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過濾,按照普通飼養密度設計,而新魚友按照最高密度飼養

2020-12-16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最近連續接到了幾位新魚友,因為魚缸的水質出現問題,而導致死魚現象的發生。

或者是洗棉了、換水了,水質處理不了了,只能在那裡乾等著了。

沒辦法,確實只能幹瞪眼,就看一缸觀賞魚能不能對於這個水質耐受了。

只要是耐受不了的,一夜之間也就掛了,如果說飼養密度再大點的話,有可能就會整缸團滅。

水是剛換完的水,家中再無其他困水,棉是剛換的棉,舊濾棉早就扔了或者已經徹底清洗了,這種情況下,這些觀賞魚就像是刀下鬼,只等著劊子手下刀了。

為什麼不建議使用淨水劑來處理?

上述的情況,使用淨水劑倒不是不可以。

一個是因為現在的淨水劑質量確實堪憂,參差不齊而又介紹的功能全面、成分不一。

再一個就是很多新魚友往往用不到好處,那樣水質更完蛋,我也不敢讓用,因此,此題基本無解。

這個淨水劑下到水裡,有沒有絮狀物的產生,能不能快速沉澱缸底,缸底的沉澱物到底有多少,需不需要立刻抽底換水輔助濾除,清洗濾棉需要幾次?

這些情況,我們都是要根據購買的不同淨水劑下到水裡之後,它所出現的不同現狀去不同對待的,誰能把它說的那麼明白呢?

很多新魚友使用淨水劑以後,魚缸的水質立刻變成了一鍋粥,自己還不知道該去立刻處理,因此來說,不用也罷。

上濾魚缸說過濾薄弱,底濾魚缸還薄弱嗎?

很多魚友認為,大部分成品上濾魚缸的過濾系統,太過薄弱,都是用來糊弄人的,特別是只配備一個較淺的濾盒,再加上一個三合一水泵的那種。

但是,這樣的上濾魚缸,市面上常見的,最大的也就是一米,基本上還是以80釐米以下的各種小型魚缸居多。

這樣的過濾系統如此薄弱的魚缸,誰讓我們去飼養鸚鵡、地圖、龍魚、錦鯉這些中大型魚的?當然水質玩不轉了。

還有大部分的底濾魚缸,很多魚友又會說,過濾系統太差了,根本水質就調理不好,這怎麼可能呢?

魚缸的底櫃是根據缸體大小設計的,總不能柜子比魚缸還大吧,濾槽是放在底櫃裡的,也不可能做的比底櫃還大吧?

那麼,針對個體不同的魚缸和濾槽大小,到底放入多少濾材合適,這還用問嗎?

把標示的濾槽裡裝滿濾材,以水流能夠漫過濾材為準,這就足夠了。

人家的設計根本就沒有錯,只是沒有想到80釐米的底濾缸,也能用來飼養大型錦鯉罷了。

如果說底濾系統還是薄弱的話,那麼側濾、背濾根本就不能用來養魚了,大部分魚友不也養的很好?問題還是出在我們自己的身上。

我也不是賣魚缸的商家,也沒有必要替誰說好話,但事實就是如此,這些底濾魚缸的過濾系統都是按照普通的養魚標準設計的,絕對可以養出一缸好水的,只是我們在飼養密度和養水環節上出了問題。

開缸初期永遠不注意水質穩定,買魚總是貪多

很多魚友會把買魚貪多這個問題推給魚商,是魚商介紹給我,讓我多買的,或者是魚商又贈送了幾條,我能不養嗎?

前些日子就有一位魚友,因為買魚碰到了買一贈一的活動,知道自己的魚缸放不了那麼多魚,把剩下來的小金魚,全部送給我了,這就證明了人家是自己心裡有數,雖然剛開始養魚,但是絕對注意到了飼養密度。

我倒不是說大家都要把魚送給我,千萬別,我也養不了,我只能繼續送人。

但是,有太多的新魚友,根本從來就沒有注意過飼養密度這個問題

而且,總是存在著一定的僥倖心理,我的魚缸水質一直還是可以將就的,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養這些魚密度只是稍大一些罷了,其實已經很大了。

某些情況下,飼養密度稍大點倒也無所謂,但是水質呢,徹底穩定了嗎?

