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基於納米生物學技術的新型癌症免疫療法

2020-12-13 同花順

  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Trained Immunity-Promoting Nanobiologic Therapy Suppresses Tumor Growth and Potentiates Checkpoint Inhibition」,來自西奈山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新型癌症免疫療法開發上取得了重大進展,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對天然分子進行生物工程化修飾所產生納米生物微型材料與治療性組分進行配對,隨後訓練機體的先天性免疫系統來消滅腫瘤細胞。

  研究者表示,這種納米生物學免疫療法能靶向作用骨髓(部分免疫系統形成的場所),同時還能激活機體訓練有素的免疫力,這一過程就能重編程骨髓祖細胞使其產生訓練後的先天性免疫細胞,從而抑制癌症的進展,癌細胞通常會在機體免疫抑制性細胞的幫助下來保護自身免於宿主免疫系統的殺滅。研究者認為,受過訓練的免疫力能被安全且成功地用作癌症療法,同時他們在包括黑色素瘤小鼠模型等動物模型中進行了檢測,目前正在積極向臨床試驗方向推進。

  免疫療法是標準癌症治療手段的一部分,其能夠為宿主免疫系統暴露癌症所在,但這種療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其就僅對一部分患者有效,而且會產生嚴重的治療副作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抗癌療法,他們表示,納米生物學免疫療法所訓練的機體免疫力或能作為一種獨立的抗癌療法,且並不會產生多種副作用,同時其還能與檢查點抑制劑藥物聯合使用。

