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啥意思?為何古人如此忌諱?

2020-12-18 民俗大文化

在傳統文化中,其中不乏一些神奇古怪之事,而擁有著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的中國,無論是正史記載,還是野史流傳亦或是口口相傳,在每個地方,總會有屬於各自的傳說,更有許多忌諱之談,比如俗語「喜不送傘,喪不後補,壽不送煙」,所講的就是送禮的忌諱,再比如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必有事」,意思是說三拜已是大禮,而四拜有違常理,而古代的第四拜,一般只有重罪之人被赦免,才會行此禮。再比如民間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講夢」,這種行為在生活中,也比較忌諱,那麼這句話是何意?古人為什麼如此忌諱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這句俗語相信大家從家中老人口中經常聽到,意思是說晚上不能梳頭,早晨醒來不能講自己做的夢。而且大家只知其意,卻不知為何晚上不能梳頭?早晨為何不能說夢?究其緣由,卻大有講究!

晚不梳頭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句話在生活中廣為流傳,自古至今人們都非常看中儀容儀表,特別是頭髮,男子成童之時則會束髮, 古代女子滿十五歲會及笄。而且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損失絲毫都是對父母的不尊重,所以人們對頭髮自然十分看重,而古代為了觀看頭髮是否凌亂就是照鏡子,而古代的鏡子多為銅鏡,雖然也能讓人觀看衣冠是否整潔,但是和當代的平面鏡相比差遠了。多數時候銅鏡照看之時,鏡子內多為模糊狀態。古人在準備入睡之時,會把束起來的頭髮散開,如若在夜晚,或者深夜在微弱的火燭燈光下梳頭,豈不是會嚇「死人」,時間久了也會容易做噩夢,所以這種習慣大家都比較忌諱。

還有一種說法是,晚上梳頭髮容易招「陰」,本來有些地方習俗是,家中有人去世,家中子女會幫已逝之人,洗頭、梳發、穿壽衣,幫已逝之人整理儀容儀表,讓已逝之人,能夠「體面」的離世,如若,晚上梳頭髮,會倒黴的。

而對於當代社會而言,社會壓力巨大,上班的時候,都是繃著神經,回家自然想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的休息了,誰會想到去整理頭髮,能夠安安穩穩的睡一覺,才是美事,誰也不會半夜三更起來去梳頭髮的。但是科學研究發現,用梳子梳理頭髮,有助於頭皮血液循環,大家早晨不妨多梳梳頭髮,少去理髮店燙染。

早不講夢

古人相信,做夢總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說「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認為做夢總有原因可尋。夢到噩夢,可能當時就被嚇醒,並且開始胡思亂想,並且多數時候會忍不住第二天告訴家人或者朋友,認為這樣的夢不好,開始各種擔憂,其實大可不必,如若說出這句話,每天腦中都會心心念念,不能忘卻,導致心煩意亂不能正常工作,那豈不是得不償失。而夢到好夢,甚至會一覺睡到天亮,第二天醒來也是美滋滋的,並且喜出望外,奔走相告,認為夢裡的預兆可能會降臨,殊不知在老人看來好夢說破就不靈了。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內心過於強求或者沒有得到的東西和情景,才會在夢中有所體現。任何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都需要自己付諸行動,千萬不要因為沉醉於夢中的美好而不能自持。對於這句俗語而言,在當今看來,由於時限格局不同,卻難以適應於當代生活,但是不難看出俗語「早不說夢,晚不梳頭」,雖然有些迷信說法,但是依舊暗含了人們祈求平安,趨利避害的美好願望。

以上是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大家對於這句俗語有何看法?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討論!喜歡的可以點擊關注!分享!轉發!

