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B:研究顯示女性肌肉乾細胞再生能力較卓越

2020-12-23 生物谷

    根據英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UPMC)兒童醫院的研究者最新研究顯示,由女性肌肉中所分離出的幹細胞再生能力優於男性。這項結果於4月9日發表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期刊中,是首次著眼於性別差異的幹細胞再生相關研究。  

   「這項發現對於以幹細胞為基礎的各項相關療法會帶來不小的影響。」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Johnny  Huard博士表示,「未來以幹細胞來發展組織再生藥物的相關應用時,應當視性別為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  

    研究者在找尋研究杜馨氏肌肉失養症(Duchene  muscular  dystrophy,DMD)等肌肉萎縮遺傳疾病療法時發現,分離的雌性個體幹細胞具有優良的再生新骨骼肌組織的能力。在給予患有DMD的實驗鼠分別注射雌性與雄性幹細胞之後,他們發現僅10%的注射雄性幹細胞老鼠其再生係數(regeneration  index,RI)超過200者,而注射雌性幹細胞者則高達40%。  

    「我們推測是雌性與雄性細胞對於周圍的氧化壓力承受能力不同;」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整形外科與生物工程學專家Deasy博士指出。對於許多無法再生的組織傷害,幹細胞是唯一的希望;這項研究無疑的]使幹細胞療法發展更往前跨展一步。


原始出處:

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Vol. 177, No. 1, 73-86

Article

A role for cell sex in stem cell–mediated skeletal muscle regeneration: female cells have higher muscle regeneration efficiency

Bridget M. Deasy1,2,3, Aiping Lu3, Jessica C. Tebbets3, Joseph M. Feduska3, Rebecca C. Schugar3, Jonathan B. Pollett2,3, Bin Sun3, Kenneth L. Urish1,3, Burhan M. Gharaibeh2,3, Baohong Cao2,3, Robert T. Rubin5, and Johnny Huard1,2,3,4

1 Department of Bioengineering, 2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 Surgery, 3 Stem Cell Research Center, Children's Hospital of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 and 4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Genetics and Biochemistry,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ittsburgh, PA 15260
5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nd Biobehavior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Los Angeles CA 90095

Correspondence to Johnny Huard: jhuard@pitt.edu

Abstract

We have shown that muscle-derived stem cells (MDSCs) transplanted into dystrophic (mdx) mice efficiently regenerate skeletal muscle. However, MDSC populations exhibit heterogeneity in marker profiles and variability in regeneration abilities. We show here that cell sex is a variable that considerably influences MDSCs' regeneration abilities. We found that the female MDSCs (F-MDSCs) regenerated skeletal muscle more efficiently. Despite using additional isolation techniques and cell cloning, we could not obtain a male subfraction with a regeneration capacity similar to that of their female counterparts. Rather than being directly hormonal or caused by host immune response, this difference in MDSCs' regeneration potential may arise from innate sex-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cells' stress responses. In comparison with F-MDSCs, male MDSCs have increased differentiation after exposure to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hydrogen peroxide, which may lead to in vivo donor cell depletion, and a proliferative advantage for F-MDSCs that eventually increases muscle regeneration. These findings should persuade researchers to report cell sex, which is a largely unexplored variable, and consider the implications of relying on cells of one sex.

Abbreviations used in this paper: ANOVA, analysis of variance; F-MDSC, female MDSC; GM, growth medium; MDSC, muscle-derived stem cell; M-MDSC, male MDSC; MyHC, myosin heavy chain; PD, population doubling; PDT, PD time; RI, regeneration index; RO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CI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相關報導:

