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與媽祖廟的民俗與傳說
全世界凡有華人居住的沿海埠頭幾乎都建有媽祖廟,大約有3000多座,而湄洲島的媽祖廟是祖廟。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媽祖姓林名默,福建莆田人。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3月23日出生在湄洲島。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廟景觀。相傳在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重陽節那天,林默羽化成仙,白日飛升,因此民間稱她為「龍女」、「神仙」,歷代尊其為航海保護神。被歷代王朝敕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直至「天上聖母」。福建莆田湄洲島渡輪碼頭。
-
「媽祖故鄉」福建莆田傳播媽祖文化實現新突破
中新網莆田1月23日電 (曾潔瓊)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是牽繫兩岸的重要紐帶。作為「媽祖故鄉」,近年來,福建莆田圍繞媽祖文化的傳播工作做足了文章。 記者23日從莆田獲悉,為了讓媽祖文化得到更多人的了解、認識,莆田市從傳播方式、傳播載體、傳播內容三個方面入手,實現媽祖文化傳播的新突破。
-
媽祖神像坐飛機去泰國持特製登機牌!此前買實名車票坐動車引熱議
繼買實名車票坐動車後,媽祖神像這次坐上了飛機。11月14日,福建莆田湄洲媽祖乘坐廈門航空班機,從廈門啟程飛往泰國。南都記者注意到,媽祖此次持有一張名字為「LINMO」的登機牌登機。現場圖片顯示,湄洲媽祖持有的登機牌名字處列印著「LINMO」,航班號為MF853,座位為56B。航班信息顯示,該次航班於北京時間14日10時06分從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起飛,已於當地時間12時02分到達泰國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飛行時間2小時56分。據悉,本次航班中媽祖持有的登機牌為廈門航空為其特製,此外,廈門航空還特地製作媽祖鑾駕模型,在飛機上測量安座位置空間。
-
海內外3000多名信眾聚首媽祖故裡福建莆田同謁媽祖
原標題:海內外3000多名信眾聚首媽祖故裡福建莆田同謁媽祖 圖為臺灣星雲法師弟子、臺灣佛光寺副主持慧倫法師出席活動 林劍冰 攝 中新網莆田12月31日電 (林劍冰 林勝奕)31日上午,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活動暨賢良港天后聖殿竣工慶典儀式在福建莆田賢良港隆重舉行
-
莆田媽祖誕辰臨近 臺灣到祖廟進香朝拜團接踵而至
莆田媽祖誕辰臨近 臺灣到祖廟進香朝拜團接踵而至 2014年07月29日 10:47:03 來源:你好臺灣網 隨著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1054周年的臨近
-
湄洲島建第二條跨海管道 保障世界媽祖文化中心供水
湄洲島建第二條跨海管道 保障世界媽祖文化中心供水 中新社湄洲島7月18日電 (徐向陽 黃志雄)為保障世界媽祖文化中心湄洲島上的民眾飲水安全,福建莆田湄洲島第二條跨海供水管道現正在緊張有序建設中。
-
媽祖坐動車買實名票 網友:高鐵歷史上承運的最大「年齡」旅客!
近日,一條#媽祖首次坐動車買實名車票#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原來,9月6日一尊媽祖神像登上了一趟從福建莆田開往江蘇崑山的動車,其身前擺放著一張實名制車票,上面還附有「身份證」號碼。據悉,除了媽祖,其兩大護衛千裡眼和順風耳也持「實名制車票」登上了這趟動車。
-
莆田大學城的校門快建好,速度賊快,9月就能搬過來的節奏!
目前的莆田大學城就莆田學院和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兩所實體大學了,傳說中的東南新工科目前還是藉助莆田學院教學資源,將來能不能獨立出去成立另一所學院也難說。(圖文:莆田大菜頭)市裡曾經給東南新工科劃出在梧塘松東松西的將近千畝校區也沒動靜了,但傳出遠在北岸的媽祖健康城要成立一所東南醫學院,倒是真的!不知道,這所醫學院會不會也只是虛晃一槍?(圖文:莆田大菜頭)不過放眼當下,莆田大學城部分校區建的差不多了,最新的建設情況是湄洲灣校區校門正在緊張的建造之中。
-
莆田榮登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單!
莆田上榜啦!▲涵江雙福村荔枝。鄭建平 攝近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莆田,地理優勢明顯,地處福建省沿海中部,北連省會城市福州,南接歷史名城泉州,西依戴雲山,東南瀕臨臺灣海峽,與臺灣隔海相望,與臺中市距離僅72海裡。▲莆田市博物館歷史底蘊深厚,史稱「興化」,建制至今已有1500多年,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自唐以來,湧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
-
莆田湄洲島:香火鼎盛媽祖祖廟,崢嶸嶙峋鵝尾神石,海神永眷!
