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感官敏感期,抓住孩子發展關鍵點,蒙臺梭利教育在家就能操作

2020-12-22 騰訊網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姐,現在你們幼兒園收費都這麼貴的嗎?一個月四五千,說什麼蒙臺梭利教育,不是忽悠人吧?」前兩天大姨帶著她家孫子來家裡玩,恰好和表妹談到孩子上幼兒園該怎麼教育的話題,引發了表妹的一番抱怨。

我們所處的位置是一個二三線的小城市,幼兒園的收費標準相比一線城市來說要低很多。她乍一聽,幼兒園一個月的收費高達5000元,有些不可思議,覺得幼兒園是在坑人。

如果不了解實情,我也以為她被騙了。但是就像手機有許多的牌子一樣,幼兒園的課程模式也分很多種。普通的五大領域課程收費自然不是很高,但她所提到的蒙臺梭利教育與之不同。

蒙氏教育主要推崇感官教育,根據孩子自身發展的各個關鍵期來進行針對性的教育。相比普通幼兒園集中教學的模式,蒙氏教育以其一對一的觀察和指導,在懂行的家長心中頗有名聲。教學模式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孩子享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樣,自然收費也貴上許多。

很多家長不曾聽說過蒙氏的感官教育,也不了解這種教育具體有什麼樣的好處?要想弄清楚它的好處所在,必須先知道什麼是感官敏感期。

01,幼兒各項敏感期及其特點所在

1.感官敏感期的定義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嘆:有些時候自己說的話孩子聽一遍就記住了;有些時候說很多遍,口水都講幹了,孩子還是聽不懂,不會做。出現這兩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父母沒有把握住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也就是敏感期。

蒙臺梭利關於敏感期的定義是這樣的: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機。所謂感官敏感期,即與孩子各項感官相關的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關鍵的階段,比如與眼睛相關的視覺敏感期。

在敏感期,孩子學東西總是非常快,事半功倍,但錯過了這個時間,就顯得異常艱難。

2.感官敏感期包含哪些方面

顧名思義,感官敏感期就是指與五官發展相關的敏感期。

與眼相關的敏感期包含光感、視覺、色彩、空間、審美等敏感期;與口相關的包含味覺、口腔、語言、社會邏輯、認知等敏感期;與耳相關的包含聽覺、音樂敏感期;與手相關的敏感期則包含手部發展、大動作、動手能力等;與鼻相關的敏感期較少,主要是嗅覺敏感期。

眼、耳、口、鼻、手對應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嗅覺發展關鍵期。

敏感期發展的關鍵部位雖有所不同,但大致是相通的,共同發展又各有所長。

3.敏感期特點分析

a.出現時間,因人而異。

既然蒙氏教育以其一對一指導而出名,說明敏感期的出現在不同人身上,應該是不一致。

就像有人說話早、有人說話遲一樣,感官敏感期也具有個體差異。同一個敏感期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出現的時間早晚也不同,因人而異。

b. 時間長短不定。

以視覺和文化敏感期為例,孩子出生後的三個月內必須對他進行光感刺激,不然其視力會受到很大影響,並且這種影響不可逆轉。然而文化敏感期常見於孩子三歲以後,6歲到9歲是文化敏感期發展的高峰期,長達三年。

可見在同一人身上,敏感期持續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

02,抓住感官發展敏感期並加以引導的注意事項

1.善於觀察孩子的行為

孩子每一個敏感期的出現都會有一定的徵兆,比如口腔敏感期時,孩子手能夠抓到的任何物品,他都會往嘴裡放,還伴隨著吃手、流口水等行為。

在孩子什麼都不懂的時候,每一種行為背後都包含著學習的任務。在日常護理中,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的行為,不能隨意制止。

2.結合孩子年齡特點

但有的媽媽很粗心,經常會忽略孩子在發展中所傳遞出來的信號。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死記硬背來促進孩子敏感期發展。比如光感敏感期出現在0-3個月,口腔敏感期在4-12個月。

敏感期出現的時間雖然會因人而異。但大體上是差不多的,家長可以根據大部分孩子敏感期出現的時間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3.心思要靈活,利用遊戲進行有側重的引導。

口腔發展敏感期和手臂發展敏感期涉及的動作部位不一樣,在訓練時,家長需要用到的遊戲和方法也應該有所不同。

在觀察到孩子敏感期來臨時,家長應該根據其涉及的感官不同,涉及相應的親子遊戲來引導。敏感期變化,親子遊戲的內容也隨之變化,不僅要有側重點,還要靈活多變。

03,在感官發展敏感期加以訓練的好處

媽媽們總說為了孩子好,想方設法的促進其敏感期發展。那麼在敏感期加以訓練,到底有什麼樣的好處呢?

