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療法巨擘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為何華人科學家擦肩而過?

2020-12-17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癌症免疫療法

  北京時間10月1日下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獲獎者是James P.Allison和Tasuku Honjo,表彰他們發現了抑制免疫負調節的癌症療法,他們將獲得金質獎章、證書,並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96萬元)的獎金。

  隨後,也有媒體和學者質疑該獎項遺漏了「在該領域作出同樣傑出貢獻的華人免疫學家、耶魯大學腫瘤免疫中心主任陳列平」。

  本文綜合自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盧杉)、新浪財經、中國科普博覽等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人類已站在打開治療腫瘤的通道門前!

  10月1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公布了獲獎者為免疫療法領域的兩位「大牛」:

  來自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教授(James Allison)

  來自日本的本庶佑教授(Tasuku Honjo)

  以表彰二位在腫瘤免疫領域(PD-1)做出的貢獻。

  此前在第一屆「復旦-中植科學獎」中將獎項同樣頒給這兩位免疫學家,稱表彰二人「在人類腫瘤免疫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

  獲獎者是誰?

   James P allision,MD

  他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微生物學學士學位,後又獲生命科學博士學位。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2014年獲生命科學突破獎、唐獎生技醫藥獎、霍維茨獎、蓋爾德納國際獎、哈維獎、2015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

   Tasuku Honjo(日語:本庶佑)

  日本免疫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日本學士院會員。現任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特別教授。文化勳章表彰。文化功勞者。亞洲百大科學家。本庶教授因PD-1、活化誘導胞苷脫氨酶的有關研究舉世聞名,曾獲得首屆唐獎生技醫藥獎、京都獎以及華倫.阿波特獎等重要榮譽。

  免疫療法是什麼?

  一路走來經歷了什麼?

  2016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度研究進展報告中將免疫治療評為2015年癌症研究領域的最大進展。

  免疫療法:指的就是通過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抗擊癌症的療法。

  很多國人聽說癌症免疫療法,可能還是因為此前令人心痛、氣憤的魏則西事件。

  實際上,真正的癌症免疫療法已經有了超過百年的歷史,在這一過程中,還有一位今年沒有獲獎的華人科學家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世紀末

  美國骨科醫生William B.Coley意外的發現手術後感染釀膿鏈球菌病人的癌症出現了緩解,第一次打開了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大門,他也被稱作「腫瘤免疫療法之父」。

  20世紀60年代

  澳大利亞免疫學家Burnet提出的「免疫監視理論」,也成為免疫療法治療癌症提供了重要理論。

  儘管免疫療法治療癌症似乎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有了一絲光亮,然而,如何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統,特別是T細胞(可以理解為攻擊細菌/癌細胞的「大炮」)來對抗癌症,成為科學家們關注的一個重要的方向。

  1987年

  來自法國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了T細胞上的一個跨膜受體CTLA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

  這一蛋白是否會影響T細胞對癌細胞發揮作用呢?

   James(Jim)P.Allison教授(獲獎者之一)一直致力於研究免疫系統(特別是T細胞)和癌症的相互作用。

  特別是T細胞在癌症情況下的狀態,癌細胞似乎通過一種「剎車」作用,抑制著T細胞發揮作用。

  1996年,Jim Allison在小鼠實驗中首次發現,CTLA4扮演的就是「剎車」的角色,抑制CTLA4能夠激活T細胞持續的對癌症進行攻擊。

  在隨後的人體研究中,CTLA-4抗體表現出色,為黑色素瘤患者帶去了希望。

  2011年3月25日,CTLA-4抗體製成的藥物ipilimumab(Yervoy)經過FDA批准上市,用來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這是免疫療法的一次勝利。

  儘管Jim Allison不是第一個提出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人,但是Jim確實是將免疫療法治療癌症並應用於CTLA4的實踐中,也為後續的免疫療法治療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而說到CTLA4,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剎車」分子——PD1。