  研究者Willem J.Mulder教授說道,在該研究中不僅觀察到了納米生物學免疫療法所產生的強大抗癌效應,該研究工作還推動了基於高生物相容性納米材料的新型免疫療法的開發和臨床前評估工作,本研究對於有效訓練機體免疫力並開發能快速用於癌症患者治療的新型療法至關重要。最後研究者表示,本研究改變了免疫療法研究領域的規則,後期研究人員還將繼續深入研究來開發更多有效治療癌症的新型療法。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癌症免疫療法潛在新靶點GARP
    據美國癌症協會數據顯示,結直腸癌是男性和女性因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儘管目前在這類癌症的治療上取得了顯著進展,但結直腸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僅有12%。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潛在的針對結直腸癌免疫治療的新靶點。
  • Sci Immunol:T細胞行為新發現有望幫助開發治療癌症的新型免疫療法
    2018年9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從疫苗中獲得的抵禦疾病的T細胞或許並不需要葡萄糖來快速繁殖,相關研究結果或許對於開發癌症患者的新型免疫療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 科學家識別出治療黑色素瘤免疫療法的新型潛在靶點
    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QIMR Berghofer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為何某些黑色素瘤患者對免疫療法反應不佳,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者開發治療潛在致死性癌症的新型靶向性療法。
  • Cancer Cell:癌症免疫療法新突破!
    ,目前和癌症免疫療法相關的許多藥物已經被用來治療黑色素瘤、肺癌、腎臟癌症等,而且很多藥物在臨床試驗中都發現可以治療其它疾病。在眾多的癌症免疫療法中有一種可以靶向作用CD40蛋白的抗體藥物,CD40是一種位於特定免疫細胞表面且可以激活免疫細胞發揮功能的特殊蛋白。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人員Rony Dahan表示,激活CD40的抗體在動物模型試驗中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但在多個國際上進行的試驗中我們卻看到了希望和實際臨床效力之間的巨大差距。
  • 科學家鑑別出癌症免疫療法的潛在新型靶點:GARP
    2019年3月2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據美國癌症協會數據顯示,結直腸癌是男性和女性因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儘管目前在這類癌症的治療上取得了顯著進展,但結直腸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僅有12%。
  • 科學家們在癌症復發研究上取得的新成果!
    doi:10.1038/s41590-020-0733-2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匹茲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通過阻斷在免疫細胞中識別的「免疫記憶檢查點」(immune memory checkpoint)或能改善免疫療法並能幫助有效預防癌症復發。
  • Immunity:闡明T細胞「耗盡」的機制有望改善癌症免疫療法
    2019年12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Immunit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埃默裡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慢性病毒感染所致的免疫細胞「耗盡」(exhausted)進行研究為如何完善癌症免疫療法提供了新的線索;文章中,研究人員對小鼠機體中耗盡的CD8 T細胞進行研究,當存在持續性病毒感染或癌症時,CD8 T細胞就會失去抵禦疾病的能力
  • 癌症免疫療法新技術——溶瘤假病毒
    文丨白露自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首次成功應用於黑色素瘤患者以來,抗癌免疫療法已經變得多樣化,並聯合放療、化療成為多種惡性腫瘤適應症的治療標準。目前批准的免疫療法包括針對免疫檢查點和腫瘤相關抗原的單克隆抗體、免疫刺激細胞因子、CAR-T細胞、基於樹突狀細胞的癌症疫苗,以及局部應用的溶瘤病毒療法。
  • 新基將與Dragonfly拓展創新癌症免疫療法
    兩家公司將利用Dragonfly公司獨有的TriNKET(三特異性,NK細胞銜接蛋白療法,Tri-specific, NK cell Engager Therapies)技術平臺,共同發現、開發和推廣針對實體瘤和血癌的創新免疫療法。
  • 我科學家設計新型納米武器精準打擊癌細胞
    傳統癌症化療在靶向性、耐藥性、副作用、轉移復發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近日,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趙燕軍、王徵團隊設計了一種基於細胞鐵死亡機理的新型納米藥物載體,其具有選擇性、廣譜性等特點,有望在對正常細胞「零損傷」的前提下,高效消滅實體腫瘤細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納米研究》(ACS Nano)雜誌上,為人類戰勝癌症帶來新的希望。
  • Nature深度好文:癌症免疫療法 「新燃料」——微生物群!
    3# 免疫療法與微生物群(Immunotherapy and microbiota)最近,免疫療法在多種癌症中表現出了其治療潛力。在部分轉移性黑色素瘤和肺癌患者中,這類療法首次獲得了持久的完全響應。然而,目前,癌症免疫療法的療效在不同的患者以及不同的癌症類型中存在著很大差異。
  • Grid完成B輪融資 創新腫瘤免疫療法
    MD和其科學家團隊創立。Grid正在開發創新的新型人源化癌症靶向免疫療法。據悉,該公司利用一種獨特技術,能夠從特定的癌症患者身上鑑定出特異性腫瘤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該抗體發現於尚未發展或轉移的早期肺癌患者中,並利用現有分子基因組技術從患者的B細胞中分離出來。
  • 識別腫瘤新抗原靶點用作開發新型的抗癌免疫療法!
    Target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綜述文章中,來自Lyell Immunopharma公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描述了一種新型方法,其能優化生物信息學通道,利用新一代的測序數據來敏感且準確地預測具有免疫原性的新抗原。
  • 專業的益生菌治療可應用於癌症免疫療法
    多用途的益生菌平臺也可用於同時提供多種免疫治療,使有效的治療組合在腫瘤內釋放更難以治療的癌症,如結腸直腸癌。這項研究發表在今天的《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據出國癌症治療機構和生元國際的了解,針對免疫檢查點的PD-L1和CTLA-4抗體已經徹底改變了癌症的免疫治療方法,在一些癌症治療中取得了成功。然而,這些抗體的系統傳遞也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報告不良反應的患者比例很高。
  • 揭示氧氣抑制癌症免疫療法機制
    科學家們已發現作為一種免疫細胞類型,T細胞含有一組檢測氧氣的蛋白,這些蛋白起著限制肺部炎症的作用。然而,這項新研究表明氧氣也抑制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因而允許已擴散到肺部的癌細胞逃避免疫檢測和建立轉移性癌細胞集落。
  • Cell Rep:科學家有望利用牛痘病毒開發新型疫苗和癌症聯合療法
    圖片摘自: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2017年5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在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研究發現
  • 2017年度巨獻:癌症免疫療法重磅級研究解讀
    來自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科學家們首次報告了一種能識別和殺死腫瘤細胞的新型T細胞。這一發現是重要的,這是因為接受癌症免疫療法治療的病人經常是沒有反應性的或者經歷疾病復發,而且有人已提出這些挑戰可能歸咎於T細胞精疲力竭。在研究病毒感染或腫瘤的臨床前模型系統中,他們發現一種已在使用的化療藥物能夠逆轉這種精疲力盡。這些發現為開發更加強效的和持久的免疫療法提供一種新的途徑。
  • 癌症免疫療法巨擘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為何華人科學家擦肩而過?
    實際上,真正的癌症免疫療法已經有了超過百年的歷史,在這一過程中,還有一位今年沒有獲獎的華人科學家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世紀末  美國骨科醫生William B.Coley意外的發現手術後感染釀膿鏈球菌病人的癌症出現了緩解,第一次打開了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大門,他也被稱作「腫瘤免疫療法之父」。
  • Angew Chem:中南大學利用納米人工酶進行癌症免疫治療
    儘管有現代的癌症治療,轉移和復發仍然是一個主要問題。而增強抗腫瘤免疫現在成為可能,這要歸功於模仿酶的碲化銅納米顆粒,尤其是在NIR-II光照射下。正如中國科學家在《Angewandte Chemie》上所報導的那樣,這一過程會在腫瘤細胞中誘導氧化應激,破壞其免疫抑制狀態並觸發炎症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