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確定24個畜牧業大項目 規劃投資87.5億元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向著牧業現代化挺進

  六月的吉林大地,從長白山上到大沁塔拉草原深處,萬物蔥蘢,生機無限。

  放眼我省畜牧業大項目及全產業鏈建設,可謂一路走來,一路震撼,一路驚嘆——

  佔據我省農業總產值「半壁江山」的畜牧業,在率先實現現代化進程中,不斷轉變生產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呈現出從量的提升邁向質的飛躍的喜人態勢。

  轉型瞄準全產業鏈

  今年,我省確定了24個畜牧業大項目,共規劃投資87.5億元。4月以來,24個大項目按計劃已經開復工14個,其中新建2個,續建12個。

  「有一家生豬企業的規模化程度非常高。要用望遠鏡瞭望養殖區,開越野車逛豬圈!」省畜牧局同志說的是吉林雛鷹黑水豐滿養殖基地。

  「3年前,這裡還是25公頃的鹽鹼地。」在吉林雛鷹黑水豐滿養殖基地,總經理劉建甫指引記者看著車窗外一片片白牆藍瓦的豬舍說,「如今,豐滿基地建設已近尾聲,共有18個生豬育成區,每區包括24棟豬舍和1棟員工宿舍樓。前面就是已經達產的生豬育成第5區,4月入住了12戶養殖人員,全都是洮南市精準扶貧的貧困戶。」

  豐滿基地只是吉林雛鷹的縮影。

  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王愛彥告訴記者:「在洮南,我們正在全力興建總投資56億元、年出欄400萬頭生豬的現代化產業鏈項目。建成後,這裡將超過雛鷹集團在河南省總部的規模。」

  離開洮南,我們來到榆樹。

  吉林正榆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飼料加工、肉雞屠宰加工兩個項目施工現場,機聲轟鳴,一派繁忙景象。

  「正榆1億肉雞產業化項目隸屬於泰國正大集團,計劃總投資51億元。」執行總裁姜陸林告訴記者,公司今年將新增27萬噸飼料加工能力,為14個已達產的肉雞養殖場以及在建的8個肉雞場、5個種雞場和1個孵化場做配套。此外,位於五棵樹環城工業區的食品廠樓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飾和設備調配。食品廠預計10月投產,具備5000萬隻肉雞年屠宰加工能力。

  「到今年底,正榆將在榆樹形成一個從飼料到養殖、屠宰、加工全過程閉合式的、符合歐盟標準的肉雞全產業鏈。」姜陸林表示,目前,正榆公司是正大集團在中國投資興建的體量最大、設備最先進的肉雞基地。「我們的目標是做世界的廚房。」

  近年來,我省以規模化和標準化為基礎,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堅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多方建設的方針,整合國家和省級強牧惠牧政策資金,重點支持龍頭企業在前伸後延、流通加工等方面綜合發力,打造生豬、肉牛、肉羊、肉雞、奶牛、梅花鹿6條全產業鏈。

  科技創新撐起產業升級

  我們將鏡頭拉長一些,一組數字呈現在眼前:1985年,我省牛肉產量1.1萬噸;1995年,17.5萬噸;2015年,46.6萬噸。

  30年間,牛肉產量漲了42倍,遠遠大於豬、羊等肉類的增幅,為什麼?

  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位於長春淨月經濟開發區的長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這家成立於1997年的企業,是我省優質種牛繁育中心,也是首批通過國家農業部驗收認定的國家級重點種畜場之一。現飼養種牛265頭,擁有2套凍精生產設備、10萬劑育種基因庫。

  負責技術的副總經理趙銳鋒告訴記者,牛肉產量增速明顯的主要因素是消費市場的改變。

  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黃牛已基本退出服使役,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食。然而,我省既有的黃牛無論是個頭還是肉質,均不及國際上的肉牛種群,這些曾經的農耕「好夥計」並不適合肉牛產業發展。

  為解決這個問題,幾十年來,我省從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引進西門塔爾、夏洛來、利木贊等種母牛,對本地黃牛進行繁殖改良,並依託各級農技站進行擴繁與推廣。目前,我省肉牛品種基因穩定、增重快、飼料報酬高,已接近世界水平。

