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0-6歲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你抓住幾個?

2020-12-27 全職寶媽曉曉

瑪麗婭·蒙臺梭利是義大利第一位女博士,女權主義者,也是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

蒙臺梭利的教育方法以兒童為中心,尊重孩子成長步調。採取尊重孩子內在需求的方式,讓孩子適時、適性地成長,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但卻會在某一時間以爆發的力量彰顯出孩子內在心智的成長。

她所創立的、獨特的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先進國家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發展。為西方工業化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幾代優秀的人才基礎。

《西方教育史》稱她是二十世紀贏得歐洲和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科學與進步的教育家。

敏感期對孩子的重要性

蒙臺梭利認為,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發展節律,教育要與兒童發展的敏感期吻合。

蒙臺梭利提表示,在兒童發展過程中有一些特殊的敏感性。某一成長時期出現的特定敏感性對應相應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兒童心理發展中的特定時期,它賦予兒童心靈生長的神奇力量,發展迅速而又自然,而敏感期又是暫時的,錯過敏感期將會招致不良後果。

「如果兒童在敏感期遭遇阻礙就無法正常發育,其心志就會紊亂甚至扭曲。」

兒童的內在敏感性能幫助他們從複雜的環境中選擇對自己生長適宜的和必不可少的東西,這種敏感期與生長現象密切聯繫,不同的階段對應不同的敏感期。

通俗解釋就是: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後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亦不彰顯。

根據蒙臺梭利對兒童敏感期的研究,在《童年的秘密》中主要提到了以下敏感期,看看你都抓住了嗎?

1、秩序敏感期(2-4歲)孩子 剛開始有自我意識,是需要有一個有秩序的環境去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的。所以一旦孩子熟悉的環境有所改變,他就會無所適從,有害怕、哭泣、發脾氣情緒。

例如。吃飯的時候必須誰先坐下,爸爸的鞋子一定要放在媽媽的鞋子左邊等,如果打亂了他認為正確的順序,肯定就免不了要鬧一場了。

當孩子處在是秩序敏感期當中,滿足孩子的秩序要求,是對孩子的成長有重大意義的。

一件事情有秩序,也就是有規律可循,這是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起來邏輯感的;遵循秩序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對孩子的性格、品德方面的培養都是有好處的;當孩子處在一個良好的秩序中,是可以幫助孩子獨立自理,建立自信的。

所以當孩子處在秩序敏感期,家長要做就是學會接受孩子的固執,允許孩子不按照自己步調走,當然,前提是需求合理;

如果不合理,就採用引導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覺得,我不應該這樣做,而是那樣去做,可以通過繪本去引導孩子,因為繪本主人公和孩子年齡相仿,孩子很容易產生共鳴。

畢竟生活中很多的習慣,比如擺放碗筷、進門換鞋、玩具歸位等好習慣都是需要培養的,這些基本的規則和意識通過秩序敏感期的強化,成為內在的行為模式,讓孩子受益一生。

2、語言敏感期(0-3歲)

0-3歲這個語言敏感期又分為前語言期(0-1歲)和語言期(1-3歲)

前語言期在蒙特梭利《生命重要的前三年》一書中,提到孩子在胎兒時期約6-7個月左右,耳朵已經發展完成,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能從媽媽對其哭聲的回應中,慢慢建立自己的溝通模式,進入前語言期階段。

所以說,即使孩子不回應,也要和孩子多說話,這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1-3歲語言期,在1歲的時候,孩子就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詞彙了,但是表達還不是很準確,例如孩子說「媽媽走」,這句話可以是「媽媽,離開這裡」、「媽媽回家」或「媽媽,去散步」等不同的意思。

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回應孩子:「寶寶要回家」,那麼孩子想要回家的時候就會用「要回家」這樣更準確的詞來表達。

