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蒙臺梭利感官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2020-09-11 每日蒙臺梭利



感官教育,在蒙臺梭利教育體系中佔據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幼兒探索神奇的蒙氏教育的開端,又為數學教育打下了基礎。


蒙臺梭利博士認為兒童是感官的探索者,這個探索活動的高峰期是0~6歲。


作為成人,我們必須抓住兒童成長的敏感期,為兒童提供一個適當的環境。



感官教育為何很重要 ?


感官,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感受外部事物的感覺器官,最直觀的體現則是我們的五感——視、嗅、聽、味、觸。


蒙臺梭利感官教育就是依據我們的五感而設立的,在蒙氏感官領域主要分為:視、聽、嗅、味、觸五個部分,並且通過真實的教具來感受不同的世界。


我們知道,孩子剛出生的兩三年,是通過感官認識周圍的環境,藉由吸收性心智,全盤接納,內化成自己的認知,發展自己的心智。


可以說,感官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重中之重。


正如蒙臺梭利博士所說的,我聽了就忘記了,我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孩子通過感官的探索來認識世界,感官教育,是蒙臺梭利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核心。



感官教育教什麼 ?


在蒙臺梭利教學中,感官教育包括視覺教育、觸覺教育、味覺教育、聽覺教育及嗅覺教育。


感官教育的獨特之處在於將孩子的各種感覺進行分離。


以純粹的感官刺激訓練幼兒的感官,強化感官體驗,幫助幼兒建立秩序、專注等能力,同時也為幼兒學好數學打下基礎。


視覺練習

在於幫助幼兒鑑別大小、高低、粗細、長短、形狀、顏色及不同的幾何形體。


比如插座圓柱體的高低排序、粉紅塔的大小之分、紅棒的長短之別等等,讓孩子通過感官的實物來了解各種概念。


觸覺練習

幫助幼兒辨別物體是光滑還是粗糙,辨別物體的輕重、大小、厚薄。


比如重量板、溫覺板、溫覺板教具的操作。


聽覺訓練

幫助幼兒區分聲音的差別,培養初步的審美和鑑賞能力。


比如聽筒、寂靜遊戲等語言區的活動都是訓練幼兒聽覺能力。


嗅覺和味覺訓練

幫助幼兒提高嗅覺和味覺的靈敏度。


比如嗅覺瓶、味覺瓶等教具。


配對、分類、排序,奠定數學基礎


在感官教育中,孩子們操作感官教具,通常是對教具進行配對、分類、排序練習。


在練習的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歸納能力,也間接為數學教育的學習打下基礎。


配對練習

什麼是配對呢?就是指通過視覺觀察,通過操作使教具成對或相互對應。


比如色板的顏色配對,培養孩子辨別顏色的能力。這是簡單地進行配對與歸類,後續延伸的操作,比如將色板拼成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各種形狀,為將來學習數學打下基礎。



分類練習

分類就是將具有同一屬性的物體劃歸一類,比如大小、顏色、形狀等。


比如感官區的二項式、三項式,幼兒按照教具的顏色先進行分類。


可以說三項式教具最能體現出,感官教具的練習是為將來學習數學打下基礎。


(a+b+c)³=?這個數學公式,或許孩子現在不夠理解,通過教具的練習,早已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印記,等到老師教授這個公式的時候,孩子便會豁然開朗。



排序練習

排序最好理解,就是使教具按照高低、層次逐一排成列或行。


比如長棒,幼兒可以按照長棒的長短進行排序,在練習中幼兒也會發現,兩根長棒擺在一起和另外一根一樣長。


等於號的概念,在幼兒的練習及延伸操作中,就能輕易理解。


配對、分類和排序的操作練習,可協助幼兒提高對數學概念的認識,鍛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常見感官教具操作展示


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幾種常見的蒙臺梭利感官教具操作方法。


長紅棒



1、基本操作:

A、取工作毯,雙手握住紅棒逐一取出散放在工作毯上。

B、取最長的紅棒放工作毯最上方,二指從左到右觸摸紅棒的長度,再取第二長的,教師說「左面要對齊」,放在最長紅棒的下面,以此類推。

B、來判斷長短,像插座圓柱體組、粉紅塔等的教學目的是分辨大小,高矮等,但是不是只有圓柱體或者正方體才有大小、高矮之分,所以不需要加入觸摸。

C、打亂順序,讓幼兒自己操作教具。

D、老師說「拿最上面的紅棒」,然後雙手握住紅棒收到工作柜上。


2、適合年齡:

