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學素質的標準是什麼?

2021-01-09 人民網

「戴口罩可以有效阻隔病毒」「我們呼吸的氧氣來源於植物」「嬰兒的性別由父親決定」……你能判斷這些觀點是對是錯嗎?對這些問題的判斷,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每個人的科學素質。

近日,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啟動。那麼,判斷公民科學素質的標準是什麼?6月22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省科普中心主任張新華。

「公民科學素質水平是衡量個人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對於一個進入新時代的人來說,科學素質的提升不僅能提高個人的生活品質,也能使我們對待問題更加客觀理性,應用科學方法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張新華說。

在專業調查中,專家主要使用公民科學素質指標來反映群體公民科學素質發展水平,它由知識和能力兩個層面六個維度構成。在平時,我們判斷一個公民是否具備科學素質,通常是指其在「了解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方法」「理解科技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三方面是否達標。

其中,了解科學知識,指公民掌握了基本的科學技術概念、原理,了解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科技常識、術語,能讀懂通俗的科普文章、解釋基本的科學現象,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理解科學方法,指公民能夠運用科學方法判斷和處理各種事務,包括能運用基本科學知識和方法進行決策、參與社會事務,熟悉、掌握並能處理科學信息資源,能識別社會生活中的科學問題。

理解科技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指公民具有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包括具有唯物論和無神論觀念;在面對輿論衝擊、宗教影響等各種社會現象時,能做到實事求是、堅持真理、反對迷信、抵禦盲從;在處理日常工作和突發事件時,具有嚴肅認真、客觀公正、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場對公眾科學素質的大考,我們能夠在抗疫中取得如此高效、全面的成果,與全民科學素質的飛速提升是密不可分的。」張新華表示,作為一位現代公民,只有具備基本的科學素質,崇尚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才能正確認識世界,將人生價值與社會發展更好地融合起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責編:於思遠、楊曉娜)

推薦閱讀

當好項目「店小二」 河南穩產擴能正發力  自從復工復產以來,作為河南省糧食深加工和食品生產龍頭企業,白象食品把內部作息時間進行了微調:裝卸工由原來的兩班倒,調整到現在的三班倒……【詳細】

河南:守住「三農」基本盤 打贏疫情阻擊戰  河南省小麥已陸續進入返青-拔節期,正是春季管理的關鍵時期。在「豫北糧倉」河南省安陽市滑縣,181萬畝冬小麥歷經一個冬日的錘鍊,愈發堅挺粗壯,生機勃勃……【詳細】

