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鳳翔縣「電商達人」唐曉:讓家鄉農特產搭上「電商快車」

2020-12-19 西部網

一個「80後」電商達人,一支7人的運營團隊,今年兩個多月網上銷售本地農特產品10多萬單,實現銷售收入100萬元。

這份驕人的成績單是如何取得的?8月11日,記者走進寶雞市鳳翔縣電子商務產業園一探究竟。

電商平臺責任重大 品質為王

一樓大廳,首先映入眼帘的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寄語——「電商,在農副產品的推銷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為的。」在大廳右側一間辦公室內,記者看見一位戴著眼鏡、外表幹練的女青年正端坐在電腦前,認真查看當天的訂單和發貨信息。這個人就是鳳翔縣「電商達人」——寶雞小唐家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唐曉。

「電商達人」唐曉前查看當天的訂單和發貨信息。

「這幾天,咱們這裡的青皮核桃在網上十分搶手,昨天一天就賣出2000多單,可以說是供不應求。」唐曉說,這些鮮果都是從當地農戶手裡直接收上來,經過分揀包裝,再通過公司旗下的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多個電商平臺發給客戶,青皮核桃上市短短幾天就突破了1萬單。

如何在競爭激烈的電商領域立於不敗之地,唐曉給出了她的答案:「金杯銀杯不如大家的口碑,電商平臺責任重大,品質為王。消費者看中的是商品的品質和更優的價格,我們必須做到『物美價廉』。」據了解,為了保證品質,提高本地農特產品在各大電商平臺的綜合排名,唐曉和她的運營團隊整天供銷兩頭跑,工作連軸轉,有時顧不上吃飯。從跑產品、作文案、預包裝、銷售發貨、售後服務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並且通過社區團購免去物流費用,把整個鏈條做得井井有條,也讓公司在同類銷售領域的綜合評價排名一直保持「領跑」。

據唐曉回憶,7月24日,公司抖音號上銷售了一單真空包裝的擀麵皮,六包中有一包出現少許漏氣現象,客戶反饋後,售後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對接,從確認到賠付只用了不到20分鐘時間,客戶在後臺給出了「五星」好評。唐曉深知,只有把品牌做好,才能取得消費者的青睞。

「我的根在鳳翔 就應該在這裡生根發芽」

唐曉的公司6月份入駐鳳翔縣電子商務產業園,主要銷售鳳翔當地比較有特色的農特產品,像豆花泡饃、鍋盔、醋、辣椒麵、擀麵皮,及蘋果、青皮核桃等。

鳳翔縣特色農特產品。

「咱鳳翔是個好地方,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豆花泡饃、擀麵皮、蘋果、紅薯,這些我從小就愛吃。」她說,隨著目前行業的發展趨勢,公司要儘可能將重心下移到原產地,這樣對接產品、把控品質就很方便,節省了好多人力物力,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據她介紹,返鄉後,通過這一階段的運營發現,鳳翔的豆花泡饃、擀麵皮、鍋盔等副食在網上消費者當中認可度非常高,有一天直播光豆花泡饃和鍋盔就賣出去17000多單,還有鳳翔蘋果、核桃等許多鮮果在天貓、京東、淘寶等平臺甚至有過賣斷貨的情況。

唐曉是鳳翔縣糜杆橋鎮蕭史宮村人,2015年起,她一直在西安、楊凌等地打拼,名下已有兩家公司,均在電商領域從事生鮮水果類品牌推廣、運營業務,一幹就是5年。今年,她毅然踏上返鄉之路,回到闊別十多年的家鄉,成立公司,組建電商團隊。

唐曉和她的電商團隊。

「我的根在這裡,鳳翔永遠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當問及回鄉發展的原因時,唐曉直言不諱,要在家鄉「紮根發芽」,利用自己多年積累的電商工作經驗,回鄉為鄉親們做點事情,讓他們的努力能得到更大的回報。

正如唐曉坦言:「咱鳳翔有這麼好、這麼多的資源,大多數農特產品都是本地職業農民辛勤作務的成果,品質有保障,而且像豆花泡饃、臘驢肉、蘋果、紅薯等都是原產地,供貨方便快捷,電子商務的前景是非常好的。」

