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筷子「早教」,解鎖0~3歲寶寶用筷指南

2020-08-27 廈門唐宗實業

​你家的寶寶學會用筷子了嗎?

用筷子夾取食物,能牽涉到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30多個大小關節和50多條肌肉的運動,還能訓練大腦及身體機能神經,提高寶寶思維的敏捷度和應變能力。

所以,各位媽媽千萬不要怕寶寶用不好筷子而不讓他們碰筷子,只要循序漸進地給予訓練,筷子完全可以成為日常的早教工具。

把握最佳時機,訓練寶寶用筷

2歲以下的寶寶

這時寶寶尚小,大腦發育還不完善,不適合用筷子。

2-3歲寶寶

2歲的寶寶已經能自己進餐了,吃飯時可以勺子、筷子餐具各備一份,讓他們隨意選擇餐具就餐。

3歲以上的寶寶

家長可以從遊戲開始讓寶寶練習用筷子,再由簡入難,讓他慢慢適應。此外,寶寶開始用筷子可能比較費勁,家長不要急於求成,試著多給寶寶一些鼓勵,讓他多多嘗試!

訓練方法

❶家長先示範著用筷子把玩具/食物夾進盒子裡,然後讓寶寶進行模仿。此時,家長不必強求他一定要按照成人拿筷子的姿勢,只要能夾起來就要及時鼓勵,讓他有成就感。

❷待寶寶掌握技巧後可以適當提高「難度」,練習夾硬而小的物體。

❸通過前面練習,寶寶的能力得到「提升」後,訓練寶寶用筷子扒、挑、翻長條柔軟的物體。如此給寶寶反覆訓練後,就可以讓他使用筷子就餐啦!

選寶寶喜歡的筷子

在學習使用筷子之前,媽媽可以為寶寶準備一副比較可愛的筷子:例如筷子上印有孩子喜歡的卡通形象。

這樣,寶寶在看到可愛的筷子後,自然會拿起來吃飯。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寶寶也會更願意學習正確的用筷方法。

唐宗兒童筷,帶有活潑可愛的卡通形象外觀、設計簡潔、顏色鮮豔、造型吸睛!能吸引寶寶注意力,減弱寶寶對學習用筷子的抗拒感,讓媽媽在教寶寶用筷子時更加輕鬆容易。

材質安全健康。一種是楠竹材質,取材於大自然,環保又衛生;一種是pps及玻纖合成材質,可與食品直接接觸,健康又安全。

這兩種材質都不易沾上食物,不用煮或是用洗滌器洗,用清水就能洗乾淨了。不容易變形、變質,也沒有異味,長期使用也很安全衛生。

根據人體工學設計,筷子整體貼合寶寶手掌;19.5cm的長度,寶寶易抓握,掌握更舒適。

筷子經過精細打磨,光滑細膩,沒有毛刺,寶寶吃飯時不易刮傷嘴角,也不會磨損寶寶細嫩的手指。

筷子的前端專門設計了防滑磨砂,可防止夾食物時掉落,寶寶用起來更輕鬆。

筷子材質已通過安全的檢測,媽媽可以安心讓寶寶使用。

寶寶使用筷子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 不要讓寶寶拿筷子到處亂跑;
  • 不要讓寶寶拿筷子插鼻孔;
  • 除了進食,其它時候要放到一邊;
  • 筷子要定時更換;
  • 洗好的筷子記得通風乾燥、消毒。

