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主要敏感期

2020-12-25 騰訊網

什麼是敏感期

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連續相接短暫的時間裡,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在這期間內,對某一種知識或技巧有著非常感覺。敏感期的出現使孩子對環境中的某個層面有強烈的興趣,幾乎掩蓋了其它層面,並且在這期間的孩子會出現大量的、有意識性的活動。在敏感期內施教,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

敏感期很短暫,並且在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對一種特定的知識或技能感興趣,然後經過這個時期就會消失,不會再出現在同一個時期對相同的興趣點有同樣強烈的興趣感。

敏感期來臨時,要有相應的活動來搭配或培養他們,使得這種能力真正的發展起來。例如:繪畫如果繪畫敏感期到來時,孩子喜歡用鉛筆塗塗抹抹,但大多數大人會從潔淨的角度出發,不讓他們亂塗抹,阻止他們。但如果過了這個時期,讓他畫也沒什麼興趣了。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範圍內,他會只對環境中的某一項特質專心,會拒絕接受其他特徵的事物;他還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重複,直到突然爆發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

下面,我們就細數一下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敏感期。

說明:每個孩子的發育狀況不同,敏感期時間會有所差異,但是如果家庭環境比較寬鬆,沒有壓抑或者特殊經歷的孩子通常會在這個年齡階段內。

01

光感的敏感期(0~3個月)

特點:剛出生的寶寶對光感非常敏感,這時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晚上要關燈睡覺,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

建議:可以給寶寶多看黑白圖,可樂出生前3個月每次看到黑白方格圖都會非常開心地笑。

應對方法:準備黑白卡。

a。看(20-30cm,3個月以內)

b豐富環境顏色布置(紅、黃、藍、綠)

做視覺追蹤練習

d。讓寶寶看到豐富表情,並伴隨歡樂的聲音。

02

味覺發育的敏感期(4~7個月)

特點:寶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覺到甜、鹹、酸等味覺。

建議:添加輔食的開始,一定要注意飲食的清單,保護好寶寶味覺的敏感程度。

應對方法:可以選擇單一味道的讓孩子練習,如:鹽、糖等

03

口腔的敏感期(4~12個月最為明顯)

特點:這時寶寶喜歡吃手,他在用口進行嘗試、感覺,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認識世界

建議:請媽媽們給寶寶口腔發育的機會,讓寶寶吃個夠,不要無情的把寶寶的手從他嘴裡拿開。

應對方法:給寶寶勤剪指甲,勤擦手;準備乾淨的可以咬的玩具:收走危險的小零件,注意安全;咬人時立刻抱走。

口的敏感期沒有得到滿足會出現:1搶別人的食物2隨意拿別人的東西3注意在食物上無法學習。

04

手臂發育的敏感期(6~12個月)

特點:這個時候孩子喜歡扔東西,這是最早的手眼協調發育的標準。

建議:請看護者不要管制寶寶這個行為,讓他扔個夠記得可樂7個月時,每次吃粥時我要準備幾十個毛絨玩具給他扔,他扔完了我就撿回來給他重新扔

應對方法:提供能讓寶寶抓捏的乾淨的事物(最喜歡粘稠,軟的);收起危險的小零件(大頭針等);不怕麻煩讓寶寶自己吃飯,體會吃飯的樂趣;理解寶寶的行為,耐心陪伴。

05

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

特點:喜歡扶、站、努力行走。

建議: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是活潑好動的時期,此時給予他充分的空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他熟悉更多的肢體動作,和他一起做許多遊戲運動,使各種肌肉得到訓練,增進親子關係,並且還能使左右腦均衡發展。在動作敏感期,精細動作的訓練不僅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還可以增長智力。

應對方法:拒絕學步車,給予安全指導,默默保護。

06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

特點: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圍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他常常會做出一些我們不理解的細小動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葉子不停地往花盆裡插,或是擺弄著花手絹怎麼看也不煩,我們不明白的他們卻能從中看到更多的奧秘。

