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尊友:海淘包裹有病毒汙染風險,用酒精擦拭、處理後要洗手

2020-12-23 齊魯壹點

11月15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對高風險進口冷鏈食品實行中轉查驗的通知》,相關中轉查驗從今天11月16日零時起實施。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在接受本臺專訪時表示,新的研究發現,原本以為只有冷鏈運輸環節作為新冠病毒載體,實際上進入冬季以後,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也產生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所以,除了冷鏈以外,其他涉及到國外的貨物也應該加強檢測。那麼,如果有海外的貨物被新冠病毒汙染了,它們傳染給人的概率大嗎?就此,我們再次採訪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來聽聽他的介紹。

境外物品成為新冠病毒載體需要特定條件 傳播概率取決於汙染量多少及人員接觸頻率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冬天低溫環境,它類似於冷鏈運輸的環境。物品會不會造成傳播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汙染量的多少,汙染嚴重傳播概率高,汙染不嚴重傳播概率小。第二個因素取決於人員接觸的頻率,接觸頻率高,多次反覆接觸感染高率就高,如果是偶爾接觸一次,概率就小。

海淘有收到被病毒汙染包裹的風險 用酒精擦拭包裹 處理後要洗手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海淘確實有收到病毒汙染包裹的風險,像這樣一個情況下,如果要減少風險,可以採取收到包裹以後,用含酒精的溼布溼紙擦拭外包裝,處理完包裹以後要洗手,不能直接接觸包裹的手去做摳鼻子揉眼睛這樣等一些動作。所以注意手衛生,應該還是可以安全的去淘寶。

接觸境外包裹的快遞人員屬感染高風險人群 涉傳遞境外包裹的快遞員需定期做核酸檢測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對於傳遞境外包裹的快遞員來說,他們就類似冷鏈或者是境外物品的裝卸工,他們會多次長期反覆接觸境外的包裹,所以說他們是高風險的感染人群。在作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戴口罩,注意手衛生,在手沒有清潔以前,不要觸摸臉、鼻子、眼睛這些部位,下班以後一定先洗手,同時要定期做核酸檢測,所謂的定期應不少於一周一次檢測。如果是國內的快遞員沒有必要按照每周做核酸檢測這樣一個要求,同樣,因為快遞員接觸的人群比較多,萬一有感染的話,傳播的範圍也比較廣,所以加強個人的防護,定期進行檢測也是有幫助的。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兩份工作指南,對港口和冷鏈食品運輸的防疫工作進一步規範。指南要求,在冷鏈物流過程中,不能使貨物直接接觸地面,司機及隨行人員應當避免與門衛值班員、工作人員有不必要的接觸。港口工作人員儘量避免與船員發生直接接觸,進口冷藏貨櫃拆箱作業中,人員應相對固定,至少每周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央視)