莆田湄洲島,被譽為「媽祖故裡」,是其羽化升天的地方,也是媽祖文化的發源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信眾前來朝拜。島上環境清幽,也成為很多人的旅遊首選目的地,2020年12月,湄洲島媽祖文化旅遊區晉升為5A景區。莆田旅遊,湄洲島是一定要列入行程的了,可以安排1-2天的時間細細瀏覽。
-
莆田:紀念媽祖誕辰1058周年在媽祖文化公園舉行
原標題:莆田:紀念媽祖誕辰1058周年在媽祖文化公園舉行媽祖文化公園東南網莆田5月9日訊 為紀念媽祖誕辰1058周年,弘揚媽祖文化,5月8日,來自荔城區北高鎮東皋村的村民和莆田各地媽祖信眾在媽祖文化公園同謁媽祖,共祈平安。
-
媽祖登上央視《百家講壇》啦!
媽祖,便是先民們崇拜的神靈之一。媽祖崇拜的歷史距今已經有上千年,如今,媽祖文化已經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傳向世界各地。對於漂泊海外的中華遊子們來說,媽祖就是他們的精神寄託。 那麼,真實的媽祖又是怎樣的人?歷史上又流傳著她怎樣的事跡呢?
-
莆田出臺《建設美麗莆田行動綱要》 「一區一中心」繪藍圖
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介紹說—— 從發展趨勢看,中央提出,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提出,要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這些都為莆田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找準了路徑。
-
在臺灣的媽祖廟
天后宮分前後兩進,都供奉媽祖神像。殿宇兩側建築有雙層廂樓,殿後亦建二層樓,均供香客住宿,可容千人左右。「興化媽祖」天后宮保存古物甚多。大殿懸有乾隆皇帝的御筆大書,並蓋有玉璽的橫匾兩專項,題為:「佑濟昭靈」,「神昭海表」,光緒皇帝也曾親筆頒賜「與天同功」一方匾並懸在殿上。
-
林寶金:「五美」展現莆田70年「美麗蝶變」
莆田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之美譽,自古以來就有「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傳統,歷代湧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莆仙戲被譽為「宋元南戲活化石」;莆田的港口優勢突出,擁有「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莆田的生態環境優美,「全國十大最美家鄉河」之一的木蘭溪,
-
莆田北岸: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暨賢良港天后祖祠觀音閣告竣儀式...
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暨賢良港天后祖祠觀音閣告竣儀式東南網莆田2月5日訊 佳日吉時,2月4日上午十時,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暨賢良港天后祖祠觀音閣告竣儀式在賢良港天后祖祠朝聖廣場舉行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俞建忠,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臺灣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臺灣雲林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詠鎝,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臺灣嘉義新港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臺灣金蘭會會長,臺灣臺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董事長王明義,莆田市佛教協會會長、南少林寺方丈空性法師,莆田廣化寺監院賢立法師,臺灣佛光寺及500多家海內外媽祖宮廟代表參加儀式,其中臺灣媽祖宮廟200
-
發現你所在又不知道的美,「媽祖的故鄉」福建莆田
福建·莆田 湄州島嶼莆田湄洲島,媽祖的故鄉,傍晚景色迷人。民間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拜媽祖,祈求保佑一帆風順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明清海禁,泉州港衰落,大批民眾為了生計下南洋過臺灣,媽祖信仰也隨著商人和移民的足跡更為廣泛地傳播。在臺灣,由泉州天后宮分靈而來的稱"溫陵媽」。據《世界媽祖廟大全》提供的最新數字,目前,全世界已有媽祖廟近5000座,信奉者近2億人。
-
媽祖真的存在麼?媽祖真的顯靈過嗎?
媽祖雕像媽祖原名林默娘,生於宋朝年間的福建湄洲島,媽祖又被稱為: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媽祖是歷代漁民,船員,商人,海員等共同信奉的神祇。林默娘(媽祖)生前一直致力於海上搶險救人,987年(宋太宗)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羽化飛升,稱為人人供奉的神仙。根據傳聞記載,媽祖(林默娘)從宋朝到清朝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多次顯靈救助海上遇險的船員,商人,漁民。下面是關於媽祖顯靈的記載:1,甘泉濟師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康熙皇帝命令水師提督施琅摔部攻取臺灣,當時的施琅大軍駐紮在莆田平海鎮,當時正值旱災,軍中非常缺水。
-
莆田北岸:兩岸攜手,媽祖健康城蓄力崛起
原標題:莆田北岸:兩岸攜手,媽祖健康城蓄力崛起 東南網3月21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劍波 陳榮富 通訊員 黃漢業)15日,記者來到位於莆田市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的媽祖健康城,現場一派火熱景象,數臺塔吊機正在不停運轉,加快施工進度。
-
福建莆田:湄洲島上的媽祖廟
在我國沿海和臺灣島眾多的媽祖廟當中,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上的媽祖廟歷史最久,香火最盛。因為這裡是媽祖神的故鄉。媽祖,原名叫林默娘,於宋朝建隆元年960農曆3月23日出生在湄洲。每當遇到風險,只要高聲呼喊媽祖的名字,她就會立刻趕來救援。沿海各地的漁民也把媽祖奉為「海上保護神」。北從河北省的秦皇島,南至廣州,都陸續建立了媽祖廟。歷代封建帝王也給媽祖加封,從「夫人」、「天妃」、「天后」,直到「天上聖母」。湄洲島的媽祖廟多次整修擴建,除大殿之外,又增建了梳妝樓、鐘鼓樓和中軍殿等,各地來進香的入也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