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新型布尼亞病毒疫苗合作開發
從市科委獲悉,北京市生物製品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啟動了新型布尼亞病毒疫苗合作開發,這種病毒經中國疾控中心檢測初步確定為被蜱蟲叮咬後的發病元兇。
新型布尼亞病毒自然感染見於許多脊椎動物和蜱、白蛉等節肢動物,對人則可引起類似流感或登革熱的出血熱及腦炎。目前這類患者病因尚不明確,且無特效治療方法。2010年5月之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暫將其命名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
針對當前疫情,近日,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ABO聯盟)秘書處聯合有關成員單位召開「布尼亞病毒疫苗」合作開發啟動會。本次會上確定,因為新型布尼亞病毒引發的疾病病死率高達10%,無特效治療方法,因此有必要開展疫苗研發。由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向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和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提供1株毒株,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用於開展相關預實驗研究。ABO有關成員單位也將聯合開展該病毒的微生物學、流行病學、免疫學領域初步探索性研究。12月底各單位將通報有關研究情況並決定進一步的工作方案。
奪命蜱蟲可防可控氣候變暖疑是誘因
近日,一種「怪病」出現在河南信陽市商城縣:患者先是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部分人上吐下瀉,體內血小板和白細胞不斷減少,極其嚴重者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從去年至今,六七十位病症相同的患者已先後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收治。該院感染科教授揭盛華表示:「上述『怪病』的症狀不同程度在這些患者身上出現。」
「我們在患者身上找到了活著的或者已死去的蜱蟲。」揭盛華說。
蜱蟲:商城人稱「草別子」,在當地農村很常見,多現於草木茂密的山區,是一種動物體表的寄生蟲,為繁殖需要,常叮刺吸血,侵襲動物。
蜱蟲與人們熟知的紅蜘蛛、蟎蟲等較類似,在分類學上同屬蛛形綱。很多人認為蜱蟲是昆蟲,其實不正確。從最簡單的形態來辨別,昆蟲只有6條腿,蜱蟲則有8條腿。
在科學家眼裡,「奪命」蜱蟲並無神秘之處。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已發現蜱蟲約800餘種。此次河南商城發現的「毒蟲」,被稱為全溝硬蜱,體褐,須肢為細長圓筒狀,廣泛分布於我國東北和內蒙古、甘肅、新疆、西藏等地。
(實習編輯:朱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