相關焦點

  • 老人們常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人們長期的經驗總結,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意思是晚上不能梳頭,早上不能說夢,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晚不梳頭其實這句話主要是針對以前的女人來說的,古人常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來自父母,包括頭髮都不敢輕易毀壞。因此古人是不剪頭髮的,人們覺得頭髮就代表著頭,剪掉頭髮幾乎與砍頭沒什麼區別。
  • 老祖宗告誡:「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啥意思?現在還有道理嗎?
    隨著現代的科技不斷發展,很多古人的經驗之談,在現在看來,不過是封建的糟粕。但我們對於老祖宗的話,不能說是完全的相信,也不能全部否認。能流傳至今,還能從老一輩人口中聽到到的俗語自是有一定的道理。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
  •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晚上不能梳頭?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財富,其中很多俗語更是老一輩人根據自己大半輩子總結出來的經驗;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句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那就是「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句話乍看有一點封建迷信的色彩,那這句話到底說的是啥意思呢?
  • 俗語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是什麼意思?現在還適用嗎?
    近代科技不斷發展,古人的許多經驗之談,在現在看來,不過是封建的一種糟粕。但是,對於老祖宗的話,我們既不能完全相信,也不能完全否定。能夠流傳至今,還能從老一輩人群中聽到的俗語,自有其道理。就像俗話所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
  •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是什麼意思?為何晚上不能梳頭?
    「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是舊時農村常常可以聽到的一句俗語,帶有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那麼這句俗語是怎麼來的呢?怎麼就會變成晚上不能梳頭,白天不能說夢話呢?這還要從以前農村低矮破舊的房子開始說起,以前的農村窮呀,房子住的是矮平房,窗戶上連玻璃都沒有,只能貼紙。
  •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什麼意思,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什麼意思,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許多俗語,一般都是來自農村,但是受到農村的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意思,他們也代表著不同的寓意。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這個俗語就是晚上不梳頭,早上說夢有什麼道理?
  • 農村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在農村,我們經常能從老一輩聊天中,聽到各式各樣的俗語老話,有的是具有教育意義的,有的則是表明了當地的風俗習慣,還有些則是關於天氣的預判的經驗總結等等,非常多。絕大多數的俗語到現在都還非常有道理,但有一些可能因為意思不是太明確,到後來就難免有被人誤解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
  • 古代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什麼意思?前半句有什麼講究
    古代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什麼意思?前半句有什麼講究悠悠中華,歷經千百年滄桑,走過了多少年的歲月,才沉澱累積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且,在五千多年的歷史裡,我們祖先們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文化,而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
  •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有什麼含義,為什麼夢不能白天說?
    民間就有這樣一則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想必大家早有耳聞,但是其中的含義卻是鮮為人知的,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晚不梳頭按照字面的意思去解釋,就是一天到了晚上的時候,人不能梳頭。很多人都會有疑問,為什麼到了晚上不能梳頭呢?其實這句俗語一開始是說給女人聽的。
  •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老祖宗的生活禁忌,到底有無道理?
    對於現代人而言,做夢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人們也樂意以說故事的方式,將自己做過的有趣的夢講述給別人聽。然而老祖宗是非常忌諱這種做法,在他們看來早上「說夢」,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農村還流傳著一句與之相關的俗語,它就是「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生活禁忌,到底有物道理?單純地從字面意思來看,「晚不梳頭」的意思為:在晚上的時候,儘量不要梳頭髮。
  • 農村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啥意思?有道理嗎?
    那「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句話你知道什麼意思嗎?一、晚不梳頭現在的農村老人依舊十分的講究,如果年輕人晚上在家裡梳頭的話,很快就會受到老人的制止,主要還是因為「晚不梳頭」這個說法,但至於為什麼這麼說,很多老人自己也說不上來
