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海淘包裹怎樣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風險?專家回應

2020-12-17 生活報

近期,我國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個別地區也發生與冷鏈食品相關的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人們對冷鏈食品的關注。在12月1日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指出,消費者選購、清洗加工冷鏈食品時,應注意以下方面:

1.消費者在選購冷鏈食品時,應注意什麼?

李鳳琴介紹,消費者在購買冷凍或冷藏食品時,儘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食品,最好用超市準備好的夾子挑選食品然後放到塑膠袋中;接觸生鮮食品後的手避免觸摸口、鼻子和眼睛;購物完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動的水充分洗手。

2.買回家的冷凍食品在清洗和加工上,需要注意什麼?該如何避免交叉汙染?

李鳳琴表示,家庭在清洗冷凍食品時注意保持清潔,包括:保持家庭廚房加工臺面、餐具容器的清潔;如果需要對新鮮或冷凍的畜禽肉或水產品進行清洗,可放到有水的盆子裡,防止直接在水龍頭下清洗濺灑水花汙染環境;接觸過生肉或水產品的手避免直接觸碰口、眼、鼻;處理冷凍或生鮮的生畜禽肉、水產品等之後,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至少洗手20秒。

同時,加工過程中注意生熟分開。家庭處理冷凍食品時用到的容器、刀具、案板都應該做到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此外,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冠狀病毒不耐熱,正常烹飪溫度(70°C)即可殺滅病毒,因此食物要徹底加熱。

3.因為冷鏈食品必須放置在冰箱冷藏或冷凍,但是這個低溫的環境又很適合病毒的存活。在食品的儲存上,應該注意哪些呢?

李鳳琴表示,生肉在放入冰箱冷凍之前最好分割成小塊,並按一次食用量分別包裝,包裝袋要完整無破損;冰箱內存放食品時要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汙染;新鮮或冷凍畜禽肉、水產品等若買回來後不能馬上烹飪,需要在冷藏條件下短時間內存放時,應該放到冰箱冷藏室的最下層,防止流出的水汙染其他食物。

4.近期我也關注到網上一些網友提到收到海外海淘的包裹,需要怎麼做來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

李鳳琴指出,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被病毒汙染的環境中存放的包括食品、食品包裝材料、其他物體等所有物體表面均可被病毒汙染,而病毒在這些物體的表面不能生長繁殖,常溫條件下存活時間有限,低溫下存活時間延長。

