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協動態】內蒙古:公民科學素質有較大提升

2020-12-11 澎湃新聞

【科協動態】內蒙古:公民科學素質有較大提升

2020-12-09 2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視頻來源:內蒙古新聞)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段麗萍)

12月9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成果新聞發布會,對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成果以及全區科協系統基層組織建設的相關情況進行了發布。

(發布會現場)

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榮昌平在發布中指出,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軟實力,關乎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基礎。「十三五」以來,內蒙古科協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科協履職,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推動內蒙古自治區公民素質跨越提升。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為5.14%;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為7.63%;今年,內蒙古自治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預計將達到9%以上。

據介紹,為全面提升公民科學素質,以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促進創新型內蒙古建設、促進創新驅動發展。自治區從紮實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切實加強科技場館建設,大力發展科普工作隊伍和加快「智惠科協」建設步伐四大重點方面發力。

基層科協組織是推動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全區新建基層科協組織3432個,其中,蘇木鄉鎮(街道)科協1110個,企業科協314個,高校科協28個,中小學校科協1980個,總體覆蓋率超過90%;自治區、盟市、旗縣(市、區)、蘇木鄉鎮(街道)有2230名「三長」兼任科協委員、常委、副主席。有效解決了科協工作「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夯實了公民科學素質工作的組織基礎。

科技場館是普及科學知識、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場所。近年來,內蒙古科協持續加大科技場館建設力度,著力構建以實體科技館為基礎,以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中小學科技館、社區科技館、數字科技館、青少年科學工作室等為延伸的現代科普場館服務體系。全區科技場館由「十二五」期末的13座增加到現在的84座,增長84.5%,實現除市轄區以外的旗縣市基本全覆蓋,各級科技場館免費接待參觀體驗者超過1000萬人次。

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主體力量是科普工作者。內蒙古科協通過「三支隊伍」,廣泛開展科普活動,以科普傳播提升人民群眾的政治素質和科學素養。目前,已經組建起110個、2200多人的科普專家團隊,連續3年開展覆蓋全區12個盟市、103個旗縣(市、區)的「百名專家走進盟市旗縣科普傳播行」「科技助力精準扶貧旗縣行」活動8次,舉辦科普講座、現場技術指導、義診等3000多場次,受益群眾350多萬人;組建起836支、4.3萬多人的科普志願者隊伍,年均舉辦社區科普志願服務、「送科技下鄉」志願服務、應急科普志願服務等活動3000多場次,受益人數超過110萬人次;組建起38.6萬人的科普信息員隊伍,人數排在全國第3位,先後轉發科普文章3300多萬篇次。

「智慧科協」建設是實現公民科學素質跨越提升的強力引擎。近年來,內蒙古科協積極運用網絡平臺資源,深入開展網上科普傳播活動,構建起廣播、電視、網絡、微信平臺、移動客戶端APP、科普e站「六位一體」的科普傳播體系,把科普知識傳播到更廣大的基層。與此同時,加強「網上科協」建設,建成12個盟市、96個旗縣科協、30個學會、4個事業單位門戶網站「四位一體」的科協系統雲站群,為科技工作者和公眾提供多元、高效、精準的科普服務。

