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外遇到困難是難免的,本店免費提供晚餐,不求回報,只希望在你有能力的時候再去幫助他人。提示:只要告訴店員要套餐A,找地方吃,吃完直接走就行。」日前,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霄雲路一家餐館貼在門口的通告引發關注,有網友稱這是冬日裡的溫暖,也有人擔心店主被吃窮。
隨著絕對貧困的消除,以及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和救治制度的完善,真正困難到連一餐飯都解決不了的人,的確越來越少。但誰也保不齊有暫時遇到困難的時候,被一分錢難倒的「英雄漢」不在少數。事實也證明,把老闆吃窮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家麵館告示貼出去兩個月,只是送出去一份。「真的很困難、很需要幫助的人,其實也不是那麼多,有的可能也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就是因為面子。除了虛假的、做作的面子等在否定之列,中國人一向講面子,因為它就是尊嚴的代稱。不吃嗟來之食,不為五鬥米而折腰,這些典故之所以被代代傳頌,就在於它顯示了尊嚴之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在很多時候會超越生存需求甚至生命。不是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沒有人會放下面子去吃免費飯,畢竟難過「要飯」的心理關,更難以接受有些人並不友好的旁觀和冷眼。
好事辦不好,讓急需接受救助而又羞於接受救助的大有人在。前些年,有的高校為了照顧家庭困難的學生推出貧困生專用窗口,並將貧困生名單張貼公示。也曾有一些餐飲商家,推出免費餐的目的,是為了博慈善的虛名,遇到領取免費餐的就照相合影,恨不得讓天下人都知道。
最好的策略,莫過於既填飽肚子,又不傷尊嚴。據了解,免費「套餐A」是一份平時售價22元的牛肉麵,並不是單做的「施捨」食品。比這碗面更讓網友感動的,是店主贈送套餐的方式,充分考慮到了求助者的面子。不用告訴店家你是誰,到底遇到了什麼困難,究竟困難到什麼地步,店家也不會有其他任何的要求,只需一個「暗號」,面就端上來了,面子也留住了。不在遇到困難的人面前刷存在感,是文明的體現。
小公益暗含大情懷,微幫助足以暖社會。一個貼心的方式,會讓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重拾信心,戰勝困難。正如店家所說,套餐A不收錢,此舉也不求回報,而是希望善心能夠傳遞,去幫助那些「曾經的自己」。當然,需要微幫助的,不只是陷入困難的人,提供微幫助的人也越來越多。據北京晚報報導,在這個寒冬,有越來越多商家,主動為清潔工、快遞小哥提供取暖的地方,一杯熱水暖了身子也暖了心。
「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雖然不會有太多人去吃「套餐A」,但我們仍然希望店家能將「套餐A」堅持下去,而且有更多的店家推出「套餐B」「套餐C」。
圖片來源:北京晚報
來源 北京晚報 | 記者 賈亮
編輯:賈亮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