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學習,成為一名學習高手?這本書裡介紹了7種方法

2020-12-20 夏夜讀書會

很多人可能有碎片化學習的習慣,上下班路上、或者中午休息時間,聽一本書,看幾篇文章,聽一節微課,可能就覺得自己比之前進步了很多。

但是秋葉大叔認為普通人更適合系統化學習。因為大部分人在沒有對一個領域建立知識框架前,就進行碎片化學習,容易使大腦堆積大量的信息,而不是一個知識體系,這樣就會越學越吃力,越學越焦慮。

秋葉大叔的書《高效學習7堂課》系統總結了高效學習者的7種能力,定位力、框架力、精進力、聯機力、復盤力、輸出力和遷移力,這7種能力背後又覆蓋了36種思維。運用書裡的知識,就能夠對自身的學習現狀進行分析,並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實現高質量學習。

一、定位力:要選對方向,比馬上開始更重要

對於很多人而言,我們不是不知道學習,而是不知道該學些什麼,或者說學什麼對自己有用,這就需要定位力,就是選定一個方向,要學到精通,然後再思考自己的下一個方向。

那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呢?書中提到排除思維,意思是不選擇可能,而選擇放棄。放棄大部分可能實現的目標,減少自己的選擇項,一門心思做好一個選擇,就容易在這方面出成績。

二、框架力:構建體系,才能建立長效學習力

框架力中有個思維叫做行家思維,意思是先建立知識體系,再進行細節學習。

書中舉了個例子,普通人想學習演講會怎樣去學習?可能是買幾本關於演講的書,或者在網上買演講高手的視頻課程,或者報演講培訓班。而學習高手卻不會這樣做,他們會從一開始就構建全局觀,畫出演講的知識框架樹,然後進行系統的學習。

如何快速搭建一個行業的知識框架樹呢?樹葉大叔的建議是,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大量閱讀,讓自己建立起關於該領域內容的初步印象,然後整理出大量的關鍵詞或關鍵問題,把它們組織到知識框架樹上去。

三、精進力;刻意練習,讓技能成為本能反應

很多人都聽說過1萬小時理論,簡單說就是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萬小時練習。而秋葉大叔認為,或許不需要這麼長時間就能成為專業人士。

秋葉大叔把1萬小時拆開,組建了一個學習階梯模型,大部分技能的學習階梯是這樣的:入門只需要100小時,熟練只需要1000小時,精通只需要3000小時,專業大概需要1萬小時。

而絕大部分技能,普通人只要達到熟練程度就可以滿足工作需要,真正需要達到精通程度的其實很少。如果達到精通這個層面,水平已經超過普通人兩個階段,在普通人眼裡就已經是大神了。

四、聯機力:人工智慧時代,你需要第二個大腦

聯機力這一塊我們來看兩個思維,第1個是網絡思維。在這個時代,我們要學會利用網際網路搜索自己想要的一切答案。比如學習高手遇到問題,第一反應就是去網上找有用的信息,如果找不到,就去請教網絡上的高手,然後才是現實中的牛人,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思維方式。

第2個是搜索思維,用關鍵詞搜索,往往會得到一些你想要的答案。遇到問題,要在第一時間問自己三個問題:這個問題有人研究過嗎?他的研究最可能去哪裡分享?我用什麼關鍵詞就可能搜到?然後你用關鍵詞去相關網站搜索,就能找到答案了。

五、復盤力:成為學霸,要靠高質量的復盤逆襲

我們來看一種思維叫做複利思維,復盤可以總結出未來可以產生複利的模式。在復盤的時候,想一下自己學到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在哪方面可以產生複利,這樣能讓自己學有所用,而且因為發現了學習的價值,下一次學習更有動力。

書中寫了一個寫字的例子。我們可以想一下,字寫得好看還有哪些用途。比如讀書看到金句,手抄後拍照發朋友圈,會讓人欣賞你;學手繪時,加上手寫字,感覺會更好;帶著孩子一起練字,自己的字變好了,孩子的字也變好了。想到了這些不同的用途,那麼對於練好字這件事,你的動力是不是更足了呢?

六、輸出力:別用低質量的輸出感動自己

本書提供了7種輸出模式,難度依次提升。

1、記錄筆記。用手寫筆記,手、眼、耳、腦同時調用,學習效果更好。

2、思維導圖。把學習內容的邏輯畫出來,這樣更加容易理解別人的思維框架。

3、解讀文章。針對別人的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嘗試用自己的話、自己的案例去分析理解別人的信息。

4、對外分享。最好的學習,就是去教別人。多分享幾次,就能把自己講明白了。

5、內化實踐。理解別人的觀點後,到現實中去實踐一下,積累一下自己的案例。

6、復盤文章。結合實踐,提出自己的觀點、看法和判斷,寫出自己的深度心得。

7、課程研發。做培訓課程或著編寫書籍進行體系化輸出,這是高質量的輸出。

七、遷移力:所有學習的終點,都要培養跨界能力

遷移力中我們看一下套路思維,意思是用老套路解決新問題,用新套路解決老問題。

新問題,老辦法是常見的跨界能力遷移模式。比如學習如何運營微信公眾號,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如何取標題?如何做配圖?如何寫吸引人?如何排版?如何獲得高轉發?如何漲粉?如何變現?用複利的思維,把這個框架應用到頭條號上,你就會發現這個框架,其實是一個相對通用的套路。

