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面板市場已近黃昏,日韓廠商也轉向其他業務

2020-12-25 電子發燒友

LCD面板市場已近黃昏,日韓廠商也轉向其他業務

家電網 發表於 2019-12-03 09:44:46

近期,松下、三星、LGD等日韓面板廠商也相繼退出或是減少LCD面板的生產,將精力轉向其他業務的拓展。

液晶面板市場產能過剩 技術發展遭遇瓶頸

液晶面板的衰退從LCD TV面板市場可見端倪,2019年全球第三季度各面板廠財報公布數據來看,面板廠虧損進一步加劇,經營壓力再次加大。在需求不振及面板產能整體過剩的大環境下,面板廠面臨著「多生產多虧損」的困局。據西柚了解,今年的9月份的數據統計顯示,全球LCD面板已經連續三個月下跌,其中55寸LCD面板9月當月價格只有102美元,即將跌破三位數。其他大尺寸LCD面板的價格也在迅速下滑:50寸早就跌到了84美元,65寸LCD均價跌至167美元,環比分別下滑了5%、4%。

有業內人士分析,LCD面板價格今年暴跌的原因就是中國本土的LCD廠商產能大增。數據顯示,國產LCD面板的份額快速增加,Q2季度份額為45%,前三季度數量佔比約48%,面積佔比亦達到45%。預計Q4季度就能達到50.2%,佔據全球一半的產能。

與中國面板廠商相對的是,三星、LGD等韓國面板廠商開始減少LCD面板的產出。西柚了解到,LGD今年截至三季度LCD TV面板的出貨數量1229萬片,出貨面積646萬平方米,分別同比減少18%和15%。由於主流LCD TV面板價格已經跌破現金成本,LGD計劃在2020年關閉大部分韓國的LCDTV面板產能。

同時,三星顯示(SDC)受關停韓國液晶顯示器工廠的影響,產出和出貨進一步回落,產品結構繼續向大尺寸化轉移,出貨面積和數量同比減少20%以上,前三季度整體出貨數量下降至第五。不過,對於三星電子來講,在LCD售價已經降至接近成本價時,進行大規模採購,加上三星的訊號處理技術與光學技術,可以用較低成本大量生產電視產品。有調查顯示,在三星電子2019年全年的電視出貨量中,從三星顯示公司採購的LCD面板僅37.7%,同期三星電子的六成電視產品均採用大陸與中國臺灣供貨商的LCD面板。

另外,被視作LCD面板新技術的Micro-LED遲遲未能量產,原因出在Micro-LED的「巨量轉移」技術上:傳統的LED在封裝環節,主要採用真空吸取的方式進行轉移。但由於真空管在物理極限下只能做到大約80μm,而Micro-LED的尺寸基本小於50μm,所以真空吸附的方式不再適用。如何將巨量的Micro-LED轉移到顯示屏幕上,成為限制Micro-LED商業化的最大瓶頸。

遭遇利潤被大幅壓縮和技術升級瓶頸的雙重壓力,大部分的資本和廠商已經不再看好LCD面板的未來。11月21日,松下便宣布將在2021年完全終止松下液晶顯示器的生產,並把原本的姬路工廠轉為生產車載電池。三星、LGD等韓國面板廠商也把產能轉向OLED屏幕的生產。

風向轉變 OLED屏幕成未來主流

HIS的預測還表示,在未來五年內,全球資本將向OLED行業投入高達80億美元。中國面板公司可能會在第六代柔性OLED、Y-OCTA和TFE技術上投入大量資金,噴墨印刷設備的費用也會增加。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面板廠商並未停止對高世代LCD面板產線的投資,產能依然維持增長。在大量投產的繁榮現象背後,中國大陸的面板產業仍舊有一定的ODM特徵,即採用海外的材料和裝備,通過引進或改良的技術進行量產,利潤水位接近微笑曲線低端。

而在OLED顯示市場方面,從OLED設備供應商的分布看,韓國和日本企業佔據了70%的市場份額。按17大類OLED設備的營收來分,國內設備商覆蓋的區域大概只有39%。這意味著,投資400億建一座6代OLED工廠,有60%左右、約240億的市場跟國內設備廠無關,是國外設備廠的生意。而在OLED的國產化設備中,模組檢測設備已佔約50%份額,貼合等設備份額約20%,但是蒸鍍設備、曝光設備的國產化基本還是零。