  趙銳鋒說,僅新牧公司就已推廣良種凍精1400萬劑,改良本地黃牛1050萬頭以上。

  種群對於養殖業來說,就如同種子對於種植業,是立業之基。我省重視現代畜禽種業建設,標準化養殖能力持續增強。2015年,全省各類種畜禽場達480個,比2010年增長21%;主要畜禽良種供種能力達368萬頭只,比2010年增長26%。

  優化畜禽種群,提高良種繁育水平,科學技術功不可沒。

  前沿技術的應用,也為我省特色畜牧企業創造出新的市場機遇。

  走進吉林吉春製藥股份有限公司2號製劑樓,中心化驗室的工作人員們正在調配、檢測產品。在酒劑車間,衝瓶、灌裝、套蓋、封口、貼標生產線高速運行,只需幾十秒,一瓶瓶「鹿司令」牌保健酒就完成了打包封箱。

  吉春公司黨委副書記曲永江告訴記者,過去,儘管子公司吉林大清鹿苑(前身為四平種鹿場)有著悠久的梅花鹿培育歷史,鹿茸無論重量還是形態都稱得上上乘,但是,流通於市場上的梅花鹿產品同質化嚴重,產業鏈條單一,吉春的市場競爭力並不算強。

  直到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發通知,允許養殖梅花鹿及其產品作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

  吉春人深感梅花鹿產業的「春天」來了!

  他們出國考察,探視發達國家保健品市場結構;聘請專家,成立院士工作站和技術研發中心;斥巨資,購買先進的加工生產設備……一個「產學研」於一體,科研成果就地轉化的梅花鹿產業模式誕生了。

  於是,鹿茸口服液、膠囊、參茸片、胎碟片、保健酒……一個個新興保健產品破繭而出。短短2年時間,吉春已擁有國食健字保健食品71個品種,註冊商標155個,並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搶佔市場。

  縱觀我省畜牧業發展歷史,各個階段的行業進步,都離不開科技進步和技術推廣這個重要的內生動力。將技術植入畜牧業的上、中、下遊任一環節,都有可能產生利潤回報。數據顯示,2015年,全省畜產品精深加工產品達1129個,畜產品精深加工銷售收入達240億元。

  乘上「網際網路+」快車

  不久前,吉林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喜獲沃爾瑪「2015年度最佳供應商」獎項,成為獲此獎項的國內冷鮮肉企業第一家。

  6月2日,記者來到「精氣神」,探尋這家將吉林省本土黑豬產品銷往全國中高端豬肉市場的老牌龍頭企業。

  走進現代化的監控室,屠宰加工車間、養殖基地等實時畫面,在6塊大型液晶顯示器上一覽無餘。通過手機網絡,與養殖基地的飼養人員成功連線,視頻裡林木青蔥,打著耳標的黑豬在自由自在地散步。

  「畜牧企業不能畏懼信息化新技術,要適應和尊重網際網路邏輯,讓網際網路成為品牌發展的利劍!」董事長孫秀坤底氣十足。

  其實,「精氣神」在「觸網」伊始,也曾因不了解消費者習慣等問題走過彎路。但是,正是網際網路這種新鮮的營銷渠道,幫助這家傳統的畜牧企業打開了重新審視自我的一扇門——從產品結構和營銷方式上做調整。

  隨著與天貓、京東、順豐優選、蘇寧易購、1號店等電商合作不斷深化,網際網路為精氣神公司帶來的品牌效應也漸漸凸顯出來:2015年的網際網路銷售額比2014年翻了近10倍;今年,銷售數字仍在一路攀升。而且,「精氣神」不打「價格戰」,用「假貨賠償十萬元」的質量承諾,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線上顧客。

  「經驗告訴我們,山黑豬的生產、加工、儲運、營銷等環節,都是可以不斷優化的。但是,品質和『精氣神』這個品牌絕對不可以變!從商超到網際網路,無論哪種營銷渠道,誠信都是基礎。」孫秀坤說,「精氣神致力於成為最優質豬肉產品供應商,也一直向著這個目標努力。目標應該大,挺起胸面對世界市場!」

  近年來,我省大力營造畜牧業品牌營銷氛圍,積極引導品牌建設。2015年,吉羊麒鳴、金翼、吉林九江潮等品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伊通國立和東豐鵬翔榮獲吉林省著名商標,東遼黑豬肉和吉林卓越速凍雞肉等6個產品榮獲吉林省名牌商標,雙陽梅花鹿被評為2015年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記者伊秀麗 張力軍 李樊 劉佳寧)

