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媽媽在後臺留言問到用筷的問題,問得最多的主要有寶寶多大可以用筷子吃飯,或是應該買什麼款式的筷子給寶寶這類問題。
其實教育部早在2012年發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發展手部動作協調性這一項就有提到4-5歲需要學會用筷子吃飯這標準。
也就是說,在4歲以前就可以適時給寶寶引入筷子了,而其實一般到了2歲左右,寶寶已經不滿足用勺子吃飯了,開始熱衷於模仿大人用筷子夾菜吃飯,這時家長就可以因勢利導,順著寶寶的好奇心讓他們接觸筷子。
市面上針對兒童設計的訓練筷看似有很多花樣,但其實根據特徵歸類基本分為三大類型。
第一種有點像成人筷的迷你版,為了順應寶寶的小手指,會比成人筷短些。但由於沒有任何輔助,對尚不能靈活運用筷子的小寶寶來說不太友好,用起來很容易掉筷,屢屢挫敗反而會導致寶寶失去學習興趣,在學習初期,我個人不太推薦這一類。
另外兩種和上面那款最大的區別在於兩根筷子是連在一起的,解決了掉筷的問題,因此成為很多家長入門首選的對象,也是後臺媽媽們問得最多的款式。那麼到底哪一款比較好呢?下面就來重點對比一下。
這種筷子在上方會加裝彈簧控制器,自然情況下會維持打開的狀態。
寶寶只需要用手指擠壓兩根筷子就能完成夾的動作,因為彈簧有張力,當手指鬆開時,筷子又會還原到打開狀態,操作起來就像用鑷子一樣,對初學寶寶來講,非常容易上手。
這類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康貝的訓練筷,它除了有彈簧開合控制器以外,還設計了用來固定手勢的輔助把手,將輔助把手固定在虎口上,可以更好地輔助寶寶練習開合和把持手勢。而且開合控制器和輔助把手分別都可以拆卸下來,方便寶寶分階段練習用筷。
這款雖然上方依然有一個固定器連接兩根筷子,但相比上面那一款,固定器並沒有彈簧的設計,並在筷子上多了三個指環扣,下面拿這類筷子中最熱門的愛迪生PORORO為例給大家展示。
因為有擺放三指的環扣,寶寶的手指只要正確地套在相應的環扣,稍加用力就能做到「打開-夾緊」的動作,上手也相當輕鬆。
同樣,這類筷子的食指和中指輔助環也是可以分階段拆卸。
.....
兩類筷子基本上都不需要什麼使用技巧,對於初學者來說都非常容易上手,而且也都提供了分階段的練習,可以讓寶寶循序漸進地過渡到成人筷。但是,這兩類自身各有不同的設計原理,對寶寶掌握用筷手勢也有不同的影響。那麼問題來了,這兩種方案的學習筷,哪種更好呢?
分析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確筷子正確的使用方法。正確握筷需要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4指並用。大拇指頂部、食指和中指夾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底部和無名指夾住另一根筷子,小指自然彎曲。在夾取過程中,上方筷子為動筷,下面筷子為靜筷,上提或下壓上方筷子來完成開合動作。
根據正確的握筷姿勢,我們再來分析上面兩種訓練筷的使用原理。康貝這款因為筷子中間有彈簧連接,夾合後自動會打開,寶寶隨意擠壓兩根筷子就能完成開合的動作,即便不用正確的握筷手勢也能順利地夾起食物,更不用講究動筷和靜筷之分,怎麼順手怎麼來,因而很容易會導致錯誤的手勢。
也正因為彈簧會自動打開筷子,使得寶寶不需要自主用手指撐開筷子,一旦拆除了開合控制器和輔助把手,沒了彈簧的彈力寶寶就不知道該怎麼撐開筷子了,還是需要調整好手勢重新適應「固定一側張開另一側」的方法來夾食物。
而那些不帶彈簧機關的三指環扣型筷子,由於中間沒有任何彈力,寶寶的手指需要主動提起才能將筷子打開,不會像康貝的彈簧那樣影響寶寶的用筷習慣。而且三個環扣可以科學地將寶寶的手指擺放在正確的位置,讓寶寶明確手指的分布,養成正確的握筷姿勢。
總的來講,兩款訓練筷在初期使用都沒什麼問題,非常容易上手。康貝更加輕便,寶寶用起來不會有重量方面的負擔,而且基本不會產生挫敗感,如果想培養寶寶接受筷子的話,這款還是很推薦的。但是因為它不需要用到正確手勢也能很好上手,使用過程中缺失了對手指擺放和主動提起「動筷」這一動作的訓練,因此為免造成錯誤的握筷習慣,需要家長花點耐心去引導寶寶使用正確的動作。
而愛迪生這樣的三環指扣筷設計因為更注重養成正確的抓握姿勢,分階段的練習也有針對性地鍛鍊到寶寶4根手指的力量和協調性,設計原理會更加科學,相對來說我會更為推薦。
