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結底,沒有誰一開始就是有錢人,所有的有錢都是在機會和努力的情況下獲得的。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一生擁有2家世界500強企業,創造無數商業奇蹟,但他的家庭也並不是一個有錢的人家。正是靠著自己的努力,稻盛和夫才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總結稻盛和夫80多年的人生經驗,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成功擺脫貧窮,走向成功的人,往往都有3個習慣,聰明人只做不說。
反覆推演的習慣
我們都知道在軍事上有「演習」的習慣,其實聰明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有這樣的習慣。
稻盛和夫在做一件事情前,會在自己的腦海中反覆推演整個事情的過程和結果。從準備工作開始,到事件的進行過程,再到最後的結果預設,這其中的每一步,都會被稻盛和夫反覆設想無數遍。
稻盛和夫說:「思考到能夠預見結果,成功就會到來。」
正向的思考
美國著名演說家羅曼·文森特·皮爾說過一句話:「無論是工作、生活、學習,態度決定一切。」而態度又有正反向之分,當你的態度是負面的,消極的時,得到的結果自然也是不好的。相反,當你用正向的,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時,結果也會變成正向的。
稻盛和夫在《心》中說道:「心不喚,物不至。」我們身邊所有的一切,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我們內心吸引而來的。
在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因為是快破產的公司,稻盛和夫對這份工作並不滿意,所以態度也很敷衍。但當稻盛和夫以極度認真的態度面對工作後,他卻在工作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所以,稻盛和夫告誡我們,想要獲得成功,就要學會以正向的思考面對人生,以正面的態度處理人生。
過好每一天
稻盛和夫能夠帶領京瓷走到世界500強的地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京瓷從不做長期規劃,而是專注於眼前的一年的發展。如果計劃太過長遠,就意味著中間發生的變故就會更多,那麼再好的計劃也要隨之更改。這就會給員工帶來一種心理「反正計劃都會改,能不能完成都無所謂」,這種輕視的態度,會降低員工的熱情。
相較於很多設想過十年,二十年後的人,顯然稻盛和夫的做法更加符合實際。未來的事情那麼遙遠,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與其擔心和幻想遙不可及的未來,不如做好眼下的事情。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把現在手裡的事情做好,就是對未來最好的交代。稻盛和夫說:「無論做什麼,真正的取勝之道都是,全力過好今天。」
稻盛和夫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如果我們能從經營之聖那裡學到一點經驗,我們的生活就會大不相同。
馬云為了請教稻盛和夫的經驗,前後往日本飛了不下4次,只為和稻盛和夫說說話;任正非曾公開表示過,對稻盛先生,自己只有追隨的份;軟銀的孫正義說,沒有稻盛先生,就沒有今天的軟銀。
為了幫助創業者和普通人,稻盛和夫寫了很多書,其中最為經典的當屬《幹法》、《活法》、《心》三部曲,三本書分別從工作,人生和精神三個維度,講述了稻盛和夫畢生的經驗和智慧,沒有雞湯,全是乾貨。
書裡解釋了什麼是「六項精進」、「阿米巴經營」,還整合了「時間管理法則」,值得每個人去學習和借鑑。
如果你覺得自己需要提高,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思維還有欠缺,不妨去看看這三本書,有人說這是稻盛和夫最經典的作品,幫助了無數大佬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幸福。
相信看完這本書的你,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法。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