相關焦點

  • 【砥礪奮進的5年迎接黨的十九大·農業篇】松桃畜牧業蓬勃發展
    為提升畜牧業改革科技質量,我縣與貴州大學動物科學院、省農科院草科所和獸科所、銅仁職院等高校及科研機構籤訂合作協議。從產業規劃、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扶持、課題研究、示範推廣、動物疾病防控、業務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 陵城區14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67.87億元
    此次集中開工14個重點項目,總投資67.87億元,其中:工業項目11個,總投資44.89億元;農業項目2個,總投資21.48億元;服務類項目1個,總投資1.5億元,涵蓋了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高效農業、總部經濟等多個產業領域。
  • 草食畜牧業成為農民增收支撐點
    省農牧廳每年抽調30名專業技術幹部包縣蹲點,對牛羊大縣項目建設開展服務;一些縣區向規模養殖場(小區、大戶)派駐科技特派員,對項目建設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實施、統一驗收;一些縣區還成立秸稈打捆隊幫助養殖戶揉絲打捆,裝袋微貯,探索出了「農牧結合、良性互動、循環利用」的發展路子。通過建立全程服務工作機制,為草食畜牧業發展行動注入了活力。
  • 延安市「十三五」畜牧業發展規劃
    2014年全市畜牧業產值達到30.07億元,較2010年增長55%,佔全市一產總產值的15.2%。(二)規模養殖增速加快。「十二五」以來,堅持在全市大農業中立足於做大羊子,做強蘋果,以畜促果,果畜結合,走循環有機農業的發展路子,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養殖。
  • 山丹:奏響現代畜牧業發展強音
    目前,已建成肉類屠宰加工企業2個,集良種繁育、技術試驗推廣、商品畜銷售為一體的科技示範基地24處,發展各類畜禽規模養殖戶4879戶,畜牧業總產值達到7.9億元,同比增長11.9%,畜牧業增加值達到5.5億元,同比增長8.6%。
  • 秦皇島14個項目同日籤約 單個項目投資最高230億元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河北新聞網1月22日秦皇島電(記者孫也達)今天,秦皇島市舉行以「共建美麗港城,共享發展成果」為主題的2018秦皇島共建共享知名企業家交流會,會上14個項目成功籤約,總投資額達403.2億元。
  • 215億元24個大項目落戶平度新能源高端農業彰顯引資特色
    215億元24個大項目落戶平度新能源高端農業彰顯引資特色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10.23 星期五 推介會上簽約項目24個,投資總額215億元。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于波 通訊員 德傑 有升 培強 利群籤約24項目總額215億元    據了解,本次推介會共籤約項目24個,投資總額215億元。
  • 完成投資87億元!寮步105個鄉村振興項目已開工
    在塘邊社區嶺頭公園,花草樹木四季絢麗多彩,這個悠閒的山體公園給村民提供了休閒、健身、舒適的活動場所,在這裡,處處鳥語花香、歡笑連連;一汪清池、乾淨整潔的廣場、屋前巷道的綠化,良邊村在鄉村振興中繪就了一幅美麗鄉村畫卷……2020年,寮步鎮以基礎整治和項目建設為抓手,制定了《寮步鎮2020
  • 吉林省磐石市總投資5億元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籤約落地
    吉林省磐石市總投資5億元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籤約落地北極星固廢網訊:1月22日上午,吉林省磐石市人民政府與中電國際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舉行籤約儀式。市長於技群、常務副市長洪管斌、副市長丁勇出席籤約儀式,市住建局、經合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儀式。
  • 鄭州國際文創園籤約11個項目投資144.5億元
    2020年1月9日上午,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集中簽約的11個文化產業項目包括總部經濟、休閒購物、文旅產業、教育配套四大類別,計劃投資144.5億元。 據悉,此次集中簽約的11個項目中,總部經濟類共7個,包括李寧中原總部基地、Framestore華中總部基地、北京文投中原總部基地、中核集團智能科技創新基地、中建七局交通公司總部基地
  • 中國新城鎮(01278)固定收益類項目投資組合總額24.5億元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中國新城鎮(01278)發布公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扣除風險項目的減值準備後,該公司固定收益類項目投資組合總額約為人民幣24.5億元。剔除風險項目後,其他項目按照合約取得稅前年化保證投資收益約人民幣2.4億元,對應的平均年化稅前投資回報率約為10.5%。與公司在2020年3月31日所刊發的自願性公告相比,集團於第二季度內未新增投資項目;退出江蘇泰州市新能源產業園三期項目,並收妥全部的投資金4700萬美元和人民幣100萬元及相關的保證投資收益。
