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以直接經驗為主,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不可以「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遊戲化教育的實質是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的探索和發現,形成終身受益的學習品質。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化教育是使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被動式的學習者轉化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遊戲化教育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
遊戲化教育的核心就是順應孩子天性、給予孩子最大限度自由的,這很大程度上是對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學家和改革家瑪利婭·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的貫徹。
瑪麗亞·蒙臺梭利是二十世紀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她所創立的、獨特的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先進國家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發展,為西方工業化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幾代優秀的人才基礎。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美國第42任總統比爾·柯林頓都曾受過蒙臺梭利教育的影響。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百年孤獨》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曾說,「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一種比蒙特梭利教育法更好的教育,能夠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喚醒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心智的發展」。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具有內在的學習驅動力,以及對周圍環境的強烈學習與吸收能力,這使得幼兒從出生起便開始對環境保持著不斷的探索。因此,蒙臺梭利主張不要盲目限制兒童的自由行動,並為兒童準備一個他可以最大限度的自由活動的環境。這個環境需要能夠支持孩子的自由探索與發展,在滋養孩子的好奇心,形成正向性格特質的同時,為其日後的學習賦予一個最基本的框架概念與基礎。她說,教育體系是以感官基礎,以思考為過程,以自由為目的。
時至今日,這種理念以不同形式的呈現。比如一些幼師,會確定教學主題,並以此設置教育環境,安排教育內容,對一些可以用遊戲方式開展的教學活動予以組織、實施,如音樂、舞蹈、課外活動等。讓孩子在玩耍中獲得學習。
遊戲化教育也是基於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網際網路遊戲與教育相結合的產物,是網際網路技術對教育領域和教育觀念的一次革新。利用遊戲為孩子創建一個可以自由活動的虛擬空間,把枯燥的數學、化學、物理等課程變成遊戲攻關的形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每掌握了一個知識點,就相當於通過了一關,系統就會發給學生一枚勳章,在這個過程中可汗學院發現獎勵勳章的課程總是會比普通的課程能吸引更多學員。遊戲化教育把握了孩子希望輕鬆和取得進步的心態,把知識的進度像遊戲一樣設置成不同的關卡,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和好勝心,在不知不覺中就能突破一些知識點。以遊戲化的形式學習,也使學習者更加容易堅持,這種把「每天學習幾小時」的概念巧妙地替換為「每天遊戲幾小時」的設計能夠降低孩子的畏難情緒,幫助他們在學習的路途上持之以恆。
其實無論採用哪種教育方式,適合孩子、順應孩子身心發展的,才是最好的。就像蒙臺梭利說的,「她說,教育體系是以感官基礎,以思考為過程,以自由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