建議:此時期正是我們培養孩子對事物學會觀察入微的好時機,帶著疑問和想法去認知世界,再好不過。

應對方式:尊重孩子的選擇,但要避免危險物品,這樣有助於孩子對事物追求的好奇心

07

語言敏感期(1.5歲-2.5歲)

特點:語言的啟蒙始終伴隨著嬰幼兒,甚至是胎兒期。對著胎兒說話,嬰兒的咿咿呀呀學語就開始語言敏感期。

建議:大自然賦予了孩子這種能力,從觀看爸爸媽媽說話的口型直到突然開口說話,這個過程就是語言敏感期積攢的力量。有些孩子說話晚,如果不是病症,那麼就有可能是環境的影響所至,不管他會不會說話,我們都要不斷給他注入「養分」,多和他說話、講故事,當他需要表達自我感受時,自然就開口說話了。同樣,良好的語言教育會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增強,學會與人交往。

08

自我意識的敏感期(1歲6個月-3歲)

特點:區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主要表現:從開始說「我的」到開始說「不」到開始打人、再到模仿他人,漸漸地孩子們有了自我意識,這時的孩子出現的最多的現象是劃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時通過說「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覺,我說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發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孩子們的表現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出現的年齡2-3歲。

建議:當孩子打人咬人的時候,我們只需制止孩子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打S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去譴,也不要去說教,因為那和粗野的行為是不同的,我們就讓孩子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使用他的自我吧。

注意事項:不要和孩子較真,這是一個孩子形成自我的過程。自我意識是我認為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因為我們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未來是不是很強大,這樣一個強大的能力,首先就來自自我意識的形成的敏感期。所以保證這個自我意識形成的敏感期,就等於保證了這個孩子未來人格的強大、人格的和諧和未來在社會上立足的這樣一個能力。

應對方法:說「不是,區分是真的不願意,還是僅僅是口頭上的;不和寶寶對著幹;遇到尷尬的情況,學會變通的化解;不要去譴責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例子:特別不願意分享玩具、甚至搶別人的玩具,這不是自私的表現,「我」這個概念的形成

09

社會規範敏感期(2歲半-4歲)

特點:開始喜歡結交朋友,喜歡參與群體活動,這就說明孩子進入了社會規範的敏感期。社會規範敏感期的教養有助於孩子學會遵守社會規則、生活規範,以及日常禮節,抓住時機教養,有利於將來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輕鬆交往。

建議:和更多的孩子接觸。一般2歲半的孩子家長就可以準備入園了,幼兒園可以提供良好的交友環境

10

空間的敏感期(3-4歲)

特點:喜歡壘高高、三維、鑽箱子、等

建議:可以多提供類似的玩具,同時可以在這個機會學習各種幾何圖形,對日後學習幾何學奠定興趣基礎。

應對方法: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感,要有承受危險的心理;不要過多嘮叨;不要把危險說給寶寶聽,會破壞寶寶自我保護的能力;不要過多限制,不要寶寶剛搖晃幾下就上去扶住他,提供幾米多的保護區;提供可以扔的東西,和寶寶捉迷藏,搭積木。

11

色彩敏感期(3-4歲)

特點:開始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開始在生活中不斷尋找不同的色彩。人類認知的發展正是從感覺訓練開始的

建議:給孩子提供多彩的顏料,及相關書籍,如繪本《小黃和小藍》,為日後繪畫興趣奠定基礎

12

邏輯思維敏感期(3-4歲)

特點:不斷追問「為什麼?」「天為什麼黑了?」「為什麼會下雨?」「小朋友為什麼要上幼兒園?」等等。這些間題總是讓家長感到應接不暇,可是孩子卻不管不顧地打破沙鍋問到底。當我們一次次地繪孩f解答時,孩子開始出現了邏輯思維。孩子正是通過這樣一問一答,在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也發展了思維能力。

建議:保護好孩子這份珍貴的好奇心,如果家長不能回答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時家裡有套自科全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時認知的速度是事倍功半的。

13

剪、貼、塗等等動手敏感期(3-4歲)