  • 鷹潭港項目今日開工,總投資約44.5億元!中童有碼頭……
    (國際標準箱單位,下同),使用港口岸線1946米,項目總佔地3389畝(含物流園1575畝),總投資約44.5億元。 擬分三期建設: 一期計劃新建2個千噸級泊位,設計年吞吐量40萬噸、3萬TEU,使用港口岸線200米,項目佔地134畝,概算投資2.77億元,建設工期24個月。同期配套建設港口物流園,佔地約715畝,投資約11億元。
  • 溫州87個項目參加全省集中開工 總投資967.2億元
    溫州網訊 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今天,我市87個項目參加全省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項目總投資967.2億元,2018年計劃投資226.8億元。  按項目投資規模分,30億元及以上項目5個,總投資232.4億元;10-30億元項目27個,總投資482.9億元;10億元以下項目55個,總投資251.8億元。
  • 銅仁市生態畜牧業風生水起
    2007年,德江縣通過多方考察,確定在泉口實施山地生態畜牧產業化扶貧和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實施人工種草2.1萬畝。 此後,該縣逐年整合水利、交通等部門項目資金,建水池、修公路……草場建起來了,當地群眾從農耕生產轉向牧業生產,紛紛在草場上養殖牲畜,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漸漸形成了遠近聞名的「萬畝草場」。
  • 38宗規劃/87塊地/32個重點項目,2020年,港區「怒」了!
    在其他區域緊抓復工之時,港區已先行一步,兩周內密集發布38宗規劃,共計87個地塊。而在鄭州市日前公布的2020年重點項目建設名單中,港區也表現突出。以32個項目數量、總投資435.7億的投資金額,位列全市第一。這樣的先行力、執行力、投資力,讓人不得不服!讓人不會不對港區的未來充滿信心!
  • 吉林省教育
    「十五」計劃》,進一步樹立「大教育」觀念,努力拓寬社會、企業同教育結合的途徑,構建多元化教育投資體系。全哲洙在講話中強調了三個問題,一是適應形勢,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二是解放思想,推進教育投資主體多元化;三是提高認識,積極推動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教育事業「十五」發展計劃]  根據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十五」規劃要求,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反覆論證,制定了吉林省教育事業「十五」發展計劃。
  • 230億元建安投資!2019年這些高精尖產業項目將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千龍網北京2月27日訊 2月27日,2019年北京市"三個一百"重點工程項目工程正式公布。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了解到,今年的重點工程項目數為歷年最多,且大類最少、子類最多。大類劃分為基礎設施、民生改善、高精尖產業3類,子類涵蓋交通、教育、醫療衛生、園林綠化、水務、先進位造業等21個領域。
  • 總投資達113億元 成都崇州市集中開工24個重大項目
    8月8日,成都崇州市項目招引攻堅行動第一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據了解,此次集中開工項目24個,總投資達113億元。其中:都市農業項目9個、智能應用項目6個、康養旅遊項目3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個。
  • 武漢臨空港集中開工9個重大項目,總投資約169.7億元
    在現場,楊澤發通過視頻連線向主會場匯報了我區重大項目開工復工情況。目前,我區集中開工重大項目9個,總投資約169.7億元;復工項目達144個,總投資3451.3億元。此次集中開工的9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含5大工業項目,協議總投資114億元;1項服務業項目,協議總投資20億元;2項房地產項目,協議總投資22億元;1項社會事業及其他項目,估算總投資14億元。寶龍達電腦及電子產品生產和配套項目是此次臨空港開發區投資最多的項目,投資額達100億元。
  • 吉林省政協委員投資30億新項目落地吉林
    4月19日,吉林省《30萬噸/年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和《30萬噸/年納米級高活性矽土》項目,在吉林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園區舉行開工活動。根據省政協主席、副主席聯繫委員企業投資過億元項目方案的文件精神,省政協副主席張曉霈十分關心該項目前期籌劃及建設情況。據悉,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