3~3.5歲


3、錯誤控制:

孩子自身的視覺分辨能力。


4、目的:

直接目的:對長短的分辨能力,對長短的記憶力建立。

間接目的:預備孩子的數學性心智,完善孩子自主動作的發展。


嗅覺瓶



1、基本操作:

A、和聽覺筒一樣的擺放位置,豎放兩排。

B、打開紅色的瓶子,用手扇氣味到鼻子處,老師演示一個讓孩子操作一個。直到完成所有紅色的嗅覺瓶。

C、老師說「綠色的和紅色的一樣,我們倆找找一樣的」用點頭、搖頭的方式來進行配對。固定紅色的嗅覺瓶,找匹配的綠色的嗅覺瓶。

D、找到相同氣味的以後,讓孩子嗅,放在兩盒中間。

E、老師打亂順序,讓孩子操作。


2、適合年齡:

3.5~4歲


3、錯誤控制:

孩子自身的嗅覺能力


4、目的:

直接目的:嗅覺的完善。

注意事項:瓶蓋不可以呼喚。


溫覺板


1、基本操作:

A、老師將每種材質的板取出一塊,疊放在左邊。
B、取出其中的鋼片,握拳用內手腕處感知溫度。再請小朋友感知,之後放在正前方。

C、依此方法將所有的板塊在正前方橫排。
D、取出眼罩,告訴孩子,盒子裡還有一套跟這個是一樣的。
E、取出剩下的一組,在左邊疊放「老師要戴上眼罩給它配對。」
F、一一用手腕處試出後放在示範組的上方。


2、適合年齡:

3.5~4歲


3、錯誤控制:

教具本身


4、目的:

加深孩子的觸覺,感官完善。


聽覺筒



1、基本操作:

A、取出聽覺筒,同一顏色的放在同一盒的下方。

B、老師左手握住桶身聽一遍,放到桌子上,再用右手聽一遍,逐一演示紅色的聽覺筒,聽一個讓孩子試一個。

C、老師說「藍色的和紅色的一樣,我們倆找找一樣的」用點頭、搖頭的方式來進行配對。固定紅色的聽覺筒,找匹配的藍色的聽覺筒,(藍色聽覺筒要保持一豎線排放)。

D、找到一樣聲音的以後,讓孩子聽,放在兩盒中間。

E、老師打亂順序,讓孩子操作。


2、適合年齡:

3.5~4歲


3、錯誤控制:

孩子自身的聽覺分辨能力,


4、目的:

完善孩子的聽覺。


觸覺板



1、基本操作:

A、「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新的教具,請你幫老師把觸覺板1放到桌子上。」

B、老師拿第一塊板手指觸摸光滑處,重複3-4遍,邊觸摸邊說「光滑」。

C、再觸摸粗糙處,重複3-4遍,邊觸摸邊說「粗糙」。

D、讓孩子獨立操作。

E、拿第二塊板,用手交替觸摸光滑和粗糙的位置,並配上語言。

F、讓孩子操作。

G、拿第三塊板,只觸摸粗糙的部分(從比較粗糙到最粗糙),無語言,讓孩子操作。


2、適合年齡:

3歲半


3、錯誤控制:

教具本身


4、目的:

孩子觸覺的完善;幫助孩子控制手腕的控制。


不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幼兒園,教師或成人都應該把感官訓練當做首要項目。


在孩子不斷地動手操作過程中,使幼兒的視、聽、嗅、味、觸覺都能得到更好地發展。


每日蒙臺梭利

相關焦點

  • 為何說蒙臺梭利感官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美嬰教育
    感官教育,在蒙臺梭利教育體系中佔據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幼兒探索神奇的蒙氏教育的開端,又為數學教育打下了基礎。我們知道,孩子剛出生的兩三年,是通過感官認識周圍的環境,藉由吸收性心智,全盤接納,內化成自己的認知,發展自己的心智。可以說,感官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重中之重。
  • 為何說蒙臺梭利教育,是不教的教育?
    我們常說教育孩子要從小開始,可為何蒙臺梭利教育反其道而行之,提倡不教的教育,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蒙臺梭利教育的不教,哪些方面更具優勢?蒙臺梭利博士通過觀察發現兒童具有吸收性心智,這直接導致了一場教育革命。蒙臺梭利博士在其原著《吸收性心靈》書中提到:這種心智接納一切,不評斷,不拒絕,不回應。它吸收一切,並在即將成形的人心中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
  • 我為何崇拜蒙臺梭利教育
    3、蒙氏的理論基礎源於精神胚胎學,實踐來源於創始人治療智障兒童的經歷,從而研發出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感官教具,主張兒童有走向獨立的內在生命潛能,教師只是提供專屬環境,注重真實具體的自然科學和語言文化教育,但也有很多人評價蒙氏提供的教具過於真實具體,藝術教育只注重其工具功能不注重本身的藝術功能,缺乏想像力和創造性,不利於兒童社交能力的發展。
  • 每日蒙臺梭利對您說*早安:我們為什麼選擇蒙臺梭利教育
    幼兒園越來越多,而在二三線城市,開設蒙臺梭利課程的幼兒園也越來越多。中高端幼兒園都在做蒙臺梭利教育,那麼蒙臺梭利教育究竟好在哪裡?今天我們就一起通過視頻,讓家長們明白為何要為孩子選擇蒙臺梭利教育!視頻一:世界名人與蒙臺梭利教育Jackson『s《A Montessori Morning》通過短片,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在這三個小時做什麼,老師並不限定,而是讓孩子自由選擇工作內容,自由支配工作時間。
  • 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
    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傑出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義大利歷史上第一位學醫的女性和第一位女醫學博士。 1870 年 8 月31日瑪利亞 · 蒙臺梭利出生在義大利安科納( Ancona )地區的基亞拉瓦萊( Chiaravalle )小鎮。
  • 教育的最高境界:讓孩子學會自我教育,蒙臺梭利教育做到了
    為此,我們也就明白了蒙臺梭利博士所說的,我們的教具使進行自我教育成為可能,這種教育不是依靠教師的能力,而是依靠教具的系統性。在敏感期當中,各個感官處在最活躍的狀態,是感覺能力提升、提高的最好時間段、最好的機會。感官教育孩子藉由感官教具的操作,可訓練視覺、觸覺、味覺、嗅覺、聽覺,進而訓練幼兒觀察、分類能力,使孩子五官更敏銳、更聰明有智慧。
  • 解讀「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提倡兒童為中心,不「教」的教育
    孩子與生俱來地能夠通過感覺器官來接受周圍環境,並吸收一切,即吸收性心智。而且兒童在這一時期的感官是處在最活躍的狀態的,家長可以在此時期多多提升兒童的感覺能力,進而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培養完善人格:蒙氏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協助孩子正常化。通過環境的設計、教具的操作,是孩子進一步構建完善人格。
  • 見證蒙臺梭利教育奇蹟!蒙臺梭利教育,為何被譽為成功人士的搖籃?
    通過觀察研究發現兒童具有吸收性心智,這直接導致了一場教育革命。在其原著《吸收性心靈》書中提到:這種心智接納一切,不評斷,不拒絕,不回應。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受教育區間是0-6歲。一大批世界知名人物,都或多或少的接受了蒙臺梭利教育。大發明家愛迪生曾說,「蒙臺梭利教育,將照亮兒童的一生」。
  • 高大上的蒙臺梭利核心教育揭秘:抓住敏感期,訓練孩子感官思維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姐,現在你們幼兒園收費都這麼貴的嗎?一個月四五千,說什麼蒙臺梭利教育,不是忽悠人吧?」前兩天大姨帶著她家孫子來家裡玩,恰好和表妹談到孩子上幼兒園該怎麼教育的話題,引發了表妹的一番抱怨。
  • 蒙臺梭利教育專業名詞解釋
