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你可能沒聽說過經前期症候群這個疾病,但是在月經到來之前卻有這樣的症狀:煩躁易怒、失眠、緊張、壓抑、頭痛、乳房脹痛、顏面浮腫等,對生活、工作都造成嚴重影響。海澱區溫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科主任高洪梅表示,經前期症候群是育齡婦女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千萬別不當回事!
經前期症候群是指育齡婦女在月經前7至14天(即在月經周期的黃體期)反覆出現一系列精神、行為及體質等方面的症狀,月經來潮後症狀迅即消失。由於本病的精神、情緒障礙更為突出,以往曾命名為「經前緊張徵」、「經前期緊張症候群」。近年認為,本病症狀波及範圍廣泛,除精神神經症狀外,還涉及幾個互不相聯繫的器官、系統,包括多種多樣的器質性和功能性症狀,故總稱為「經前期症候群」。
如何才能緩解經前症候群,讓那難過的幾天變輕鬆?海澱區溫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科主任高洪梅總結了一些實用的治療及護理方法,一共十條,快來了解一下吧。
1.放鬆心情。不要對這幾天有畏難情緒,保持樂觀自信的態度可幫助患者應付甚至預防出現一些不適的症狀。
2.少吃甜食。甜食會使人情緒不穩、焦慮,月經前儘量少吃或不吃甜食,多喝水,多吃新鮮水果。
3.少吃動物脂肪。動物性脂肪會使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可以吃一些含有植物脂肪的食物,以減輕疼痛。
4.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纖維素可幫助人體清除過量的雌激素。多吃蔬菜、豆類、全麥、蕎麥以及大麥(不僅纖維豐富,還含有大量的鎂)等食品,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5.少飲酒。酒精會使頭痛及疲勞更嚴重,並引發吃甜食的衝動。
6.多做運動。運動實在是一種「萬能藥」。每天在新鮮的空氣中快走、遊泳、慢跑、跳舞等,都對健康非常重要。在月經來潮之前的1至2周增加運動量可緩解不適。
7.深呼吸可以使人放鬆心情,患者應練習緩慢地深呼吸。
8.泡礦物澡。溫水中加入1杯海鹽及2杯碳酸氫鈉,泡20分鐘會使人放鬆全身的肌肉。
9.合理飲食。
①維生素B5、B6有助於緩解情緒不穩定、水分滯留、乳房脹痛、想吃甜食及疲勞等症狀。
②維生素E是一種抗氧化劑,可以緩和乳房疼痛、焦慮及沮喪等症狀。
③鈣及鎂對經前期症候群患者很有幫助。鈣有助於預防經前的痙攣及疼痛,而鎂有助於鈣的吸收。
④攝入高糖類、低蛋白飲食可以改善經前期症候群的精神症狀。
⑤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加重症狀,經前期症候群患者應限制食鹽量,避免或減少咖啡因的攝入等。
10.家屬配合。經前期症候群患者的家屬應了解該病周期性發作的規律和預期發病時間,理解和寬容患者經前的行為過失,並協助調整經前的家庭活動,減少環境刺激,使患者的失控減少到最小程度。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圖片 視覺中國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