  1992年,日本京都大學免疫學家Tasuku Honjo本庶佑教授發現了另外一宗位於T細胞上的重要免疫抑制受體分子PD1(programmed death1)。

  然而,真正將PD1和免疫聯繫起來已經是7年以後了,這要歸功於耶魯大學著名的華人科學陳列平教授了。他們發現腫瘤細胞表面的配體分子PD L1會通過和PD1相結合,從而抑制T細胞激活從而發揮作用,這對於後面使用PD1免疫療法治療癌症,提供了重要的實驗基礎。

  2014年,PD1抗體Pembrolizumab(Keytruda)通過FDA批准上市,除了在黑色素瘤上的出色表現,也其他實體瘤的治療效果,讓眾多的科學家們看到了治癒癌症的希望。而2015年美國前總統卡特經過Keytruda免疫治療,腦內的腫瘤消失,則為PD1療法增加了「明星效應」的光輝。

  而2015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導了一位49歲的黑色素瘤患者在CTLA4抗體和PD1抗體的聯合使用3周後,轉移瘤出現消失。這不僅僅大大增強了科學家們通過免疫療法戰勝癌症的信心,也表明CTLA4和PD1通過協同作用,聯合抗癌。

  那麼CTLA4和PD1的抗癌機制是否一致呢?

   Jim Allison實驗室2017年發表在《細胞》雜誌的上的結果顯示CTLA4抗體和PD1抗體是通過影響不同類型的T細胞來進行抗癌的免疫反應。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還發現過繼型免疫療法也能夠用於治療癌症。即體外培養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T細胞,使其能夠特異性識別和殺傷癌細胞,再重新回輸灌注到患者體內,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

  1989年,來自以色列威茲曼研究所的免疫學家Zelig Eshhar開發了CAR-T即在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給出了特異性免疫識別的重要思路。

  在後續的臨床研究中,CAR-T療法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療上表現出了驚人的響應率(90%-100%)。

  2017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基於CAR-T療法提出的CTL019通過FDA批准上市。

  「神藥」PD-1/L1

  目前,腫瘤免疫治療較成功的領域及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不同於傳統化療和靶向治療,原理是通過克服患者體內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殺傷腫瘤,是一種全新的抗腫瘤治療理念。

  人體免疫系統中主要的「抗癌戰士」稱為「T細胞」,其表面有不同功能的受體,類似「油門」與「剎車」,被稱為「檢查點阻斷劑」的藥物可以鬆開剎車踩油門,與腫瘤作戰。PD-1是其中的關鍵,作為一種細胞膜蛋白受體,正常情況下其功能是抑制T細胞的激活,這是免疫系統的一種正常的自穩機制。

  但許多腫瘤細胞利用這一點,讓「剎車」一直工作,使T細胞功能被抑制,PD-1的抗體則可以阻斷這一通路,使這些細胞能夠繼續殺傷腫瘤細胞。

  目前,免疫治療的研究熱點包括三類: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過繼細胞免疫療法;

  腫瘤疫苗。

  腫瘤治療性疫苗以2010年4月FDA批准全球首個用於治療前列腺癌的Provenge為代表,也是目前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唯一細胞免疫療法。2017年1月,中國三胞集團以8.19億美元收購Valeant旗下生物醫藥公司Dendreon100%股權,成為Provenge的擁有者,2016年Provenge利潤約1.2億美元,市盈率為8倍左右。

  過繼細胞免疫療法包括嵌合抗原受體修飾(CAR)的T細胞療法、TCR療法、TIL療法等,即時下最為火熱的「CAR-T」療法。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以目前上市的PD-1抑制劑(Keytruda和Opdivo)、PD-L1抑制劑(Tecentriq)和CTLA4抑制劑(Yervoy)為代表;據Evaluate Pharma預測,2020年全球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市場規模為350億美元。

  2011年,FDA批准BMS的CTLA-4單抗(ipilimumab)上市,用於治療惡性黑色素瘤,其發明者即為James Allison教授。他首次發現阻斷CTLA-4能夠激活免疫系統的T細胞攻擊癌細胞,後聯合BMS研發成為ipilimumab。

  在FDA批准的用於治療黑色素瘤和肺癌的檢查點阻斷劑中,Yervoy(ipilumunab)阻斷CTLA-4的檢查點,另外兩個Opdivo和Keytruda的藥物則阻斷PD-1的檢測點,研究表明,許多腫瘤對檢查點阻斷劑有反應。

