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決定一切:如何改變內心,從而達到改變自我的目的?

2020-12-09 洄秋

人們常說,「不要以貌取人」,「要注重心靈美」,其實潛在的意思是說判斷一個人,不要看外在,要看一個人的內心層次的東西,因為決定一個人各方面的,是他內心的一切,也可以說是內心世界。

內心世界,是指一個人的各種心理活動,這些活動,看不見,摸不著,只能本人才知道,比如生活,工作,創新,行為,道德,習慣,情感等等,都是內心世界的產物,所以說,內心世界對人來說很重要,如果內心出了問題,這個人也會出問題。

圖片來自網絡

但如果我們能利用好內心世界,將會幫助我們變得更好,那麼,有什麼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用內心世界,解決個人心理問題嗎?在《元認知:改變大腦的頑固思維》這本書裡,作者大衛迪紹夫提到,提升元認知能力,是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模式。

而在他分享的提升元認知能力的工具當中,有一類是關於如何處理我們的內心世界,以及解決個體心理空間問題的工具。

圖片來自網絡

在這裡分享幾個日常中比較實用的:

1、使用習慣改變的黃金法則來轉變你的行為

我們生活中,工作中的很多行為,都是受習慣影響的,想要改變,首先要改變習慣。

習慣也是一個反饋迴路,由引發行為的線索,行為產生的程序,以及從行為中得到的好處這三部分組成。在改變習慣的過程中,往往很多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線索或者好處上,但是卻忽略了程序。

而《習慣的力量》這本書的作者查爾斯·杜希格認為,要改變一個習慣,必須聚焦與程序,而不是線索或好處。他提出了習慣改變的黃金法則,並經過了多年的研究驗證。

圖片來自網絡

在《元認知:改變大腦的頑固思維》這本書裡提到,按照這樣的反饋迴路,現實中吸菸的習慣,他的線索是緊張,程序是點燃香菸,好處是神經興奮而消除緊張,根據習慣改變的黃金法則,聚焦於緊張和神經興奮,並不能改變吸菸的習慣,因為習慣中能改變的部分只有程序,拿吸菸這個習慣,用同樣能提供好處的程序來代替,才能真正的改變習慣。

所以,想要改變習慣,首先要清楚習慣改變的黃金法則,然後再選擇你想要改變的習慣,按照法則去操作,直到新的習慣形成。

圖片來自網絡

2、為你自己寫訃告

訃告一般是寫給逝去的人的,給自己寫訃告,首先內心是不能接受,很多人都不願意正面死亡,所以在心裡假設自己的死亡都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但是,這是人必經的事情,而給自己寫訃告,能夠幫助我們改變視野,看到很多平時看不到的事情。

給自己寫訃告,需要注意幾點,首先,要強迫自己以旁觀者的身份去看自己,這樣才會真實,其次,要謹記這是一份關於「你是誰」的人生記錄總結,你需要思考,「我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的人」,「我自認為是什麼樣的人」,「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等問題。

圖片來自網絡

最後,開始寫,仔細想想你希望別人知道的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全面、真實地描述,之後放在一邊,每個月都拿出來修改,增添內容,你會發現,因為生活的繼續,自我的變化,你的自我觀點也會在變化。

給自己寫訃告,其實也是有助於我們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懂得如何取捨,該做些什麼,不該做些什麼。

3、學會停止想法

當人在陷入消極情緒,比如焦慮、憤怒、恐懼等的時候,其實很容易失去理智,在這個時候的很多想法,都是比較極端、消極的,所以,學會停止想法,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擺脫這些情緒,重新回到理智的道路上。

圖片來自網絡

學會停止想法,它的具體訓練方法是:當你察覺到一些不好的想法的時候,準備卡片和筆,把它寫下來,然後命令自己立即暫停,時間長了,這會形成一種習慣,當在思考一些不好的想法的時候,大腦會自動地發出命令讓自己停止。

心態決定一切,想要改變自己,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內心來實現,比如說對外的思維模式,在《元認知:改變大腦的頑固思維》這本書裡,作者大衛迪紹夫分享的關於如何處理我們內心世界的一些思維工具,能夠幫助我們在改變的道路上有一個好的開始,培養改變的習慣。

