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985、211工程相比,「雙一流」最大的變化是打破了「終身制」,實行五年一個周期的動態調整建設原則,這意味著暫時不在「雙一流」之列的高校,未來還有機會通過努力發展躋身名校方陣。
「雙一流」,即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的統稱,總體建設方案出爐於2015年11月。從時間上看,2020年是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收官之年,137所高校的建設成果將接受驗收。同時,今年還是新一輪「雙一流」高校的遴選啟動之年,首輪建設不如意的高校可能會無緣次輪,發展勢頭強勁的非「雙一流」高校,則正在奮力衝刺,希望能夠成功突圍。
近日,網上爆出了一份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校調整名單,雖然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份名單虛構的可能性極高,但部分高校的位置變動還是有一定合理性,一起來看看吧!
1.東北大學、湖南大學歸位
從985、211到首輪「雙一流」,最大的失意者莫過於東北大學、湖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它們是僅有的三所由「985工程」降入一流大學B類的高校。在過去的五年間,東大和湖大「知恥而後勇」,在各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所以重歸頂尖高校方陣的呼聲極高。
2.重慶大學、西南大學位置互換
根據網曝名單,重慶大學由一流大學A類高校連降兩級,成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同處重慶市的西南大學則是最大贏家,由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直升為一流大學A類高校。重慶大學和西南大學位置互換,是多數人認為名單虛構的最大力證之一,畢竟重大在重慶市的地位還難以被動搖,而西南大學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也並不拔尖,跳級成為一流大學A類高校簡直不可思議。
3.兩所「國字號」大學一喜一憂
除了東北大學、湖南大學和西南大學外,中國科學院大學也成功入選了一流大學A類高校,而另一所「國字號」高校——中國海洋大學,則是與華東師範大學一同降為一流大學B類高校。在筆者看來,中國科學院大學躋身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方陣在情理之中,但中國海洋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降級則不太能理解,這兩所高校優勢特色鮮明,代表了各自領域的頂尖實力,符合「雙一流」建設的大方向。
4.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大變臉」
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方面,網曝名單可謂是「大變臉」。其中,新增了湘潭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燕山大學、深圳大學、山西大學等11所「四非」高校;有包括長安大學、東華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在內的8所首輪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無緣次輪。隨著這符合「雙一流」能上能下的動態調整的原則,但東華大學、長安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高校的「下車」,還是難以讓人接受,畢竟這些高校都有在高校圈的王牌優勢學科。
對於網曝的新一輪「雙一流」調整名單,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