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幾種冷水觀賞魚的飼養水位和飼養密度,我們該如何掌握?

2020-12-2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一位魚友發來評論,讓我有時間把幾種常見冷水魚的飼養密度和水位高低大概介紹一下,這個問題按理說也沒有什麼比較固定的答案,主要的,還是要看我們魚主人自己的飼養心理,到底是想要去精養這個觀賞魚還是去粗放養殖

比如說我們認為蝶尾金魚的身型柔弱,遊動力緩慢,為了保證它們的品相,我們就要去低水位、無水流飼養,那麼如果把它們放置到野外環境,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它們就不過了?

它們一樣也會生活的悠閒自在,即使水位再深點也沒有問題,當然長時間下去,它們有可能身材會走樣,那就不能叫做金魚了,這是個極端例子。

那麼我們在魚缸裡飼養蝶尾金魚,水位略微高點也不是不可以,這就要看我們自己期待一個什麼結果了。

再者,這個水位的高低也會與魚兒的大小有很大的關係,這一點也是肯定的,我們先來看一個小例子,正好是今天剛發生的:

發現一條漏網蝶尾苗,水深50釐米,15度井水直接衝擊

因為急需魚缸來困水,所以前幾天我把蝶尾苗給倒缸了,儘管自己看了又看,檢查了很多遍,由於之前的那個魚缸太深了,又沒有魚缸燈,依然還是有漏網之魚,再加上昨天我就知道今天有暴雪,因此也只能提前給這個魚缸加水了,本來是想著再觀察幾天的,因為井水是在室外環境,也只能如此了。

大家應該還記得以前有條雙劍孔雀魚,它也是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活了下來,這條小蝶尾苗更是如此,我們可別忘了,它們可是正月初三才開始起水遊動的,到今天也就是半個多月,在昨天加水的過程中,這條小魚苗經歷了井水的直接衝擊,那個潛水泵的壓力可是相當大的,魚缸裡立刻渾濁不堪。

而且水溫上還有很大的溫差,至少也要在5度以上,按照常理,這條小魚苗是不該活下來的,即使是強大的水壓和水流衝擊,這條小魚苗也應該畸形了,更何況突然時間,增加了將近30釐米的水位?

但是,我今天早上看到,這哥們活的是悠閒自在,因為本身魚缸裡還有剩餘的魚蟲,我看到它的肚子還是吃的鼓鼓的,沒有一丁點問題,由此可見,這些小東西的生命力還是很頑強的,水位過高的危害這條小蝶尾可以完全無視。

水位問題我們是可以掌控的,其實還是來源於我們的觀察

無論是熱帶魚還是冷水魚,關於飼養它們的水位問題,其實我們是可以掌控的。

大致上來說,普通的傳統金魚,特別是一些行動緩慢,比較容易失漂的品種,比如說蝶尾、水泡、望天、藍壽之類的,特別是些蛋種金魚,我們都應該掌握在30釐米左右的水位,這樣才會更有利於它們的成長。

而其他的草金魚或者錦鯉等,按照常理來講,在飼養水位上並沒有過多的要求,一般的大型錦鯉,飼養水位可以在一米以上,小型錦鯉根據魚兒的大小自行考量。

很多魚友在這裡會提到泰獅之類的大型金魚,這個就要靠我們自己的觀察了,比如說這個金魚體長在20釐米以上,體型寬大,尾展也很大,我們也去用30釐米的水位飼養?那根本是不切實際的,它也遊不開,連魚鰭都施展不開,那樣就會導致它們的魚鰭與缸底摩擦,然後呢……

如果是半大的藍壽、蝶尾等,我們也要根據魚兒的大小和遊動力度適當調整飼養它們水位,這些東西都是活的不是死的,水位上我們還是可以做到人為控制的,感覺到大型的藍壽或者蝶尾總是遊動費力,或者出現了總在水面漂浮,向下遊動非常吃力的情況,在排除了疾病因素以外,那麼只能證明我們的飼養水位高了,那就適當降低。