相關焦點

  • 心靈語錄:不能改變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
    樂觀精神和高尚品質,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一切事物的看法,並通過我們的行為表現出來,並最終決定我們的人生。而這個世界其實是一個內心的世界,如果我們情緒低落,憂鬱,那反映出來的將是絕望和無助;如果我們能以平靜和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那麼這個世界所給我們的將是最好的。
  • 改變消極心態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積極想法的力量,我們也試著將自己的消極心態轉化為積極的心態,從而把新的獨創性想法解放出來。那麼如何讓自己的內心持續地擁有積極的想法呢?第一,你要保持樂觀。你要對任何事保持著積極的希望,不管這是工作、生活還是身體健康或者人際關係。請你務必充滿樂觀的態度。也許你已習慣了某些悲觀的看法,而且你內心已經向環境屈服,認為自己無法改變。
  • 自我心理學:內向性格如何改變命運
    一種定勢是指個體的內心世界,我們叫它內向;相反,另一種定勢指向外界環境,我們叫它外向。一、內向性格的優缺點分析1.內向性格的優點內向性格的人他們重感情、敬業、有正義感、對工作認真負責、做人做事都有一定的追求、一旦決定要做就很難輕易改變,有撞破南牆,不回頭的優點等。
  • 改變心態的幾個實用的方法,好的心態決定著是否有好的生活
    不得不說決定人是否活的健康幸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心態了。一個好的心態往往能夠讓人活的更加瀟灑自然,不論做事還是思考問題都能水到渠成般的順暢。但是現在太多的人浮躁不安,想要培養一個好的心態就更難了。如果覺得對目前的一切不滿意,不妨試著改變心態,活出自我。
  • 性格改變了,命運也就改變了
    老師我覺得這兩句話是在講同樣的事,我們的內心世界和外在世界是如何互動的,我們的內心世界反映在外在世界,是我們主觀中的外在世界;外在世界也反映了我們的內心世界。素蘭老師:我們探討任何事情都有兩個角度,一個角度是我為什麼關心這個問題,探討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通過這個探討我希望完善自己什麼?另外一個角度是這個事情本身的探討。
  • 心態,決定一切
    點左上角創業成功分享免費訂閱本號
  • 如何運用「目的論」改變對方的行為?
    而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只需要依據方法,便可從第一序改變進入到第二序改變,從而突破困局。本篇文章,就「如何幫助他人做出改變」,為公司領導、教育者、父母以及所有想要改變他人的人,提供一些具體的方法。2、為什麼大部分人都很難做出改變?
  • 「相由心生,境由心轉」:改變自己的心態,人生會是另一番景象
    在人的一生之中,你所經歷到的各種事情,不管是好是壞,這更多的還是看你如何想像,人全憑一顆心,心態決定了一切,如果能保持好自己的心態,你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在這個世界上,你若想改變世界是不可能的事,但改變自己卻是輕而易舉。
  • 感受改變一切的力量
    「絕大多數人缺乏的並不是改變事物的勇氣,而是改變事物的技巧。
  • 正念:運用前額葉改變大腦,從而改變人生
    真正懂得正念的人,都可以在負面情緒起來的時候,做到情緒穩定,內心平靜,如何達到這個狀態?甚至如果你懂得運用動物腦與前額葉的關係,你還可以通過正念改變大腦的快感迴路,來提升你的人生格局。另一方面,前額葉知道,一切的問題正是因為動物腦的貪執,才把一切東西分出好與壞,然後對執著「好」,而對「壞」避之唯恐避之不及。
  • 早讀:心態,決定一切
    生於大千世界,有的人一生順風順水;有的人道路遍布泥濘,但無論前方是溝是坎,我們要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笑對人生,努力做到不抱怨,不頹廢,坦然應對所有的一切,才是硬道理。因為心態決定成敗,態度決定人生。一切的財富,都始於積極樂觀的心態。只有學會釋懷恩怨,淡看塵世五味,讓走過的每一段路途都洋溢著生活細微的美好,學會知足常樂,就能無怨無悔。
  • 沒自信,憂患意識太強怎麼改變?