    隨著蒙臺梭利教育的推廣,在中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接觸到蒙氏教育,在與專業的蒙臺梭利老師溝通時,經常會遇到一些陌生的專業術語,聽的人一頭霧水:吸收性心智、敏感期、混齡、IC、Casa……今天就和大家全面介紹下經常在蒙氏教育裡出現的專業術語,記得收藏好了。
  • 為什麼不該讓孩子錯過蒙臺梭利教育?如何鑑別真假蒙臺梭利?
    蒙臺梭利博士所創立的以兒童自主學習為主的教育方法,得到了世界上眾多教育者的認同。歷經百餘年的發展,蒙臺梭利幼兒園遍布世界各國。孩子成長的黃金前6年,不要錯過蒙臺梭利教育法,錯過了遺憾終生。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何孩子生命重要的前6年,不能錯過蒙臺梭利教育。
  • 蒙臺梭利教育的五大領域
    蒙臺梭利教育的五大領域2008-08-05 09:24 作者:佚名 來源: 錄入:liuziqi   收藏本文導讀: 蒙氏教育的五大領域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和科學文化教育。
  • 蒙臺梭利教育理論與福祿貝爾教育理論比較
    # 都極其重視幼兒期(尤其是1"6歲幼兒期)教育,重視童年生活對人生的影響。倡導建立專門的幼兒社會教育機構及培訓大批合格教師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 都受到宗教唯心主義的影響。福祿貝爾對兒童的本性作了神秘主義的解釋,並認為教育目的即使兒童心中「神的本源」顯露出來;而蒙臺梭利的生命學說亦含有神秘的色彩。
  • 巧智博仁:真正的蒙臺梭利教育是什麼樣的?
    近年來,蒙臺梭利教育在中國幼兒教育領域發展十分迅速,蒙氏教育理念下的幼兒園如雨後春筍般一個個建立了起來。蒙臺梭利這個詞對於家長來說並不陌生,甚至有很多家長將蒙臺梭利視為早教機構選擇的關鍵因素。但真要說起蒙臺梭利教育到底是什麼樣的,家長也是在雲裡霧裡。蒙臺梭利教育到底是什麼?
  • 善用感官敏感期,抓住孩子發展關鍵點,蒙臺梭利教育在家就能操作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姐,現在你們幼兒園收費都這麼貴的嗎?一個月四五千,說什麼蒙臺梭利教育,不是忽悠人吧?」前兩天大姨帶著她家孫子來家裡玩,恰好和表妹談到孩子上幼兒園該怎麼教育的話題,引發了表妹的一番抱怨。
  • 讓比爾蓋茨的蒙臺梭利教育,和遊戲化教育有什麼關係?
    瑪麗亞·蒙臺梭利是二十世紀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她所創立的、獨特的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先進國家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發展,為西方工業化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幾代優秀的人才基礎。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美國第42任總統比爾·柯林頓都曾受過蒙臺梭利教育的影響。
  • 教招重要知識考查點——蒙特梭利的感官教育
    在幼兒教育發展史上,蒙特梭利是自福祿貝爾時代以來對幼兒教育事業影響最大的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對整個世界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一、感官教育在蒙特梭利教育體系中的作用蒙臺梭利的幼兒教育內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語言教育、數學教育和文化教育等五個方面。
  • 第14屆蒙臺梭利研討會報告之林子瀞專家解讀蒙臺梭利
    精彩報告蒙臺梭利教育知多少蒙臺梭利教育感官教具之數學概念主講 臺灣林子瀞 博士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說,蒙臺梭利教育給了他「吻文學的欲望」,「我不相信還有一種方法,能比蒙臺梭利更好地讓孩子對世界美麗的如此敏感,蒙臺梭利喚醒孩子對生活秘密的好奇心。 」Google創始人布林和佩奇、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NBA巨星史蒂芬•庫裡等,一大批接受蒙臺梭利教育及推崇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的人,成為了世界知名人物。
  • 伊頓教育白瑪琳博士談蒙臺梭利教育的三大關鍵
    蒙臺梭利教具幫助兒童自主理解數理知識  在演講過程中,Marlene Barron(白瑪琳博士)首先提到了蒙氏教育中蒙臺梭利教具使用的重要性,蒙臺梭利教具是根據孩子的年齡而設計的,不同年齡的學生適用於不同的教具。蒙臺梭利教具主要分6大領域,即感官教育教具、數學教育教具、語言教育教具、科學文化教育教具、日常生活教育教具及音樂教育教具。
  • 蒙臺梭利教育為何越學越上癮,你入道了嗎?
    這是為何呢?都說蒙臺梭利學習之路是一條「不歸路」在蒙臺梭利幼兒園,老師應該將教室布置得整潔有序,所有物品要各歸其位,方便幼兒隨時使用。比如教室中教具按照固定的順序擺放在多層架上,從最簡單逐漸到最複雜,很有秩序,並且大小尺寸也都便於孩子使用。這就是蒙臺梭利教育提出的,教師要為孩子布置好有準備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