收到海外寄來的包裹可以按照正常程序拆開,但接觸過包裹包裝的手要進行徹底清洗,並避免不潔的手直接觸碰眼鼻。

轉自: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海淘包裹也有被新冠病毒汙染的風險!還能放心海淘嗎?收到海外包裹...
    近日來,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僅11月13日至16日4天時間,就有山東的泗水、濟南、梁山,以及陝西西安、河南鄭州、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福建廈門等多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那麼,海淘包裹是否也存在被病毒汙染的風險,應該如何預防呢?
  • 海淘包裹被病毒汙染風險大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在接受本臺專訪時表示,新的研究發現,原本以為只有冷鏈運輸環節作為新冠病毒載體,實際上進入冬季以後,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也產生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所以,除了冷鏈以外,其他涉及到國外的貨物也應該加強檢測。
  • 「黑五」海淘包裹能否放心收?專家:不排除攜帶新冠病毒的可能
    記者調查發現,對於不少消費者來說,雖然海淘熱情不減,但是因海外疫情導致的擔憂也不少。跨境商品能否能夠放心購買是他們首要關心的話題。專家提醒,貨物在冬季低溫環境運輸可能存在與冷鏈運輸類似的傳播環節,消費者和從業人員應予以關注。 《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海淘用戶規模接近1.55億人,宋迪也是這1.55億中的一分子。
  • 【網絡謠言粉碎機】「黑五」海淘包裹能否放心收?摸了就會感染新冠...
    【網絡謠言粉碎機】「黑五」海淘包裹能否放心收?摸了就會感染新冠肺炎嗎?但隨著冷鏈運輸被明確提示可以成為新冠病毒遠距離跨境輸入載體,消費者最擔心的就是海淘包裹攜帶「病毒」。此前經常海淘的趙先生坦言,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參與下周「黑色星期五」網購的熱情。他說:「郵寄的時間平時差不多要一個月,今年感覺會達到兩個月,比如買件羽絨服,可能要春節後才會收到。
  • 吳尊友:海淘包裹有病毒汙染風險,用酒精擦拭、處理後要洗手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在接受本臺專訪時表示,新的研究發現,原本以為只有冷鏈運輸環節作為新冠病毒載體,實際上進入冬季以後,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也產生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所以,除了冷鏈以外,其他涉及到國外的貨物也應該加強檢測。那麼,如果有海外的貨物被新冠病毒汙染了,它們傳染給人的概率大嗎?
  • 吳尊友:海淘包裹有病毒汙染風險,用酒精擦拭後要洗手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在接受本臺專訪時表示,新的研究發現,原本以為只有冷鏈運輸環節作為新冠病毒載體,實際上進入冬季以後,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也產生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所以,除了冷鏈以外,其他涉及到國外的貨物也應該加強檢測。那麼,如果有海外的貨物被新冠病毒汙染了,它們傳染給人的概率大嗎?
  • 「黑五」來了,海淘的物品有沾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嗎?買之前要了解清楚!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11月23日播出的《新聞1+1》裡表示,進入冬季以後,無論是空運、陸運、海運,所有的國際運輸環境都類似於冷鏈系統,為病毒提供了非常好的載體。再加上全球疫情上升,國際貨物、貨箱的汙染比較嚴重,從境外通過汙染的貨物為載體把病毒帶到國內的風險明顯增加。 海淘的物品會不會有攜帶新冠病毒的風險?
  • 你海淘來的包裹上會不會有病毒?周到君帶你揭秘一隻海淘包裹的行程...
    在生鮮電商平臺上買了紐西蘭牛肉,在海淘平臺買了法國奶粉,這些進口貨物是怎樣從原產地運送到消費者手中?在運輸中外包裝會不會存在被病毒汙染風險?記者從電商平臺和各大物流公司了解到,所有進口貨物會根據類別不同,實行不同的防疫措施,保障防疫安全。
  • 專家提醒:疫情之下,海淘有風險!家裡喝海淘奶粉的注意了!
    粉哥導讀:從11月13~15日,短短3天,已有陝西西安、山東泗水、山東濟南、山東梁山、河南鄭州、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等8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均來自海外疫情國家。對此,很多網友紛紛發出疑問:海外包裹會造成病毒汙染嗎?
  • 海外包裹會造成病毒傳染嗎?吳尊友提醒海淘要注意這些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新的研究發現,原本以為只有冷鏈運輸環節作為新冠病毒載體,實際上進入冬季以後,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也產生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所以,除了冷鏈以外,其他涉及到國外的貨物也應該加強檢測。那麼,如果有海外的貨物被新冠病毒汙染了,它們傳染給人的概率大嗎?就此,我們再次採訪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來聽聽他的介紹。
  • 海淘包裹能否放心收?聽聽專家怎麼說
    海淘包裹能否放心收?近期就有專家提示,由於國外無症狀感染者數量激增,除了進口海鮮食品之外,發自高風險地區的快遞包裹、信函等外包裝不能排除攜帶病毒的可能。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提示,進入冬季以後,國際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可能會產生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不過他也表示,在接觸頻率不高的情況下,相關風險可能較小。
  • ...或中國來的包裹會感染新冠病毒嗎?世衛組織(WHO)專家回答相關提問
    記者:如何分辨病人得的是普通流感還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一個人得了呼吸道疾病,一開始根本無從分辨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只能依靠醫生診斷。但中國科學家在檢測到這一病毒之後,迅速共享了病毒基因組序列。正是由於這一點,許多測試方法,比如PCR檢測得以迅速開發,許多國家也可以用這些方法快速確診新冠病毒病例。
  • 海淘包裹會攜帶新冠病毒嗎?物流企業:入境後4次消殺,嚴格防疫
    海淘包裹會攜帶新冠病毒嗎?物流企業:入境後4次消殺,嚴格防疫 醫療人員:收海外件先對外包裝消毒工作人員在對郵車進行消毒。受訪者 供圖目前,進口冷鏈食品已有嚴格的防疫管理措施,然而,不少人開始對海淘包裹是否攜帶新冠肺炎病毒產生疑慮。
  • 收到海外包裹如何避免感染?接觸境外包裹後要徹底洗手
    原標題:接觸境外包裹後要徹底洗手   「海淘」包裹該怎麼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昨天(12月1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建議,可按正常程序拆包之後再徹底洗手。
  • 海淘安全嗎?包裹入境後是如何處理的?
    11月27日是西方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節,雙十一剛過,國外的電商網站集體打折又來了,不少海淘黨剁手的心又蠢蠢欲動。但是鑑於美國、歐洲等海淘主戰場新冠疫情嚴重,最近國內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今年的黑五還能海淘嗎,安全嗎?
  • 【溫馨提示】海淘也有風險!吳尊友說該這樣處理進口物品...
    針對這些情況,11月初,我市再次組織執法人員對貴陽市場、貴興市場、高新區、平陽倉儲冷庫、金昌開元等地凍品進行全面排查冷凍冷藏肉品被新冠病毒汙染風險。近日,還處於「雙十一」收包裹的高峰期,對於喜歡「海淘」的市民群眾,該怎麼預防這些進口物品所帶來的風險呢?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此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新的研究發現,原本以為只有冷鏈運輸環節作為新冠病毒載體,實際上進入冬季以後,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下也產生了類似於冷鏈運輸的傳播環節。
  • 海淘的包裹上會不會有病毒?探訪海淘包裹從海關檢測到防疫運輸等歷程
    進口冷鏈食品漂洋過海而來全鏈路管控,運輸全程嚴格防疫,每一批次都帶有核酸檢測報告……那麼,海淘包裹在運輸中外包裝會不會存在被病毒汙染風險?又是如何安全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日前,記者從電商平臺和各大物流公司了解到,所有進口貨物會根據類別不同,實行不同的防疫措施,保障防疫安全。
  • 海淘安全嗎?包裹入境後如何處理?
    等海淘主戰場 新冠疫情嚴重 最近國內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 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 今年的「黑五」還能海淘嗎? 海淘包裹入境後是如何處理的 專家表示,進入冬季以後,新的研究發現很多貨物運輸在低溫環境
  • 可網購新冠肺炎疫苗 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 和寒冬...
    謠言一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真相:做好防護,感染風險低不久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山東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的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此後,關於「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
  • 疫情下「黑五」包裹如何放心收?專家支招
    境外包裹傳播病毒概率高嗎?第二個因素取決於人員接觸的頻率,接觸頻率高,多次反覆接觸感染高率就高,如果是偶爾接觸一次,概率就小。 有風險的海淘包裹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