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喝粥,餐後2小時血糖就會升高?

2020-12-20 內分泌於洪波醫生

為什麼一喝粥,餐後2小時血糖就會升高?

細心的糖尿病患者有這樣的體會:只要一喝粥,餐後2小時血糖就會升高。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食物加工時間越長、溫度越高則血糖指數越高。粥熬的時間長,大米中的澱粉就部分分解成了短鏈的碳水化合物,如糊精。糊精比澱粉更易消化吸收,在人體很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後,直接升高血糖濃度,即升高餐後血糖,而且粥熬的時間越長,升高餐後血糖就越快。同時粥含水分多,比米飯和饅頭容易消化吸收。研究發現,大米粥血糖生成指數為69.4,牛奶血糖生成指數為27.6,遠遠低於粥。所以早餐最好吃牛奶、豆漿或酸奶。當然,糖尿病患者不是永遠不能喝粥,當糖尿病患者發燒、胃腸不適或有感染、手術等其他情況,不能吃普通飯時,也可喝些粥、面片湯、雞蛋羹或爛麵條。但是,粥不要熬的時間太長、太黏。

糖尿病人真正需要吃的是『血糖指數』低的食品。

「血糖指數」是指一種食物進餐後對血糖影響的大小,數值越高,對血糖的影響也就越大。根據血糖指數的高低,常用的糖可以分為低糖、中糖和高糖三大類。木糖醇、果糖為低糖,其中木糖醇的血糖指數只有8,果糖的血糖指數通常為20;中糖有乳糖和蜜糖,其中乳糖的血糖指數是45,蜜糖的血糖指數是55——這是指未經加工的天然蜂蜜,市場上銷售的蜂蜜通常已加過熱或加入糖,血糖指數為70;高糖有蔗糖、葡萄糖和麥芽糖,蔗糖的血糖指數為65~70,葡萄糖的血糖指數為100,麥芽糖的血糖指數更高達105~110。在常見的食品中,大部分水果含果糖,草莓中所含的糖為木糖醇,因此甜度較低,乳製品含乳糖,大棗中含很多葡萄糖,啤酒含麥芽糖。市面上的「無糖食品」,不是含葡萄糖或蜜糖,就是含麥芽糖或乳糖,或者含糊精(如麥芽糊精)或糖醇(如木糖醇),其中很多糖的血糖指數都遠比蔗糖要高,如葡萄糖、麥芽糖。

碳水化合物又稱糖,是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之一。平常我們吃的主食如饅頭、米飯、麵包等都屬於糖類物質。另外白糖、紅糖、水果,也屬於糖類物質。米、面、玉米及白薯所含的澱粉屬多糖;紅、白糖中的蔗糖及牛乳中的乳糖均是雙糖;水果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及果糖,屬於單糖。

此外,市面上的「無糖食品」大都還含有澱粉,如無糖餅乾。其實澱粉也是糖,它進入血液後變成葡萄糖。精製澱粉的血糖指數往往比蔗糖還要高,例如白面為80,白米為80。糖和澱粉都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的血糖指數都很高,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所以,市面上所謂的『無糖食品』,事實上血糖指數非常高,屬於高糖高碳食品。」吃「無糖食品」降糖,猶如抱薪救火! 無糖食品真正科學的概念是「無糖低碳」,即無蔗糖、無其它單糖、低碳水化合物。

溫馨提示:糖尿病司機注意什麼?

司機的工作強度大,駕車時精神高度集中,每日要消耗大量精力和體力;而且大多數司機生活無規律,時常不能按時進餐,這些都是血糖波動的危險因素。

絕大多數患糖尿病的司機是可以繼續開車的。但如處於糖尿病的某些階段,如血糖尚未控制穩定、有急性併發症時(酮症、感染等),則應暫時避免駕車;當有較嚴重的慢性併發症時,如視網膜病變或白內障視力下降、腎功能不全、糖尿病足、心肌梗死、腦中風等,則應放棄駕車。