寶寶的成長牽動的是一家人的心,唐宗兒童筷子讓寶寶能夠有一個愉快的學習筷子的經歷,並能夠正確地掌握使用筷子的方法,從而讓寶寶們可以更好地吃飯,更健康地成長!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扔掉勺子,拿起筷子!寶寶練習用筷的好處你可能還不知道,快收藏
    剛開始解鎖這個動作的時候,難度係數真的不小。就算不會的成人都很難駕馭,看看努力練習用筷子的外國人就懂了。2、提升手眼協調力要順利夾起食物,缺了手和眼的默契配合也不行。用筷子的時候,也是手眼協調力的爆發時期。3、幫助寶寶大腦發育用筷子時,手部關節和肌肉的動作會刺激到大腦皮層,從而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
  • 牛牛最近學用筷子了!寶寶用筷的乾貨,都在這篇!
    看到那些照片我在心裡一對比,想到牛牛馬上要五歲了,雖然會用筷子吃飯,但並不算很熟練。不過總體而言,我牛在吃飯這件事上表現還算積極,我的心態也比較放鬆,所以並沒有覺得這是件大事。但還是看到不少媽媽坐不住了,一邊稱讚別人的娃一邊對自己的娃透露著些許擔憂。
  • 造型可愛的學習筷,讓寶寶吃飯更積極
    3~4歲的小朋友開始學習使用筷子,造型可愛的學習筷是絕佳輔助工具,筷身指環幫助寶寶手指定位,相比普通筷子更容易上手。今天給大家推薦幾款卡通學習筷,安全有保障,寶寶放心用。蓋得測評員總結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4~5歲幼兒要會用筷子吃飯,所以3~4歲應學習使用筷子。
  • 筷子的由來及用筷禁忌
    中國人使用筷子、大約在三千多年以前。其實在使用筷子之前、我們的祖先同樣也經歷了一個用手抓飯吃的過程。但熱粥湯羹又如何抓取得了呢?於是不得不隨地折取一蟛一一草莖木棍來幫助。筷子,可謂口死中國的國粹。我國使用筷子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記·微子世家一有「紂始有象箸」的記載,紂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國至少有三千多年用筷歷史了。先秦時期稱筷子為「挾」,秦漢時期叫「箸」。古人十分講究忌諱、因「箸」與一「住」字諧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語,所以就反其意而稱之為「筷」。這就就是筷子名稱的由來。
  • 孩子還在用小勺子吃飯嗎?教育部:這個年齡的寶寶學會用筷子最好
    筷子是餐桌上最常用的飲食工具之一,承載著中國人數千年的飲食文化,也是每個寶寶要學會的一項生活技能。對於用筷子這件事,有的寶媽認為孩子太小,一直讓他用小勺子吃飯,等孩子慢慢長大,模仿大人自己就會了不用特意去教,還有的寶媽認為越早教越好。
  • 用筷禁忌知多少,筷子還有這麼多禁忌
    跟釩哥看歷史,學知識筷子是中國最富特色的餐具,看似平淡無奇的筷子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西方人用刀叉就餐,中國人只用兩根小棍,大到整魚整蝦,水餃麵條,小至米粒細絲,都能信手拈來。木筷中國的小孩從吃飯開始就學習怎麼使用筷子來吃飯,大人們從沒給他們講過什麼槓桿原理,而是讓孩子在實踐中揣摩體會筷子的奧妙。
  • 寶寶2歲還不會用筷子是太笨嗎?父母不要急於求成,當心得不償失
    筷子是我們大中國獨有的飲食文化,所以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家寶寶學習使用筷子「越早越好」,這樣不光能鍛鍊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還能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這時一些父母就會出現疑問:為什麼我家孩子都2歲了還不會用筷子,是太笨了嗎?其實並不是,寶寶還小,大腦發育未完全,所以並沒有到學習使用筷子的最佳時期。
  • 1-2歲寶寶早教攻略
    1-2歲寶寶的發育特點1-2歲的寶寶在大運動和精細動作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1歲之前,寶寶以爬為主,慢慢學習站立和行走;而1歲之後,寶寶喜歡上走路,1歲半以後,寶寶開始學習小跑,即便跌跌撞撞老是跌倒,他們也會爬起來繼續走。
  • 不建議2歲前用筷子來吃飯,會影響娃吃飯積極性
    真正能用好筷子,將近 4 歲了。一般我們建議在寶寶 10 個月的時候,可以嘗試拿勺子練習自己吃飯。到 1 歲半左右的時候,會用勺子吃飯。那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用筷子呢?還真沒有標準答案。和勺子叉子相比,用筷子的難度更大。不僅要求肩、腕的控制,還需要手指的力量。原則上,我們不建議孩子太早使用筷子(比如 2 歲前)。因為難度相對較大,寶寶可能夾不好食物也吃不到東西。如果因此而影響了自主進食的積極性,那就得不償失啦。
  • 2歲6個月的娃竟然會用練習筷
    媽媽給2歲6個月的寶寶買了一雙練習筷,快遞今天剛送到家,寶寶看到那個新奇的東西,讓我幫忙打開!我就幫他打開了!其實,我並不期待,他會用筷子,在公立園,4歲,也就是中班才開始實用筷子,他一個2歲6個月的娃,用練習筷,肯定是有難度的!
  • 市售熱門訓練筷,這些坑要注意起來