一旦學會了各種知識框架,並且具有遷移意識,那麼你就能迅速地學習另一相關領域的知識。

《高效學習7堂課》共涵蓋了36種思維模式,這裡因為篇幅有限只講了幾種思維模式。通過學習這些思維模式,可以幫助你脫離碎片低效學習,學會系統高效學習,成為一名學習高手。

相關焦點

  • 如何高效學習,成為一名學習高手?這本書裡介紹了7種方法
    秋葉大叔的書《高效學習7堂課》系統總結了高效學習者的7種能力,定位力、框架力、精進力、聯機力、復盤力、輸出力和遷移力,這7種能力背後又覆蓋了36種思維。運用書裡的知識,就能夠對自身的學習現狀進行分析,並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實現高質量學習。
  • 如何擺脫低水平勤奮,成為頂尖學習高手?答案就在這本書裡
    可見在同等起點條件下學習某項技能,只有掌握了「正確的練習」,也就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進步更快、水平更高。想成為某個行業或領域裡傑出的人物,不是你的天賦有多高,也不是你花了多長時間,而在於你的學習方式,其中刻意練習就是一種更高階的學習方式。最近在閱讀《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這本書,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與羅伯特普爾博士。
  • 學習沒效果?試試培養這7種高效學習能力,讓學習事半功倍
    直到我讀完《秋葉特訓營 高效學習7堂課》(以下簡稱《高效學習7堂課》)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我一直在低水平的努力,因此學習才沒有什麼效果。除了這本書外,還有《寫作7堂課》、《時間管理7堂課》等等。因為這些書是專為職場中的我們打造的,因此書中的內容可以幫助我們答疑解惑,提升我們的職場能力。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想要學習什麼知識,還是掌握某項技能,都離不開學習。因此,高效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
  • 《高效學習7堂課》:碎片化時代,教你如何成為一位高效學習者
    而秋葉大叔的這本《高效學習7堂課》則是告訴你如何從一名普通學習者進階成為一名高階學習者。7種能力:定位力、框架力、精進力、聯機力、復盤力、輸出力和遷移力。這本書是一本很值得推薦的工具書,實操性強,又提供了很多的指導性方法。幫助我們普通人成為一名高效的學習者,培養出自我核心競爭力。
  • 《學習高手》:學霸的5種高效記憶法,讓你告別死記硬背
    但付出之後靠不了岸的無助感,讓我們一度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是我們的生存之道,在這個終身學習的時代,每個人都想成為學習的高手。那麼如何更高效地學習,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高手》這本書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實用的方法,相信讀完以後對你會有所啟發。
  • 《學習高手》:學霸的5種高效記憶法,讓你告別死記硬背
    但付出之後靠不了岸的無助感,讓我們一度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是我們的生存之道,在這個終身學習的時代,每個人都想成為學習的高手。那麼如何更高效地學習,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高手》這本書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實用的方法,相信讀完以後對你會有所啟發。02本書的作者是個學霸級人物,他將自己的成功經歷說成是「因學習而受益的幸運兒」。
  • Get耶魯哈佛學霸的學習方法,你也能成為學習高手
    這兩天把北大才女劉媛媛的《精準努力》,和哈佛學霸李柘遠的《學習高手》看了一遍。有種偷窺到學霸的學習秘籍的小快樂,哈哈哈哈。雖然兩位作者都是90後學霸,但是書內容的側重點不大一樣,劉媛媛的《精準努力》更偏向自我管理,書中涉及如何制定目標、怎麼復盤、以及如何調整心態、社交等等。
  • 高效學習的 36 種思維
    本文把高效學習的 36 種思維合併成為一篇長文。1. 目標思維2008 年,我即將畢業,那時實踐能力比較弱,對未來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我當時的首要目標就是先找份工作,解決溫飽問題,再尋求突破。2.
  • 《高效學習7堂課》——人人都應該掌握的學習方法
    想必這也是很多人的困惑吧。在今年的4月份,有幸遇見秋葉大叔的這本書——《高效學習7堂課》。在這本書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效」,好像看到一位引領者,從一開始給人的感覺就是在寫自己,然後對號入座,再根據方法一步步實施,一定會有不一樣的學習效果。