反覆強調水質穩定了再加魚,再去大動幹戈,水質不穩不要亂動,有大量困水準備嗎,特殊情況如何處理?

魚商讓我們多買點魚,那是很正常的,那個做買賣的不希望多賣點東西出去?但是我們自己沒有數,那就怨不得別人了。

別說什麼徹底不懂養魚密度那樣的話,還是我們自己太貪,總想越多越好看,事實上,我就不信,拿眼一瞅魚缸,觀賞魚遊不遊得開,有沒有一定的活動空間,我們真的會看不出來?傻子都能看的出來。

上圖的飼養密度,相信很多新魚友都知道太大了,可就有人這麼去養。

還有就是一個魚缸水質穩定的問題,養水過程的問題,很多魚友根本就沒有那個耐心。

為什麼會遭遇到觀賞魚在入缸初期,我們就要去頻繁換水?

不換不行啊,因為水沒有徹底困好、徹底養好就放魚了,魚又買的多了,食又餵得多了,不換水咋辦呢?

對啊,問題是換了它又能咋辦呢?無藥可解。

手頭根本永遠不去準備大量的困水,來以防萬一。

特別是在飼養觀賞魚的初期,然後等到需要換水了,自來水直接上,本來這些魚已經是半死不活了,再加上水質不穩定、自來水刺激、換水後繼續渾濁,有這麼三五次或者三五天,一缸魚也就徹底報廢了。

這些情況下導致的觀賞魚病,就不要去探討加什麼過濾,還有加什麼魚藥了,沒用的。

水質是觀賞魚生存的根本,水質不好、毒素超標、一缸汙水、觀賞魚極度缺氧,哪一條都能要了它們的命或者導致很快它們就會重病上身,之後也就玩完了。

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新魚友,觀賞魚就是這麼死的,下次學乖點吧

可以說,上述的這些問題,是導致百分十九十九以上的新魚友,初期養魚就不斷死魚的主要原因,而且治無可治,只能任由魚缸裡的觀賞魚自行減密,直到密度正常、體質強健的或許可以活下來為止。