    ;勇敢的心是發自內心的心靈力量,在心理上做好事情的最壞打算,然後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創造所有有利的條件及成功的可能性,務求達成自己的目的,自信油然而生。存在著上述這些狀態的人生觀,在不知不覺間便會啟動了自我保護裝置。要改變自己擁有自信確實有很多方法,包括了自我認可、自我尊重及自我優越感等等。
  • 《你無法改變環境時改變自己》:屌絲逆襲不是夢
    屌絲一詞的流行更多的在於網友對自身處境和生活狀態的自嘲,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自稱屌絲其實更多的是一種不甘和無奈,內心嚮往的仍是逆襲成功的未來。  當環境無法改變時,你該怎麼辦?這輩子,我們只能這樣嗎?近日,由北京理工大學推出的《你無法改變環境時改變自己》一書,在各大書店和網店開始熱銷,引發讀者紛紛熱議。
  • 正能量勵志短語,如果你的心態好,你的人生,生活都將會改變
    有時候,令你走不下去的,通常並不是困途,反而是我們的心態。失去陽光的心態,眼前就看不到光亮。五*有時候會想,相遇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也就註定了和其他美好事物一樣,始終也沒法長久。運氣都用來相遇,陪伴就成了奢侈。六*人這一輩子唯一不改變,是不停地改變。
  • 耶書亞:內心的改變是關鍵
    這種等級制度使一切和每個人——富人和窮人,有權者和無權者,男人和女人——各自為政。因此,自由和創造力的靈魂能量難以流動。我是來帶來創新的,經常感覺被困在現實的時間裡。我告訴你這些是因為你正在經歷一些非常相似的事情。在你們的心中,一種意識已經覺醒,其中有一些新的東西。你感覺到你內心的呼喚,同時你覺得你不能適應和適應現有的傳統意識,這在你內部造成了分裂。
  • 宿命不可改變嗎?丨心理學家告訴你:優化心態,就可以優化命運
    答案是,你有著怎樣的心態,就將擁有怎樣的命運。唯有優化自己的心態,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好了,現在讓我們進入到本篇文章最關鍵的部分,如何優化自己的心態。第一、讀懂自己,理解自己的心靈。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 覺察與感恩 | 改變與療愈的開始
    成長的路上抱持著強烈的修復療愈自我的心態,一路成長到今天,我對心理學的學習,無論是生活還是職場,都令我受益良多,如果回頭看,與10多年那初入世相的自己相比,有了哪些改變,會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對自己的生命中出現的所有問題更有把握,而帶來這一變化的正是更加敏銳的覺察力以及不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建立起來的信心。所以,覺察力,是我們的人生要去到通透闊朗必不可少的具備能力。
  • 如何提升自我的能量,學會放空自我,真正內在的成長才會發生
    放空自我的本質是帶有平和的心境去感受一切,不帶入自我的批判,更不帶入自我的成見以及自我的觀點,而是全然的聆聽和感受,這是我們重新認識世界的開始,也是自我成長的開始。
  • 《學會提問》:改變自我提問方法,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到了公司,打開電腦後,會不會問自己關於「這封郵件我該如何回復」「我要不要請教同事問題」「會議上自己的發言會不會順利」的問題?看完這些問題,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有一種意識到了什麼的感覺。那到底是什麼呢?這就是《學會提問:實踐篇》書中所說的,「鮮為人知的是,正是這些內心裡的提問控制著我們的行動。
  • 如何讓自我發生改變,收穫不同的人生體驗
    -這是餘小漫的第61篇文章--1-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如何激發自我的驅動力,讓自己願意對自我下狠手,發生改變。首先,將自己放置在一個觀眾席的位置上,去觀察身邊的牛人。而實際上是你一直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狀態,你沒有動腦去思考如何更加靠近想要的結果,而僅僅是停留在最淺層,未思索其中的要點/未認真做。比如鍛鍊的時候渾水摸魚,每一個動作都草草了事,結果堅持了幾百天也什麼也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