文章來源:正北方網

原標題:《【科協動態】內蒙古:公民科學素質有較大提升》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自治區科協召開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更需要全面提升公民科學素質,以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促進創新型內蒙古建設、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十三五」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中國科協的有力指導下,內蒙古科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科協履職,充分發揮綱要成員單位作用。
  • 江北區科協組織居民參加公民科學素質答題抽獎活動
    華龍網3月27日19時訊 3月26日,江北區科協組織科普志願者前往五裡店街道紅土地社區開展「百姓互助」科普志願服務隊進社區宣傳活動,現場48名科普大學學員參加。    本次活動以推廣重慶市首屆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活動為主題。首先由科普志願者為群眾講解參與網絡答題的方法,並帶領群眾現場掃描參與線上答題。
  • 山西省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快速提升
    10月11日從省科協傳來消息,2018年第10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顯示,山西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8.03%,比2015年第9次調查大幅提升2.76個百分點,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由0.93%縮小至0.44%,全國排名前移一位至第15位,進一步縮小與發達省份的差距,為實現省「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9%」的奮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 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基礎知識
    8.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途徑有哪些?答:通過閱讀報紙、期刊、網絡上的關於科學的文章,收看電視上的科技、科普類節目;和親戚、朋友、同事談論有關科學技術的話題;參與科協和涉及科學普及有關單位組織的科普宣教活動;參加與科學技術有關的公共問題的討論或聽證會等。9.為什麼要開展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
  • 哈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11%|2020年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出爐
    記者從哈爾濱市科協了解到,中國科協日前發布的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哈爾濱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 11.1%
  • 黔西南州再安排再部署學習活動 著力提升公民科學素質​
    ,對公民科學素質學習提升和《綱要》實施評估驗收等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圖為廖順海副秘書長作工作要求)      會上,班庭源同志傳達了貴州省全民科學素質領導小組、貴州省科協關於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等工作的有關要求和工作措施,就黔西南州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工作開展情況向會議進行報告,詳細分析了我州公民具備科學素質在全省
  • 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有多少?不看不知道!
    作為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的牽頭單位,中國科協的負責人表示,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既是一項基礎性工程,又是發展的一塊短板,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不能有效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加大推進力度。
  • 第十一次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發布 我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實現大幅度攀升
    1月26日,中國科協在北京發布了第十一次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
  • 銅川市公民科學素質與科普文化傳播研究中心成立
    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黨莉主持揭牌儀式,銅川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石亮婷致辭並介紹學院情況,市科協二級調研員張國慶宣讀成立文件,省科協科普部副部長楊軍勝,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增強和銅川市公民科學素質與科普文化傳播研究中心骨幹成員等參加揭牌儀式。
  • 鄂州市科協全力提升未成年人科學素質
    線上科普引領中小學生健康成長——鄂州市科協全力提升未成年人科學素質>「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當一位科學家。同時,進一步引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弘揚科學精神,營造科學氛圍,培養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理想,提高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科學素質。
  • 【科普知識】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發布
    中國科協於2020年4月至10月組織開展了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本次調查範圍覆蓋我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8-69歲公民,回收有效樣本30.98萬份,並首次實現了對419個地市級單位全覆蓋。
  • 公民科學素質也是核心競爭力
    科普是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手段,本期我們邀請中國科協相關研究人員,談談這一話題。 創新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 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迫切要求。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強大後勁,都取決於包括科學素質在內的國民素質地不斷提升。
  • 科學普及 | 跨越10%!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邁入新階段
    視頻製作:侯萌、李忠明、趙衛華、何沛蓯公民科學素質豎起裡程碑研究表明,科學素質的發展呈S形曲線增長規律。中國科協曾對國際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比較研究,其在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時,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都超過了10%。
  • 霸州市科協: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 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今年以來,霸州市科協圍繞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發揮優勢,多措並舉,積極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動,淨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社會氛圍。做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的一項基礎工作。
  • 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出爐了
    1月26日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發布
  • 紹興市公民科學素質怎麼樣?請看這份調查報告
    2019-04-11 12:01 | 掌上紹興2018年是《紹興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的中期評估年,為全面了解紹興市公民科學素質發展水平,紹興市科協委託國家統計局紹興調查隊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2018年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
  • 解讀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②
    當今世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要求公民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科學素質。但是,從媒體報導或身邊事例可以發現,一些富裕起來的人及個別領導幹部卻熱衷於愚昧迷信活動,甚至一些科學技術人員也成為偽科學、邪教的俘虜。  近幾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顯示,科學素質目前仍是我國國民素質中的短板。
  • 昌平區參加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競賽取得優異成績
    昌平區參加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競賽取得優異成績 2020-12-23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 科普問答來了!
    為做好這次調查工作,彭澤縣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按照省、市要求,推出《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科普知識》供大家學習參考,並呼籲大家以科學的態度迎接此次調查評估,為全面提升我縣公民科學素質,共同推進創新型國家、創新型省份建設做出應有貢獻。1.為什麼要開展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
  • 公民科學素質指標七問
    「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摘自《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2006-2010-2020年)》(簡稱《科學素質綱要》)   2、公民科學素質指標(CSL)的作用是什麼?