相關焦點

  • 吳尊友:海淘包裹有病毒汙染風險,用酒精擦拭後要洗手
    那麼,如果有海外的貨物被新冠病毒汙染了,它們傳染給人的概率大嗎?就此,我們再次採訪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來聽聽他的介紹。  境外物品成為新冠病毒載體需要特定條件傳播概率取決於汙染量多少及人員接觸頻率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冬天低溫環境,它類似於冷鏈運輸的環境。
  • 海淘包裹被病毒汙染風險大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那麼如果有海外的貨物被新冠病毒汙染了它們傳染給人的概率大嗎?▼就此,我們再次採訪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來聽聽他的介紹。境外物品成為新冠病毒載體需要特定條件 傳播概率取決於汙染量多少及人員接觸頻率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冬天低溫環境,它類似於冷鏈運輸的環境。物品會不會造成傳播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汙染量的多少,汙染嚴重傳播概率高,汙染不嚴重傳播概率小。
  • 海淘包裹也有被新冠病毒汙染的風險!還能放心海淘嗎?收到海外包裹...
    近日來,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僅11月13日至16日4天時間,就有山東的泗水、濟南、梁山,以及陝西西安、河南鄭州、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福建廈門等多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那麼,海淘包裹是否也存在被病毒汙染的風險,應該如何預防呢?
  • 海淘安全嗎?包裹入境後是如何處理的?
    11月27日是西方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節,雙十一剛過,國外的電商網站集體打折又來了,不少海淘黨剁手的心又蠢蠢欲動。但是鑑於美國、歐洲等海淘主戰場新冠疫情嚴重,最近國內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今年的黑五還能海淘嗎,安全嗎?
  • 「黑五」來了,海淘的物品有沾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嗎?買之前要了解清楚!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11月23日播出的《新聞1+1》裡表示,進入冬季以後,無論是空運、陸運、海運,所有的國際運輸環境都類似於冷鏈系統,為病毒提供了非常好的載體。再加上全球疫情上升,國際貨物、貨箱的汙染比較嚴重,從境外通過汙染的貨物為載體把病毒帶到國內的風險明顯增加。 海淘的物品會不會有攜帶新冠病毒的風險?
  • 【溫馨提示】海淘也有風險!吳尊友說該這樣處理進口物品...
    【溫馨提示】海淘也有風險!吳尊友說該這樣處理進口物品......針對這些情況,11月初,我市再次組織執法人員對貴陽市場、貴興市場、高新區、平陽倉儲冷庫、金昌開元等地凍品進行全面排查冷凍冷藏肉品被新冠病毒汙染風險。
  • 海外包裹會造成病毒傳染嗎?吳尊友提醒海淘要注意這些
    那麼,如果有海外的貨物被新冠病毒汙染了,它們傳染給人的概率大嗎?就此,我們再次採訪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來聽聽他的介紹。境外物品成為新冠病毒載體需要特定條件 傳播概率取決於汙染量多少及人員接觸頻率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冬天低溫環境,它類似於冷鏈運輸的環境。
  • 你海淘來的包裹上會不會有病毒?周到君帶你揭秘一隻海淘包裹的行程...
    在生鮮電商平臺上買了紐西蘭牛肉,在海淘平臺買了法國奶粉,這些進口貨物是怎樣從原產地運送到消費者手中?在運輸中外包裝會不會存在被病毒汙染風險?記者從電商平臺和各大物流公司了解到,所有進口貨物會根據類別不同,實行不同的防疫措施,保障防疫安全。
  • 海淘的包裹上會不會有病毒?探訪海淘包裹從海關檢測到防疫運輸等歷程
    進口冷鏈食品漂洋過海而來全鏈路管控,運輸全程嚴格防疫,每一批次都帶有核酸檢測報告……那麼,海淘包裹在運輸中外包裝會不會存在被病毒汙染風險?又是如何安全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日前,記者從電商平臺和各大物流公司了解到,所有進口貨物會根據類別不同,實行不同的防疫措施,保障防疫安全。
  • 專家提醒:疫情之下,海淘有風險!家裡喝海淘奶粉的注意了!
    還能放心海淘嗎?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提醒:海淘包裹也有受到病毒汙染的風險。疫情之下海淘包裹有風險由於進入冬季,溫度逐漸下降,出現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環境,病毒存活率開始上升。如果海淘包裹是來源於國外疫情高風險地區,受到了嚴重的新冠病毒汙染,並且與確診病人頻繁接觸,那麼其外包裝受到新冠病毒汙染的可能性就越高,所以除了冷鏈,其他涉及到國外的貨物也應該加強檢測。
