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美標歐標機油分級標準解析,機油粘度的確定方式。#汽車保養知識#「API&ACEA」是發動機潤滑油(機油)的兩大標準,分別為代表美標與歐標。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釋義為美國石油協會;該機構對機油級別的劃分方式區分為S/C(汽柴油),只有再用字母順序代表機油的不同品質,字母越靠後則機油的品質越高。
而所謂的品質其實主要是區分「鋅·磷」兩種物質的含量,其佔比越大理論上潤滑性能會越強,但是燃燒產生的物質對氧傳感器和三元催化器卻會有一些損傷,所以API機油是字母越靠後越好。
01常用標準
(前鋅後磷)
SH等級≤1300/1200ppmSL等級≤1100/1000ppmSM等級≤870/800ppmSN等級<870/800ppm選擇美標機油建議用SN,當然有些半合成或礦物機油的級別會低一些;車輛原廠建議的標準如果沒有做特殊說明的話,概念等於默認發動機可以承受這種等級的機油,正常使用也是沒有問題的。
(發動機正常運行時會存在機油少量參與燃燒·並非燒機油故障)
ACEA為歐標機油,縮寫是用字母加數字的組合方式(國內很少使用)。其中A/B兩個等級的機油級別不高,國產歐系汽車基本使用「C-3級機油」(涵蓋柴油發動機);這一等級基本相當於API-SN等級,適合的自然是大部分的普通代步汽車。
至於TWC的概念指三元催化器,概念可理解為機油能夠適配裝備尾氣淨化系統的汽車;然而這項配置被沃爾沃推出也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所以標準機油都能適應該標準,這點不用過度解讀。
說明:歐標機油的特點是減值偏低,理論上不適合燃燒會產生乙酸的乙醇汽油。不過歐洲是E10/15/20三個標準的乙醇汽油的主要消耗區域,其中被視為汽車工業強國的德國更是全國普及乙醇汽油(不存在停用的說法)。所以歐系汽車與歐標機油組合沒有任何問題,但其他車系的車輛還是建議選擇美標機油吧。
02粘度標準
(高溫粘度不宜改變·低溫粘度應靈活調整)比如API-SN 0W-30:winter-W與數字組合代表機油結凍的最低溫度,用數字加上﹣35得出的數值為機油冰點。(0W為零下35℃)這一標準肯定是要靈活調整的,比如在天涯海角開車一年四季都是高溫,機油選擇20W都能滿足用途;但是在黑河漠河開車用0W都不顯標準高,所以低溫標準要按照環境最低溫調整,最好能比最低溫再低5~10℃才能保證低溫冷啟動的順暢。
高溫粘度標準是不宜調整的,因為內燃式熱機運行的理想溫度是經過精確設定的, 水溫表在中線位置如對應的是100℃,那麼短途駕駛也不會更低、長途駕駛也不會更高。機油始終在固定的高溫標準中運行,所以機油的粘度也就不用刻意的去調整了。(高溫粘度匹配標準會在用戶手冊上標準,這是最科學的選項)
選擇機油的標準就是這樣了,確定等級後再確定參數,最終以發動機的類型決定用礦物機油、半合成機油或全合成機油。這種三種機油區別的是機油的使用壽命,因為合成的基礎油是通過多次分解合成製造的高標準潤滑油,在高溫高壓環境中可以使用很久。
但是從石油中直接提煉的礦物機油就要縮短很多,半合成機油則為居中標準,按照等級區分分別適合:自然吸氣發動機、大排量自吸或普通增壓機,以及高性能渦輪增壓發動機。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