假設上述金魚的體型過大,連個上下遊動的空間都沒有,那就適當升高水位,再去結合某些特定的品種去做有效地調整就可以了,這個也是沒有定數的,一切主要在觀察。

飼養密度問題,主要源於成長期

根據養魚老道自己飼養的金魚和蝴蝶鯉來看,這其中還是可以總結出來一點飼養密度的經驗,大致上來講,我們可以根據魚缸的長度來定,假設都是比較標準的魚缸,我們可以限定一個飼養密度的最大值。

我們比如說60釐米長的魚缸,飼養6釐米的普通小草金,是可以飼養10條左右的,同樣的道理,在80釐米的魚缸裡,如果飼養10釐米的蝴蝶鯉,我們可以最多飼養8條,一米的魚缸可以飼養10條,一米五的就可以飼養15條,但是這個先決條件一定是過濾設備完備,而且魚兒不再生長。

如果說我們需要考慮到投餵量和它們快速成長的因素,那麼就要在上述的密度上予以縮減,當然是越寬鬆的飼養條件越好。

再一個我們要看水體和觀賞魚之間的比例問題,也就是說,至少觀賞魚在魚缸裡遊動開來,能夠佔到整個水體的三分之一面積就差不多,最多佔到二分之一,如果再多的話,無論我們使用到的是何種過濾系統,必定是要以勤換水和減少投餵量為代價的,要不就得分缸。

為什麼有些魚友無論使用何種過濾形式,魚缸的水質總也調理不好,就是因為密度大了啊。

很多魚友一直在說,養魚老道的魚缸水質保持的很好,不就是飼養密度低嗎?

現在兩個月過去了,我的六條蝴蝶鯉也長大了很多,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密度還低嗎?再過兩個月呢?這還是蝴蝶鯉,如果是普通錦鯉可能生長更快,如果是金魚的話,我們在飼養密度上可能還要降低,就是如此一些顯而易見的分析方法,完全可以合理安排好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

而且我們還要考慮到夏季即將來臨,水溫即將升高等問題,在現有魚缸內觀賞魚爆滿的情況下,到了夏季如果不減密,那就直接等死行了,有些時候,密度大了,除了減密和分缸,不會再有其他的任何辦法。