數據顯示,截止至2018年全球OLED產值規模達到了255億美元。預測2019年全球OLED產值規模將突破300億元,達到了307.2億美元。而真正的峰值將出現在2025年,那時全球OLED產值將達到580億美元。根據數據,2018年全球AMOLED面板總出貨面積大約為670萬平方米,同比增速約34%,營業收入達到265.0億美元。隨著AMOLED在智慧型手機領域滲透率的逐步提高以及OLED在電視、平板、筆記本、VR等終端應用的逐步推廣,OLED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有行業人士表示,隨著顯示技術的進步,LCD面板市場已經淪為黃昏市場。今年中國面板廠商雖然在LCD面板的產量和銷量上打敗了老對手日韓面板廠商,但是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在於日韓已經放棄附加值過低的LCD市場,轉而向更加「高精尖」的OLED市場。而在OLED這一新興的面板市場中,中國面板廠商依然是落後於日韓等面板廠商。佔領了一艘快要沉沒的大船,還在沾沾自喜,相信沒有人願意做這樣的傻瓜。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面板廠商的目標是將自己在顯示器面板市場的份額同比增長8%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1217/58958.html要點Omdia預計,筆記本電腦顯示面板的強勁需求至少將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新學期的需求和遠程工作的擴大化將成為主要驅動力。面板廠商正更專注於顯示器面板業務。
  • LCD面板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景氣上行周期
    日本隨後將LCD面板產業化,而日韓在產業低谷時大舉投資,利用資金優勢迅速擠佔了日本LCD的市場份額,此時全球LCD主要產能轉移至韓國和中國臺灣。 液晶面板產業在2020年初已經開始呈現寡頭壟斷格局,隨著日韓臺產能的退出和中國大陸小型面板廠競爭力的衰退,行業份額有望繼續向頭部兩家企業集中。 從2019-2020Q1大尺寸LCD市佔率變動情況可以看出,全球液晶面板產業競爭格局已經開始迎來了巨變,三星、LGD正在逐漸退出LCD市場,市場份額主要由華星光電和京東方承接。
  • 中國面板質量突飛猛進:日韓廠商怛然失色
    就是形容人在極度畏懼的情形下臉色突變,這個詞語用來形容當前的日韓面板廠生存現狀恐怕再合適不過。受到近期面板價格走跌影響,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放緩,日媒稱中國廠商在政策的補貼下,生產技術奮起直追,產能將在未來兩年爆發,會對日韓面板廠構成一定威脅。「中國企業的實際投資負擔只有20%左右」,一位跳槽到華星光電的日籍技術人員指出。
  • AMOLED全產業鏈解析及最全企業匯總_廠商動態_液晶面板資訊_液晶...
    2 AMOLED面板廠商 國外AMOLED面板廠商 1、三星 從AMOLED的產業鏈來看,中遊的AOLED面板(模組)是最先發力的,目前有日韓、臺灣、中國大陸三個地區的企業,其中韓國三星電子大約從2000年開始做OLED,2005年開始做柔性OLED,有長達10多年的生產工藝經驗積累。
  • SDC將加速退出LCD市場,導致監視器面板市場恐面臨洗牌
    北京時間04月01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三星顯示器提前退出LCD市場,監視器面板恐面臨洗牌。集邦諮詢光電研究中心(WitsView)最新研究表示,2019年電視面板供過於求導致價格重跌,面板廠原本寄望2020年透過增加監視器面板以消耗多餘產能,其中又以三星顯示器(SDC)的規劃最為積極。然而,近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普遍悲觀看待終端景氣,傳出SDC已經通知客戶將加速於今年底之前完全退出LCD市場,導致監視器面板市場恐面臨洗牌。
  • TPK-KY為Tesla供貨 友達、群創、彩晶搶佔車用面板市場
    北京時間10月22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車用面板利潤佳,友達、群創、彩晶等爭搶市場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1022/58592.html車用面板因為技術規格較高、利潤較佳,一直以來都是顯示器供應鏈相關廠商兵家必爭之地。
  • 以Mini LED背光技術作為突破口已成為頭部LCD面板廠商的標配
    TCL華星引發鯰魚效應 Mini LED成LCD面板業突圍新路徑。正處在深度調整的面板產業,又來了「攪局者」。切入點同樣是LCD面板,但扛起的大旗,卻是Mini LED背光技術。而這一次,「鯰魚」則是躋身全球面板業前5強的TCL華星。
  • 面板行業深度報告:產業轉移+景氣向上,LCD國產材料有望受益
    中國 LCD 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以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為代表的面板企業迅 速崛起,產業中心向中國呈現明顯轉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日韓面板產能逐步退出。 2013 年中國大陸 TFT-LCD 面板營收佔全球的 10%左右,目前中國大陸 TFT-LCD 主流面 板廠商營收佔全球的比例已達 40%以上。