2歲的時候正是孩子好奇的時候,經常會問「這是什麼?」那大人完全可以直接告訴孩子這是什麼,不要用疊詞,也不要用簡化,因為孩子的的世界裡,是沒有所謂難與易之分的,不要用大人的思維去想,只要多會重複幾遍,複雜的名詞孩子是一樣可以記住的。

3歲的時候孩子就進入了「語言爆發期」,不但會自言自語,也特別會模仿成人說話。因為自我意識的發育,生活經驗越來越豐富了,動詞、形容詞的使用也都很正確,這個時候就可以多給孩子講故事、看圖書、聽廣播等。

選擇經常重複相同的詞語、語句或者是童謠,從小有閱讀習慣的寶寶,詞彙量更豐富,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也都會更強。

3、細小事物敏感期(1.5-4歲)

在這期間,孩子注意力很容易被細小的物體吸引。一顆綠豆大小的石頭粒,一根短短的小線頭,一片指甲蓋大小的小紙屑,牆上的一個小洞。

這個過程,也正是發展孩子的觸覺和視覺能力的時候。

所以家長不要大驚小怪,認為自己家的孩子太內向,也不要打斷孩子,而是耐心陪伴,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觀察和思考,畢竟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提升的。

相關焦點

  • 如何事半功倍助力孩子成長?順勢而為,抓住0~6歲兒童敏感期
    李芷怡《0~6歲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寫道:「兒童敏感期是指0-6歲兒童在成長中,因內在成長的需要,會在特定的時間段吸收環境中有利於自己成長的因素,並不斷重複練習。每順利度過一個敏感期,兒童的心智水平就會上升一個層次。」
  • 孩子3個「成長敏感期」,家長抓住了,孩子將來更出色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敏感期。敏感力產生時,孩子的內心會有一股無法遏制的動力,驅使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內在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股動力才會消失。蒙臺梭利稱這段時期為「敏感期」,有引起教育家則稱為學習的關鍵期或教育的關鍵期。
  • 蒙臺梭利:0-6歲是捕捉兒童的敏感期,三個原則,助媽媽輕鬆帶娃
    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當敏感力在孩子內心產生的時候,就會出現一種動力,驅使孩子在某種特定事物和學習的熱情中會產生一股無法遏止的動力,並不厭煩的重複,直到下一個敏感期的到來。0-6歲是捕捉兒童的敏感期,三個原則,助媽媽輕鬆帶娃什麼叫做敏感期?所謂敏感期就是指孩子在0-6歲的時候,是發自孩子內心的需求,在特定的時間內,孩子會對某個事情感興趣,甚至還表現出熾熱的狀態,直到內心得到滿足,敏感期下降,這個動力才會消失。
  • 6歲前,家長要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敏感期」
    兒童的敏感期,最早是由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孩子出生之後到6歲,身體會出現一連串的成長敏感期現象,以提供內在感覺統合發展的需求,完善自身的各項能力。6歲之前才是人類生命發展的重要基礎建設時期,6歲之前的敏感期表現將影響到6歲之後,甚至是影響個人一輩子的能力、習慣與心理情感。
  • 蒙臺梭利:0-6歲是捕捉兒童的敏感期,三個原則,助媽媽輕鬆帶娃
    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敏感力在孩子內心產生的時候,就會出現一種動力,驅使孩子在某種特定事物和學習的熱情中會產生一股無法遏止的動力,並不厭煩的重複,直到下一個敏感期的到來。所謂敏感期就是指孩子在0-6歲的時候,是發自孩子內心的需求,在特定的時間內,孩子會對某個事情感興趣,甚至還表現出熾熱的狀態,直到內心得到滿足,敏感期下降,這個動力才會消失。而且處在敏感期的孩子,還具備一種神奇的力量,孩子的內心無時無刻都是上演一場戲劇,他們把自己的世界當成舞臺。這就叫做敏感期。
