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可| 心理諮詢師
覺察與感恩
自我成長的路上,我們會有這樣一個困惑:為什麼懂得這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身為培訓業和職場沙灘上一粒已被風浪衝刷得光滑卻仍有稜角的砂礫,我在畢業入職後至今十餘年裡,見過很多企業決策層、總裁班、商學院裡的大伽,接觸過很多來求職的新人,與在這麼多不一樣的生命個體打交道的過程裡,我發現:沒有能力實現人生理想目標的人,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成功的實現了人生目標,或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的那些人,身上往往有相同的特質與能力:自律果斷、邏輯清晰、堅持目標,同時---洞察人性。
或者,這最後一項,叫做覺察力!
成長的路上抱持著強烈的修復療愈自我的心態,一路成長到今天,我對心理學的學習,無論是生活還是職場,都令我受益良多,如果回頭看,與10多年那初入世相的自己相比,有了哪些改變,會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對自己的生命中出現的所有問題更有把握,而帶來這一變化的正是更加敏銳的覺察力以及不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建立起來的信心。
所以,覺察力,是我們的人生要去到通透闊朗必不可少的具備能力。
覺察是在心靈成長的路上,必須要掌握的工具。
覺察是有意識的觀察、發現自我,是認知自我、了解自我的工具。
覺察力,包含一個人對自己在做什麼,以及怎麼做的,自己選擇了哪種選擇,還有哪些可選但是自己沒有做出的選擇的知覺。
覺察的能力有了長足的提升以後,當一件事情來了,面臨事情的發生,我們在覺察的時候,已經具有了調整和改變能力,和做出調整的可能性。
所以,成長與改變的第一步是覺察,當你還不知道自己有何種情緒以及情緒對你的意義的時候,你是無法「控制」情緒的,覺察力就像是一盞燈,照亮內心深處,也照亮前方的路。
覺察更是一種提供選擇的工具,它也意味著改變的可能性。覺察越多,可做的選擇也越多。
如何覺察,到底什麼是覺察:
自我覺察
也就是個人皮膚以內的覺察, 它包括自己對感覺神經中的主觀知覺,比如眼耳鼻舌身的知覺、內臟知覺、心跳和呼吸的頻率,同時還包括身體的——情感狀態(body-affective states),即自己身體和情緒的覺察。
外界覺察
即是皮膚以外的世界,它包括我們所有的行為、語言和動作,以及我們如何使用接觸功能(contact
functions)(看、聽、說、嘗、摸、聞和行動)——我們所有感覺和接觸世界的方式。
自我與外界間關係的覺察
自我與外界關係間的覺察由我們的思維、記憶、幻想和期望所組成。中間區域扮演著我們處理自我與外界信息之間的協調員的角色,其主要的功能之一是組織我們的體驗,從而達到某種程度的認知和情感理解;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預測、計劃、想像、創造和做出選擇。
覺察是改變的開始,而感恩,是療愈自己的開始。
當覺察到生命每一件事情裡,我們的起心動念後,我們會看到,所有的發生裡,都蘊含著對我們的生命意義的正面價值,都值得我們去感恩。
感恩,會創造內心的富足,伴隨我們穿越一切的順境和逆境。
心懷感恩看待生命裡發生的事情,再給出我們的感恩,宇宙會在感恩和給予之間建立希望的聯結,最終成為一個螺旋向上的良性循環,我們的生命,就會發生質的改變。
所以,有一個讓生命發生質的改變的方式,就是從現在開始我們的感恩之旅,記錄生活裡發生的事件,成為我們的感恩日記,每日的感恩與回顧,我們會擁有一顆越來越寧靜平和的心,哪怕只是一個微小事件的回顧,也會讓我們看到,生活中很多細微的點滴幸福,更多美好的真相,帶來的滿足感與更高能級的能量,會支持我們與生命約定更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