小魚苗如果飼養密度過大,不是針尾就是爛鰭。

熱帶魚如果飼養密度過大,水黴潰爛等疾病都會發生。

金魚、錦鯉如果飼養密度過大,除了潰爛、起痘、打粉之類的毛病之外,大部分都會爛鰓死亡。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計算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有公式也有技巧和觀察,如何準確判斷?
    大部分新魚友之所以飼養不好觀賞魚,唯一的最不容易掌握的問題,可能就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了,無論是我們的過濾系統多麼完善,也不管我們的水質如何符合標準,只要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一大,什麼問題都是問題了。因此在我們飼養觀賞魚之前,合理的考慮好自己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是我們能否飼養好觀賞魚的重中之重,很多的新魚友對於這個問題根本就是一無所知,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總是想著能多養一條是一條,可是往往結果都是大失所望,有時候僅僅就是因為我們多養了一條觀賞魚,而導致了整缸觀賞魚的團滅。
  • 魚缸過濾,按照普通飼養密度設計,而新魚友按照最高密度飼養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連續接到了幾位新魚友,因為魚缸的水質出現問題,而導致死魚現象的發生。或者是洗棉了、換水了,水質處理不了了,只能在那裡乾等著了。
  • 比較適合單缸飼養,欣賞效果很不錯的幾種小型觀賞魚!
    >1、虎皮魚在小型觀賞魚中一直是個另類,主要原因是第一它們並不喜歡過度的群遊,反而喜歡三五成群的打鬧嬉戲,另一個就是它們嘴巴相對較賤的特性,使得它們不能和很多魚兒混養。2、至於大家說的虎皮魚高溫高氧現象,我也不是太過於認同,因為只要是我們飼養密度不大、水溫合適,虎皮魚還是相當皮實的,之所以看起來不容易飼養,還是魚兒沒有選好。
  • 終於發現了飼養觀賞魚最懶的方法,絕對能夠把觀賞魚養的很好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自從在自媒體上和魚友們分享觀賞魚飼養經驗以來,養魚老道就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自己家裡的魚缸是越來越多了。其他幾缸魚的狀態一對迷你鸚鵡魚的水溫只有23度,和七彩的水溫相同,因為它們已經接近成年,所以在長勢上就沒有什麼優勢了,但是狀態和體色還是很好的。
  • 哪些觀賞魚,飼養起來比較有意思,而且飼養難度不高?
    再者就是各類狗頭魚,潛水艇、巧克力娃娃,它們和主人的互動性也很好,飼養起來比較簡單,普通的斑馬狗頭、木瓜狗頭等,表情很是可愛,看到主人到來,就會主動遊到魚缸前等待餵食,生氣時,還會鼓起身體,變成球型,和其他觀賞魚相比,比較另類。
  • 什麼是飼養觀賞魚的養功,如何鍛鍊和培養?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如果某位魚友的觀賞魚飼養的很好,一般的我們都會說,這位魚友的養功真不錯。其實我們眼睛所看到的,只是表面上這些觀賞魚的水質、狀態、身形、體色等,都處在比較優良的標準上罷了,而人家背後所付出的心酸,我們也只能想想,並非能夠完全理解。下面是一位老魚友對於自己飼養金魚的一些心得體會,在此和各位新魚友們分享一下。一、什麼是觀賞魚的養功?
  • 小型燈科觀賞魚常見的品種有哪些,容易飼養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喜歡小型觀賞魚的朋友們除了常見的卵胎生魚之外,最喜歡的可能就是燈科魚了,燈科魚的品種較多但是市面上能夠常見的並不多,也就是十來個品種吧。像我們這裡就把紅鼻剪刀、玫瑰扯旗、紅斑馬等都歸於燈科魚的一類,基本上草缸裡大多數也是飼養的這些個品種。
  • 最容易飼養的觀賞魚,已經不是以前的那些通貨品種和熱門品種了
    再一個就是,如果混養,我們可以適度造景,還有就是注意飼養密度和品種的搭配。因為不同的觀賞魚有不同的搭配方法,這個就要看它們的實際情況自行發揮了,還有小雜鯛類的,最好是單獨飼養,其他的一些觀賞魚,還是可以混養成功的。
  • 有哪些不用加溫的冷水觀賞魚,可在草缸飼養,難道水草不用加溫?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最近看到有很多的魚友希望養魚老道介紹一些可以在草缸裡飼養的冷水觀賞魚品種,說句實在話,這樣的品種其實是少之又少,因為草缸裡所需要的觀賞魚仍然是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的,不是說什麼品種的觀賞魚我們都可以往草缸裡隨便放的。