   James Allison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表示:

  「現在所謂檢查點的阻截技術,已經成為癌症治療的一個比較新的領域,實際上有很多種不同的分子,都能夠對癌症起到作用。目前許多醫藥公司都在臨床進行了大量的病患治療和研究,比如BMS和默沙東都有自己的計劃,不管是CTLA-4還是PD-1都是我們值得關注的點位。」

   PD-1受體則是由另一位獲獎者本庶佑於1992年發現,而PD-L1配體則由中國科學家陳列平教授於1999年發現。

  本庶佑首次發現PD-1是激活T淋巴細胞的誘導基因,其後續研究揭示了PD-1是免疫反應的負調節因子。對PD-1的發現以及相關研究為後續進一步成功發展PD-1抗體奠定了基礎,其中包括納武單抗(Nivolumab)以及派姆單抗(Pembrolizumab)。

  本庶佑對PD-1療效給出了高度的肯定:

  「我們現在幾乎已經站在了打開治療腫瘤的通道大門之前,很快就可以發現能夠治療腫瘤的、類似盤尼西林類的藥物。PD-1的發現相當於在傳染性疾病或細菌性疾病裡面發現了青黴素一樣重要。也許在接下來的二十年時間裡面,癌症將不再會成為人類的一個主要死因。」

  與華人科學家擦肩而過

  華人科學家陳列平是這一領域另一枚遺珠。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此前牛津大學臨床醫學系腫瘤生物學教授、英國醫學院院士盧欣曾對媒體評價陳列平的工作:

  「陳列平克隆了PD-L1,可以和PD-1結合,他第一個證明PD-L1和PD-1結合以後有免疫抑制的作用。他也是第一個證明可用抗體抑制PD-L1,抑制腫瘤生長的科學家。」

  此前,在首屆全球華人科學家創新轉化30人高峰論壇上,耶魯大學癌症中心免疫部主任陳列平教授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

  「華人科學家近年來有很多重要的發現、在國際上有很大的影響力。但如何表達、把故事講好、被更多人認知也存在問題。」

  談及生物醫藥創新和轉化的鏈條,他說:「我們中國人不擅於講故事、將其變成簡單的概念讓大家接受,沒有簡練地表達自己,這個可能是我們最大的缺陷。」

  陳列平在免疫治療業內領域威名赫赫,目前系美國耶魯大學癌症中心免疫學部聯合主任,他在癌症治療中發現PD-1/PD-L1信號通路,2013年被Science雜誌評為當年最為重要的科學突破。

  未來的癌症治療,仍然是長路漫漫

  儘管免疫療法在治療癌症上取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然而,我們還需要清晰的看到,真正意義的上的治癒癌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管是CTLA4抗體還是PD1抗體療法,都存在副作用強(如CLTA抗體療法會引起結腸炎等),響應率較低,即並不是適合每一個癌症患者等問題。而過繼型療法的特異性識別問題以及癌細胞本身的異質性導致的潛在的復發風險,都是治癒癌症路上的一道道「鴻溝」。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ysg