  • 《高效學習7課堂》:碎片化學習時代,如何做到高效學習?
    早上上學時,校園裡總是能看到一些同學手裡拿著書,抓住早上的碎片時間進行複習。有的時候會覺得有一些奇怪,感覺他們的行為有一些奇葩,但是仔細想想利用碎片化時間還是很好的。那麼該如何在碎片化學習時代高效學習呢?
  • 如何成為學霸:學霸有哪些高效學習方法?看看學霸是怎樣學習的
    在這個終身學習的時代裡,如何學習和堅持學習一樣重要。我們自己所習得的學習技巧,可能都不再適應當下的處境,如何科學學習,成為每個人精進自我所要面對的問題。如果家裡有上學的娃,你也會想著,我家的孩子學習挺下功夫的,每天十一點才睡覺,課外題也做了不少,還報了很多輔導班,可為什麼考試總是考不過別人,也沒有看到別人多下功夫啊。
  • 《高效學習7堂課》:不懂高效學習的人,只會越學越焦慮
    秋葉在《高效學習7堂課》中,系統性地介紹了七種學習能力,每一種能力,都息息相關,它們內在的關聯性,才構成了一個人高效學習的強大體系。在這本書裡,不僅僅告訴了我們要具備哪些能力,要學會如何學習和思考,甚至是通過對標學習挖掘自己的潛力,還告訴我們在網際網路時代要如何聯機,如何順應時代潮流,將科技為我所用,掌握7個底層邏輯,跳出無效努力誤區,我們同樣可以實現知識變現。
  • 高效學習方法之一比喻法-《圍城》中精妙的比
    昨天和朋友一起參加了上海拆書幫喜樂分舵的拆書活動,拆的是《如何高效學習》。《如何高效學習》這本書的作者是斯科特·揚,該書主要講述了一位因為快速學習而成名的神奇小子,他應用自己發明的學習方法,完成了10天搞定線性代數,1年學習4年MIT課程的「不可能。
  • 如何成為學習高手?耶魯哈佛雙料學霸教你高效學習
    毋庸置疑,有效的方法會讓學習事半功倍,而持續的有效方法指導下的學習,最終一定會給你帶來成功和喜悅。《學習高手》這本書就是這麼一種講述方法,幫助更有效地完成學習成果的好書。作者李柘遠,生於1991年。18歲時從廈門考入美國耶魯大學,是該校300多年歷史上從中國福建直接錄取的第一名本科新生,大學四年均獲全額獎學金。耶魯大學經濟系本科畢業。
  • 《學習高手》:學習效率低?試試哈佛學長推薦的3個高效筆記術
    這位集顏值與才華於一身的90後學霸,憑藉著高效的學習方法和不懈的努力,18歲就以全額獎學金考入了耶魯大學,畢業後又去哈佛大學商學院攻讀碩士,並以高分順利畢業,他的成長故事和學習方法激勵了很多年輕人。關於如何高效學習,李柘遠分享了讓他受益頗深的3種高效筆記法——康奈爾筆記法(5R筆記法)、主題分類筆記法和移動筆記法。在這些筆記法的助力下,他的學習效率有了飛速的提升,經過持續努力,最終在高手如雲的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以高分順利畢業。
  • 後疫情時代,掌握這7種高效學習方法,讓你告別知識焦慮
    後疫情時代,我們需要掌握一種高效的學習能力,能夠在鋪天蓋地的資訊裡,快速找到有用的信息,這才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技能,也將構成你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自我能力躍遷秋葉老師在《高效學習7堂課》裡指出:一旦掌握高效學習方法,得到的一個額外好處就是不容易焦慮。
  • 解讀如何高效學習
    它的書名很直白,就叫《高效學習7堂課》。7堂課的主題一目了然地呈現在封面上,分別是定位、框架、精進、聯機、復盤、輸出和遷移,看起來就乾貨十足。主題上方寫著書的定位:碎片化學習時代,人人都該掌握的7種高效學習方法。
  • 《高效學習7堂課》:熬夜學習沒效果,掌握輸出力,學渣變學霸
    有的學了攝影,拍的照片在朋友圈裡獲得點讚無數。有的寶媽重拾英語,可以沒有障礙的和孩子的外教老師溝通問題。相較之下,我自己駕照科目一考試都考了2次,深深感受到了自己作為學渣的心酸。我想可能是智商上的差距吧,只能勸自己平常心看待。但無意中看到秋葉老師寫的《高效學習7堂課》,我才知道了學霸的學習秘訣。
  • 《高效學習7堂課》抓住碎片化時代的學習方式
    我今天給大家帶來分享的一本書籍是《高效學習7堂課》作者是秋葉,這本書主要是分享掌握高效學習方法和執行學習力。通過書中前言提到松鼠型和蜜蜂型故事和區別吸引了我們,讓我們意識到自己大多數人都是松鼠型,指導我們如何改變成蜜蜂型學習者,學會如何高效學習。
  • 學習7種能力,36種思維模式後,學習好像開了掛
    後來,我知道這叫「自我感動式」努力,也稱為「無效努力」。但我不知道應該如何改變。 直到看了《高效學習7堂課》,我才找到了避免無效努力的方法。經過不到十年的時間,他憑藉自己的高效學習能力,成功把知識遷移到演講、培訓、寫作、團隊運營等方面。他可以駕馭多種文章類型,並且在各大新媒體平臺有著眾多粉絲。 《高效學習7堂課》這本書講述了高效學習者所具備的7種能力,分別是:定位力、框架力、精進力、聯機力、復盤力、輸出力、遷移力。每種能力都有所對應的應掌握的思維模式,一共36種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