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有些剛剛接觸到金魚的魚友,因為看到了網上許多介紹古法養魚的文章,所以就希望自己也能夠採用古法來養魚,畢竟那個飼養效果看起來是絕對舒心的。
於是乎購買一個瓷缸或者瓷盆後,在室內就開始養殖起來各種小金魚了,但是養殖了一個階段之後就會發現,事情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不用到氧氣泵或者過濾器,這個金魚飼養起來是真難啊。
而且很多魚友的室內根本就見不到陽光,幾條小金魚也不值得買個什麼滷素燈去照射出青苔水,最近養魚老道還看到一些介紹別的燈具可以生出青苔水的文章,不是說方法不對,只是這個青苔水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生成的,本身也與很多因素有關。
還有的魚友倒是捨得投資,但是最終青苔水卻生大發了,生出了一缸綠水,而自己又無法去有效控制,面對著這些問題確實是很不好解決,於是乎就找到養魚老道這裡尋求答案來了。
我們暫且不提關於青苔水這檔子事,因為對於很多的魚友來說,在沒有任何設備輔助的情況下,用瓷盆、瓷缸來飼養金魚,如果控制不了養殖密度,能不能把金魚順利的養活就已經是很大的考驗了,更不用說再去整個燈光天天照來照去的,一旦照不到好處一切都將前功盡棄。
養魚老道再和大家說一遍,為什麼老鄒大叔的金魚缸裡在這個季節輕鬆地生成了綠地毯。
一個原因是冬季陽光的長時間照射,而且飼養溫度較低,爆藻的可能性首先不大,另一個原因就是加上了過濾系統的有效輔助,即使魚缸裡有一定的綠藻也能夠隨時的濾除掉,這是其中兩點最為關鍵的原因。
還有餘下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是冬季,他飼養的金魚水溫低,餵食量也不是很大,本身魚缸裡的有機物也比其他季節要少得多,在水質上也更容易保持,再加上飼養的密度也不是很大等等多種原因,才能使得綠地毯快速養成,再說了,他的金魚體質也好,即使飼養密度稍微大點也沒有任何問題啊。
所以說,養魚老道在此想奉勸一些剛開始飼養金魚的魚友們,我們如果沒有那個水平,一開始還是以先把金魚養活為主吧,在瓷缸、瓷盆上適當的加上一個小上濾,最起碼先把魚缸裡的水質搞上去,飼養的密度一定不要太大,適當的燈光照射不是不可以,只要是每天照射個三到五小時就已經足夠了。
我們就這樣子堅持正常的換水、餵食即可,剩下來的問題都是水到渠成的事,青苔水自然會慢慢的形成。再說了有些現在的金魚品種,比如鎏金、泰獅等個體較大,能吃能拉的,本身對於水質就破壞的很重,又不適合俯視,在瓷缸裡飼養我們更要去注意飼養水質和密度,青苔水也不是我們主要去考慮的因素。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