  • 《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全面了解敏感期,做懂孩子的優質父母
    現在擺在我面前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孩子進入敏感期,我該怎麼做?發展心理學大師羅伯特 S.費爾德曼在《兒童發展心理學:費爾德曼帶你開啟孩子的成長之旅》一書中介紹:敏感期是一段特殊的,但有一定時間限制時期。在敏感期,有機體對環境中某些特定類型的刺激非常易感。一個敏感期代表的是某些特定能力出現的最佳時期,而且兒童對環境刺激特別敏感。
  • 帶孩子累,0-6歲孩子的敏感期,你知道幾個?
    你是否為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感到苦惱?抓起什麼都往嘴裡塞,貼畫,積木,毛絨玩具統統放嘴裡吃。吃飯時給他半個饅頭讓他自己吃,他卻偏偏不要,眼睛盯著桌子上那整個的饅頭張羅著要去抓,直到你給了他整個的才滿意。他不停的抓人打人,嘴裡一個念勁兒地念叨著不,不,不。
  • 0-6歲,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有這6個敏感期,家長最好別忽略了
    文 |有趣育兒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一個愛鑽牛角尖的階段,這就是孩子敏感期的表現,在0-6歲孩子發育中,有6個階段的敏感期,家長一定要注意,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 人生最重要的26個敏感期都在0-6歲,一旦錯過就不在
    0-6歲是孩子性格和心理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引導和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可是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這些,甚至誤解孩子的行為,導致孩子錯過了最佳的成長敏感期。從圖中我們可以得知,孩子成長的敏感期,幾乎全部在0-6歲這個階段就完成了,足以見得0-6歲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多重要,千萬不要等到孩子的習慣、性格都已經養成了才開始教育孩子。
  • 6歲前這4個敏感期,父母若能抓住,孩子上學後學習更省心
    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捕捉兒童的敏感期》我有了孩子以後,最深的感受就是,3歲前擔心的是孩子吃不吃得飽、睡不睡得好。
  • 寓教於樂很重要,家長抓住「遊戲敏感期」,挖掘0-6歲孩子的潛力
    文 | 小允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0-6歲進入了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在這個階段,通過一些感官遊戲可以發掘孩子的潛力,所以這個時期也是孩子的遊戲敏感期。我回應道:「教育其實不用時刻緊張,寓教於樂才是王道,我們平時給予孩子一定要有遊戲時間,抓住孩子的「遊戲敏感期」,讓孩子發揮本應的潛能。」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就應該學習,不能有任何娛樂項目,殊不知這樣會錯過孩子的遊戲敏感期,對於孩子來說,遊戲敏感期是成長的關鍵時期。
  • 高大上的蒙臺梭利核心教育揭秘:抓住敏感期,訓練孩子感官思維
    一個月四五千,說什麼蒙臺梭利教育,不是忽悠人吧?」前兩天大姨帶著她家孫子來家裡玩,恰好和表妹談到孩子上幼兒園該怎麼教育的話題,引發了表妹的一番抱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一個二三線的小城市,幼兒園的收費標準相比一線城市來說要低很多。她乍一聽,幼兒園一個月的收費高達5000元,有些不可思議,覺得幼兒園是在坑人。
  • 孩子6歲前這幾個敏感期,一定要抓住哦~
