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見,但科學原理卻往往是生澀難懂的。那麼,有什麼方法讓我們離科學更近呢?當然是讀有趣的書籍。胡桃夾子工作室編撰的《大開眼界的科學知識:10個顛覆常識的科學解答》這本書用了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有趣的圖畫,帶我們領悟科學的奧妙。
書中共有十個顛覆常識的解答,但小編此次僅對幾個自認為比較常見的科學解答進行闡述。
1、吃醬油會影響美白嗎?小時候調皮搗蛋,難免磕了碰了,這時家中的老人往往會說:「有傷口的時候可不能吃醬油!吃了的話傷口那塊的皮膚以後會變黑!」那麼,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得弄清傷口癒合的原理,傷口的癒合分為兩部分:修補損傷以及在創面形成保護層。傷口癒合後形成疤痕,一般的疤痕顏色變深是因為那部分皮膚裡的黑素細胞受到了外界的刺激,產生了大量黑色素。所以,醬油到底會不會「染黑「皮膚呢?由於醬油中含有酪氨酸(黑色素的成分之一),就會有人認為吃醬油會影響美白。其實不然,原料的增多並不代表黑色素就會增多,和其他食物一樣,醬油吃下去會被分解,所以,吃不吃醬油並不影響傷口癒合後的皮膚顏色。
2、適量飲酒有益健康嗎?少量酒精的確會起到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但是,健康不僅僅要考慮心血管。飲酒——哪怕是適量的,也會導致明顯增加多種疾病的發病風險。而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酒精評定為一類致癌物,也就是說,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酒精能夠致癌。而且,只要你喝了酒,就會增加得癌症的風險,根本不存在什麼「安全劑量「。所以,為了減少心血管疾病喝酒,而增加了其他各類疾病甚至癌症的發病率,難道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嗎?
3、晚飯吃東西,真的就會胖嗎?民間有一種說法,越晚吃飯,越容易長胖,其實不然。首先,我們得弄清楚長胖的機理,即能量攝入大於能量消耗。那就意味著,只要能夠維持能量的收支平衡,再加上適當的鍛鍊,保持身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這就說明,我們只要掌握吃宵夜的技巧,那就不用擔心長胖。我們需要避免高糖、高脂或者含咖啡因的食物(所以少在夜間喝咖啡哦)。高纖維的穀物麥片或者麵包、牛奶、酸奶、煮雞蛋、蔬菜沙拉等食物是適合當作宵夜的。
……
更多驚喜盡藏在書中,等待你去閱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