讓更多人知道並愛上鳳翔農特產

回想起剛回來時還是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個人單打獨鬥的場景,幾個月幹下來,現在不但有辦公室、直播間和倉庫,而且有了自己的專業團隊。「能在這麼短時間步入正軌,取得當前的業績,離不開咱縣上的大力支持,特別要感謝郭大姐。」唐曉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她口中的郭大姐是鳳翔縣農業宣傳信息培訓中心主任郭曉紅,在公司前期農產品對接和順利入駐產業園的過程中曾給予她不少幫助。

唐曉在直播銷售豆花泡饃。

「很高興唐曉妹子能回到咱鳳翔發展,像她這樣的電商人才很難得,不但可以將咱鳳翔的東西推銷出去,還能把縣上更多有做電商意願的人帶上道。」郭曉紅一語中的。

唐曉在忙於公司業務的同時,積極參與縣上組織的電子商務培訓,通過理論和實操相結合的方式,把自己多年來積攢的電商經營毫不保留地傳授給產業園的同行和熱衷於電商運營的職業農民。

與此同時,今年,她還積極和鳳翔縣虢王鎮對接,免費為虢王紅薯做品牌推廣方案,幫助該鎮申請地標認定資質和紅薯的品質檢測報告,給鎮上100多名幹部群眾義務開展直播帶貨、電商運營等培訓。

網絡時代,誰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誰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搶佔先機。

問及未來的打算,唐曉說:「我們計劃在8月20日虢王一萬多畝紅薯大面積上市前,將『薯香虢王』這個品牌在全網叫響;另外,打造『鳳翔特產館』,做大做強直播帶貨團隊,通過線上銷售、社區團購分銷等方式,讓更多的人知道鳳翔農特產,愛上鳳翔農特產。」