  • 農村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有什麼講究?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
    農村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有什麼講究?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在生活中,平常大家可能是會聽到一些俗語,是大人用來規勸子女的行為,就想小編在家的時候,除了洗頭髮的時間之外,其他時候頭髮是不能披散下來的,因為在長輩的心中是一個不吉利的行為,可是為什麼會這樣,他們也說不出來,估計不僅是這個,可能還有很多都是這樣的呢?今天小編也給大家帶來一個農村俗語:農村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有什麼講究?
  • 民間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為什麼要這麼說,真正意思是什麼
    在農村很多的老人都說,晚上不梳頭的說法,還有早上不說夢話的道理,就成為了老人們經常說的一句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那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呢,有什麼含義?這些俗語都是根據人們自己的經驗而總結出來的,而且在這些俗語當中,還有很多很有教育意義的句子,而且也有許多跟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句子。
  • 古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究竟是不是迷信?看看專家怎麼解釋
    ▲周公廟「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就是一句關於做夢在歷史上廣為流傳的古話,對於人們的生活也有著巨大的影響。而對於人們提出的「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是不是迷信,專家解釋道:存在即是合理,這句話之所以能夠保存下來,綿延至今,必然是有充分的邏輯自洽能力的。所謂「晚不梳頭」,意思並不是晚上不可以梳理頭髮,而是不可以梳妝打扮,在頭上佩戴釵環頭飾。
  •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麼說有什麼講究和含義?
    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麼說有什麼講究和含義?從小就被教育著要做一個尊老愛幼的人,要尊敬老人,認真聆聽老人的心聲,我們這個社會曾經是老人們親手締造的。在家裡,老一輩的長輩們總是動不動就對我們各種教訓,說我們沒規沒據的。吃飯有規矩,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我們年輕人聽了就覺得很煩,還時常和他們頂嘴。今天小編要講的是老一輩人流傳的那些奇怪的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老人們說過「晚不梳頭,早不說夢。」
  • 老人說的「晚不梳頭,早不說夢」並非迷信,都是有說道的!
    以前老人總會告誡小孩子,大晚上的不要梳頭了,早上剛起來的時候,不要說自己昨天晚上做了什麼夢。也就是所謂的「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那麼為何這麼說?有什麼說道嗎?老人認為,晚上陰氣比較重,出來活動的都是與鬼魂有關的汙穢的東西,梳頭這種行為會引起這些東西的注意,就不利於自己的平安。當然我們以今天的觀念來看,這是純粹的迷信思想。
  • 老人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為啥要這麼說,你們知道嗎?
    老人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為啥要這麼說,你們知道嗎?小時候就經常會聽老人家講一些神乎其神的事情,民間就是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然後就會流傳一些俗語~有些俗語還是很靈驗的,畢竟是老百姓從生活經驗得出來的!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啥道理?老輩人的買菜經驗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啥道理?老輩人的買菜經驗!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的安全問題一直是近來年全社會關注的焦點。都說科技改變生活,這個一點不假。如今很多的蔬菜、水果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就算是國內沒有的瓜果,也能在超市裡、菜市場買到。不過,為了吃得健康、放心,很多人都選擇自己種植瓜果蔬菜。當然了,有些蔬菜沒有辦法,還是要去菜市場購買。而關於買菜很多人都清楚,那就是要趕早,越早去菜市場,蔬菜越新鮮,這樣烹飪起來也更好吃。可是有些老人卻常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樣一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道理?
  • 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農村老話。記得小時候,經常聽爺爺,奶奶說一些聽不懂的話,那個時候年紀太小,所以也不懂其中的意思。慢慢長大後,才知道,這些老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相信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聽老人說起這些話。
  • 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什麼意思?為何忌諱這些數字?
    農村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老輩人過生日都是很講究的,很多人都是害怕過生日的。當然了這也和過去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畢竟在過去生活條件不好,農民也沒多少積蓄。莫提七十三這句老話的字面意思是說,在老人到了七十三歲的時候,是千萬不能提到七十三歲這個數字的。因為在過去這個數字是很忌諱的,就像西方人普遍很忌諱13一樣。而過去在中國很多人也都是十分忌諱73的,如果有老人今年是73歲了,你不能直接說出來,而應該說成是明年74歲了,或者是去年72歲,不然一些思想比較老舊的老人會生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