  • 雷龍魚,冷門觀賞魚 飼養入門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迷鰓類的鱧科,水族愛好者以及商家們稱之為雷龍魚。又因為其頭頂部平滑,魚吻稍尖,上下頜開口幅度較大,酷似蛇類,所以臺灣地區的商家和愛好者亦稱之為蛇頭魚。說雷龍魚或者蛇頭魚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那麼換種說法,黑魚,可能大家就會恍然大悟,從某些方面來說,他們是同一類生物,我們常說的黑魚在觀賞魚市場上被稱為烏鱧。
  • 飼養觀賞魚當某些條件達不到時,完全可以使用一些小妙招來代替
    很多魚友在治療魚病或者飼養觀賞魚期間,由於我們自身的諸多限制,誰也不可能把飼養觀賞魚的各種條件全部具備,這個是不可避免的,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如果是人人都能夠達到具備各種養魚的條件,那麼我們的觀賞魚都能夠飼養的很好,人人都會是高手了,難道不是嗎?
  • 新魚友養魚,最好是選好了想要飼養的觀賞魚品種,再去購買魚缸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前幾天有一位魚友問養魚老道,如果是我的話,想要購買新魚缸,是隨意看好一個魚缸就買,還是首先定好自己想要飼養什麼觀賞魚以後,再去根據觀賞魚的習性和大小,來選擇魚缸呢?
  • 不會造景、不會養水草,我們就裸缸飼養觀賞魚,這又有何不可?
    自開始飼養觀賞魚以來,就一直有裸缸養魚和造景養魚以及草缸養魚之爭,各有各的說辭,各有各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我們對此絕對不應該一概而論的就去評判哪種飼養方式的對與錯,也不是說哪種飼養方式就一定適合該種觀賞魚的生存或者有利於我們水質的調理。
  • 裸缸飼養小型魚的優缺點,我們到底選用何種方式飼養它們為好?
    雖然不成立,並不代表裸缸飼養觀賞魚就是好,我們先來說說裸缸飼養小型觀賞魚的優點和缺點,以供新魚友們選擇:一、裸缸飼養小型觀賞魚的優點:1、首先就是水質比較容易維護,更有利於我們的觀察。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的魚店裡都是採用的裸缸飼養小型觀賞魚,為的就是一個方便和快捷,而為了提升一下觀賞魚的欣賞效果和售賣水草,有的魚店也會單獨設置幾個造景缸來飼養小型觀賞魚的,但是一般的數量不多。
  • 哪些觀賞魚適合新手飼養?挑選觀賞魚有哪些講究?看完不再迷茫
    今天給大家說說適合新手飼養的觀賞魚,說說如何購買觀賞魚,怎麼挑選品質最優的觀賞魚。下面進入今天的主題。適合新手飼養的觀賞魚初養觀賞魚的人最好選擇耐低溫食性雜、適應性強、易飼養的種類,如溫水性的金魚、錦鯉、熱帶魚中的孔雀魚、劍尾魚、黑瑪麗,慈鯛魚等。
  • 飼養觀賞魚,有些問題必須看透,就不會那麼難了
    如果魚缸濾槽較淺,根本放不下生化濾材,是不是我們就不能養魚了呢?我是不是也養的好好的?最起碼,觀賞魚的狀態和體色以及食慾、水質,大致上還算說得過去。正如今天,我又發現了一點小問題,就是關於蝴蝶鯉生化濾材水位較高的問題,那是因為我在停泵後加了濾材,所以水位下不去,之後使用吸管給底濾倉抽水後,再把下水的閥門關小,這個水位也就下去了,這就達到了一個有效地乾濕分離效果。
  • 小型觀賞魚飼養的要點,其實也就這麼幾點!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小型觀賞魚在整個觀賞魚的大家庭中佔的比重可比不小,主要的還是熱帶魚佔了大多數,通常情況下成魚體長小於十二公分以下的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小型觀賞魚啦。養魚老道在此就以熱帶小型觀賞魚為例,給大家大體的講一講他們的養殖要點:第一點、永遠不要整缸換水任何觀賞魚對水質都有一個適應期,整缸換水只會加速觀賞魚的死亡。我們可以選擇每次換取四分之一左右的水量為佳。
  • 觀賞魚養順之後,不要去輕易懷疑,自己的飼養手法和過濾系統
    我們比如說:如果我們的魚缸觀賞魚飼養密度很大,而過濾系統本身不是很強大,魚缸底部雜物經常堆積過多,那麼我們天天去抽底換水,一定會利大於弊。所以說,在飼養觀賞魚的道路上,一人一套飼養手法,誰也未必學得來,我們不要整天去疑東疑西,別人即使說的再好,那不還是人家的魚缸和人家的觀賞魚?未必與我們的魚兒有關的。
  • 新手養魚,如何能夠選擇一個觀賞魚的最佳飼養模式?其實也不難
    大致上總結起來,就是近距離選魚、提前養水,我們能夠提供的水溫和水質,正好和觀賞魚的適應條件相對應。達到這幾點,所有的普通觀賞魚都能夠飼養的很好了,當然了如果再挑選一些相對皮實的品種,我們飼養起來就會更加的容易。
  • 飼養觀賞魚如何通過觀察水色,做到正確的換水、餵食?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一位魚友評論道,啥時候給講講養魚什麼時候該勤快,什麼時候該懶惰,比如換水、清洗濾材、餵食啥的,總是掌握不好,好心辦壞事。這個問題有點大,因為牽扯到的觀賞魚品種不詳,我大體上能做到有多具體就有多具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