  • 誰是最好液晶面板?主流品牌旗艦分析_華碩 PA249Q_液晶顯示器導購...
    對於哪種液晶面板更好的爭論從液晶顯示器面世第一天開始似乎就已經開始了,而中國消費者經過了「追求響應時間」,「追求對比度」等認知進化階段後,終於在2012年後開始將目光轉向了追求液晶屏幕的色彩表現,而在我們看來,色彩能力和還原準確性,才是考量液晶面板優劣的最終標準。
  • 日韓壟斷FPC近50%市場份額 國產廠商怎麼突出重圍
    日韓壟斷FPC近50%市場份額 國產廠商怎麼突出重圍 喬浩然 發表於 2020-04-08 09:28:46 「FPC」一詞對普通人來說或許十分陌生,但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手機、平板電腦中都有它的身影。
  • 淺析TFT-LCD顯示面板行業
    液晶電視的面板生產是電視行業的最重要環節之一,是整個產業的基礎。縱觀顯示面板產業鏈上下遊發展現狀,產業鏈上遊的大部分資源被日韓和臺灣地區少數企業控制。隨著國產面板廠商發力,國內液晶面板國產化進程加速,面板貿易逆差正逐年降低。2017年已經下降至50億美元左右。未來以京東方為代表的國產面板廠商新建產線投產,貿易逆差有望進一步縮小。我國面板產業鏈整合能力不斷突破,國內產品逐漸替代國外產品。
  • 車載面板利潤高,一直是顯示器供應鏈相關廠商兵家必爭之地
    面板零組件廠商方面,偏光片大廠明基材目前聚焦在電動車電池三層隔離膜(PP / PE / PP),除了去年就已經開始出貨給中國客戶,近來在日本市場也有斬獲。背光模塊大廠瑞儀近幾年開始投入車用面板背光模塊,今年也打入歐美供應鏈。
  • 27寸2K優質面板 測明基EW2770QZ顯示器
    在電競大趨勢的促使下,很多顯示器廠商都上市了與電競結合的相關產品。越來越高的刷新率、越做越大的顯示尺寸、越做越精的顯示解析度,但長時間使用後,往往人們早已忘記了液晶顯示器最早誕生的初衷,或許那就是「護眼」。
  • 友達奇美同時瞄準發展中國家LCD面板市場
    隨著新興市場對低價位LCD顯示器需求的增長,包括翰宇彩晶(HannStar),中華映管(Chunghwa Picture Tubes,CPT)和LG-飛利浦在內的眾多面板廠商紛紛將重點放在了17英寸寬屏面板的生產上,然而友達光電和奇美則看好更小尺寸的面板市場。
  • 全球智慧型手機屏幕面板出貨量大曝光!國產廠商成最大贏家:勇奪第一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國產智慧型手機市場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就連國內不少屏幕廠商也都紛紛收益,開始做大做強,近日群智諮詢發布了一份全球手機屏幕液晶面板的分析報告,從報告中的分析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屏幕面板出貨量高達8.4億片,報導中提到了目前全球排名前三名中手機面板供應公司分辨是中國京東方
  • 全球液晶面板廠商有哪些_全球十大液晶面板廠商排名
    全球液晶面板廠商排名一——LGDisplay(LG) LGDisplay(中文名是樂金顯示)是目前世界第一液晶面板製造商,隸屬於LG集團,總部位於韓國首爾,在韓國、中國、美國、日本和歐洲設有研發、生產和貿易機構。
  • 筆電市場需求持續旺盛 面板廠商擴大布局新品規格
    從上述數據可知,上半年出貨排名前四大依舊是京東方、友達、群創與LGD,前四大面板廠商的市佔率近9成。集邦諮詢指出,筆電面板的供應相對其他應用來說明顯集中,新供應商對市場的幹擾較少,加上疫情催化的需求推升第二季筆電面板價格呈現上漲趨勢。
  • ...TV面板或迎來長周期漲價趨勢③MEMS業務超預期增長,耐威科技...
    因此,以索尼和三星為代表的多家CIS廠商在去年都給出了擴產的計劃。但在日益嚴峻的疫情問題影響下,日韓兩國多個產業都將受到不可避免的衝擊,尤其是去年十分熱門的CIS晶片行業,不過,索尼明顯的技術優勢勢必會給其帶來最強的話語權,反觀三星和豪威之間的競爭也許會進一步加劇。
  • ...環繞屏VS摺疊屏,手機行業的未來誰主沉浮;顯示面板廠商龍騰光電...
    2.2020年液晶監視器面板供給過剩,價格走勢恐步入2019年電視面板後塵3.小米獲得雙面屏智能機設計新專利4.液晶面板市場回暖對彩電業影響幾何5.顯示面板廠商龍騰光電闖關科創板 毛利率超京東方相較之下,監視器面板因面板廠拉高出貨目標,加上大陸新產能持續開出,預估 2020 年供給多於需求近 20%,短期價格難以止跌。
  • 京東方、天馬、維信諾、崑山龍騰光電等面板廠商參與MWC2018
    03月02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MWC2018:京東方/天馬/維信諾等面板廠商攜眾多全球首發產品閃耀亮相。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移動通信展,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知名手機品牌、通信公司雲集於此外,還吸引了京東方、天馬、維信諾、崑山龍騰光電等面板廠商參與盛會,展現了最具市場競爭力的柔性屏、全面屏、VR等移動通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