活不下來的,就要重新來過,但願我們在重新來過的時候,能把上述的所有問題,一次性避免掉,否則還會是重蹈覆轍,買多少、死多少的。

初期養魚,眼睛不要總去盯著那些中大型觀賞魚,即使購買,也要從它們的小苗養起,密度不要太大,寧少勿多、水質要調穩,一步一個臺階,慢慢進行,切勿急躁、切勿貪多。

最後還是選魚問題要注意,微胖二字,就夠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常見幾種冷水觀賞魚的飼養水位和飼養密度,我們該如何掌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一位魚友發來評論,讓我有時間把幾種常見冷水魚的飼養密度和水位高低大概介紹一下,這個問題按理說也沒有什麼比較固定的答案,主要的,還是要看我們魚主人自己的飼養心理,到底是想要去精養這個觀賞魚還是去粗放養殖。
  • 計算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有公式也有技巧和觀察,如何準確判斷?
    大部分新魚友之所以飼養不好觀賞魚,唯一的最不容易掌握的問題,可能就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了,無論是我們的過濾系統多麼完善,也不管我們的水質如何符合標準,只要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一大,什麼問題都是問題了。因此在我們飼養觀賞魚之前,合理的考慮好自己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是我們能否飼養好觀賞魚的重中之重,很多的新魚友對於這個問題根本就是一無所知,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總是想著能多養一條是一條,可是往往結果都是大失所望,有時候僅僅就是因為我們多養了一條觀賞魚,而導致了整缸觀賞魚的團滅。
  • 新魚友養魚,最好是選好了想要飼養的觀賞魚品種,再去購買魚缸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前幾天有一位魚友問養魚老道,如果是我的話,想要購買新魚缸,是隨意看好一個魚缸就買,還是首先定好自己想要飼養什麼觀賞魚以後,再去根據觀賞魚的習性和大小,來選擇魚缸呢?
  • 小魚缸飼養觀賞魚,應該選擇什麼品種,何種過濾形式為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養魚老道,可不可以多講講小魚缸養魚的方法呢, 比如說40釐米的的,60釐米的魚缸。 家裡地方小的魚友,根本沒有地方放置大魚缸啊,這些小型魚缸飼養什麼魚為好,大致需要選擇什麼樣的過濾形式?
  • 小魚缸飼養觀賞魚需不需要造景,適合使用哪種過濾系統為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很多魚友喜歡在辦公場所或者自家茶几上擺放一個小型的觀賞魚缸,飼養點小型觀賞魚,小型魚缸有不佔用空間、易於搬動、易於清理等優點,但是,這個小魚缸飼養觀賞魚,同樣也會有很多、很多的我們難以處理的缺點。
  • 關於飼養觀賞魚,水質處理的諸多問題,沒有處理不好的魚缸水質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一直在和魚友們聊關於魚缸水質的問題,很多魚友也知道,飼養觀賞魚的水質問題如果不解決,那麼什麼觀賞魚也養不好,這是飼養觀賞魚的最根本原則。
  • 隨著溫度越來越高,錦鯉飼養密度過大,現在需要快速改善水質!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最近養魚老道一直在和幾位飼養錦鯉的魚友聊天,發現了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這些魚友的魚缸水質根本就調理不清。這些飼養錦鯉的魚友,並不都是因為錦鯉發情互相追逐從而無法調理水質,最終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飼養密度過大,而且大多數飼養的都是體長在40釐米左右的錦鯉。
  • 把地圖魚等中型觀賞魚,飼養在小於60釐米的魚缸裡,一定矛盾重重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養魚老道發現,有些魚友飼養觀賞魚屬於轉圈型的,很多的新魚友都會出現這種有趣的現象,就是說,我們只要使用一個小魚缸,基本上就能把市面上所有的觀賞魚飼養上一圈。
  • 不喜歡魚缸造景,所有小型魚都可以裸缸飼養嗎,有的魚友說不行?
    雖然不成立,並不代表裸缸飼養觀賞魚就是好,我們先來說說裸缸飼養小型觀賞魚的優點和缺點,以供新魚友們選擇: 一、裸缸飼養小型觀賞魚的優點:
  • 觀賞魚養順之後,不要去輕易懷疑,自己的飼養手法和過濾系統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養魚老道,我的一缸錦鯉已經飼養半年多了,它們的狀態一直都很好,自我感覺那可是體質強壯、食慾旺盛,魚缸的水質看起來也很不錯。