1.孩子更有安全感

敏感期除了發展孩子的能力它的出現以意味著孩子有相應的生理發展需求。在敏感期出現時,家長及時回應並加以訓練,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做事有底氣,敢於嘗試新鮮的未知事物,不害怕失敗,也不抗拒失敗。反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做事萎靡不前,非常膽小、懦弱。

2.舉一反三的能力更強

敏感期是發展孩子能力的關鍵時期,錯過以後,很難彌補。在這個階段,孩子受到的刺激越多,獲取的知識便多,自身儲備越加豐厚。

教育講究觸類旁通,掌握一方面知識以後,能推出其他方面的知識和規律。家長在敏感期訓練時給予孩子足夠刺激,孩子更能做到舉一反三。

3.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更合群

敏感期發展也包括社交方面。有些孩子木訥寡言,不合群,便是在社交能力發展的階段沒有足夠的刺激和正確的引導。

因此,促進敏感期發展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善於和同伴相處,不至於因為融入不到集體中而被孤立。

你認為孩子的敏感期還應該怎樣訓練呢?歡迎分享你的觀點。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高大上的蒙臺梭利核心教育揭秘:抓住敏感期,訓練孩子感官思維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姐,現在你們幼兒園收費都這麼貴的嗎?一個月四五千,說什麼蒙臺梭利教育,不是忽悠人吧?」前兩天大姨帶著她家孫子來家裡玩,恰好和表妹談到孩子上幼兒園該怎麼教育的話題,引發了表妹的一番抱怨。
  • 蒙特梭利教育:抓住孩子感官敏感期,促進大腦發育,養出聰明寶寶
    感官教育是蒙臺梭利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具特色和爭議的部分。蒙特梭利博士提出:感官教育就是經由視覺、聽覺、味覺等產生的外界刺激傳遞給大腦訊息,再經由大腦傳遞給感官,從而促進孩子智力發育。因為,感官教育能夠提升孩子的智力,所以可以使孩子變得更加聰明。說了這麼多蒙特梭利博士,大家肯定很迷茫吧?下面讓我們來認識蒙臺梭利是誰?她呀可厲害了,她叫瑪利婭·蒙臺梭利(又譯蒙特梭利),出生在義大利安科納省的希亞拉瓦萊鎮。
  • 蒙特梭利教育:抓住孩子感官敏感期,促進大腦發育,養出聰明寶寶
    感官教育是蒙臺梭利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具特色和爭議的部分。蒙特梭利博士提出:感官教育就是經由視覺、聽覺、味覺等產生的外界刺激傳遞給大腦訊息,再經由大腦傳遞給感官,從而促進孩子智力發育。因為,感官教育能夠提升孩子的智力,所以可以使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 為何說蒙臺梭利感官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蒙臺梭利博士認為兒童是感官的探索者,這個探索活動的高峰期是0~6歲。作為成人,我們必須抓住兒童成長的敏感期,為兒童提供一個適當的環境。我們知道,孩子剛出生的兩三年,是通過感官認識周圍的環境,藉由吸收性心智,全盤接納,內化成自己的認知,發展自己的心智。可以說,感官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重中之重。正如蒙臺梭利博士所說的,我聽了就忘記了,我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 為何說蒙臺梭利感官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美嬰教育
    蒙臺梭利博士認為兒童是感官的探索者,這個探索活動的高峰期是0~6歲。作為成人,我們必須抓住兒童成長的敏感期,為兒童提供一個適當的環境。我們知道,孩子剛出生的兩三年,是通過感官認識周圍的環境,藉由吸收性心智,全盤接納,內化成自己的認知,發展自己的心智。可以說,感官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重中之重。
  • 蒙臺梭利教育敏感期,了解多少?
    ,助長幼兒發展的主要動力有兩點:一是敏感力,二是吸收性心智。敏感力是指一個人在生命的發展過程中,會對外在環境的某些刺激,產生特別敏銳的感受力,以致影響其心智的運作或生理的反應。當敏感力產生時,孩子的內心會有一股無法遏止的動力,驅使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這段時期被稱為「敏感期」。
  • 蒙氏早教:抓住心智發展的契機,掌握敏感期的發現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對蒙氏早教這個詞有點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這是近年來由歐美傳入我國並迅速發展的一種早教理念,由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和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瑪利亞•蒙臺梭利所創立。蒙氏早教的教育理念顛覆了我們過往對孩子的認識,採用全新的方式和方法去教育孩子。
  • 蒙臺梭利:聰明的父母,知道孩子的9大敏感期,巧用方法更省心
    蒙臺梭利:聰明的父母,知道孩子的9大敏感期,巧用方法更省心蒙臺梭利教育法是由義大利心理學家、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發展起來的教育方法。瑪利亞·蒙臺梭利畢生致力於兒童研究和教育實踐。在蒙臺梭利教育理念下的幼兒園,教室內井然有序地分成四個自主學習區:體育練習、感官教育、知識教育、日常生活教育。
  • 家長質疑:孩子到底有沒有敏感期?5000字長文給你講清楚蒙氏教育