年老乾細胞和源祖細胞也具有再生能力

Nature: 成年人幹細胞能形成肌肉

脊椎動物的再生能力可被重新激活

科學家發現影響幹細胞複製的基因

阻礙軸突再生的2個重要因素被揭示 小鼠視神經再生成功

科研發現鳥類羽毛再生細胞

根據再生能力有望重劃身體器官分類

再生能力超強的「奇蹟老鼠」

Dev.Bio:研究人員發現再生早期關鍵因素

研究人員發起「再生計劃」以揭開生物再生奧秘

相關焦點

  • 肌肉乾細胞研究最新進展(第2期)
    2.肌肉乾細胞能長期有效治療尿失禁新聞來源:Muscle Stem Cells Effectively Treat Urinary Incontinence Long Term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和多倫多Sunnybrook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通過給女性壓力性尿失禁(SUI,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 幹細胞再生研究破解受孕難題—新聞—科學網
    嬰兒的母親方女士曾被確診為卵巢功能衰竭導致不孕,34歲的她求子心切。輾轉於全國各地多家醫院各個科室後,方女士在2015年12月來到南京鼓樓醫院,決定為生出自己的寶寶做「最後一搏「,這一次終於取得成功。 南京鼓樓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孫海翔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當前針對不孕的常規治療方法是雌孕激素替代治療,但卵巢早衰的患者在月經周期中沒有優勢卵泡活動,就無法取得卵子,所以激素替代治療收效甚微。孫海翔對記者打了一個比方:「就像一朵鮮花從根莖開始枯萎,卵子就是『種子』,胎兒就是果實,沒有好的『種子』,如何能結出甜美的『果實』?」
  • 宮內膜幹細胞:女性抗衰利器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再生醫學需要乾性極強的種子細胞,而女性子宮就是再生新鮮細胞的土壤。國內外研究證明,女性體內每個月都有再生細胞產生,並隨月經血排出體外,這就是子宮內膜幹細胞。早在2013年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順昊細胞生物技術(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昊生物)就獲批了我國「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並與北京協和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及天津中心婦產醫院共同承擔了2014年新藥創製項目「子宮內膜再生細胞治療卵巢早衰臨床前及臨床研究」。
  • 宮內膜幹細胞:女性抗衰利器—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本報記者 李惠鈺 再生醫學需要乾性極強的種子細胞,而女性子宮就是再生新鮮細胞的土壤國內外研究證明,女性體內每個月都有再生細胞產生,並隨月經血排出體外,這就是子宮內膜幹細胞。 早在2013年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順昊細胞生物技術(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昊生物)就獲批了我國「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並與北京協和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及天津中心婦產醫院共同承擔了2014年新藥創製項目「子宮內膜再生細胞治療卵巢早衰臨床前及臨床研究」。
  • 盤點:值得關注的幹細胞領域研究進展
    幹細胞作為細胞治療的主角,在器官修復和組織再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他們是機體的工兵細胞,當其他細胞和組織、器官發生受損、炎症或體內穩態發生變化時,幹細胞就可能成為血液、骨、皮膚、肌肉等的種子細胞,進一步分化成機體所需要的細胞。
  • 研究顯示:幹細胞有望治療肌營養不良症
    據最新一期《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義大利研究人員在一項研究中用幹細胞使患肌營養不良症的狗恢復了行走能力。研究人員希望這一方法未來能夠治療人類肌營養不良症。這種蛋白能損害身體中的所有肌肉,包括骨骼肌、心肌和膈肌等。這種疾病多發於男孩中,通常會導致患者在30歲前死亡。   此前,義大利聖拉斐爾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曾發現,對用基因技術培育出的缺少抗肌營養不良蛋白的實驗鼠進行的實驗中,一種名為MESANGIOBLASTS的成體幹細胞可以恢復抗肌營養不良蛋白的產生。但由於這些實驗鼠並沒有患肌營養不良症,用幹細胞治療這種疾病的療效無法測試。
  • 幹細胞——攻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新利器
    不僅脂肪化後的骨髓基質HSCs龕位的減少,研究顯示其細胞的表面黏附分子也發生改變:膠原表達降低、透明質酸表達增加。這種改變可能直接影響基質細胞間的相互作用而影響到造血幹祖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參與AA的發病過程。簡要總結為以下2點: 1、骨髓脂肪化是AA骨髓最顯著的病理特徵。 2、 AA 是造血功能衰竭導致的全血細胞減少。
  • 幹細胞移植對神經肌肉疾病的研究進展
    研究發現幹細胞具有定向分化潛能與分泌神經因子,在一定環境因素下能對損傷的組織進行修復,對神經肌肉疾病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幹細胞移植的研究多年來,科學家致力於幹細胞對神經肌肉疾病的研究,從基礎研究到動物模型,再到臨床研究,透露了一個積極的訊息:幹細胞移植修復神經肌肉萎縮是科學可行的。
  • 科學家在渦蟲體發現神奇幹細胞 可幫人類肢體再生