懷揣夢想,紮根農村,服務鄉親,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將家鄉的優質水果和農特產品賣到全國各地,唐曉在電商逐夢的路上鏗鏘前行。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農產品銷售搭上網際網路快車,果園裡誕生電商培訓師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近年來,冷鏈物流的發展讓越來越多農產品搭上網際網路銷售快車。農產品觸網紅利讓農民眼熱,更激發了他們學習電商銷售的需求,「授之以漁」的農民電商培訓師應運而生,把最接地氣兒的電商培訓課送到農民身邊。電商培訓催生賣桃「明星」有人抱著不到一歲的嬰兒,有人牽著玩滑板車的幼童,一堂電商培訓課即將開講,趕來的村民把馬屯村村委會活動室坐得滿滿當當。
  • 崇左:名優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銷往全國
    2018年07月18日 11:55 來源:崇左新聞網-左江日報 編輯:廖志榮   ——大新縣恩城鄉發展農村電商助力扶貧工作紀實
  • 丹東農特產電商促產銷良性互動
    電商引擎讓特產賣出好價錢  東港草莓電商渠道銷售量佔比80%  「玖玖家庭農場是東港最大的草莓生產基地,而東港是我國最大的草莓生產和出口基地,『全國優質草莓生產基地』『出口草莓質量安全示範區』、地理標誌農產品……就是名聲這麼響,有一段時間草莓出口不暢,讓人頭疼的是怎麼把草莓從地頭賣出去,還要賣個好價錢?我們抓住了電商這個引擎。」東港市委書記楊乃文說道。
  • 青年創業者搭上「新電商快車」
    「新農人」廣受歡迎  「80後」河南小夥李傑2016年來到吉林省延吉市,在承包物流站時接觸到電商行業,產生了創業想法。他自學電商運營,於2019年註冊了網上店鋪,聚焦延邊朝鮮族美食產品。「我發現很少有消費者真正了解泡菜文化,我也是到了延吉才知道辣白菜原來有這麼多講究,傳統美食的線上市場很大。」李傑說。如今,他在拼多多平臺開設食品官方旗艦店,將傳統延邊泡菜進行精緻化、品牌化包裝,到了冬季銷售旺季,店鋪的辣白菜日銷可達2000單。  除了辣白菜,冷麵、石鍋等朝鮮族美食同樣走俏新電商平臺。
  • 68萬農人在閒魚「免費送」:誰是撿漏人?
    同時,閒魚免費送更是撿漏達人的必去之處。陝西西安鄠邑區蔣村鎮紅衛村的小果園主李婉歌,她免費送出的3斤秦嶺獼猴桃吸引來大量閒魚用戶,「已關注」、「儘快發貨哈」、「親,3斤有多少粒」,不少網友撿漏過後覺得獼猴桃「非常好吃」,便留言詢問「要大的怎麼買」、「買十斤怎麼付款」。
  • 陝西蘋果和獼猴桃優秀品牌 優秀電商評選結果公布,看看花落誰家?
    近日,陝西省農業廳發布了2017年陝西蘋果、獼猴桃優秀品牌優秀電商評選結果,並舉行了頒獎儀式。陝西省農業廳廳長文引學,省農業廳黨組成員、省果業局局長高武斌出席並講話。「眉縣獼猴桃」等2個品牌為2017年陝西省獼猴桃優秀區域公用品牌;陝西齊峰果業有限責任公司「齊峰緣」商標等16個品牌為陝西省獼猴桃優秀品牌;陝西齊峰果業有限責任公司等10個單位為陝西省獼猴桃優秀電商。
  • 環江特產「上網」,搭上電商快車銷往全國各地!
    2019年6月,企業開始涉足電商行業,目前在「拼多多」「京東」等網購平臺都能買到他們的產品。公司副總經理彭壯兵介紹:「我們網上賣得最火的是豬肉乾、牛肉乾、臘腸這三款產品。」目前,電商渠道銷售已經佔到該企業銷售額的70%以上。彭壯兵說,今年的出貨量較往年增長了300%。如今,每天的網上接單量在1000單至2000單左右,每月的銷售額達300萬至400萬元。
  • 祥符區瓦屋裡村胡蘿蔔拿下大訂單 搭上電商「快車」闖大城市
    如今在範村鄉瓦屋裡村,該村的胡蘿蔔也拿下了大訂單,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搭上了電商「快車」闖大城市。但是,這裡不直接針對消費者發貨,而是按照客商的要求進行包裝胡蘿蔔,然後將包裝成箱的胡蘿蔔運送到尉氏縣和西安市,那裡的客商會按照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下的單子,快遞到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
  • 湄潭縣永興鎮:「深漂族」回鄉成為「電商達人」
    在永興鎮農貿街,有一位「電商達人」,名叫田茂霞,左鄰右舍親切地叫她「田甜」。說起這位80後青年,幾年前,她還是一名「深漂族」,最終選擇回鄉創業,積極參與縣裡的電商創業培訓,進一步掌握銷售技能,通過「線上線下」銷售農產品。如今的「田甜」,搖身一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商達人」。
  • 安徽郎溪:扶貧車間搭上「電商」快車
    「我們的車間專門生產產浴簾、浴室墊等浴室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線上只要訂單發過來,我們就接單」。6月5日,在位於郎溪縣新發鎮彌馭印染加工廠扶貧車間內,車間負責人解敏一邊忙著組織工人生產浴簾,一邊對記者說。
  • 梁倩娟:用電商助力隴南鄉親圓了脫貧夢
