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要寫首像樣的詩 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第四季開賽

2020-12-25 新民晚報

圖說: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第四季插圖 張馨月 攝

加入「全球華語好詩歌」,為自己的人生寫首詩。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的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第四季拉開帷幕。此次大賽由教育部思政司、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中華詩詞學會、中國詩歌學會、團中央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聯合指導,上海交通大學博聞研微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具體承辦。大賽自2014年5月啟動後,已成功舉辦三季,共吸引全球2000餘所高校近6萬人參與,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3億。大賽以「人生總要寫首像樣的詩」為主題,鼓勵當下的青年讀詩、品詩、寫詩,致力於促進校園原創詩歌創作繁榮,為當代華語詩壇挖掘潛力新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圖說:潘天樂參加漢服文化活動 上海交大供圖(下同)

阿根廷「徐志摩」:用詩歌記錄在華學習生活點滴

《巉巖林立》

夢似的朦朧,百奇兀峰。

在灰塵與煙霧間,

只有黑與白、分不出的形與影聳立在我左右。

在棲息的時間,與沉默的無聲。

我悄悄地走著,

北京,冬至清晨六點。

這首頗有韻味的小詩的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學阿根廷留學生潘天樂。不同於大多數喜歡中國相聲、書法、繪畫的外國友人,潘天樂對於中文詩歌情有獨鍾。來中國求學前,潘天樂沒有出過遠門,更沒有去過其他國家,但是他的母親非常支持孩子們能出去看看,了解不一樣的文化。2017年9月,潘天樂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選擇專業時潘天樂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覺得,漢語言文學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專業,因此他選擇來中國讀中文系。

圖說:潘天樂參加漢服文化活動

潘天樂的外公和父親都是詩歌愛好者,且在當地都出版過詩集。潘天樂介紹說,他的父親對東方文化非常感興趣,曾學習過中國詩歌和日本俳句。在父親和外公的薰陶下,潘天樂從小就開始讀詩和寫詩,這兩年在交大中文系學習時,熱愛學習的他會經常一邊聽課一邊抄課件上的詩,特別喜歡的某首詩會試圖把它翻譯成西班牙語或者英語。他說:「在翻譯中我能體會到中文詩歌的許多妙處,這也能鍛鍊我的想像和語言能力,讓我更深地體會詩的藝術美感。」

潘天樂表示,雖然自己經常在很多文化活動中朗誦自己的詩歌,但是從來沒有參加過專門的詩歌比賽。這次潘天樂在校內看到了第四季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的海報,他覺得機會非常難得,並將參賽視為對外公和父親的詩歌文化志向的一種繼承:「一直以來我都以能來到中國學習中國語言文化而感到榮幸,有朝一日我想成為『阿根廷的徐志摩』,用中文、用詩歌記錄下自己在中國學習和生活的經歷,我還想寫寫中國的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等等,並帶回阿根廷,讓更多阿根廷人能了解、感知中國!」

圖說:俄羅斯女孩唐曦蘭與短詩大賽共同成長

俄羅斯「蘭花」:愛中國文學更愛寫詩

這個五官深邃、稜角分明的俄羅斯女孩名叫巴達列娃·阿娜斯塔西亞,中文名字——唐曦蘭。這個名字是她本科就讀漢語言文學專業時一位教她中國古代文學的老師取的,意思是大唐晨曦中的一朵蘭花。唐曦蘭1995年出生於俄羅斯中部城市——梁贊,距首都莫斯科200多公裡。從小她跟著外公外婆在俄羅斯農村奔薩長大,那裡平原廣闊,有著大片森林。2013年高中畢業後,唐曦蘭對中文產生了濃厚興趣,來到吉林長春學了一年漢語,隨後被浙江理工大學中文系錄取。三年完成本科畢業要求的她又選擇留在浙江理工大學繼續學習。目前,她已是浙江理工大學藝術學理論研二學生。

談到愛上寫作詩歌這件事情,唐曦蘭表示,在讀中文系的時候,經常會學習很多中國古代與現當代文學的作品,這些作品對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她愛中國、愛中國的文學、更愛寫詩,她喜歡在詩歌裡思念故鄉,在詩歌裡訴說夢想。

為了提高詩歌寫作水平,唐曦蘭經常主動向中國的詩人請教。她說參加詩歌比賽是很好的展示自己和向優秀的詩歌寫作者學習的機會,當看到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面向全球所有高校的學生徵稿時,她毫不猶豫就報名參加了。她說,短詩大賽為像她這樣熱愛中國詩歌的外國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和展示平臺。早在2017年唐曦蘭就已經參加了第三屆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這次是她第二次報名參賽。「無論我的作品最後有沒有獲獎,這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可以讀到那麼多出色的作品。期待我能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詩歌寫作水平。」