    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媽媽在後臺留言問到用筷的問題,問得最多的主要有寶寶多大可以用筷子吃飯,或是應該買什麼款式的筷子給寶寶這類問題。其實教育部早在2012年發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發展手部動作協調性這一項就有提到4-5歲需要學會用筷子吃飯這標準。
  • 木筷、漆筷、塑料筷、不鏽鋼筷,哪種筷子更健康?看你中招了嗎?
    我們國家吃飯是用筷子的,筷子是中國人必備的餐具,而且我們這種餐具令外國人哭笑不得,想吃中國美食卻不會用中國的筷子,也是很尷尬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和筷子有關:木筷、漆筷、塑料筷、不鏽鋼筷,哪種筷子更健康?看你中招了嗎?
  • 木筷、塑料筷、金屬筷,到底哪種筷子更健康?
    都說「病從口入」,很多病其實都是吃出來的,然而還有一個存在安全隱患卻常常被人忽略的東西,那就是筷子。坊間還流傳著一種說法「筷子用久了,小心得肝癌」,這種說法到底是科學還是謠言呢?日常生活中,筷子種類豐富,又該如何選擇一雙健康的筷子?筷子用了3個月會致肝癌?
  • 寶寶的餐具進化史,到了這個年齡就可以學用筷子了
    前陣子國際知名品牌D&G由於在廣告裡展示了一些不良鏡頭,引起了中國人的聲討,與此同時,一樣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卻又很容易忽視的物品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它就是中國的傳統餐具——筷子。筷子在諸多的餐具中,筷子可以說是最難掌握的,家長從寶寶2—3歲的時候就可以教他用筷子了,但幾乎每個寶寶在學習如何使用筷子的時候都曾經被難哭過,不止一次產生過放棄的念頭,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即使寶寶用不好也不要責備他。首先,家長要讓寶寶坐在桌子上和大人一起吃飯,讓他感受到大家都在用筷子的氛圍,引起寶寶的興趣。
  • 小小筷子學問大:年過六旬「筷子達人」的「筷」意人生
    在福建省福州市有位年過六旬的「筷子達人」他收藏筷子30多年手下筷子五花八門,功能各異年代最為久遠的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他說,他最大的夢想是建一個中國筷子博物館,讓筷子文化世世代代傳遞下去。鄭江洛 攝  張國天的「筷」意人生  與筷子結緣,對於張國天來說似乎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家中長輩都是行業翹楚,而他自小成長的城市,正是漆箸的傳承之地。資料圖:福州「筷子大王」張國天。張斌 攝  「世界筷子的發源地在中國,‍‍漆箸的傳承在我們福州。」有著福州「筷子大王」之稱的張國天說。
  • 寶寶成長過程中 學習筷是必不可少的 貼心設計護航 讓寶寶吃暖暖
    其實寶寶2歲過後,當他注意到你的筷子和他的勺子不一樣,並表現出濃厚的「研究」興趣時,你就可以為他準備一雙筷子了。或者可以等到孩子3歲以後再學用筷子。3歲是孩子智力發育非常關鍵的一個時期,此時學習使用筷子,既可鍛鍊手指的靈活性,又可促進腦部的發育,從而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操作技巧。
  • 品牌故事會——上海筷子店:小小筷子的"筷樂"文化
    民以食為天,食以筷先行」,筷子,在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上海筷子店,一家專營各類筷子的老店,許多80後回憶起來都會說,「兒時去城隍廟時就知道這家店了,裡面的筷子都非常漂亮精緻。」
  • 我的「筷」樂童年
    筷子是中國人傳統的用餐工具,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而寶寶到了3歲,大腦和心智相對成熟,並且3歲正是兒童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學習使用筷子,既可練習手指的各種動作,又可促進大腦發育,從而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操作技巧。可對幼兒來說,用筷子吃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選一雙合適的筷非常重要。
  • BBunion國際早教中心專為0-3歲寶寶研製家庭課程體系
    ,有很多爸爸媽媽問0~3歲教育的關鍵是什麼?  目前,國內專門針對0~3歲的、成系統的課程體系非常少,很多聲稱自己的課程是國際課程的早教機構,實際上可能只是隨意抓取了國外課程的一部分,或者採用的是3歲以上兒童的早教課程系統,並不適合低月齡的寶寶。0~3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發展時期,需要的是真正適齡的教育方法。
  • 「筷勺文化」:韓國人和中國人,誰更會用筷子?
    相傳筷子是大禹在治水路上隨手摺下兩根樹枝取食而發明,這一說法模稜兩可,但考古學家在對江蘇高郵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距今6600-5500年左右的骨箸,這說明我國在很久以前就開始用筷子了。筷子由中國傳入韓國以及其他東亞文化圈地區也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