患糖尿病的朋友在外開車一定要特別慎重。開車前最好測一下血糖,血糖過高會引起視物模糊,影響駕駛安全。但駕車途中更多的情況是低血糖,這可能是由藥物引起或是沒有按時進餐所致,當出現頭暈、無力、心慌、顫抖、冒冷汗等症狀時,很可能就是低血糖反應。建議最好購置一個快速「血糖儀」,隨身攜帶,以便隨時監測血糖,還應在駕駛室的小儲藏櫃中存放足夠整個旅程食用的含糖食物,便於及時取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餐前血糖升高,餐後血糖也升高?
    相信很多糖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空腹時測得血糖升高,在餐後2小時測得血糖還是升高,糖友們心裡都恐慌,為什麼餐前和餐後血糖都會升高,餐前和餐後血糖升高,哪個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大?怎樣才能正確科學降血糖? 餐前血糖為什麼升高?
  • 闢謠:餐後2小時血糖8.6,是因為喝了杯果汁,不喝血糖就不會高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測餐後2小時血糖是8.6mmol/L,是因為喝了杯果汁的過,如果不喝這杯果汁血糖就不會高,是這樣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給出的血糖管理標準: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後2小時血糖4.4-7.8mmol/L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或(和)餐後2小時血糖7.8-11.1mmol
  • 空腹血糖升高和餐後血糖升高,哪個更可怕?
    相信很多糖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空腹時測得血糖升高,在餐後2小時測得血糖還是升高,糖友們心裡都恐慌,為什麼餐前和餐後血糖都會升高,餐前和餐後血糖升高,哪個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大?怎樣才能正確科學降血糖?今天,小微來為大家詳細解答一下。
  • 空腹血糖、餐後1小時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哪個更重要?
    空腹、餐後血糖哪個更重要03餐後1小時、2小時血糖哪個更重要04為什麼新老糖友都更要測餐後血糖1 空腹血糖正常能排除糖尿病嗎中國新診斷的糖尿病中,46.6%的人是空腹血糖正常,糖耐量受損,接近一半的人是「單純餐後血糖升高」。就是說這些糖友光測空腹血糖是正常的,做了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後,發現餐後血糖升高,診斷糖尿病。
  • 喝了一杯果汁,測餐後2小時血糖8.6算高嗎?高到多少就算升高了?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張先生測餐後2小時血糖是8.6mmol/L,有人說這很正常,和他之前喝了一杯果汁有關,以後少吃甜食就可以了;有人說只要空腹血糖正常,餐後高一點也沒什麼大問題;有人說只要沒超過11.1mmol
  • 糖尿病餐後血糖老是高怎麼回事?醫生:4個方法控制好餐後血糖
    胰島素分泌受損後,就會導致胰島素的分泌不足,這樣胰島素的濃度高峰就會延遲,從而導致餐後血糖會明顯的升高。如果這時病人也合併有胰島素抵抗的問題,同樣也是會引起餐後血糖升高的問題。2.飲食運動不合理如果經常是使用高碳水的化合物,比如米麵,這樣就很容易導致餐後血糖升高。有些人早上常常是喝粥,粥的升糖指數也比較高,對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喝粥很容易升高血糖。
  • 餐後一小時血糖為8.5,餐後二小時血糖卻變高了,這是咋回事?
    血糖,是確診糖尿病,以及控糖的重要指標。血糖的變化,是糖友們最關注的事情之一。通常而言,我們進餐後1小時血糖最高,但不會超過11.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就會恢復到正常水平左右。
  • 喝粥升糖快,糖友不能碰?醫生:掌握5點,放心喝粥,血糖不飆升
    粥類之所以會讓血糖出現異常波動,就是因為大米粥含有大量澱粉和碳水化合物,而且經過長時間的熬煮之後變得異常軟爛,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短時間內就會導致患者血糖異常升高。 那麼,「糖友」需要徹底告別粥類?其實,只要做好以下五點,「糖友」也可以放心喝粥!
  • 糖尿病喝粥後血糖真會高嗎?營養專家告訴您正確方法
    昨天,劉叔按照慣例住院調理血糖,向營養師問道:「醫生,我最近每天中午都會喝粥,但經過監測血糖發現,用同樣分量的大米,做成米飯吃完後血糖是正常的,熬成粥喝完後,血糖立馬就會飆升。這是為什麼啊?」營養師回答道:「比起其他主食,喝粥確實升糖速度快一些,主要是在飯後半小時和一小時血糖升高。這是因為粥熬的時間長,大米中的澱粉會分解成短鏈的碳水化合物,如糊精。
  •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哪個升高更嚴重?
    因此數值比較穩定,特異性比較強,空腹血糖高基本上就是糖尿病。空腹血糖是人體的基礎血糖值,反映的是一夜不進食後的基礎血糖狀態。影響空腹血糖的主要因素是存儲在肝臟中的肝糖元分解情況,而不是胰島素的分泌功能,更不是胰島的儲備功能。餐後血糖一般指的是餐後2小時血糖,從吃第一口飯計時2個小時測得的血糖。
  • 糖友們到底能不能喝粥?
    隨著氣溫降低,很多人會選擇早上喝碗熱騰騰的粥,暖胃又暖心。但是粥易消化、易吸收,喝粥後血糖會迅速升高。所以糖友們儘量不要喝粥,特別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下。