海外中國學子:華語詩是我們的文化之根

王旌陽是一名康奈爾大學的理工科博士研究生,今年即將畢業,並且計劃畢業後去斯坦福讀博士後。王旌陽從小對漢字很感興趣,經常翻閱古漢語字典,到了初中階段就開始寫詩。他說:「因為專業的緣故,我身邊的詩歌愛好者不多。參加華語短詩大賽後,我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同齡人願意寫詩、讀詩。如果有機會,希望能和國內的優秀詩人們交流切磋。」本科就已經出國的他,在海外生活已近10年,王旌陽表示,寫中文詩對他來說是一種身份認同。他也曾參加第三屆短詩大賽投稿,他說,「短詩大賽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可以讓更多的大學生了解、關注詩歌這種藝術形式,對於中文詩歌推廣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盧修遠目前在澳大利亞莫那什大學傳播與媒體專業讀碩士研究生。受父母影響,她從很小就開始讀詩歌。她是在@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會微博上了解到短詩大賽,也看過前幾屆的獲獎詩歌。「之前的幾屆比賽有很多很棒的作品,有一些是我沒有讀過的類型,給了我很多啟發。」 盧修遠表示,也許整個文學創作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但詩歌始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形式,短詩大賽可以讓更多同齡人投入到詩歌寫作中來,也許很多人的創作還不夠成熟,但大賽引領的創作風潮可以讓新一代寫作者關注詩歌、理解詩歌、著手創作詩歌,這對當代詩歌的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

王皓是一名在南澳大學留學的中國學生,本季短詩大賽是他第一次「試水」,沒想到就入圍了。「這可能是一種緣分吧,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往往會激發我的表達欲,雖然我也嘗試著寫,但是幾乎沒有參加過詩歌比賽。這個比賽給我提供了一個表達和分享自己對詩歌的喜愛的契機。」王皓表示,雖然入圍只是比賽進程中的一小步,但卻是他個人追求愛好的一大步。他說:「寫詩就像不停地向宇宙發送信號,入圍比賽就像有個微弱的信號穿過大氣層給了一個回應,這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本季大賽徵稿一個多月以來,已收到超過1.3萬封投稿,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香港大學、澳門大學、臺灣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東京大學等高校廣泛參與。

大賽還將首次舉辦詩歌節、短詩論壇等文學交流活動,邀請文化界大咖讀詩、聊詩,邀請獲獎選手與評委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更歡迎所有愛詩、寫詩的讀者一起共賞詩歌的魅力。