    美國密蘇裡州堪薩斯城斯託瓦斯醫學研究所的一支專家團隊採用新型「流動細胞術」對快速流動的血液中的細胞進行掃描,結果發現了這種能夠實現整個器官再生的特殊幹細胞,並在其開展再生行為前、提前將其從渦蟲體內分離出來。渦蟲常見於池塘和湖泊中。一些科學家認為,這種常見生物或將成為人類實現永生的關鍵。這種幹細胞被命名為Nb2,是成體多功能幹細胞的一種。
  • 中國再生醫學幹細胞轉化研究項目獲官方資助 預計後年完成
    中國網財經9月26日訊 日前,中國再生醫學發布公告稱,9月23日公司與香港大學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科技署就「建造間充質幹細胞自動化生物反應器」項目籤訂轉化研究項目合作協議。該項目預計於今年10月1日開始到2018年9月30日完成,並獲香港創新科技署資助440萬港幣。
  • 華西口腔專家研究給人類牙齒終生再生能力!
    此時此刻,不得不提到一個大家熟知的海洋BOSS——大白鯊,它不僅擁有一副好牙口,關鍵是這副好牙還擁有終生再生能力! 那如果人類擁有這個能力呢? 華西口腔醫院的「種牙」 來自華西口腔的研究團隊,就專門研究怎麼讓「掉了的牙」再長出來!
  • 研究人員發現肌肉老化原因
    人在衰老的過程中,肌肉的力量會越來越小,對於肌肉損傷的修復能力也會不斷下降。最近,一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一種名為FGF2的蛋白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通過小鼠研究表明,利用常規藥物可以阻止這一進程。這一研究發現對於了解肌肉老化的進程十分重要,且使得未來開發可使肌肉「返老還童」的新療法成為可能。
  • 教學素材|動物的神奇再生能力
    研究表明它擁有如此強大的再生能力,主要是因為它的身體裡豐富的幹細胞,佔渦蟲細胞總數的 25%,能夠不斷自我複製,產生與自己類似的細胞,在需要的時候能變成其他任何類型的細胞。[4]與此同時,消化道、神經系統等組織的細胞,通過有絲分裂迅速地向再生芽裡生長。蚯蚓身體受到損傷的當天,部分的斷面就開始癒合,並且形成芽基。通常到6-7周後,再生的各體節生長基本完成,形成與原體節基本相同的新體節。[5]但並不是每一次的斷損都能再生成完整蚯蚓個體,有時候會不再生,甚至引起蚯蚓的死亡的情況。研究顯示,再生能力與切斷部位、切除長度等有一定關係。
  • 幹細胞治療心衰的臨床研究:回顧與進展
    幹細胞移植是指把具有自我更新與分化能力的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修復或替換受損的心臟細胞,包括心肌細胞、內皮細胞等,進而增強和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進行性重構,阻止心衰患者病情的惡化與發展。幹細胞移植已成為當前心血管病領域研究的熱點。幹細胞可分為兩大類:多能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下文將從這兩類細胞出發,談談各自的臨床研究進展。
  • 大醫一院入選中國首批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
    10月24日,中國再生醫學領域迎來了裡程碑事件——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正式發布首批通過備案的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名單,全國共30家醫療單位通過《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中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資質和條件的審核
  • 國內外雙重臨床案例見證,幹細胞治癒卵巢早衰,圓廣大女性母親夢!
    2018年3月18日,一項幹細胞療法治療年輕女性的卵巢功能不足(POI)研究成果正式公布,研究結果顯示幹細胞或能使因卵巢功能早衰而生育力下降的女性重新恢復生育能力
  • 再生醫學新突破,史丹福大學用骨骼幹細胞成功再生關節軟骨
    近日,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微骨折技術激活了骨骼幹細胞,實現了關節軟骨的再生。在美國,有5500多萬人遭受關節軟骨損傷的折磨,近四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患有關節炎,更多的人受到關節疼痛和炎症的困擾。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成年軟骨在受傷後不會再生。而近日,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在小鼠和人體組織中再生關節軟骨墊的方法。
  • 2016年12月份生物谷推薦的幹細胞研究
    11.兩項研究共同揭示增強造血幹細胞再生能力的新方法doi:10.1016/j.celrep.2016.10.025; doi:10.1038/nm.4251來自美國UCLA的研究人員發表了兩項研究揭示關鍵遺傳因素如何通過加速或阻礙細胞的再生特性影響造血幹細胞。
  • 前沿:幹細胞療法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進展
    近年來,幹細胞(MSCs)成為臨床應用研究熱點,因其具有取材方便、易於採集、生物學特性穩定、低免疫原性、無排斥反應、無倫理問題等優點,且在一定條件下可誘導分化為神經樣細胞、胰島素β細胞、生殖細胞等。因此,研發出能夠逆轉胰島素抵抗及進展性和必然性β細胞功能障礙新方法,是糖尿病幹預研究的關鍵所在。幹細胞療法為2型糖尿病幹預提供了新思路隨著幹細胞廣泛應用於再生醫學領域的研究,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幹細胞療法具有低免疫原性, 免疫調節和抗凋亡作用。
  • 【CCTV報導】幹細胞修復子宮內膜,幫助她們重獲生育能力
    女性不孕導致婆媳關係、夫妻關係緊張,求醫之路異常艱辛,試管嬰兒屢試不中,漫長的求子之旅令無數家庭深陷絕望。可是你知道嗎?女性不孕已經不再是絕症了!央視CCTV頻道報導了一例用自身幹細胞,對受到創傷的子宮內膜進行修復,從而讓不能生育的婦女獲得生兒育女的能力的臨床案例。我國不孕女性超過5000萬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子宮內膜損傷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