相關焦點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盤點近10年得主及成就
    當地時間10月1日中午11時30分,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以及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表彰他們發現了抑制負免疫調節的癌症療法。  2018年  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因發現抑制負免疫調節的癌症療法,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三位科學家獲獎
    原標題:剛剛,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據諾貝爾官方網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時30分,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William G. Kaelin Jr.、Sir Peter J.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這三個獲獎人有何來歷?
    這一發現也為抗擊貧血、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這是個啥研究?英國《衛報》稱,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真正的生理學獎,其核心在於身體對低氧環境的反應。新京報動新聞出品(ID:xjbdxw)2018年,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與日本生物學家本庶佑,憑藉「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方面的貢獻」獲獎。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傑弗裡·霍爾、麥可·羅斯巴什和麥可·揚,憑藉他們「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方面的成就獲獎。
  • 屠呦呦等人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5日電(記者付一鳴 和苗)瑞典卡羅琳醫學院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細胞氧感應機制發現者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時32分,在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一間中等大小的階梯教室裡,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了它的得主: 1.自1901年以來,共頒發過109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頒發,跳過了1915、1916、1917、1918、1921、1925、1940、1941和1942年。除了受一戰和二戰影響,還因為在這些年中「所提名的作品,沒有達到章程中所指明的重要性」。
  • 「血與氧」才是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主角!
    圖丨1966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佩頓·勞斯最年長的獲獎者:佩頓·勞斯,他發現了病毒在某些癌症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獲得 1966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的時候已經 87 歲了。二戰期間,阿道夫·希特勒駁回三位德國科學家接受諾貝爾獎的請求,其中就有 1939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哈德·多馬克(如上圖)。另外兩位科學家分別是 1938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理察·庫恩以及 1939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道夫·布特南特。不過,他們之後還是接收了諾貝爾獎證書和獎章,沒有獎金。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出爐 美國3位科學家共享
    中新網10月5日電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17時30分,2009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揭曉,三位美國科學家伊莉莎白·布蘭克波恩(ElizabethH.Blackburn)、卡羅爾·格雷德(Carol W.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附過去5年得主名單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3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北京時間10月5日17點30分許(瑞典當地時間11點30分許),諾貝爾大會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為以下三位科學家,獎勵他們在細胞領域做出的貢獻。
  •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深度解讀!
    2018年10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北京時間10月1日下午17:30,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來自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者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教授和日本京都大學的本庶佑(
  • 挪威英國3名科學家獲2014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發現大腦定位系統...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約翰·奧基夫(John O'Keefe)、梅-布萊特·莫澤(May Britt Moser,女,或譯作邁·布裡特)和愛德華·莫澤(Edvand Moser,或譯作愛德華·莫索爾)因發現「組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獲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三人將平均分享800萬瑞典克朗(約678萬人民幣)獎金。
  • 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結果出人意料
    最先揭曉的是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三位科學家共同獲得,獲獎理由是因為他們在C型肝炎病毒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公布,
    ,Michael W Young三位遺傳學家,三人因為基因周期方面的貢獻榮獲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論文發表9年後的1963年,弗朗西斯·克裡克、詹姆斯·沃森和莫裡斯·威爾金斯共同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已於1958年因病去世,年僅38歲
  • 你真的了解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嗎?快來複習這些知識點
    近日,諾貝爾獎官網也為我們分享了1901年至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相關事實和趣聞。所謂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過世3天獲殊榮,有人陪跑卅載終成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章。216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者中,12人為女性。其中,美國細胞遺傳學家芭芭拉·麥克林託克是唯一獨享該獎項的獲獎者,她因發現玉米中的「跳躍基因」而獲獎,1983年獲此殊榮時她已81歲高齡。最近一次獲得該獎項的女科學家是來自中國的屠呦呦。2015年,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獲獎。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發現C肝病毒的三位美英科學家獲獎
    Rice 和英國科學家 Michael Houghton,因為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而獲得 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多人之所以能夠共獲同一屆諾獎,是因為在諾貝爾基金會章程中有這樣的規定:獎金可以平分給都值得獲獎的兩部分,二人、三人共同獲獎的,應當聯合頒發,但在任何情況下,獎金不得分給三人以上。
  • 英國挪威3名科學家獲2014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中新網10月6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10日消息,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英國科學家約翰·奧基夫(John O』Keefe)、挪威科學家梅·布萊特·莫索爾(May Britt Moser)和愛德華·莫索爾(Edvard Moser)獲得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10月7日上午11時30分(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時30分)宣布了今年諾獎的第一個獎項:2019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為美國哈佛大學醫學教授威廉·凱林(William G.每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所以備受社會高度關注,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截至目前,人類尚有80%的疾病仍無藥可治。換句話說,「有病無藥」是當前人類健康面臨的共同挑戰,科學界的每次新突破都會為人類健康發揮革命性作用。 眾所周知,包括人類在內,絕大多數的動物離不開氧氣。但對氧氣的需求卻又必須達到一個微妙的平衡。為此,生物也演化出了諸多精妙的機制,來控制氧氣的平衡。
  •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Südhof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30分,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德國3位科學家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和Thomas C. Südhof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細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  James E.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獲得者簡介資料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5日傍晚率先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正式揭曉,由分別來自美國、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