    此次會議向世界介紹了隴南電商扶貧的鮮活案例和生動實踐。「從新聞上看到在這樣全球的會議上分享隴南的扶貧經驗時,我的心中洋溢著滿滿的自豪感!」對隴南電商扶貧取得的成績,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隴南市徽縣「隴上莊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倩娟深感驕傲。梁倩娟是隴南的助農電商達人。她的經歷也是隴南電商扶貧的一個縮影。
  • 關注|新田縣大元衝村:200畝無花果搭上電商扶貧「快車」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29日訊(通訊員 蔣軍君)近日,新田縣金陵鎮大元衝村舉行「電商扶貧,您我同行」無花果直播促銷活動,村裡的200畝無花果搭上電商扶貧快車,不僅促進了無花果的快速銷售,而且對無花果的宣傳推介起到了重要作用,進一步打響了無花果品牌。
  • 陝西佛坪蜂蜜搭上電商快車 帶動全縣28%貧困戶養蜂!
    (央視財經《厲害了我的國》)從今天起,我們的中國電商扶貧行動開始了,當電商遇見扶貧,從此土特產有了新出路。今天我們向大家推介陝西佛坪土蜂蜜。大家好,我是陝西省佛坪縣縣長馮永清。 佛坪縣位於大秦嶺南麓腹地,是陝西省生態建設強縣。
  • 搭乘「直播電商」快車,2020川貨電商節德陽、達州分會場活動來了
    12月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商務廳獲悉,德陽、達州分會場將於12月5日同時啟動,數百餘種「德陽造」商品集中促銷,達州、巴中、廣元三地「尖貨」齊聚達州,以「直播電商+」新業態新模式為引領,加快推動直播、短視頻、社交等新型消費擴容提質,積極推進線上線下融合消費雙向提速。
  • 黃土高原上的電商「大拿」
    他通過電商銷售家鄉農產品,今年年銷售額已經超過200萬元,被當地老百姓稱為「郭大拿」,並成為「2020中國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  家住山西臨汾市古縣五馬嶺村的郭朋朋2011年開始嘗試通過網際網路銷售家鄉的優質核桃,但起步並不容易,直到2012年,才迎來了自己電商生涯的第一筆訂單。隨著訂單的增多,郭朋朋對產品的質量把控更加嚴格,服務也更加到位。
  • 創在泉州系列|劉順理:搭乘「電商快車」的「蘭二代」
    而就有這麼一位90後,卻能將蘭花的栽培、選種、品鑑、養護等全流程,信手拈來,如數家珍,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還運用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抓住電商蓬勃發展的「風口」,充分發揮家鄉南靖作為「蘭花之鄉」的源頭優勢,為蘭農開拓電商銷售新渠道,把蘭花「嫁」到了全國各地,成為了少數的90後「鄉村振興帶頭人」之一。   他就是泉州師範學院畢業、劉閣蘭花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順理。
  • 電商帶頭人|生於確山,長於確山;盡心盡力,服務家鄉——王春雪
    這裡的光榮歷史記載了先輩們活動的足跡,也根深蒂固地影響並感染著我們這些不屈、勤奮、樸實、精幹的竹溝人,王春雪為了心中這些執著的愛和對家鄉的濃濃鄉情,做起了特產專賣,不斷地利用各種途逕往外推銷,讓更多的人了解竹溝特產,了解這些山裡的珍品。為了讓更多的人更健康的享受生活,她想到了種植這些山珍野菜。
  • 賈生虎:電商打開了命運的另一扇窗
    記者 牛新建 通訊員 楊麗君在甘肅隴南康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身患佝僂病、行動不便的賈生虎正在自己的工位上忙碌著,他專注地盯著電腦屏幕,淘寶上「叮咚叮咚」的提示音不斷。當時,隴南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運營人員看他有網購經驗,就和鎮政府電商專幹商量,報請領導同意後招為學員,幫忙運營。2016年7月,在鎮政府的關心下,他來到鎮電商服務中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學習,開起了淘寶小店「百鄉緣」,搭上了電商發展的快車。
  • 【新春走基層】電商「村播」助力小康路 溫州文成農產品上「雲端」
    一周來,溫州文成以每天一場助農直播的頻率,在騰訊直播平臺陸續把糯米山藥、蜂蜜、高山生態大米等特色農產品推上「雲端」,網紅主播、本地農民、農企老闆先後出鏡吆喝,讓全國各地的客戶近距離感受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  近日,記者走進文成的直播地點,現場感受這一場場農民致富奔小康的「網紅直播」。
  • 漳州「95後」小夥:讓平和柚子搭上電商快車
    如今,他有了更大的夢想—— 讓平和柚子搭上電商快車 研究電商三年多 三月突破三千萬 回到老家後,陳宗佑經過思考,認為家裡的生意必然要走線下和線上兩條路。父親打拼數十年,線下渠道已經很完善,他決定研究線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