通訊員 皎軒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相關焦點

  • 2015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徵稿啟事
    一、 大賽簡介  人生總要寫首像樣的詩,不是為了向世界炫耀,而是記錄真實存在過的迷人瞬間。蔣方舟曾有感而發:「什麼是一個人的黃金時代?那就是心裡還有詩歌的時代。年輕人都是天生的詩人,留下最好的一首詩,就和留下最美的一張照片一樣,值得長久回味。」
  • 2019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評選結果出爐
    「人生總要寫首像樣的詩」,今天,2019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正式發布評選結果,88首作品從來自全球1785所高校的26561封投稿作品中脫穎而出,分獲特等和一、二、三等獎,將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獲獎作品詩集。中外大學生參賽熱情高漲,有10首以上作品參賽的高校超過500所,閱讀量高達1.3億。
  • 2016全球華語大學生年度詩人評選結果發布
  • 中學生用數學元素賦詩作曲:人生總要寫首像樣的詩
    中學生用數學元素賦詩作曲:人生總要寫首像樣的詩 2017-07-06「人生總要寫首像樣的詩,不是為了向世界炫耀,而是記錄真實存在過的迷人瞬間。」同學們說。  用詩情蓋一棟數學的房子  「在人類的所有發明中,最古老的大概應該要算詩歌和數學了。如果說牧羊人計算綿羊的只數產生了數學,那麼,詩歌可能來源於豐收的祈禱,它們都是生存的需求。」合肥一中高一數學組的老師們說。
  • 2016全球華語大學生年度詩人出爐,北島:都是天之驕子
    2014年5月至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的首屆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中,陝西理工大學程川、復旦大學童作焉、南加州大學康蘇埃拉以及本科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的王藝彭,均已從全球828所高校6528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成為52名獲獎者之一。時隔兩年之後,他們再次問鼎2016全球華語大學生十大年度詩人。
  • 兩萬大學生華語賽詩108人獲獎,10篇特等獎詩歌全文刊發
    2016年2月2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的2015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發布評選結果,108人從2.3萬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分獲特等和一、二、三等獎,共享20萬元獎金,還將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獲獎作品詩集。
  • 【全球最美短詩出爐】終評評委:漢語詩歌的未來令人期待
    2016年2月2日,「人生總要寫首像樣的詩」第二季,由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的2015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正式頒布評審結果
  • 精選24首小詩,美到令人窒息
    故鄉真小 小得只盛得下 兩個字 註: 此詩獲中國鹹寧「金葉·香泉海杯」第二屆世界華文詩歌大獎賽一等獎作品,獎金十萬。
  • 第二屆「青春杯」全球華語文學大賽徵稿啟事
    第二屆「青春杯」全球華語文學大賽徵稿啟事首屆「青春杯」全球華語詩歌大賽「於2019年7月完美收官。收到了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參賽者的積極參與。為發現、培養和推舉新時代詩人做了一定的貢獻。即日起,由全球華語文學大賽組委會、青春詩歌文學創作研究會、《青春詩刊》編輯部聯合相關單位和個人,特舉辦第二屆「青春杯」全球華語文學大賽,歡迎全國及海內外廣大華語文學愛好者、寫作者和在校大學生積極參與不吝支持,因人手有限,本次大賽每人僅限一首(篇)作品參賽。
  • 大學生為桔子寫首詩,僅24字拿下全球性詩歌獎項,當代詩歌有未來
    每每提到當代詩歌,筆者腦子裡總會想起當年韓寒說的一些話:「現代詩沒落了」、「好好的標點擺在那,你不用」等。韓寒的話已經不算犀利了,不少網友甚至認為現代詩就是把我們寫的大白話,用換行鍵換一下行,就成了。這些詩歌都出自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這個大賽目前已經辦了多次,是一個全球性質的詩歌大賽,目的就是為了鼓勵大學生創作。每一屆大賽都會收到來自全球各地的作品,僅2019年就收到了全球1785所高校的26561首作品。
  • 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開賽 主題為"用愛點亮人生"
    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開賽 主題為"用愛點亮人生" 2008年10月20日 17: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學生們現場提問,著名作家、奧運冠軍、奧運志願者代表等各界知名人事一一作答,拉開了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的序幕。  這屆大賽以「用愛點亮人生」為主題,各有20多個題目供初中、高中參賽學生選用,突出奧運精神和改革開放的力量。
  • 我好想為你寫首詩
    好想為你寫首詩作者:紅月亮(重慶)像水洗藍天令人神往像羽毛在陽光中舞蹈像叮咚山泉清澈明亮像崖壁上木棉花綻放燦然的笑清純得不食人間煙火好想為你寫首詩那些在樹葉上安個家在藤蔓上宿營在陽光下發亮草地上狂奔的日子裡能聽見,溪旁石頭拔節的聲音讓山裡的雲雨雪霧拖著風腔競相朗誦好想為你寫首詩
  • 第四屆「大中華杯」全球華語大賽地方選拔賽考試說明
  • 七絕 軲轆體 我為夫君寫首詩
    我為夫君寫首詩,兩情相悅兩心知。三生石渡三生願,百歲同修百歲期。鋪箋研墨正當時,我為夫君寫首詩。食盡人間多少苦,情深不怨福來遲。我為夫君寫首詩,德傳後輩人稱羨。卅載同行愛未移,夕陽雖晚更相知。潑茶消得真情味,我為夫君寫首詩。我和我老公曾經是同事,一九八五年七月,由校長主婚,我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35年過去了,我們有過陽光明媚的日子,也經歷了陰雨連綿的黑暗。
  • 武大研究生張星月"青春之星華語主持人大賽"摘冠
    武大研究生張星月"青春之星華語主持人大賽"摘冠   中新網深圳9月12日電(記者鄭小紅)「2012青春之星華語主持人大賽
  • 第三屆全球華語國學娃娃經典誦讀大賽重磅來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 11月17日下午,第三屆全球華語國學娃娃經典誦讀大賽啟動儀式在山東·濟南百花洲舉行。第三屆全球華語國學娃娃經典誦讀大賽是由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廣播新聞節目工作委員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山東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年度重大活動,旨在激發青少年兒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熱情,養成多讀詩詞、讀好詩詞、會讀詩詞的習慣,究古人文字之深意,品詩詞韻律之優美;揚國學之美,提升文學審美情趣,展少年風採,助力青少年成長之路。
  • 第二屆全球華語朗誦大賽暨第五屆「曹燦杯」青少年朗誦展示活動舉行
    7月23日下午,第二屆全球華語朗誦大賽暨第五屆「曹燦杯」青少年朗誦展示活動優秀作品展演在京落幕,來自國內50個主承辦地區、354個分級承辦地區,15個國際賽區的近兩百萬名選手歷時7個月的朗誦展示,最終有1500多名優秀的青少年脫穎而出,進京參與全國展示活動。
  • 90後創業者設「全球華語大學生文學獎」,評委陣容強大
    胡嘉潤為組委會主任陳思和頒發聘書首個面向全球華語大學生的民間綜合文學獎「嘉潤·復旦全球華語大學生文學獎」是第一個由大學師生自主發起設立、面向全球華語大學生的民間綜合類文學獎。同時,嘉潤文學獎還十分強調「全球華語」,也就是說,包括中國港澳臺地區、馬(來西亞)等在內的群體。組委會也將在這方面依託復旦大學的全球網絡,加大海外宣傳、國際出版等工作力度,助推海外大學生華語原創文學「進入中國視野」和大陸大學生原創文學「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