特點:孩子從這時開始真正有意識地使用工具,這又是大多數孩子建構專注品格的最好機會。無論在教室裡還是家裡,只要有充分的材料,孩子們都非常樂意選擇剪、貼、塗等等這些工作。從身體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孩子訓練小手肌肉和手眼協調的一項重要工作。

建議: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並勁量不要打擾專心工作的孩子。

14

藏、佔有敏感期(3-4歲)

特點:開始強烈地感覺佔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孩子只有在完全的擁有物質並可以自由支配時,才可能去探索物質背後的精神,才可能超越於對物質的佔有。而當這些物品的所有權完全屬於孩子自己時,交換就開始了。與此同時,也就拉開了人際關係的序幕。

執拗的敏感期(3歲-4歲)

特點:3歲至4歲的幼兒進入執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歲就提前進入這一敏感期。表現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脾氣,哭,鬧。這時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照,也要學會一些安撫的技巧

兒毫執拗的敏感期,可能來源於秩序感。在建構秩序感這一特殊品質時,兒童的過分需求常常被認為是「任性」和「胡鬧」,但我們覺得,用「執拗」這一概念來得更準確一些。兒童在這一時期常常難以變通,有時會到難以理喻的地步。我們並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們確切知道,兒童的心理活動一定是有秩序的,當他沒有超越這種秩序時,就會嚴格地執行它。

建議:解決兒童的執拗問題,一是要理解,二是要變通,三是要成功。

理解不是特別難,但變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變通得好,才能成功解決問題,才有隨之而來的快樂。

怎樣掌握變通的技巧是我們一直研究的課題。

要注意的是,幼兒對秩序的要求起初並未達到執拗的程度,一開始他會不安、哭鬧,隨著自我的逐漸形成,他將這一秩序上升到意識層面,才開始變得執拗、不妥協。

應對方法:

A、場所變更:耐心幫助寶寶認識和適應新環境,聲音悅耳輕柔,可介紹新朋友或新玩具,同時建立新的小秩序,如果發生改變需要提前和寶寶說

B、順序變更:不要武斷地為寶寶的行為下定義,是我們破壞了秩序,學會傾聽寶寶內心的想法。

C、所有物變更:順應寶寶的秩序,除非你的秩序感很強,可以建立讓大家都能遵守的秩序。

D、約定變更:不要輕易許諾,一旦承諾必須實現,3歲前,寶寶對父母的信任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事項內容,如果多次出現約定的事情不能實現,會使寶寶與父母之間產生不信任感。