    這是由他們這個階段的特點所決定的:蒙臺梭利博士在了解孩子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反覆觀察和實證摸索,提出了"兒童敏感期」的概念"。本文側重介紹的是感官敏感期。她認為兒童從出生至五歲是感覺發展的敏感期。因此,蒙臺梭利感官教學法,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和味覺等感官的訓練。這種模式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 幼兒教育家:在六歲之前,抓住五個敏感期,孩子將來多半雙商高
    這不得不提到,蒙臺梭利提出的敏感期概念: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特定知識和行為,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這時期即稱為「敏感期」。尤其在孩子六歲之前,父母若是能抓住這五個重要的敏感期,孩子將來多半雙商高!
  • 教育的最高境界:讓孩子學會自我教育,蒙臺梭利教育做到了
    表面上看,教具只是一個簡單地刺激點,吸引孩子動手操作。當孩子能夠對教具進行延伸操作,並且可以與其他幾種相互關聯的教具進行組合操作的時候,其實,孩子的創造性潛能已經得到發展。為此,我們也就明白了蒙臺梭利博士所說的,我們的教具使進行自我教育成為可能,這種教育不是依靠教師的能力,而是依靠教具的系統性。
  • 家長質疑:孩子到底有沒有敏感期?5000字長文給你講清楚蒙氏教育
    這位爸爸收起了長者那種不可一世的姿態,而表現出尊重孩子的行為,這正是一位教育家的所為。——出自《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一、 我們眼中的「小麻煩」,正處於「感官敏感期」0-6歲階段的孩子,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攪得新媽媽們忙翻各種育兒寶典,還是沒弄明白孩子小腦瓜裡裝的是什麼。
  • 蒙臺梭利教育專業名詞解釋
    ICIC為18-36個月年齡段孩子的蒙氏教室,是Infant Community的縮寫,包括日常生活、感官發展、語言和文化藝術區,提供豐富的感官經驗環境,孩子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發展動作、語言、獨立性、專注能力等。
  • 蒙臺梭利:0-6歲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你抓住幾個?
    瑪麗婭·蒙臺梭利是義大利第一位女博士,女權主義者,也是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蒙臺梭利的教育方法以兒童為中心,尊重孩子成長步調。採取尊重孩子內在需求的方式,讓孩子適時、適性地成長,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但卻會在某一時間以爆發的力量彰顯出孩子內在心智的成長。
  • 如何事半功倍助力孩子成長?順勢而為,抓住0~6歲兒童敏感期
    《0~6歲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作者李芷怡,兩個孩子的媽媽,心理學與教育學雙重學術背景,她曾擔任蒙臺梭利幼兒園高級教師指導,先後在國內與美國從事教育工作,為家長提供專業的育兒諮詢及治療。父母面對孩子的敏感期,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助力孩子成長呢?如何發現孩子敏感期到來?孩子的敏感期彌足珍貴,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孩子吸收的信息特別多,心智水平能得到極大的發展,那麼,如何發現孩子敏感期的到來呢?
  • 為什麼不該讓孩子錯過蒙臺梭利教育?如何鑑別真假蒙臺梭利?
    蒙臺梭利博士所創立的以兒童自主學習為主的教育方法,得到了世界上眾多教育者的認同。歷經百餘年的發展,蒙臺梭利幼兒園遍布世界各國。在蒙氏教室裡,有豐富多彩的教具,它們都是根據兒童成長發展敏感期,所創立的適宜兒童成長的「玩具」。孩子通過自我重複操作蒙氏教具創新建構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訓練。
  • 蒙臺梭利教學理念
    其教學法的精髓在於培養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在蒙氏教室裡,有豐富多彩的教具,它們都是根據兒童成長發展敏感期所創立的適宜兒童成長的「玩具」。蒙臺梭利教學內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科學文化教育等內容。孩子通過自我重複操作蒙氏教具創新建構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訓練。
  • 抓住孩子關鍵時段的「敏感期」,培養「雙商高」的孩子更容易
    如果家長抓住了孩子關鍵時段的&34;,培養出&34;的孩子會更容易。,感官的敏感期就開始了——首先是口腔的敏感期。嬰兒到小嘴裡吸奶,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反射之一,也為孩子打開了用感官感知世界的大門。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理解並鼓勵這種行為。首先要訓練他吃奶,鍛鍊他用嘴探索世界的能力。同時,通過吃飯的過程,讓孩子得到一種積極的反饋,讓孩子知道探索可以得到&34;的回報。這樣,孩子在以後的成長中就會更喜歡探索。
  • 蒙臺梭利教學法解讀(一)
    在蒙氏教室裡,有豐富多彩的教具,它們都是根據兒童成長發展敏感期所創立的適宜兒童成長的「玩具」。孩子通過自我重複操作蒙氏教具創新建構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訓練。    蒙臺梭利教育五大領域為: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科學文化教育。
  • 我為何崇拜蒙臺梭利教育
    像海綿一樣利用周圍一切塑造自己,形成自己的心理、個性、行為模式心理具有敏感期。兒童心理發展有各種關鍵期,每個階段都有某種心理傾向性和可能性,過了特定時期敏感性就會消失,因此教育要抓住關鍵期。發展具有階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