  • 餐後2小時的血糖,正常值是多少?醫生:3個技巧,穩住餐後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平時要按時服用降糖藥,還要時刻檢測血糖,防止血糖波動。通常人們測量的都是空腹血糖,很少有人會關注餐後血糖,但是餐後血糖卻是最容易升高的。現在臨床上已經逐漸將餐後2小時血糖值作為判斷血糖是否高的依據,如果餐後2小時血糖很快就升高,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那麼餐後2小時血糖值應該穩定在多少呢?又有什麼方法可以穩住餐後血糖?餐後2小時的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 餐前血糖5.6,餐後2小時血糖高到16.7,問題出在了哪?該怎麼辦?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在血糖的監測中主要關注兩個時點,一是空腹血糖,反映的是人體在靜息狀態下的血糖水平以及自身基礎胰島素分泌的情況;二是餐後2小時血糖,反映的是進餐後血糖的狀況以及自身分泌餐時胰島素的情況。
  • 餐後血糖最高值是在餐後半小時、1小時還是2小時?不少人答不上來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如何做一個小調查:餐後2小時血糖是餐後血糖的最高值嗎?相信不少人會做出肯定的回答,這個回答當然是錯誤的。事實上餐後2小時並非餐後最高的血糖,而是餐後血糖從最高值已經下降到一定程度的血糖,正值的範圍是4.4-7.8mmol/L,如果在7.8-11.1mmol/L之間表明異常升高,但還不能診斷為糖尿病,如果超過了11.1mmol/L則可診斷為糖尿病。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餐後2小時血糖不是餐後最高值?為什麼不檢測餐後血糖最高值來判斷血糖正常與否呢?
  • 空腹血糖6.5,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空腹血糖受損還能恢復正常嗎?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有朋友問:體檢發現空腹血糖是6.5mmol/L,查了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屬於空腹血糖受損,這是怎麼回事?還能恢復正常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對什麼是空腹血糖受損以及血糖分級管理等知識做一些簡單的了解。空腹血糖受損,是血糖管理中出現的血糖異常情況之一,這種情況還不能診斷為糖尿病,但又超過了正常的血糖標準,而且測量的餐後2小時血糖也在正常範圍內。
  • 糖尿病人的疑惑:一餐飯吃了一個多小時,餐後2小時血糖該咋測?
    相信很多糖尿病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這需要了解血糖與進餐的關係以及進餐後血糖的變化規律。糖尿病人都知道,平時監測血糖最主要的是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的血糖,測空腹血糖很好理解,它反映的是進餐後8-12小時的血糖,排除了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但吃了飯後血糖肯定會升高,為什麼平時只要求測餐後2小時的血糖而不測餐後1小時、3小時等時間的血糖呢?
  • 餐後2小時血糖多少比較的正常?你真的知道嗎?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我們在進餐之後,自身血糖的變化表現為先升後降。如果真的可以把進餐之後每一時刻的血糖值相連,則可以匯成一波狀曲線,波峰位於餐後的一個小時,餐前與餐後3小時血糖則處於基線的水平。餐後2個小時的血糖則處于波狀曲線的下降階段,那麼,餐後2小時自身血糖多少正常呢?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
  • 空腹、餐前、餐後 2 小時……血糖,到底怎麼選檢測時間?
    ④空腹血糖還是診斷糖尿病的一個重要指標。2餐後 2 小時血糖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2 小時後準時採血所測得的血糖值。正常情況下,餐後 2 小時血糖應 < 7.8 mmol/L,接近空腹水平。注意事項① 查「餐後 2 小時血糖」是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而不是從吃完飯開始計時。② 如果檢測餐後血糖的目的是為了確定有無「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應給予標準糖負荷(讓患者喝含 75 g 無水葡萄糖的糖水或者吃 100 g 澱粉做的饅頭)。
  • 餐後血糖最高會高到多少?標準是什麼?餐後2小時血糖8.5正常嗎?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餐後2小時血糖8.5mmol/L是不正常的,《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給出的餐後2小時血糖的正常範圍是4.4-7.8mm0l/L,它是指從吃第一口飯開始算起2小時時測得的血糖,它既不是餐後血糖的最高值,也不是餐後血糖的最低值,而是根據絕大多數人對食物消化吸收的程度而選定的一個大眾化時間點的血糖,用於對餐後血糖正常與否的判斷。
  • 血糖高也可以喝粥,喝粥有區別,選擇粗糧粥,或有利於血糖穩定
    我們的身體經過一晚上以後,都失去了很多水分和養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吃上一頓很完美的早餐的話,會給我們的身體補充相應的能量。而一頓完美的早餐對糖尿病人來說更加重要。我們中國人都有早晨喝粥的習慣,但是對於那些糖尿病人來說喝粥如果喝的不對,反而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