相關焦點

  • 公民科學素質指標七問
    1、什麼是公民科學素質?   「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摘自《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2006-2010-2020年)》(簡稱《科學素質綱要》)   2、公民科學素質指標(CSL)的作用是什麼?
  • 第十一次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發布 我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實現大幅度攀升
    這一結果表明,河南省不僅圓滿完成了《河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的2020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9.38%」的目標任務,而且越過了10%這一邁進創新型國家門檻的重要標誌線,厚植了中西部創新高地的公民科學素質沃土。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社會發展與治理的重要基石。
  • 公民科學素質也是核心競爭力
    原標題:公民科學素質也是核心競爭力 今年的全國科技活動周將於24日落下帷幕。這場精彩紛呈的科技盛宴,為提升公民科學素養提供了契機。「十三五」是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黃金時期,到2020年實現我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0%的目標。
  • 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基礎知識
    為全面提升我市公民科學素質,迎接做好全國第十一次公民科學素質測評工作,下面的科學素質問答知識供大家學習參考。1.什麼是「科學素質」?答:科學素質是指當代人在社會生活中參與科學活動的基本條件。包括掌握科學知識的多少、理解科學思想的深淺、運用科學方法的生熟、擁有科學精神的濃淡、解決科學問題能力的大小。
  • 哈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11%|2020年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出爐
    記者從哈爾濱市科協了解到,中國科協日前發布的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哈爾濱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 11.1%
  • 全民科普 | 你具備科學素質嗎?2020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來了!
    開展公民科學素質調查是掌握全國公民科學素質發展狀況的重要手段,通過調查能為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2.什麼是「科學素質」?科學素質是指當代人在社會生活中參與科學活動的基本條件。包括掌握科學知識的多少、理解科學思想的深淺、運用科學方法的生熟、擁有科學精神的濃淡以及解決科學問題能力的大小。
  • 「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 科普問答來了!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開展公民科學素質調查是掌握全國公民科學素質發展狀況的重要手段,通過調查能為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2.什麼是「科學素質」?科學素質是指當代人在社會生活中參與科學活動的基本條件。
  • 山西省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快速提升
    10月11日從省科協傳來消息,2018年第10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顯示,山西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8.03%,比2015年第9次調查大幅提升2.76個百分點,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由0.93%縮小至0.44%,全國排名前移一位至第15位,進一步縮小與發達省份的差距,為實現省「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9%」的奮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 關於加快我國公民科學素質評測體系建設的提案
    人才和科技,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公民的科學素質水平受到廣泛的關注,因為它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競爭力、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因此,加強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是一項迫切的任務。根據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現狀,結合上海市開展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經驗,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提出促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具體措施。
  • 解讀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②
    當今世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要求公民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科學素質。但是,從媒體報導或身邊事例可以發現,一些富裕起來的人及個別領導幹部卻熱衷於愚昧迷信活動,甚至一些科學技術人員也成為偽科學、邪教的俘虜。  近幾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顯示,科學素質目前仍是我國國民素質中的短板。
  • 科學普及 | 跨越10%!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邁入新階段
    ,2020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56%,較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個百分點,完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2020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的目標任務。
  •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二十八)
    科學素質丨公民科學素質應知應會200問(二十八) 2020-09-04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協動態】內蒙古:公民科學素質有較大提升
    ,對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成果以及全區科協系統基層組織建設的相關情況進行了發布。「十三五」以來,內蒙古科協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科協履職,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推動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素質跨越提升。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為5.14%;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為7.63%;今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預計將達到9%以上。
  • 合川舉行第三屆公民科學素質大賽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唐傑 楊莎莎8月4日下午,由區科協與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技與科普服務中心主辦的第三屆公民科學素質大賽在瑞山中學科技樓報告廳舉行。比賽內容以《公民科學素質問答與測試》、《高新科技知多少》、《應急避險知多少》、《健康真相知多少》、《垃圾分類應知應會手冊》等系列科學素質叢書、《新冠肺炎公眾防控知識手冊》中的知識點為主要考察內容,輔以考查選手科學素質綜合能力。
  • 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有多少?不看不知道!
    作為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的牽頭單位,中國科協的負責人表示,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既是一項基礎性工程,又是發展的一塊短板,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不能有效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加大推進力度。
  • 【科普知識】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發布
    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快速提升,完成了國家「十三五」發展目標任務,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的公民科學素質基礎。調查顯示,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56%,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個百分點,比《科學素質綱要》頒布前2005年的1.60%提高了8.96個百分點,圓滿完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2020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的目標任務。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全部達到或超過「十三五」預期發展目標。
  • 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已全面啟動
    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實施工作全面啟動,請廣大市民積極配合併認真答題。 調查範圍覆蓋我市各縣(市、區)的 18 至 69 歲成年公民,調查執行時間為 2020 年 6 月 22 日至 8 月 31 日。
  • 紹興市公民科學素質怎麼樣?請看這份調查報告
    2019-04-11 12:01 | 掌上紹興2018年是《紹興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的中期評估年,為全面了解紹興市公民科學素質發展水平,紹興市科協委託國家統計局紹興調查隊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2018年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
  • 中美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若干對比
    史曉雷:中美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若干對比 筆者幾年前因授課需要翻看過美國2061計劃系列叢書中的《科學素養的基準》(這裡科學素養與科學素質基本可以等而視之),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就是我國頒發的這個《科學素質基準》科學性太差,至少沒有聽取一些科學家或者科學教育工作者的意見
  • 科技部 中宣部關於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通知 中國公民...
    科技部 中宣部關於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通知                                           國科發政〔2016〕112號》)等確定的科普工作任務,國務院辦公廳確定科技部、財政部、中央宣傳部牽頭,中央組織部等20個部門參加制定《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以下簡稱《基準》),建立《科學素質綱要》實施的監測指標體系,定期開展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和全國科普統計工作,為公民提高自身科學素質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