    最近這幾年,「兒童敏感期」這個詞大熱,你對它了解多少呢?什麼是兒童敏感期?它是由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女士,指的是孩子成長中不斷出現的一系列本能感覺。孩子處於敏感期時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具有非常強烈的探索熱情和超強的吸納能力。這個時候如果咱們家長能施教得當,那麼必然事半功倍,促使孩子的能力發展蹭蹭蹭↑↑↑在孩子3歲前,雖說有30多個敏感期,但重要性可不一樣。今天給大家重點說說其中需要大家重點關注的5個。
  • 孩子6歲前經歷的這5個敏感期,家長及時抓住,孩子越玩越聰明
    孩子從出生之後、到學會說話、走路、吃飯、寫字、閱讀,其實也就是6年的時間。那麼之所以會在6年之內從零開始學會這麼多這麼多,適應這麼複雜的社會,就是因為存在「敏感期」的緣故。,在某一段時間會非常的熱愛,家長抓住這個時間,就會孩子的成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更聰明。
  • 幼兒教育家:在六歲之前,抓住五個敏感期,孩子將來多半雙商高
    尤其在孩子六歲之前,父母若是能抓住這五個重要的敏感期,孩子將來多半雙商高!一、0-6歲的感官敏感期我聽過的,我忘記了。我看過的,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蒙臺梭利在孩子的生命之初,沒有語言的時候,他們使用感官去和這個世界建立聯繫,孩子通過用嘴嘗、用手觸摸、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去認識自己和世界。你會發現你對一個百天的孩子,笑著去說話他也會衝你微笑;但你生氣地對白天孩子去說話,就算是誇獎的詞彙,孩子卻表現出哭鬧和不安。
  • 蒙臺梭利:聰明的父母,知道孩子的9大敏感期,巧用方法更省心
    在蒙臺梭利教育理念下的幼兒園,教室內井然有序地分成四個自主學習區:體育練習、感官教育、知識教育、日常生活教育。如果把握好這9個時間段,能夠讓孩子的成長更加省心。2.0-6歲的語言敏感期語言敏感期從0歲就已經開始,不要覺得孩子會說話了才有語言
  • 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抓住敏感期(一),了解敏感期
    蒙臺梭利提出,幼兒依靠敏感期及吸收性心智,獲得智能及情緒的發展。所謂敏感期,指的是幼兒在不同階段對不同的事物具有特殊的敏感,同時在該階段表現出持續的專注。所以,在口腔敏感期,及時給幼兒添加輔食,增加幼兒咬、啃、咀嚼的體驗和嘗試,滿足幼兒口腔敏感期的探索需求,那麼孩子長大之後就不會挑食、不會咬人。6、即使在敏感期,如果沒有正確的環境,沒有給予正確的輔助,那麼該敏感期的體驗和感受將會被錯過,幼兒會失去在這個時期內,該能力的獲得。
  • 師說頻道 | 時光一去不復返,抓住孩子第二語言敏感期
    因此孩子同時也進入了書寫敏感期,書寫是精確表達語言的交流方式。(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家裡到處都留下他們的筆跡)5-6歲,閱讀敏感期,當孩子能用「手」書寫表達,就開始對詞語充滿了求知慾,這個階段孩子對詞語的探求熱情似火,即使在外面散步,他們總是會抓住你停下來讀商店的招牌或廣告。
  • 善用感官敏感期,抓住孩子發展關鍵點,蒙臺梭利教育在家就能操作
    一個月四五千,說什麼蒙臺梭利教育,不是忽悠人吧?」前兩天大姨帶著她家孫子來家裡玩,恰好和表妹談到孩子上幼兒園該怎麼教育的話題,引發了表妹的一番抱怨。 我們所處的位置是一個二三線的小城市,幼兒園的收費標準相比一線城市來說要低很多。她乍一聽,幼兒園一個月的收費高達5000元,有些不可思議,覺得幼兒園是在坑人。
  • 聰明的父母,抓住孩子的8個敏感期,能讓孩子更優秀
    1、(0-6歲)語言敏感期語言敏感時期,寶寶對家長說話非常感興趣,隨著他們年紀增長,也會嘗試跟著牙牙學語。 這個敏感期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家長如果聽到一些機構或者早教鼓吹,要抓住寶寶2-3歲這個階段的關鍵期,心裡要明白,這個時期,不單單只是2-3歲,而是可以持續到6歲,千萬不要因此引起焦慮。 家長只要在這個期間,跟孩子做語言的啟發,平時多跟他們互動,聊天,說話,讓他有足夠的輸入,就不怕會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