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的科技不斷發展,很多古人的經驗之談,在現在看來,不過是封建的糟粕。但我們對於老祖宗的話,不能說是完全的相信,也不能全部否認。
能流傳至今,還能從老一輩人口中聽到到的俗語自是有一定的道理。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
「晚不梳頭」,字面上理解就是晚上不能梳頭。很奇怪是嗎?晚上梳頭又怎麼啦。其實在古時候的「梳頭」,並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梳頭髮」,而是指化妝和做髮型。就是「梳洗、打扮」的意思
無論在哪個時代,女人都是愛美的。尤其是現代女人一個簡單的妝容,沒有一兩個小時都是搞不定。而古代女人,參加宴席,化妝的程序更加繁瑣。而且古人盛行頭上戴些金銀首飾,不僅影響到睡眠,更容易傷到人。
所以,古人睡覺前,往往要卸妝,才有了「晚不梳頭」的說法。
下半句「早不說夢」。
就是說,早晨不要把昨晚的夢告訴別人。古人覺得,早上,就把自己的夢講給別人聽,是不吉利的。在我們老家,有一種說法,就是早上要吃過早餐才能和別人說自己做了什麼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在科學上,做夢就是人腦把白天人的所見所聞所思,在晚上就會像放電影一樣,仍然浮現在腦海裡。而有人說做「噩夢」,大多是白天沒有完成和憂慮的事情,造成大腦做出的驚恐的反應。
也有人不這麼看,不知道你沒有覺得,有時候現實發生的事情和夢中的很是相似,因此,也有人覺得夢是對未來的一種預兆。對於這種現象,也是科學所無法解釋的。
無論夢境多離奇,早上起來喲普時候會不記得自己做過什麼夢。跟人講也講不明白。況且,解夢也不是一般人能說清楚的,所以,跟人講自己做過的夢,實在沒什麼必要。
所以,有些人認為俗語「早不說夢」,有點誇大其詞了,是一種毫無根據的說法。
對於這句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你是怎麼看的?你覺得有道理嗎?
其實,像「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樣的俗語,是古人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總結。
要學習這些俗語的智慧,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看書,如果你能認真地去體會書中為人處世的道理,那麼你的人生就會走得更順暢一些。
這些俗語,都被收錄在一本叫《增廣賢文》的書裡,人們常說,讀了「增廣會說話」,這裡的「增廣」就是《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是一部古訓集、民間諺語集,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主要講人生哲理、處世之道,匯集的內容很有哲理性,儒釋道各方面的思想均有體現,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兒童啟蒙書。
當如果您想讓您的孩子多增長見識,早點懂得人情世故,將來走上社會後,能夠混得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不妨買一本給孩子看看。
這套《增廣賢文》精裝正版,有完整的原文+白話譯文+解讀,不用擔心看不懂。現在入手,只要49元,相當於一張電影票的錢,就可以讓您的孩子獲得受益終身的智慧。
點擊下方橫條,即可幫您長見識,增智慧,把孩子教育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