上一位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表示,真正的學霸區並不是這前三排。
  • 教室座位的種種排法——不為排座位發愁
    在一個小組中,將不同高矮的學生搭配適當,讓個矮的學生排在前面,個高的學生排在後面,這是我們必須考慮和做到一點,並且時常給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我是大個子我要照顧小個子,我應該在後面。這種思想方便排座,還教育學生要懂得謙讓。2.
  • 老師按成績排座位,被家長舉報到教育局|班級排座位的風風雨雨
    01故事的緣起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學校初一新生開學,老師按學生的入學成績進行了排座位作為老師,他是這樣考慮的,想儘可能為好學生創造更好的條件,從而激勵其他學生,這種做法看起來也無可厚非,「常理」如此,大多數學校都是這麼做的。但是這種按照成績高低來排座位的做法,是否真的「合理」?是否就是能達到老師說的:為好學生創造更好的條件,並且激勵其他成績落後的學生,那可就不一定了。
  • 如何巧排座位 | 新學期支招
    視力問題、身高問題、成績問題、紀律問題、個性問題,哪一個在排座位時沒有體現?沒有一種排法能讓所有人滿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和其他班主任一樣,座位問題也困擾著我。我經常接到學生調換座位的申請,但無法一一滿足。調一個座位,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會引發連鎖反應。班上公認的好位置就那麼多,不可能每個人都滿足。為了滿足學生調座位的願望,我經常絞盡腦汁。
  • 班級按成績排座位的現象普遍,從學生的角度看,真的合理嗎?
    說到班級的座位,當然是越靠前越好,甚至有許多家長專門找孩子的班主任商量此事,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裡的座位能儘量靠前。可惜,前排就那麼幾個座位,作為班主任有時候也很為難,按成績排好呢?還是按其他因素排呢?
  • 開學排座位,「學霸區」是中間嗎?老師揭秘排座位的「四個講究」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開學後,班級的學生座位,又面臨了一波「大洗牌」,畢竟座位問題,一直是很多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班級座位怎麼排的?而老師出於對矮個子同學的關心,往往會將矮個子同學安排在前面,而真正的高個子學霸,都會被老師安排在角落或者後幾排。按照身高來排座位,是很多老師都會採用的一種方法,也比較實用。
  • 家長糾結排座位 專家:輪換座位比較科學
    記者陳曉青  新學期開學沒幾天,我市一小學五年級班級的家長QQ群因為孩子座位問題鬧開了鍋。原因是這個學期,老師決定不再使用之前的「排排坐」,而是讓學生自己選擇同桌和座位。這下好了,一些孩子自己選的座位不合家長心意,於是矛頭對準了老師,她們對老師的做法進行集體「聲討」。  學生座位該由誰做主?如何排座位更科學?
  • 教室座位二三排是黃金寶座?班主任眼中的調位秘籍是這樣
    究竟座位和學生的習慣、成績有關係嗎?開學一個月,各中小學新編排的座位剛塵埃落定,可家長群裡卻熱鬧地議論起教室裡的「黃金寶座」。不少家長篤信教室座位中有「學霸專區」、「休息區」、「娛樂區」,還有調皮學生的「特殊座位」。教室座位中的二排四座是「好學生專屬」?
  • 排座位太講究。排不好,家長很煩,老師很難
    同時間接造成,班級成績「差距大」、「平均分低」的情況。而且還有一個矛盾:位置永遠是那樣分布,引起家長不滿。所以,我建議:還是在班級人數少、成績差距不是特別大的情況下,採用這種方式,並適當進行微調。既能促進孩子進步,還可以避免出現「位置永遠沒變」的情況。
  • 排座位是最難的排列組合題
    有人總結出排座位的原則:優劣互補、照顧視力、男女搭配、定期輪換。但無論如何,似乎都讓人走不出左右為難的困境。選座位的三項基本原則「排座位是一道最難的排列組合題!」在北京166中學當班主任的張老師這樣說道,「身高、視力、性別、個性、成績等各方面的因素交叉在一起,無論我怎麼排,都會有學生不滿意,眾口難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