  • 海淘安全嗎?包裹入境後如何處理?
    海淘包裹入境後是如何處理的 專家表示,進入冬季以後,新的研究發現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非冷鏈貨物,比如「黑五」海淘到的包裹,會不會攜帶病毒,如何進行消殺? 北京郵政航空郵件處理中心國際生產場地,負責對北京地區的所有國際函件和國際包裹進行消殺分揀,24小時作業,每天處理30萬件左右的國際函件和包裹。
  • 海淘包裹會攜帶新冠病毒嗎?物流企業:入境後4次消殺,嚴格防疫
    海淘包裹會攜帶新冠病毒嗎?物流企業:入境後4次消殺,嚴格防疫 醫療人員:收海外件先對外包裝消毒工作人員在對郵車進行消毒。受訪者 供圖目前,進口冷鏈食品已有嚴格的防疫管理措施,然而,不少人開始對海淘包裹是否攜帶新冠肺炎病毒產生疑慮。
  • 收到海淘包裹怎樣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風險?專家回應
    李鳳琴介紹,消費者在購買冷凍或冷藏食品時,儘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食品,最好用超市準備好的夾子挑選食品然後放到塑膠袋中;接觸生鮮食品後的手避免觸摸口、鼻子和眼睛;購物完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動的水充分洗手。2.買回家的冷凍食品在清洗和加工上,需要注意什麼?該如何避免交叉汙染?
  • 疫情下「黑五」包裹如何放心收?專家支招
    有風險的海淘包裹怎麼處理? 用酒精擦拭包裹 處理後要洗手 吳尊友表示,海淘確實有包裹受到病毒汙染的風險,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要減少風險,可以在收到包裹以後,用含酒精的溼布溼紙擦拭外包裝,處理完包裹以後要洗手,不能直接用接觸包裹的手去做摳鼻子、揉眼睛等一些動作。所以注意手衛生,應該還是可以安全地去海淘。
  • 疫情之下海淘奶粉有風險 國產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
    文/中國質量萬裡行 李穎  從11月13~15日,短短3天,有8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均來自海外疫情國家。對此,很多網友紛紛發出疑問:海外包裹會造成病毒汙染嗎?還能放心海淘嗎?  由於進入冬季,溫度逐漸下降,出現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環境,病毒存活率開始上升。對此,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提醒:海淘包裹也有受到病毒汙染的風險。
  • 【吳尊友提醒海淘要注意這些】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提醒海淘要注意這些】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指出,海淘確實有收到病毒汙染包裹的風險,像這樣一個情況下,如果要減少風險,可以採取收到包裹以後,用含酒精的溼布溼紙擦拭外包裝,處理完包裹以後要洗手,不能直接接觸包裹的手去做摳鼻子揉眼睛這樣等一些動作。所以注意手衛生,應該還是可以安全的去淘寶。
  • 收到海外包裹如何避免感染?接觸境外包裹後要徹底洗手
    原標題:接觸境外包裹後要徹底洗手   「海淘」包裹該怎麼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昨天(12月1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建議,可按正常程序拆包之後再徹底洗手。
  • 海淘包裹怎麼處理才安全?專家這樣說——
    疫情期間,海淘包裹怎麼收才安全? 來聽聽四川省疾控環境與學校衛生消毒所副主任醫師陳劍宇的專業解讀。 海淘包裹 如何處理? 1、接觸海淘包裹前,應正確佩戴口罩和手套。 2、取出海淘物品前,可以使用75%醫用酒精對外包裝進行擦拭消毒,擦拭後,至少等待5分鐘再打開包裝。
  • 疫情期間海淘包裹怎麼處理才安全?專家這樣說
    疫情期間海淘包裹怎麼處理才安全?海淘包裹如何處理?1、接觸海淘包裹前,應正確佩戴口罩和手套。2、取出海淘物品前,可以使用75%醫用酒精對外包裝進行擦拭消毒,擦拭後,至少等待5分鐘再打開包裝。如果包裝不止一層,要重複對每一層包裝進行消毒。3、取出海淘物品後,要先對海淘物品進行消毒。
  • 海淘包裹能否放心收?聽聽專家怎麼說
    海淘包裹能否放心收?近期就有專家提示,由於國外無症狀感染者數量激增,除了進口海鮮食品之外,發自高風險地區的快遞包裹、信函等外包裝不能排除攜帶病毒的可能。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提示,進入冬季以後,國際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可能會產生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不過他也表示,在接觸頻率不高的情況下,相關風險可能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