  • 飼養觀賞魚,造成過濾棉積水的原因只有五個,需要逐一改善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現在很多飼養觀賞魚的魚友,都知道了濾棉過水的重要性,因為養魚重在養水,養水的第一個重心就是在物理過濾,而整個物理過濾的核心就是那幾塊白棉罷了。
  • 飼養觀賞魚沒事就把下列東西往魚缸裡扔,事實上有害無益
    初期飼養觀賞魚的新魚友,很喜歡往魚缸裡加鹽,對於某些觀賞魚,在其入缸初期的心裡壓抑期,我們往魚缸裡加鹽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調節觀賞魚的滲透壓,使其能夠緩解一定的心理壓力,再一個食鹽也好,粗鹽也罷,它們還算是比較正宗的鹽類製品,至少不會添加有其他成分不明的藥物。
  • 小型觀賞魚飼養的要點,其實也就這麼幾點!
    第三點、過小的圓形魚缸不適合養魚,因為水質水溫你都無法控制過小的圓形魚缸首先你加不上任何氧氣過濾裝置,其次根本就養不了幾條魚,最後我們根本控制不了魚缸的水溫,夏天過熱魚缸溫度會爆升,冬天過冷魚缸也加不上加溫設備,因此很難辦。
  • 魚缸過濾系統薄弱,如何改善水質?首先要排查觀賞魚的問題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所謂的魚缸過濾系統薄弱,我們暫且不管它到底是薄弱在哪裡,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飼養觀賞魚的水質總是達不到我們所期望達到的效果,也就是水清魚亮。
  • 為什麼魚缸裡,三番五次死亡一種觀賞魚,哪怕只飼養一個品種?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很多的新魚友,好像都會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的魚缸裡只會死亡一種觀賞魚,有的就是單缸飼養一個品種,但是不管我們怎麼養,它就是養不活。
  • 飼養觀賞魚,換水和清洗濾棉還有什麼必然聯繫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有位魚友問道了關於飼養觀賞魚其中換水和洗棉的相關問題,究竟是先換水好還是先洗棉好,是不是兩樣工作應該分開來做不能同時進行呢?2、如果說我們飼養的是小型觀賞魚,飼養密度較大,在換水上就要勤快一點了,因為小型觀賞魚的排洩物必定還是少,濾棉上不見得就是特別的髒,但是如果我們的飼養密度很大,它們的呼吸和體表粘液也會敗壞水質,所以我們想要很好地控制住魚缸的水質,還是應該以換水為主。
  • 小型熱帶魚飼養的幾大忌諱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小型魚總是養不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近期有不少魚友反應,養魚老道總是喜歡使用大魚缸來飼養觀賞魚,不管觀賞魚的大小,家裡的魚缸最小的也是80釐米的,從來也不給魚友們講講,用小型魚缸飼養些小型熱帶魚的要點。
  • 使用小魚缸飼養點小型觀賞魚,過濾系統過於強大,反而不好
    是因為有一位魚友,就是使用到的這樣的小魚缸,飼養了幾條三角燈、紅綠燈之類的小型觀賞魚,然後,反覆折騰魚缸過濾,魚缸內總是氨氮超標,最後導致整缸魚的死亡。既不能加闖缸魚,也沒有時間去開缸,最後反而上了三五層過濾,再加一個反氣舉,不為別的,就是強大的水流加上濾材殘渣,這個魚缸的水質就完蛋了我們說,凡是採用這種小魚缸,飼養這些小型觀賞魚的,大部分都是新手,不可能去正八經的開缸,也不可能很好的養水。
  • 裸缸飼養小型魚的優缺點,我們到底選用何種方式飼養它們為好?
    雖然不成立,並不代表裸缸飼養觀賞魚就是好,我們先來說說裸缸飼養小型觀賞魚的優點和缺點,以供新魚友們選擇:一、裸缸飼養小型觀賞魚的優點:1、首先就是水質比較容易維護,更有利於我們的觀察。裸缸飼養觀賞魚,在水質的維護上還是較為簡單的,因為比較一目了然,我們可以讓魚缸底部的雜質通過適當的水流迅速的推到過濾器裡,使過濾器可以很好的有效的收集各種魚缸雜質,所以說我們對於魚缸水質上的管理就會省事多了。即使魚缸的底部有一些殘留的雜物,我們也可以通過定期的抽底換水來加以解決,這其實是最省心的小型觀賞魚飼養模式。
  • 冬季飼養不用加溫的冷水魚,草金魚和錦鯉,飼養重點全在這裡
    其他一些魚類太雜,很多原生魚對於飼養條件更為苛刻有些魚友想到了原生魚,但是很多原生魚對於飼養條件和溶氧量以及環境的需求會更為苛刻,這裡還會牽扯到一個魚缸造景的問題,對於新魚又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錦鯉錦鯉的挑選主要在於花色和個人喜好,這個沒有辦法細說,但是最為新魚友來講,我們還是選擇普通的土炮錦鯉為佳,不要去選擇什麼龍鳳錦鯉,就是那種身形瘦的像玉米杆、魚鰭超長的那種,更不宜飼養蝴蝶錦鯉,它們對於水質的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