E、習慣變更:當寶寶的想法與我們不一樣的時候,我們要「蹲下來」,成為寶寶的夥伴,這樣才能理解他的行為。

F、家長需要放慢速度,注意觀察和傾聽孩子

G、已經發生的事情允許寶寶發情緒釋放出來,讓寶寶學會接納已經發生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31個敏感期
    在動作敏感期,精細動作的訓練不僅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還可以增長智力。6.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1歲半-4歲特點: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圍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箇中奧秘。語言敏感期 1歲半-2歲半特點:語言的啟蒙始終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的咿咿呀呀學語就開始了語言敏感期。建議:我們都要不斷給孩子注入「養分」,多和他說話、講故事,當他需要表達自我感受時,自然就開口說話了。同樣,良好的語言教育會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增強,學會與人交往。
  • 微青心‖關於孩子成長中的31個敏感期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本期「微青心」小課堂關於孩子成長中的二戰時,一位士兵迷失在東南亞森林中,與世隔絕了20多年。獲救之後,雖然語言有障礙,但很快就恢復了正常。這是敏感期的兩個經典案例,狼女因為錯過了成長敏感期而終身無法逆轉心智,而士兵因為沒有錯過敏感期,能很快回歸人類社會。
  • 敏感期,就是孩子能力成長的關鍵期
    那就是孩子的某一個敏感期來了。在蒙特梭利《童年的秘密》中有這樣一段描述:荷蘭科學家雨果·德佛裡斯在動物身上發現了這些敏感期,在我們的蒙特梭利學校裡,我們發現在兒童身上也有這種敏感期,並且可以應用於教學上。德佛裡斯最早是在昆蟲身上發現這些敏感期的,最好理解的例子就是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蝴蝶本能地把卵產在樹枝交錯形成的角落裡的隱蔽之處,那裡既安全又能遮蔽風雨。
  • 兒童成長過程的31個敏感期及對應訓練方法,趕緊收藏
    吃手、扔東西、不停問問題……細心的家長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其實,這是孩子的敏感期到了!但是生活中,很多家長可能會忽略這段時間,甚至從負面去抑制孩子的發展,從而錯過了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重要的一環,令人惋惜。
  • 讓媽媽崩潰的敏感期,是孩子成長的最佳時期
    很多人應該聽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敏感期」這個概念,敏感期為什麼那麼重要,敏感期到底是怎麼回事,孩子到了敏感期家長該怎麼辦,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從以上幾方面介紹敏感期的相關知識。一、狼孩的事例告訴我們,錯過敏感期後果很嚴重1920年,在印度狼窩裡發現了一個狼孩,取名叫卡瑪拉,被發現時她已經8歲了,在狼窩裡生活了8年。
  • 如果錯過孩子成長的「黃金敏感期」,就是家長重大的失職
    甚至產生了有家長給孩子報十幾個興趣班的亂象,所以學習真的是越早越好嘛?真的能建立優勢嘛?其實並非如此,如果你掌握了孩子的黃金敏感期就知道,這樣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範圍內,他會只對環境中的某一項特質專心,而拒絕接受其他特徵的事物
  • 《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100個真實案例破解敏感期孩子內心秘密
    發現孩子的成長奧秘,「對症下藥」平息親子矛盾兒童敏感期界定:敏感期是指孩子在0-6歲期間的某些階段,會由於內在發展的需要對外在的刺激而感到敏感,從而努力從環境中吸收、學習,以滿足成長需要。關注兒童敏感期:孩子會在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智力會迅速發育,快速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時擁有很強的安全感,對自己也很有信心,關注敏感期,正確引導。了解到以上行為,就不難理解孩子各個階段會出現的特定行為了,也讓我們家長在親子教育過程中有了參考指南。
  • 長壽區天之驕子幼兒園——關於兒童成長過程中的22個敏感期,你get到了嗎?
    這個階段就叫做「敏感期」。很多時候我們會對孩子們表現出來各種蠻不講理、語出驚人的行為感到不解,其實那是孩子進入了「敏感期」的表現。9.延續秩序的敏感期特點:從2歲半左右開始,孩子開始有非常強的秩序感,用過的玩具要歸位,毛巾一定要放整齊。
  • 《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全面了解敏感期,做懂孩子的優質父母
    現在擺在我面前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孩子進入敏感期,我該怎麼做?發展心理學大師羅伯特 S.費爾德曼在《兒童發展心理學:費爾德曼帶你開啟孩子的成長之旅》一書中介紹:敏感期是一段特殊的,但有一定時間限制時期。在敏感期,有機體對環境中某些特定類型的刺激非常易感。一個敏感期代表的是某些特定能力出現的最佳時期,而且兒童對環境刺激特別敏感。
  • 如何完成敏感期的成長