然而市面上三指環扣的筷子也有很多,這次我研究對比過後,發現有些細節在選購時還是要留意一下的,下面也給大家具體說說。
很多筷子會迎合寶寶喜好添加一些卡通元素來提高寶寶的用筷興趣,所以會看到不少筷子頂部都做成了卡通人物的造型,這樣寶寶的接受度普遍也會高一些。甚至有些筷子的頂部設計成一個手腳靈活的小人偶,不僅可以抬起雙手,連手腕也可以旋轉,這樣的話反而會帶來反作用,寶寶使用時可能更多會把它當成玩具而非筷子,吃飯的時候會忍不住擺弄,導致分心。
其實不追求顏值的話,什麼裝飾都沒有的筷子反而可以更好地讓孩子專注在用餐和用筷上。不過其實選擇有卡通造型的問題也不大,可以更多考慮那些沒什麼活動機關,不會弄得像玩具似的款式。
有些為了讓寶寶能從訓練筷過渡到成人筷,頂部的裝飾和兩根筷子是可以分離的,當頂部裝飾拆下來之後,就能變成普通的兩根筷子。
這設計初衷無疑是好的,只是這些接口一般都不會弄得很緊,力氣稍大一點的寶寶就能把它拆下來,寶寶不知道有這種操作倒還能安穩吃飯,而一旦知道了,這種拆解的玩法可以讓他們進入一個沒完沒了的死循環,吃飯的時候會把它給拔下來再套回去,導致不正經吃飯。而且如果筷子沒有插到位,還會出現長短筷的情況,需要家長時不時地檢查調整過來。
所以最好選擇一體式結構的筷子,接口被固定住不能拔開,也就不需要經常檢查筷子有沒有對齊,沒有零件給寶寶瞎玩弄,吃飯也會老實些。
大部分筷子考慮到分階段訓練,食指環和中指環扣是可以拆卸的,而這又會成為寶寶們玩弄的對象,將它們上下左右的轉來轉去。而如果玩完沒有擺迴環扣初始的位置,會導致錯誤的握筷姿勢,使得寶寶們怎麼握都不順手,繼而還可能會給你發個小脾氣。
還好目前也有一些筷子會針對這個問題在設計上進行優化,大家選購的時候可以留意下。比如環扣上下移位的問題,會在食指環和中指環扣的位置設置凹槽固定住環扣,讓寶寶不那麼容易將環扣拉下去,並保證環扣始終在正確的高度。
而環扣水平旋轉的情況,有的會在環扣裡面設計凸位,只要旋轉環扣,將環扣的凸位對準暗槽就能將環扣歸位。
有的會在環扣表面做些小標記,將標記對齊,也能快速地將環扣調整到正確的位置。
大多筷子為了方便寶寶夾食物,在筷子頭的位置都會設計包線或者波浪紋來增加摩擦力。
只是筷子的材質不一樣,防滑效果也會有差別。塑料材質的因為本身摩擦力就更大,加上很多會在筷子頭的位置設計成一些扁平的形狀來加大接觸面積,因此防滑效果更好。
而很多不鏽鋼的,一來本身的材質使得其摩擦力就小,加上大多都是設計成幼細的筷子頭,所以防滑性自然不及塑料的好。
另外,由於不鏽鋼的導熱性比較好,如果飯菜很熱的話,也可能會使得筷子過熱而燙到寶寶。因此,對於不鏽鋼材質的筷子,我會更推薦等寶寶大些再用。
.....
以上就是關於選購訓練筷給到大家的建議。
另外,看大家之前的留言,有些同學還會糾結有沒有必要給寶寶使用訓練筷,畢竟我們以前都是直接用成人筷來學習用筷的。
其實,那些沒有輔助機關,只是成人筷縮短版的兒童筷,對於兩歲左右的寶寶來說,要掌握起來還是很有難度的,很容易挫敗到他們用筷的熱情。而且對於我們日常的中餐來說,很多食物用筷子來夾取是更加方便的,這時如果引入這些很容易上手的訓練筷,一來可以增加寶寶自主進食的自信,二來還能增加其進餐時的樂趣,都很利於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像我家籠包,那時沒到兩歲就給他引入訓練筷了,而且由於用得還不錯,在外面吃飯經常被人誇他,也激發起他更多的自主進食的熱情。
那時籠包一歲多的時候極愛吃黃瓜,正好藉此訓練其用筷
精緻講究的小美食家
所以總的來說,如果寶寶已經三四歲了,手部精細動作也發展得很不錯了,你也有足夠耐心去引導的話,可以直接考慮用沒有輔助機關的兒童筷來教孩子用筷,而如果寶寶才兩歲左右,或者精細動作發展得不大成熟時,還是值得考慮給引入訓練筷的。
不過也提醒下大家,在寶寶開始使用訓練筷的時候,要做好收拾爛攤子的準備,學習用筷期間難免會把飯菜撒得滿地都是,這時家長的心要大一點,不要因為害怕弄髒而中斷練習,更不用因此責備孩子,而應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耐心,這樣隨著他們更多的練習,就會越用越順手的了。
.....
更多乾貨
點擊上面文章連結可查看更多乾貨熱文,或在我公眾號回復「目錄」查看所有文章哦~
中立奶粉評測平臺「奶粉123」創始人,死理性派理工奶爸,在這裡,你能看到商家不會告訴你的內幕和真相,從此不花冤枉錢,選對每一樣母嬰好物。(公眾號名稱:籠包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