    第三類是成長中的各類非正常性的狀態。養育孩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孩子的成長關係到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父母教養和成熟度、經濟收入、生命基因等等方面的影響,為了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我在上節課講了敏感期成長的條件,我想在這裡再次詳細闡述一下可能對你會更有幫助。怎麼才能保證兒童這種敏感性持久的發展出來,不被遏制不被錯過呢?這裡邊最重要的是敏感期發展的條件,想讓敏感期得到充分的發展有四個條件,一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規則,最後一個是平等。
  • 若想提高孩子的心智水平,請重視成長中的12個「敏感期」!
    當時我也沒說什麼,只是送了她一本關於「兒童敏感期成長」方面的書。後來,她才知道,當時的做法有多麼的錯誤。因為孩子的那些表現,正說明孩子處於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而媽媽的做法,不僅傷害了孩子,也錯過了訓練孩子專注力和觀察力的最佳時期。什麼是孩子的「敏感期」?
  • 孩子3個「成長敏感期」,家長抓住了,孩子將來更出色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敏感期。敏感力產生時,孩子的內心會有一股無法遏制的動力,驅使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內在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股動力才會消失。蒙臺梭利稱這段時期為「敏感期」,有引起教育家則稱為學習的關鍵期或教育的關鍵期。
  • 抓住這些「敏感期」,事半功倍地幫孩子快速成長!
    我們就讓孩子在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去使用孩子的自我,不要和孩子較勁,這是一個孩子形成自我的過程,自我意識是所有敏感期裡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孩子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就源於自我意識形成的敏感期建議讓孩子和更多的孩子接觸,孩子3歲入園,幼兒園會提供很好的交友環境。孩子在和小朋友在玩耍過程中不免會出現一些小摩擦,家長不要過於在意,因為這正是他們開始探索交朋友的敏感期。
  • 抓住0~6歲孩子5大敏感期,成長路上父母不迷茫,孩子更聰明!
    敏感期這個詞大家並不陌生,經常聽到,可是怎樣把握孩子敏感期的成長,助孩子一臂之力,讓孩子更聰明呢?看到一個小故事,讓我心生悲哀,又強烈感受到孩子敏感期教育的重要性。「試想,如果在孩子的成長敏感關鍵期,父母加以科學引導訓練,孩子身體的各個器官將會發育良好,是一種理想的成長狀態。不給孩子留下成長的遺憾,因為欠缺的總是會在某一個階段補回來。孩子成長的敏感期都在哪些階段,如何訓練呢?
  • 6歲前,家長要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敏感期」
    兒童的敏感期,最早是由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孩子出生之後到6歲,身體會出現一連串的成長敏感期現象,以提供內在感覺統合發展的需求,完善自身的各項能力。6歲之前才是人類生命發展的重要基礎建設時期,6歲之前的敏感期表現將影響到6歲之後,甚至是影響個人一輩子的能力、習慣與心理情感。
  • 【樂洋洋幼兒園】3-6歲兒童成長過程中的22個敏感期,家長老師都應該了解!
    在一問一答中,孩子逐漸出現了邏輯思維。9.延續秩序的敏感期從2歲半左右開始,孩子開始有非常強的秩序感,用過的玩具要歸位,毛巾一定要放整齊。10.交換物品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非常喜歡一對一交換東西,完全不在乎東西的價值是否對等。
  • 孩子成長路上的3個敏感期,爸爸媽媽都知道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的歷程。從呀呀學語的兒童,到風華正茂的中學生,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和心理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也有所謂的敏感期。孩子成長路上的3個敏感期,爸爸媽媽都知道嗎?什麼是敏感期呢?敏感期是指孩子在連續相接短暫的時間裡,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
  • 孩子的這幾個敏感期,都是成長的「飛躍點」
    ,有的敏感期因為孩子年齡已大而不再出現,但有的敏感期卻總要出現,如口腔敏感期。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在規矩中的變通。(2~4歲)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讓廣大父母心塞煩躁的,相信一定是孩子間歇性發作的無理取鬧、耍脾氣。
  • 孩子智能發展的九大敏感期,家長掌握好讓孩子成長道路上少走彎路
    很多家長知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智力水平高速發展的幾個階段,但到底什麼階段孩子的哪個智能水平是敏感期,有幾個比較明顯的階段?大多數家長都會很迷茫,在這裡我給大家統一解答一下,如果大家覺得解釋的還不錯,文後給個贊,希望能關注,您的關注是我在頭條紅海期能夠堅持下去的理由和動力,謝謝。
  • 蒙臺梭利:0-6歲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你抓住幾個?
    蒙臺梭利的教育方法以兒童為中心,尊重孩子成長步調。採取尊重孩子內在需求的方式,讓孩子適時、適性地成長,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但卻會在某一時間以爆發的力量彰顯出孩子內在心智的成長。她所創立的、獨特的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先進國家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